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轴承

搜索文档
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综合运用市值管理工具箱 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09-06 10:45
集团战略方向 - 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并强化投资者回报作为长期工作 引导上市公司使用市值管理工具箱 打造主业突出 治理规范 业绩优良 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领军上市公司集群 [1] - 在五个方面发力: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发展质量 强化资本运营发挥平台功能 加大改革力度激发活力 坚持规范运作提升治理水平 积极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价值 [2] - 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聚 支持开展提高投资价值的资本运营 引导整合行业资源弥补产业链短板 支持同行业及上下游重组整合做强核心主业 支持通过市场化并购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推动上市公司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 综合运用分红和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注重与地方政府 监管机构 自律组织 中介机构 新闻媒体等各方沟通协同多措并举提升投资价值 [2] 市值管理成效与目标 - 控股11家上市公司 包括10家A股公司和1家境外上市公司 [3] - 截至2025年6月末上市公司总市值较2022年末增长17.5% 总体涨幅高于同期指数涨幅 [4] -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资本运营滚动规划 明确各上市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市值管理工作机制并将市值管理纳入上市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4] - 以市值相对增长为基本原则 以跑赢大市和优于行业为主要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 市场化改革 信息披露 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回报 股票回购增持等工具实现价值创造和传递推动价值实现最优化 [4] 上市公司具体举措 - 中国电研获得国机集团一致行动人增持657万股占总股本1.62% 增持总金额超1.4亿元 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均高于42% 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约9.3亿元 [5] - 中工国际制定市值管理及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着力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 实现一提升两服务三转变:提升工程全产业链业务功能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集团主责主业 推动业务布局向工业化领域聚焦转变 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转变 企业竞争优势向科技创新加高端装备制造加国际化经营硬核实力转变 [5] - 国机重装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增长第二曲线重要支撑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 节能环保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开展研究和培育 与十五五发展规划一体部署推进 稳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规模并保持占比居于高位 [6] - 国机精工布局未来潜力业务 在轴承领域推动空间执行部件服务商业航天发展并满足配套需求 拓展人形机器人用轴承重点开发交叉滚子轴承 薄壁轴承 角接触轴承等高附加值产品 在超硬材料领域加速迈入金刚石功能化应用时代 优化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并突破大尺寸光学级金刚石产品 商业航天轴承 人形机器人轴承 金刚石散热片和金刚石光学窗口片将成为塑造第二增长曲线主力军 有望在3-5年内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6][7] - 苏美达强化市值管理积极探索重组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 拟收购蓝科高新 重组完成后将成为A+A结构上市公司 强化新能源与化工装备行业协同发展能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7] - 国机汽车今年4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 2025年继续实施中期分红并制定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现金方式分配利润不少于归母净利润35% [7] - 一拖股份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14.73亿元 其中2024年度分红金额为3.37亿元 2025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 未来保持稳定分红政策共享发展红利 已提请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回购H股一般性授权彰显价值信心 [8]
国机集团多家控股上市公司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1:32
国机集团开启增长第二曲线战略 - 国机集团多家控股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电研、国机重装、国机精工和苏美达正加快开展增长第二曲线相关工作 [1] 国机重装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 公司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增长第二曲线重要支撑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4个战新产业和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 [1] - 坚持将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与十五五发展规划一体部署推进 稳步提升战新产业营收规模并保持高位占比 [1] 国机精工新业务领域拓展 - 在轴承领域推动空间执行部件服务商业航天发展 拓展人形机器人用轴承 重点开发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在超硬材料领域加速迈入金刚石功能化应用时代 优化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突破大尺寸光学级金刚石产品 [2] - 商业航天轴承、人形机器人轴承、金刚石散热片和金刚石光学窗口片将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主力军 预计3-5年内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2] 中国电研新产品开发成果 - 质量技术服务领域从传统家电向智能家居延伸 拓展至新能源、低空、电力、医疗器械等新领域 在新能源领域构建光储充全场景应用的NQI一体化服务 [3] - 电气装备领域推出新一代串联化成分容技术 开发可控核聚变用变流器、静止变频器SFC、半导体生长电源等新产品 [3] - 成套装备领域开发汽车热管理装备 环保涂料领域开发汽车轮毂粉、绝缘储能粉及固体丙烯酸树脂等新产品 均获行业头部企业认可 [3] 苏美达外延式发展举措 - 公司积极探索以重组并购方式实现外延式发展 已公告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蓝科高新 [4] - 蓝科高新前身为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拥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 202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重组事项正在积极推进中 [4]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形成A+A结构上市公司 强化新能源与化工装备行业协同发展能力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2
2025-07-22 13:0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在轴承和磨料磨具行业开展业务,涵盖五大业务板块,特种轴承和超硬材料磨具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风电轴承增速最快 [1] - 公司轴承业务核心支撑为洛阳轴承研究所,超硬材料及制品核心支撑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两研究所均成立于1958年,研发实力突出 [1] 轴承业务领域 特种轴承 - 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完善研发、制造、服务体系,完成多项航天工程轴承配套任务,技术国内领先 [1] 风电轴承 - 下属轴研科技强化核心业务,攻关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制出国产首台8兆瓦、18兆瓦及世界首台26兆瓦系列主轴及齿轮箱轴承,推进国产化替代 [2] - 目前业务订单饱满,同比大幅增长,未来计划适度扩大产能,增速快得益于行业景气和自身研发优势,在高端市场有一定份额 [2] 精密机床轴承 - 近几年发展稳定,产品主要为精密机床主轴轴承和滚珠丝杠轴承 [1] 磨料磨具业务领域 超硬材料磨具产品 - 是核心业务,有市场竞争优势,打破国外垄断,服务于半导体、汽车等领域 [2] 复合超硬材料产品 - 聚焦石油、硬线等领域,主要产品有金刚石复合片等,金刚石复合片用于石油等钻探 [2] 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产品 - 大单晶金刚石性能优异,功能化应用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理论上器件性能是硅基数万倍,未来有望突破 [2] - MPCVD法生产大单晶(多晶)金刚石业务分三阶段,宝石级大单晶已商业化,散热材料等2023年小批量销售,半导体材料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2] 各业务开展情况 超硬材料磨具业务 - 2024年业务收入5.8亿元左右,下游分半导体和非半导体领域,半导体领域产品增长显著,产品性能优越,竞争对手多为国际跨国企业 [2] 人形机器人轴承业务 - 拟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未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商务关系 [3]
了不起的河南“智”造——从洛阳透视科技赋能河南现代制造业
河南日报· 2025-05-26 07:41
洛阳轴承集团及河南制造业发展 - 洛阳轴承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比达70% "十四五"期间13项科技成果达国际水平 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样本 [1] - 洛阳鸿元轴承攻克人形机器人轴承核心技术 一季度相关产值同比增200% 研发投入占营收6% [4][5] - 河南形成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 中铁装备盾构国产率95% 郑煤机液压支架市占率第一 宇通客车出口超11万辆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55.8% 技术合同成交额193亿元同比增25% 研发强度3.47%全省第一 [3][4] - 中信重工推出世界最大智能化自磨机 轴研科技研发全球首台25兆瓦风电主轴轴承 参与"神舟""蛟龙"等国家项目 [3] - 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部署2000P算力集群 郑州比亚迪实现每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焊接速度达2000毫米/秒 [7]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河南实施"7+28+N"产业链群战略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代化体系 [9] - 专家建议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9] - 计划培育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 建立梯次培育机制 打造创新生态 [12][13] 企业创新案例 - 超聚变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1万多家客户 翔宇医疗研发康复医疗机器人 成为行业引领者 [6] - 普莱柯建成中部最大生物安全P3实验室 龙门实验室创新运营机制 洛阳创新平台总量达3949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