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淀粉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护航未来食品产业 生物技术推动食品工业与农业变革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6:29
政策导向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1]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 重点围绕生物育种 生物肥料 生物饲料 生物农药等方向 [1] - 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消费升级 [1]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技术为基石 推动食品制造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变 [2] - 食品资源开发方向包括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 人工淀粉 细胞培养肉等非农业途径 [2] - 小分子肽技术和功能糖研发满足银发群体营养需求 基因编辑改良菌种和酶制剂优化传统发酵工艺 [2] 资本市场关注 - 替代蛋白 功能性原料 合成生物学食品等概念成为投资热点 [2] - 替代蛋白技术研发突破推动健康食品原料成本降低 引发健康与可持续需求井喷式增长 [2] - 个性化营养设计满足Z世代健康需求 银发经济催生适老化食品细分赛道 [2]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扩大 政策“组合拳”力促农产品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47
政策举措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23条具体举措 从供给端、流通端、市场端三向发力释放消费潜力 [1] - 方案重点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2] - 方案明确财政支持措施 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开展仓储保鲜、加工营销、品牌推广等产后环节建设 [9] - 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 加大对农产品营销促销的支持力度 [9] 供给端优化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2] - 重点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2] -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 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捷性要求 [2] 消费市场 - 我国居民营养不均衡情况普遍 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远低于110至183公斤膳食推荐量 [3] - 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59% 奶类和豆制品消费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3] - 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进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 鼓励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 [3] - 202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 [3] 流通体系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7] -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8] - 建设33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 发布663个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 [8] - 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活动 [7] 产销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东西部协作省份采购和帮助销售西部协作地区农产品4200多亿元 [9] - 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1600多亿元 [9]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较高水平 [1]
国内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还不到膳食推荐量的一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1:21
农产品消费促进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聚焦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1] - 政策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从"吃得饱"转向"吃得营养健康",重点引导大豆、牛奶等优质蛋白消费 [1][2] 营养健康消费现状与目标 - 国内居民营养不均衡问题突出: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年,低于膳食推荐量110-183公斤及亚洲国家80-90公斤水平 [2] - 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标准59%,存在显著增长空间 [2] - 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开展"奶豆添营养"主题活动,推动膳食结构调整 [2] 营养健康消费实施路径 - 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重点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针对学生群体优化营养配餐,推动豆制品、豆奶进校园 [3] - 加强"减油增豆加奶"科普宣传,推出奶类牛肉美食地图,促进农产品与文旅消费融合 [3] 食品工业升级措施 - 工信部推动生物技术应用,优化传统发酵工艺,加速人工淀粉、细胞培养肉等未来食品产业化 [5][6] - 2023年遴选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如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 [6] - 通过"中国消费名品大会"等活动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挖掘食品消费新场景 [6] 未来工作重点 - 农业农村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题科普,强化公共服务和健康消费引导 [3] - 工信部持续发力生物技术应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食品消费扩容,提升供需适配性 [6]
十部门出台方案促进农产品消费 实施“三品一标”行动,培育一批农民主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6:3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 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释放多样化 品质化 差异化消费潜力 [2]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提升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大力推进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 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从严加强证后监管 [3] - 搭建三品一标农产品宣展推介平台 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推广 增强品质消费引导力 [3] - 三品一标相当于优质农产品的牌照或身份证 能够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并引导生产端摆脱低价竞争 推动质量分档和价格分层 通过优质优价释放市场潜力 形成农产品消费良性内循环 [3] 新型加工产品开发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 推动人工淀粉 菌体蛋白 功能糖 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4] -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美味多样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 推进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 [4] - 开展气调保鲜 精准保鲜 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 [5] - 新食品配料面向小众细分市场 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满足特定消费群体差异化需求并带动整体农产品消费 [5][6] - 即配 即烹 即热产品强调营养健康快捷 需严把质量关和安全线 用科技确保营养卫生口感 [6] 电商平台与网络销售 -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深化拓展数商兴农 组织网络扩消费活动 引导电商平台升级服务 发展即时零售 社区电商等业态 拓展本地零售供给 [7] - 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 将土特产变成网红货 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助农提高曝光度和溢价率 典型案例如陕西柞水木耳 江西赣南脐橙 河南新安樱桃 [7] - 电商平台在农产品标准化 品牌化 组织化方面起牵引作用 倒逼生产端调整种植结构 提升品质 带动农业企业合作社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 [8] - 当前平台销售面临量大品杂 质价不一 同质化严重问题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足 需推动农产品从被动上网向主动适网转变 [8] 直播电商与生态建设 - 电商平台存在服务不够精准 生态不够健全 规则不够公平问题 具体包括流量调度未按农时农需匹配 农民主播队伍未培育 算法偏向高销量品类 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等 [10] - 需推动平台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扶农机制 扶持可复制可持续能自主的乡村主播和农村电商 [11] - 引导政府和平台共建数字乡村公域 打造规则公开 流量公平 资源共享的农产品电商生态 实现平台带农向平台助农转型 [11] - 提升直播电商水平 以公益方式扶持有特色潜力乡村 培育扎根乡土农民主播 开展主题直播活动 打造农产品直播专区 [11] - 引导电商平台提供常态化成体系扶农措施 匹配运营辅导和流量扶持资源包 对集中上市生鲜农产品给予特别扶持 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 [12]
周末利好!10部门,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27 13:14
农产品消费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九方面23条具体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2][3] - 政策重点包括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挖掘网络销售潜力、开发新型加工产品、推动牛肉品质评价、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等 [4][5] 电商与网络销售 - 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扶持特色乡村,培育农民主播,开展主题直播活动,打造农产品直播专区 [4] - 深化"数商兴农",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业态,拓展生鲜超市、便利店等本地零售供给 [4] - 鼓励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避免不正当竞争 [4] 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 [4] - 推动牛肉主产省建立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5] - 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等技术研究,开发即配、即烹、即热产品 [4] 营养健康与公共服务 - 科学优化学生餐计划,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进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 [5] -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5] 内外贸与金融支持 - 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内"三品一标"体系衔接,支持企业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 [5]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 [5] 消费设施与监管 - 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 [6] - 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推进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6] 大消费趋势 - 消费场景创新、补贴政策落地、入境消费增长等因素将助力下半年消费"稳中有增",全年社零总额预计超50万亿元 [7] - 专家建议扩大消费政策范围,从商品消费延伸到服务消费,从耐用消费品扩展到必需品 [8]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消费和科技赛道投资机会,如AI、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业及内需消费等领域 [8]
十部门: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快讯· 2025-07-27 10:24
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1] - 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1] 产品创新 -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美味多样的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的饮品 [1] - 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工作,丰富高质量供给 [1] 技术研发 - 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1] -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