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解质膜

搜索文档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测试;宁德时代再发换电产品;小米再投电池产业链企业;大连中比40型锂电池项目封顶;宁德时代携手本田
起点锂电· 2025-05-25 14:54
电池技术与安全 -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中汽测评2024版C-NCAP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引入该项目的NCAP体系 [2]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40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厂房封顶,新产品容量提升5倍,能量密度提高15%,成本降低10% [8] - 瑞智新能源推出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和第二代准/全固态电解质膜两大革新系列产品,覆盖从液态到固态电池全场景技术布局 [12] - 恩捷股份发布高安全基膜X系列和高浸润基膜I系列,提升锂电池隔膜整体性能 [13] 电池产能与项目 -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在广东江门动工,正式落户并进入建设阶段 [5] - 松下控股推迟在美国建立第三家电池厂计划,专注于堪萨斯州第二家工厂投产 [3] - 湖南裕能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与国内外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11] - 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在上海临港建设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基地,用地108亩 [19] 电池材料与研发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合作研发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提供2款电池级锂金属产品供检测 [14] - 宁德时代与本田深化合作,在磷酸铁锂电池、CTB集成技术等领域展开研发 [15] - 楚能新能源与江苏瑞德丰签订30亿元采购协议,未来五年采购约2.5亿套结构件 [17] - 海目星与某固态电池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签订4亿元2GWh固态电池设备订单 [18] 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天奇股份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引入投资者,专注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拥有20年经验 [21] - 连云港赣榆区签约锂电池静脉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处理10万吨退役电池 [22] - 百思凯32亿元动力电池回收项目落地江苏淮安,建成后年处理30万吨退役电池 [23] 新能源汽车与市场动态 - 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工厂生产海鸥车型,成为首批在欧洲本土造车的中国车企之一 [25] - 小鹏汽车2025Q1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 [29] -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预计7月上市 [30]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担任CEO至少5年,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28] 储能与换电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和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目标2030年建成"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4] - 比亚迪储能与西班牙Grenergy签署3.5GWh储能订单,为全球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 [7]
小米「押注」合肥
AI研究所· 2025-05-24 00:19
小米战略布局与固态电池投资 - 小米在SU7高速爆燃事件后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技术,以重建消费者信任并应对行业竞争压力[1][4][7] - 小米通过瀚星创投联合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完成对合肥因势新材料的天使轮投资[1][15] - 小米已投资超20家电池产业链企业,包括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多家涉足固态电池领域[8] - 小米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为35万辆,前4个月交付约10万辆,完成度28%[7]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是特斯拉当前电池技术的两倍,可实现1000公里续航[5] - 固态电池体积仅为传统锂电池的一半,安全性显著提升,满足"不起火、不爆炸"新国标[6] - 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更宽,使用寿命长达20年,耐高温性能优异[6] - 传统液态锂电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电解液泄漏、燃烧风险[6] 合肥固态电池产业格局 - 合肥已形成完整固态电池产业链,聚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11][13][20] - 宁德时代合肥工厂投产全球首条5GWh全固态电池产线,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11] - 国轩高科发布"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并通过多项安全测试[13][14] - 合肥政府通过科创种子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产业发展[20][21] 重点企业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硫化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支持600公里续航,10分钟快充[12] - 国轩高科采用锂金属负极和预锂化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14] - 因势新材料拥有氧掺杂硫化物电解质专利,离子电导率和空气稳定性显著提高[15] - 中科固能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实现连续化生产[16]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宁德时代计划2026年扩产至50GWh,配套理想汽车MEGA车型实现1080公里续航[12] - 国轩高科合肥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2026年大规模量产[14] - 固态电池当前生产成本较高,界面接触和充放电稳定性仍存在技术挑战[18] - 华彩新能源固态电池电解质产线进入试生产,预计2026年量产[17][18]
每日速递 | 小米投资合肥固态电池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5-22 18:44
电池 - 上海洗霸拟投入500万元收购2项固态电池专利,涉及同轴包覆MOF层的聚氨酯基纳米纤维膜和不对称双层宽温域不易燃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技术,并计划设立2家控股子公司推动产业化发展[2][3] - 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等新增为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股东,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至111.67万元,近期完成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技术成果转化[4] - 沃太能源西南生产基地在昆明开工,规划建筑面积超9.7万平方米,重点布局固态电池与液流储能技术[5] 材料 - 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出口活性负极材料征收反补贴税,湖州凯金新能源等未应诉企业税率712.03%,松下中国及其他企业税率6.55%,终裁预计2025年9月29日作出[7] - 恩捷股份表示全固态电解质膜孔隙率需控制在5%以下以预防锂枝晶,该材料在固态电池中起隔绝正负极和传输锂离子作用[8] 海外 - 宝马集团在i7试验车中集成Solid Power大尺寸纯全固态电芯并启动路测,这是双方2016年合作以来首次将全固态电池完整集成至整车电池包[10]
瑞智新能源重磅亮相两大系列隔膜产品!
起点锂电· 2025-05-20 19:43
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高安全、高倍率、高耐热,赋能液态 /半固态电芯 瑞智新能源推出的主动功能隔膜,采用公司独立研发的功能涂覆材料粉体,通过辊涂、喷涂等工艺涂覆于 PP/PE基膜,形成具有颠覆性创新 的主动型功能隔膜。与传统无机(氧化铝、勃姆石)或有机(PVDF、芳纶)涂覆材料相比,该产品通过半固态电解质技术构建了更立体的导 锂通道,显著提升了电芯的安全性能、耐热性能及倍率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液态及半固态电池体系。 2025年 5 月 15-17 日 ,作为电池材料领域的创新先锋,瑞智新能源携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和第二代准 /全固态电解质膜两大革新系列产品 惊艳登场,凭借突破性技术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向全球产业链展示其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全场景技术布局,为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 消费电子领域提供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作为电池材料领域的创新引领者,瑞智新能源始终致力于通过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此次展示的两大系列产品,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研发 实力,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未来,瑞智新能源将继续深耕电池材料创新,携手行业伙伴共同开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 来源:瑞智新能源) 往 期 回 ...
瑞智新能源重磅亮相CIBF2025,以创新隔膜技术重塑电池产业未来
鑫椤锂电· 2025-05-19 16:27
瑞智新能源产品发布 - 公司在CIBF2025展会上推出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和第二代准/全固态电解质膜两大革新系列产品 展示从液态到固态电池的全场景技术布局 [1] - 产品面向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领域 提供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1] 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技术特点 - 采用自主研发的功能涂覆材料粉体 通过辊涂、喷涂等工艺涂覆于PP/PE基膜 形成主动型功能隔膜 [3] - 相比传统无机或有机涂覆材料 通过半固态电解质技术构建更立体的导锂通道 [3] - 显著提升电芯安全性能、耐热性能及倍率性能 适用于液态及半固态电池体系 [3] 第二代准/全固态电解质膜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SCS离子导体准/全固态电解质膜 结合自支撑基底材料形成膜形态电解质 [5] - 应用于下一代固态电芯体系 极致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5] - 为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长循环寿命提供保障 [5]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馈 - 展会期间展台人流如织 吸引全球行业伙伴、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市场应用探讨 [7] - 产品展示彰显企业研发实力 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7] - 公司将持续深耕电池材料创新 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7]
星源材质20250511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星源材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进展** - 硫化物:与国内前三电子材料厂之一合作,成合格供应商并小批量供应[3] - 氧化物:以LATP为主材料进入量产,今年交付量预计达千万平方米,行业内首家大批量生产[3] - 聚合物:与日本大冢化学合作开发高分子量水性PU聚合物;与中科创达合作研发全固态电解质膜产品[3] 2. **全固态电池产品布局措施** - 刚性骨架结构膜:开发干法和溶剂法工艺,干法与终端供应商深度合作,溶剂法提升一致性和耐高温性;对基础膜材料多层次修饰和功能化改进[5] - 刚柔并济固态电解质膜:与中国深蓝团队合作,利用三元体系深度共融体原位聚合形成全固态结构,解决界面问题[6] 3. **研发确保技术领先方式** - 与外部龙头合作:与中国深蓝团队开发刚柔并济固态电解质膜,承担国家关键项目[7] - 设立前沿研究院:从事基础研究及新材料、新工艺开发[7] - 具备完整加工能力:实现自研自产,提供新型材料解决方案[8] 4. **全固态电解质膜应用及优势** - 应用现状和方向:是电子厂主推产品,与多家电子厂合作设计全固态电池;开发一步法成型技术[9] - 优势:提高强度和便利性,降低成本;可沿用现有正负极材料,减少产线变动,加快产业推进[11] 5. **半固态电池技术情况** - 发展情况:最早由24M开发并在日本量产,中国多家公司参与开发;氧化物材料今年批量量产,需求量超1500万瓶;聚合物开发超高分子量PEO和PBO共聚材料,应用于多领域[10] - 对隔膜企业影响:不是显著增量市场,价值增量有限[18] 6. **固态电解质发展现状及趋势** - 发展现状:方向包括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全固态是未来重点,半固态今年在中国应用[14] - 未来趋势:全固态解决安全性问题,但需时间解决多方面问题[14] 7. **全固态电池核心问题及工业化可行性** - 核心问题: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问题,实现接近三元锂上限的350Wh/kg能量密度[20] - 工业化可行性:无需新增设备投入,减少注液环节,提高生产效率[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与日本大材化学合作开发的PU材料分子量和纯度优于国内现有产品[22] 2. 与新众邦合资的新元邦公司,氧化物电解质有百吨级产能及10吨级出货能力,硫化物预计2025年出货1 - 2吨,产品供实验用[23] 3. 刚性骨架膜是支撑固态电解质的高孔径和高孔隙率膜,可由多种材料生产,与复合电解质膜概念不同[25] 4. 钢性骨架基膜成本比传统普通隔离膜高,未来可能直接向电池厂出售固态电池制模[26] 5. 今年计划出货1500万平米半固态产品采用氧化物LATP涂覆,公司是市场上首家能大批量生产含LATP半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公司[27] 6. 与下游三家电子厂在多领域深度绑定推进半固态产品发展[28] 7. 低空飞行器电池需至少400瓦时每公斤能量密度,市场上基于大陶化工聚合物的电解质膜能量密度约350瓦时每公斤[28] 8. 与电信厂商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合作,开发方型铝塑膜并与企业深度合作[29] 9. 下周四在CIBF现场展示产品和技术路线,中国深蓝相关领导出席[31]
第一波嘉宾剧透 | 7.3-5日 宁波|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DT新材料· 2025-05-09 22:42
固态电池行业趋势 - 固态电池凭借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快充性能和宽温域优势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和战略布局高地[1] - 正在推动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硅基负极等新材料及干法电极等新技术发展[1] - 行业聚焦低成本和高性能化两大核心诉求[1] 企业技术进展 东风汽车 - 复合固态电池采用聚合物柔性离子传输材料和刚性骨架支撑材料 兼具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经济性[2] - 2025年8月将在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车型开展全固态电池装车试验 电动汽车满电续航突破1000公里[2][3] 广汽埃安 - 新型固态圆柱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编号79szn9)已完成审批 计划在4月科技日披露进展[4] - 战略聚焦全固态电池开发量产及下一代锂金属电池研发创新[4] 溧阳中科固能 - 研发全球首款可连续成卷生产的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 厚度15-25微米 离子电导率3.82 mS/cm 机械强度提升40%[5] 万向一二三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通过全针刺和pack级别热失控实验 已获超50项固态电池专利[5] 浙江金羽新能源 - "扶摇"系列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340Wh/Kg 已实现数千万元批量交付[6] - "无际"系列准固态无负极电池通过无负极技术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高能版已批量交付[6] - 与武汉逸飞激光合作开发全极耳和方形铝壳固态电池[7] 江苏固芯能源 - 量产400Wh/kg超高能量密度电池(1000圈循环寿命) 超宽温域(-40℃到65℃)[7] - 产品通过枪击测试 应用于特种领域和民用高端消费电子[7] 四川华宜清创新材料 - 独创"一步法"硅碳负极制备技术 成本远低于同类产品 完成A轮融资(力合资本投资)[8] 大会内容 - 议题涵盖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现状、固态钠电池/锂金属电池研究进展、固态电池制造技术与装备、固态电解质开发等[14] - 硅基负极专场讨论产业化现状、先进工艺及装备、低成本多孔炭制备方案[14]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闭门对接、新品发布等[14]
新材料周报:PEEK材料国产替代再下一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迎来新突破-20250506
华福证券· 2025-05-06 1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 [4] - 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 [4] - 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关注 [4] - 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 [4] - 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4] - 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 [4] -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关注 [4] - 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 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2025.4.21 - 2025.4.25),Wind 新材料指数收报 3504.57 点,环比上涨 1.44% [3][11] - 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 5944.57 点,环比上涨 1.4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 1003.06 点,环比上涨 1.22% [3][11] - 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 5797.72 点,环比下跌 1.33%;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 1239.4 点,环比上涨 5.65% [3][11] - 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 1645.05 点,环比上涨 0.22%;Wind 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 1787.4 点,环比上涨 3.65% [3][11] 重点关注公司周行情回顾 周涨跌幅前十 - 本周(2025.4.21 - 2025.4.25),涨幅前十的公司分别为润阳科技(19.07%)、阿科力(10.75%)、祥源新材(10.71%)、八亿时空(10.27%)、泛亚微透(10.25%)、久日新材(9.23%)、确成股份(8.99%)、晶瑞电材(8.21%)、金博股份(7.77%)、沃特股份(7.04%) [25] - 跌幅前十的公司分别为长阳科技(-5.83%)、瑞联新材(-4.82%)、安集科技(-3.7%)、凯盛科技(-3.43%)、道恩股份(-3.09%)、凯赛生物(-3.02%)、雅克科技(-2.82%)、飞凯材料(-2.72%)、国瓷材料(-2.35%)、合盛硅业(-2.27%) [26] 近期行业热点跟踪 PEEK 材料国产替代再下一城 - 4 月 24 日,天赐材料表示在 PEEK 材料方面已针对相关产品制造方法及上游原料进行研发及专利布局,目前在产品中试验证阶段,已有小批量订单供应 [4][29] - PEEK 材料除机器人领域应用外,化工领域也有广阔应用空间,目前公司销售的 PEEK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芯结构件改性材料 [4][29] 英威达决定保留尼龙纤维业务 - 近日,英威达宣布决定保留尼龙纤维业务,深耕尼龙 66 全产业链,其业务涵盖安全气囊纤维、工业纤维及 CORDURA®功能性面料,拥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五大生产基地 [29] - 英威达凭借己二腈核心技术占据尼龙 66 行业龙头地位,旗下有 LYCRA®、COOLMAX®等服装纤维,以及 STAINMASTER®、ANTRON®等地毯纤维等品牌 [29] - 近年来英威达业务战略有所调整,出售大部分纤维面料业务,同时在高品质中间体和尼龙 6,6 原料方面进行大手笔投资,此次决定保留尼龙纤维业务是基于对市场的深入洞察和自身业务发展的综合考量 [29][30]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迎来新突破 - 4 月 23 日,中科固能发布消息称,为应用于更大尺寸全固态电池,提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薄膜的机械稳定性,其研究团队基于自主设计和改装的连续化生产设备与生产环境,开发出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 [4][30] - 该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为全固态电池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中科固能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离子电导率、超薄、宽幅、连续化生产的卷对卷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将进一步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4][30] 相关数据追踪 - 本周(2025.4.21 - 2025.4.25),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报 4208.19 点,环比上涨 9.1% [32] - 3 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达到 157.62 亿美元,同比上涨 7.88%,环比上涨 28.59%;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 323.82 亿美元,同比上涨 3.55%,环比下降 26.36% [33]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迎来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04-26 22:41
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出新产品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具有六大核心优势:超高机械强度、超薄厚度(15-25微米)、超高离子电导率(3.82 mS/cm)、宽幅尺寸(400毫米)、连续成卷生产(长度>1000米)、高纯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含量(>95%)[3] - 该技术突破为全固态电池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化进程[3] - 产品设计满足大尺寸电池需求,并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 - 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由吴凡教授联合中科院物理所、溧阳市政府联合创办[3] - 2023年9月启动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5-2026年满产;二期规划总投资50亿元,2030年前建成全固态电池产业园[3] - 2024年3月获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与宝晟能源合作推进无溶剂干法电极技术[3] - 2024年4月与徐工创投合作,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领域全固态电池量产[3] - 2024年7月与璞泰来合作开发全/半固态电池[4] - 2024年10月全球首条大规模全固态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产线开工,投资1亿元,预计12月试产[4] 研发与政策支持 - 2024年12月牵头申报的《成本效益型硫化物电解质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项目获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总经费3500万元[4] 行业活动与会议 - 2025年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举行,涵盖固态电池产业化、材料开发、硅基负极等议题[6][9][11] - 会议特色包括圆桌论坛、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需求对接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