Workflow
人工智能处理器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计划提高三倍产量,降低依赖英伟达”
观察者网· 2025-08-28 11:01
中国AI芯片产能扩张 - 中国芯片制造商计划2025年将全国AI处理器总产量扩大至当前三倍 以加速降低对英伟达芯片依赖 [1] - 一家专为国内头部企业生产AI处理器的晶圆厂最快2024年底投产 另有两家工厂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1] 技术标准与适配进展 - 中国企业加紧研发适配DeepSeek倡导标准的下一代AI芯片 使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1] - FP8是一种8位浮点数格式 精准切合高效低功耗计算需求 引发低精度计算现象级热潮 [2] - 国产芯片虽技术代际落后英伟达高端产品 但低精度计算方式有望帮助中国AI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 [2]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国产芯片与国产AI模型深度适配被称作"深度求索时刻" 需计算芯片制造商与存储、连接硬件厂商及软件工具开发商多年合作 [3] - 中国存储器龙头企业测试新产品 仅比英伟达芯片所用最先进存储产品落后一代 [4]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国务院明确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4] - 中国AI产业发展需要生态系统支持 需有人站在发展前沿 [4] 美国技术封锁与市场影响 - 美国2022年10月实施芯片出口限制 后续不断收紧 阻止英伟达、AMD、英特尔在华销售最先进芯片 [5] - 英伟达曾为中国市场开发定制H20芯片 但2024年4月被特朗普政府禁止销售 导致取消客户订单并放弃台积电预定产能 [5] - H20芯片基于Hopper架构 拥有CoWoS先进封装技术 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和推理 整体性能略高于910B [5] 地缘政治博弈与市场动态 - 特朗普政府2024年7月初允许英伟达重新对华销售H20芯片 [7] - 英伟达同意向美国政府缴纳在华销售芯片收入的15% 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7] - 中国要求本土企业避免使用H20芯片于政府或国家安全相关工作 但未要求停止采购 [7] - 英伟达正为中国开发新型AI芯片B30A 基于Blackwell架构 性能强于H20芯片 [8] 安全与合规问题 - 国家网信办2024年7月31日约谈英伟达 要求就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7]
美股调整难掩科技光芒,市场继续聚焦财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6:16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尔街近期对大型科技巨头财报能否兑现高涨预期高度关注。从整体表现来看,这 些企业大多不负众望。上周五的市场抛售令美股周线收跌,这部分源于亚马逊(AMZN.US)周四盘后发 布的喜忧参半的业绩,叠加不及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以及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全球大范围关税政策经济 影响的担忧,不过,对于期待科技企业以业绩支撑其市场主导地位的投资者而言,多数公司的财报仍提 供了充足依据。 嘉信理财高级投资策略师凯文・戈登指出:"科技行业正展现出'特氟龙'般的抗跌特质,基本面稳健, 营收增长显着超出预期,利润率亦保持相对健康。尽管并非毫无瑕疵,且估值已接近历史高位,但我们 仍持高度乐观态度,尤其是对大盘蓝筹科技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上周率先拉开财报季序幕,在人工智能业务推动下实现强劲销售增 长。本周,苹果公司(AAPL.US)录得三年多来最强劲营收增长;Meta平台(META.US)因业绩超预期且披 露人工智能领域激进投入计划,股价飙升至历史新高;微软(MSFT.US)凭借人工智能需求驱动的云业务 强劲表现,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史上第二家达成该里程碑的企业,其股价已连续1 ...
台积电再创新高,二季度利润大涨61%
半导体芯闻· 2025-07-17 18:32
台积电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超出预期,主要受AI芯片需求强劲推动 [1] - 第二季度净营收达新台币9338亿元(约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8.65%,超出预期新台币9312.4亿元 [4][6] - 净利润达新台币3982.7亿元,去年同期为新台币3778.6亿元 [6] 第三季度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区间为318亿至330亿美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8%(以中值计算) [1] 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 - 7纳米或更小尺寸的先进芯片占本季度晶圆总收入的74% [7] - AI相关芯片需求是主要增长动力,尤其是7nm以下前沿节点 [7] - 分析师认为AI需求激增短期内可持续,因AI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将持续扩展 [7]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股价在Robinhood平台上涨近6% [5] -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为英伟达、苹果等客户生产先进AI处理器 [5] 潜在挑战 - 面临美国对台湾潜在高额关税威胁(32%关税已宣布) [7] - 新台币升值和全球宏观形势可能导致智能手机、PC客户订单减少 [8] - 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与大陆业务及主要客户(如英伟达、AMD)合作,但近期贸易关系解冻允许部分产品向中国发货 [7]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放宽AI芯片管制将提振需求
快讯· 2025-07-16 16:29
行业动态 -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表示若美国取消对AI处理器限制将利好芯片需求 [1] - 英伟达已获美国政府保证允许出口部分此前被禁芯片 [1] - 超威半导体(AMD)紧随英伟达发布类似声明 [1] 公司影响 - 阿斯麦作为全球最先进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将受益于需求增长 [1] - 贸易争端和全球紧张局势持续压制该公司销售表现 [1] - 公司撤回2024年增长预测并将关税风险列为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1]
芯片的最大风险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4 09:16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现状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摆脱了因DeepSeek软件引发的低迷 [3] - AMD和中国华为等AI芯片制造商公布强劲财务业绩,几乎所有主流芯片制造商将战略重心放在AI上 [3] - 人工智能性能增长出现停滞迹象,新模型通过扩大规模或增加训练数据难以获得显著改进 [3] - 人工智能模型已消耗大部分可用数字数据,开发人员转向合成数据但效率可能更低 [3] 人工智能开发成本与回报 - 训练最先进AI模型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计算集群,单次训练运行可能花费数千万美元 [3] - 除AI编程助手外,多数AI应用难以产生足够回报以证明巨额资本投入的合理性 [3] - 微软放缓或暂停部分早期AI项目,取消多个全球数据中心设备订单 [4] - Meta、AWS和谷歌均削减GPU订单,芯片瓶颈、电力短缺及公众担忧阻碍AI大规模应用 [4] 芯片行业面临的挑战 - 芯片制造成本持续上升,开发新制造工艺耗资数十亿美元,建造新工厂需数百亿美元 [5] - 消费者除AI外不愿购买更昂贵芯片,AI处理器尖端技术在其他领域用途有限 [5] - 若AI经济前景消失,芯片行业需寻找新理由说服投资者支持先进芯片制造 [5] - 各国政府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打造国内芯片产业,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将半导体制造业迁回本土 [5] 政策与行业应对建议 - 政策制定者需促进数据、芯片、电力和冷却系统更便捷获取以鼓励AI创新 [6] - 应制定平衡版权和数据保护的政策,消除能源使用和生产的监管障碍 [6] - 投资者应探索不需要大量数据和基础设施的替代AI方法,释放新增长点 [6] - 行业需降低先进芯片制造成本,企业应加强研发合作并与大学联动 [7] - 需加大芯片、先进封装和可重构硬件投资,支持互操作标准和开源工具 [7] - 共享补贴的设计制造基础设施可帮助小型企业,但推动本土制造可能推高芯片成本 [7] 行业未来展望 - 芯片与AI未来紧密交织,芯片行业繁荣依赖AI持续发展 [7] - 若AI热潮消退,整个芯片行业可能面临危机,需探索芯片的非AI应用 [6][7]
Marvell,暴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6 09:28
公司业绩与市场反应 - Marvell Technology Inc 第一财季销售额预测为18 8亿美元 与分析师平均预期相符 但低于部分投资者预期的20亿美元 [1] - 报告发布后股价在尾盘交易中下跌16% 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8% [1] - 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7%至18 2亿美元 超出预期的18亿美元 每股收益60美分 略高于预期的59美分 [5] - 数据中心部门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大增78%至13 7亿美元 占季度总收入的75% [3][4] 业务发展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专注于为科技巨头提供芯片设计服务 帮助开发定制AI半导体(ASICS) 亚马逊是其最大客户之一 [2] - 定制AI硅片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互连产品持续强劲增长 预计全年收入将实现强劲增长 [2] - 公司被视为AI计算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三个月前业绩超预期推动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相比其他终端市场 公司将重点投资数据中心领域以把握AI热潮 [4] 行业竞争与分析师观点 - 2024年公司股价上涨83% 但落后于竞争对手博通(107%) [4] - Raymond James分析师预计到2028年定制AI加速器市场规模将超500亿美元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有望占据重要份额 [3] - Stifel分析师指出投资者对AI领域已趋于谨慎 公司业绩未能完全满足市场对超大规模企业定制ASIC增长的高预期 [3] - 博通股价在Marvell公布业绩后同步下跌3 5% 显示行业联动效应 [4] 财务预测与市场预期 - 公司预测第一季度营收18 8亿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8 7亿美元 每股收益指引56-66美分(中值63美分) 与预期的60美分基本持平 [4][1] - 部分投资者担忧业绩超预期幅度不足 叠加地缘政治压力和AI货币化疑虑导致股价波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