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季酒店

搜索文档
打工人出差,住不起亚朵?
36氪· 2025-09-11 19:36
公司定位与定价策略 - 公司定位为中高端酒店品牌 强调人文调性和细节服务 相比全季等中端酒店有更高装修和运营成本[4][8][10] - 公司平均房价为433元 平均可售客房收入为343元 入住率达76.4% 三项核心指标均高于华住集团[9] - 公司价格高于多数企事业单位差旅标准 北京上海地区价格较全季高出20%-30% 面临差旅预算削减环境下的市场适应性挑战[3][4][9]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上半年实现营收43.74亿元 净利润6.67亿元 净利润规模超过锦江和首旅两大集团[9] - 单房运营成本约180元/间 装修成本较全季高出2-3万元/间 通过轻资产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8][9][15] - 第二季度核心指标出现下滑 平均可售客房收入同比下降4.3% 平均房价降低8元 入住率下滑2个百分点[20] 业务模式与竞争环境 - 加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成为最大营收来源 计划年底扩张至2000家门店[15][20] - 零售业务发展迅速 深睡枕PRO年销量超380万只 年收入超11亿元 零售收入占比近40%[23][24] - 面临华住等竞争对手的多品牌战略压力 缺乏经济型酒店作为"压舱石" 在下沉市场拓展存在挑战[22][25] 服务特色与行业趋势 - 以细节服务形成差异化优势 提供免费洗衣 蜂蜜水迎宾 特色早餐等人性化服务[10][12][14] - 行业整体进入存量整合阶段 上半年行业三大核心指标均出现下降 高星级酒店出现多元化经营趋势[19][20] - 个性化服务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免费洗衣 深夜粥品等服务被广泛模仿 公司需持续创新维持竞争优势[17][25] 风险管理与发展挑战 - 面临服务标准化挑战 近期出现"医院枕套事件"和价格监管问题 对品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6] - 零售业务虽增长迅速 但存在产品创新不足和品类局限问题 需建立更深层次的产品价值体系[24][25] - 需平衡扩张速度与单店效率 在下沉市场保持竞争力同时维持品牌调性 面临比华住更艰难的发展路径[21][22]
华住20周年“硬核”局:开“样板房车”重走318川藏线,全线酒店让天险变通途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30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的战略布局 -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沿线已开设300多家酒店 覆盖从成都到西藏日喀则的必停站点 实现经济型到高端品牌的全类型布局[3][7] -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汉庭 全季 桔子 花间堂 施柏阁和城际酒店 针对高海拔地区提供弥散供氧 地暖 24小时热水和免费洗衣等标准化服务[7][11][15] - 2024年7月华住第一万家门店落户林芝墨脱县 该县是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 此前连锁酒店稀缺[7] 市场需求与旅游增长 - 318川藏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2024年国庆假期四川甘孜州接待游客312.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3.85% 创历史新高[5] - 沿线基础设施落后 酒店连锁化率低 游客面临高反 住宿条件差等痛点 对标准化住宿需求迫切[8][11][17] - 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要打造多元旅游服务设施 拓展休憩场所功能 为酒店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19] 品牌营销与会员体系 - 华住会拥有2.9亿会员 通过"贵即赔"政策提供价格保障 会员预订可享受更优房价[3][16] - 公司推出"华住会酒店样板间房车"巡展活动 沿318国道行驶4580公里进行品牌推广 并在木格措景区开展专场直播[3][5][7] -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用户真实体验 突出高海拔地区酒店的服务优势 如汉庭理塘店的弥散供氧和可乐接待服务[1][3][15] 基础设施发展与行业机遇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 极大改善藏区基础设施水平[20] - 巴塘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打造"最美318巴塘段" 华住2022-2024年已在当地开设汉庭 全季 海友 星程等多品牌酒店[19] - 连锁酒店集团布局填补了沿线服务空白 为游客提供确定性住宿体验 推动"此生必驾318"从口号转化为可行旅程[20][22]
加盟业务驱动,华住2025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金融界· 2025-08-23 23: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 同比增长3.5% 归母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41.2% [1] - 第二季度营收64亿元 同比增长4.5% 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华住中国区域营收96亿元 同比增长5.6% 华住国际营收22亿元 同比下降4.9% [2] - 经营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22.5%提升至24.3% [2] 业务规模与网络扩张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同比增长18% 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 同比增长18.3% [1] - 二季度新开业酒店597家 待开业酒店2,947家 覆盖城市达1,522个 较上年同期增加88个城市 [1][2] - 二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595家门店 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为44%和42% [1] - 会员基数达2.9亿 同比增长17.5% 会员预订客房夜数超6,000万晚 同比增长28.8% [2] 收入结构转型 -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54亿元 同比增长22% 占总收入比重45.4% 较2024年同期38.5%显著提升 [2] - 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62亿元 同比下降8.7% 其中华住中国区域同比下降10.3% [2] - 二季度特许经营/加盟业务营收29亿元 同比增长22.8% 毛营业利润19亿元 同比增长23.2% [3] - 轻资产加盟业务经营毛利贡献占集团整体近三分之二 [2] 运营指标与市场环境 - 二季度整体同店RevPAR为233元 同比下降7.9% ADR为287元 同比下降4.6% 入住率下降2.9个百分点至81.1% [3] - 经济型/中档/中高端酒店RevPAR分别下降8.2%/7.9%/7.8% [3] - 第三季度RevPAR同比略有下降 但环比显著改善 全年RevPAR将略低于此前指引 [4] - 酒店总交易额(GMV)达269亿元 同比增长15% [2] 品牌战略与产品升级 - 汉庭品牌成为全球客房数量最多的酒店品牌 桔子酒店突破1,000家门店 [5] - 全季酒店RevPAR实现正增长 目标成为中高端市场领先品牌 [5] - 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机会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获取优质物业 [5] - 通过产品升级、销售能力提升和供应链优化增强业务韧性 [4]
华住集团2025年二季度财报:营收、净利润迎双增长,高质量扩张筑牢增长根基
金融界· 2025-08-21 20:04
财务业绩表现 - 二季度酒店营业额达26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集团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9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7.6%,经调整EBITDA 23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港股股价单日涨幅达7.3%,总市值866.2亿港元 [2] 规模扩张与网络布局 - 二季度新开业酒店597家,待开业酒店2947家,覆盖城市达1522个 [1] - 在营酒店总数12,137家(同比增长18%),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同比增长18.3%) [1] - 华住中国新开业595家,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为44%和42% [6] - 覆盖城市较去年同期增加88个,达到1416个 [6] 下沉市场拓展 - 重点挖掘县域市场潜力,典型案例包括林芝墨脱县汉庭酒店3.5 [6] - 四川大竹县全季酒店本地客源占比超40%,贵州仁怀市城际酒店成为商务人群优选 [7] - 通过标准化供应链克服建造周期长、物料运输难等挑战 [7] 运营指标表现 - 二季度华住中国ADR为290元,OCC达81%,RevPAR为235元 [7] - 三项指标环比回升,分别恢复至2024年同期的98.1%、98.4%和96.2% [7] 行业地位与品牌建设 - 全球排名从第五升至第四,超越洲际酒店集团,客房规模超100万间 [8] - 汉庭酒店以359,475间客房成为全球房量最大品牌 [8] - 汉庭4.0版本将单间造价控制在6.99万元,营建周期缩短30天 [9] 品牌矩阵发展 - 桔子酒店门店8年内增长12倍,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 [10] - 中高端品牌城际酒店在营及待开业数同比增长57.1%,成熟店RevPAR达441元 [11] - 中高端酒店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5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6% [11] 会员体系优化 - 升级"贵即赔"价格保障机制,实行"订贵可赔,降价可退" [11] - 华住会会员数达2.88亿(同比增长17.5%),中央预定系统间夜量占比提升至65.1% [12] - 会员预定间夜量同比增长28.8% [12]
华住打破增收不增利“魔咒”,但仍困于轻资产转型阵痛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18:4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8亿元 同比增加3.5% [1][2] - 净利润24亿元 较去年同期17亿元涨幅超四成 [2] - 经营利润率24.3% 较2024年同期22.5%有所提升 [9] - 净利润规模已超越2023年同期水平 多赚4亿元 [3] 轻资产转型进展 -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占比达92% 直营酒店仅占8% [6] - 轻资产业务收入54亿元 占总收入45% [7] - 直营酒店收入62亿元 仍占据总收入过半比重 [7] - 二季度轻资产加盟业务收入同比提升22.8%至29亿元 [9] - 轻资产业务经营毛利同比增加23.2%至19亿元 贡献近三分之二集团整体经营毛利 [9] - 与国际酒店集团存在差距 万豪自营物业仅占比0.6% 凯悦自营比例2.1% [6] 经营策略调整 - 通过租赁减租实现3.9亿元成本节约 [12] - 推进直营店营销、收益管理及成本优化 [12] - 保持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的战略定位 [5] - 持续深耕下沉市场并优化存量门店布局 [5] 运营指标状况 - 中国境内酒店RevPAR同比下滑3.8%至235元 [13] - 日均房价同比下降1.9%至290元 入住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81% [13] - 海外酒店表现较好 入住率提升5.6个百分点 RevPAR同比增长8.1% [13] - 预计全年RevPAR将有低个位数同比下滑 [14] 品牌发展动态 - 汉庭酒店在营数量4401家 待开业728家 [15] - 汉庭4.0版本单间造价6.99万元 营建周期缩短30天 [16] - 需对2.5版本以下老旧产品进行升级改造 [16] - 新签约门店发展速度强劲 需同步推进老旧产品替换 [16]
华住CEO金辉:酒店业同质化供给增加 三季度房价将继续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2:11
财务业绩 - 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5%至64亿元人民币 [2] -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6.4%至15亿元人民币 环比增长67.8% [2] - 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15%至269亿元人民币 [2] 运营指标 - 日均房价同比下降2%至290元 入住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81% 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3.7%至235元 [3] - 运营指标环比改善 分别恢复至2024年同期的98.1%/98.4%/96.2% [3] - 预测三季度RevPAR同比下滑但降幅收窄 全年预计呈现低个位数下滑 [8][9] 酒店网络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环比净增452家 其中华住中国酒店12016家 [2] - 新开业门店595家 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为44%和42% [5] - 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覆盖城市达1416个 同比增加88个城市 [5] 品牌发展 - 汉庭酒店推出全新4.0版本 桔子酒店开业数突破1000家 [7] - 城际酒店在营及待开业数同比增长57.1% RevPAR达370元 [7] - 城际酒店成为上半年中国唯一实现同店RevPAR增长的品牌 [8] 会员体系 - 华住会会员数达2.88亿 同比增长17.5% [8] - 中央预定系统贡献间夜量占比65.1% 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 [8] - 会员预定间夜量同比增长28.8% [8] 战略规划 - 推行轻资产战略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预计三季度同比增长20%-24% [9] - 严格控制开店质量 保持稳定健康增速 全年目标开设2300家酒店 [8] - 推出"不怕比价·贵即赔"保障机制 提升会员直销占比和复购粘性 [8] 业绩展望 - 预计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若不计国际业务增长4%-8% [9] - 对短期行业前景保持审慎 长期看好中国旅游及酒店业增长 [8] - 全年收入目标维持在年初预测指引区间 [9]
华住发布二季度财报,营业额同比增长15%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21: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酒店营业额26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同期收入达64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经调整EBITDA为23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业务规模与扩张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同比增长18% [1] - 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 同比增长18.3% [1] - 二季度新开业酒店597家 待开业酒店2947家 [1] - 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覆盖城市达1522个 [1] 运营指标恢复情况 -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290元 恢复至2024年同期98.1% [1] - 入住率达81% 恢复至2024年同期98.4% [1] -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235元 恢复至2024年同期96.2% [1] 会员体系发展 - 华住会会员数达2.88亿 同比增长17.5% [2] - 行业加速构建直销体系以降低对第三方平台依赖 [2] 行业结构性变革 - 高端酒店供给过剩 经济型酒店亟待升级 [2] - 中端酒店迎来高速增长期 消费需求呈现"商务+休闲"融合态势 [2] - 桔子酒店作为中档品牌在京开出第100家门店 [2] 行业竞争格局 - 酒店行业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品牌改换门庭成为主要竞争形式 [2] - 业主倾向选择竞争力更强、业绩更好的品牌 [2] - 预订系统和会员系统是酒店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 品牌发展策略 - 华住中国二季度新开业595家门店 [1] - 经济型酒店和中档酒店在新开业门店中占比分别为44%和42% [1] - 华住中国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覆盖城市达1416个 同比增加88个 [1]
中国连锁酒店30年
36氪· 2025-08-05 08:47
公司上市进程 - 锦江酒店于联交所披露上市聆讯资料 正式冲刺港股主板 有望成为酒店行业首家A+H企业 [1][6]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创立于1993年 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锦江饭店 通过收并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团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经济型连锁酒店的企业之一 其店型与房型设计影响后来众多品牌 [3][12] - 1997年在上海开设首家经济型连锁酒店锦江之星 统一店招与品牌形象 以"二星级硬件 亲民价格"成为行业标杆 [12] 行业发展历程 - 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从萌发到壮大 反映终端市场需求兴起与变化 近30年发展后逐渐步入成熟期 [4][5] - 2000年后如家/7天/汉庭等品牌涌入赛道 开启行业黄金十年 2010年行业门店达5120家 客房56.4万间 但渗透率仅7%远低于欧美70%水平 [13][16] - 2016年经济型酒店增速放缓至12.4% 中高端酒店增速超25% 市场需求向中高端升级 [20] 商业模式演变 - 早期采用自建自营模式 后期转向租赁物业改造的快速复制模式 降低门槛并压缩回报周期 [15] - 租赁物业开设100间客房酒店平均投资约700万元 回本周期最多3年 丰厚回报推动加盟制盛行 [15][16] 资本化与并购整合 - 如家酒店2006年登陆纳斯达克募资1.09亿美元 上市后收购七斗星(3.4亿元)和莫泰168(4.7亿美元) 门店超1400家 [17] - 7天酒店获美林/德意志银行等注资9500万美元 2011年收购华天之星后门店达640家 [17][18] - 锦江酒店2016年耗资超百亿元收购铂涛集团81%股权 后续收购丽笙/卢浮酒店集团 跃居全球第二 [21] - 如家私有化并入首旅酒店 首旅旗下中高端酒店规模超520家 [21]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住集团(原汉庭)通过全季/禧玥/桔子水晶等多品牌布局三大市场 与雅高交叉持股形成合作效应 [20][23] - OYO以轻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18个月达50万间客房 但被质疑仅更换店招缺乏实质改造 [23]
华住集团CEO金辉:中国足以孕育世界级酒店集团
第一财经· 2025-07-30 09:06
华住集团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贵即赔"价格保障功能,提供"降价可退、订贵可赔"双重保障,旨在重构消费者信任链[1] - "降价保障"自动赔付差价至离店日6点前,"订贵保障"赔付差价2倍积分(铂金会员3倍),覆盖携程等五大合作平台比价[3] - 该举措推动行业价格透明化,减少低效竞争,目前华住会拥有2.8亿会员,覆盖汉庭等30多个品牌[4] 商业模式与运营数据 - 中央预订系统贡献65.1%会员间夜量,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减少第三方佣金可覆盖部分赔付成本[6] - 公司通过科技智能化投入提升体验,构建"住宿+出行"闭环生态,目标成为中国国民出行首选平台[6] - 高复购会员生命周期价值为普通用户数倍,权益升级推动会员规模向3亿迈进[7][8]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住集团全球排名从第五升至第四,客房规模108.8万间,酒店数量11,147家,汉庭品牌以35.9万间客房位列全球第一[11][12][13] - 全球前三酒店市场为美国、中国、欧洲,公司坚持3-5年深耕中国战略,认为中国具备培育世界级酒店集团潜力[11] - 消费分级趋势下,公司针对银发族优化适老设施,为马拉松客群提供早餐延后退房等精准服务[17]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服务业GDP占比55%较发达国家70%仍有差距,旅游、文体等领域增长空间显著[18] - 入境游在免签政策推动下增长,公司聚焦提升线下产品性价比,强化"中国服务"全球竞争力[14][18] - 消费分级推动本土品牌崛起,价廉物美的中国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及全球市场具备优势[10]
高质量发展20年 华住荣登全球酒店集团排行榜第四
央广网· 2025-07-18 15:37
全球酒店集团排名变化 - 华住集团2024年全球排名从第五升至第四,超越洲际酒店集团,客房规模超100万间 [1] - 全球前三名依次为万豪国际、锦江国际、希尔顿,中国企业在TOP10中占据三席(华住、锦江、首旅如家) [2] - 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在TOP50中占据20席,反映行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4] 华住集团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2005年首家汉庭起步,现已覆盖10余国,管理超100万间客房,坚持长期主义与高质量发展策略 [3] - 2024年中国市场入住率超80%,体现高强度竞争下的运营韧性 [8] - 旗下拥有30+品牌矩阵,涵盖经济型(汉庭、海友)、中档(全季、桔子)、高档(施柏阁)等细分市场 [11] 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 - 自主研发HPMS系统(2008)、全场景免费WiFi(2013)、"10秒入住"前台模式(2024),实现全流程自助操作 [5] - 汉庭3.5版本强化淡雅设计,全季5.0诠释东方美学,产品迭代提升用户体验 [8] - "华掌柜"设备整合预订/选房/退房等11项功能,平衡效率与温度需求 [5][7] 品牌表现与市场认可 - 汉庭酒店登顶"全球TOP50酒店品牌"榜首(359,475间客房),全季品牌位列第四(325,999间) [9][10] - 国际媒体《经济学人》《南华早报》评价公司对市场变化敏锐,技术应用与本土化运营优势突出 [4] - 数智化硬件、服务性价比获国际旅客认可,"China Hotel"成为行业新标杆 [4] 会员体系与服务机制 - 华住会2.8亿会员体系升级"贵即赔"价格保障机制,承诺差价赔付与降价退款 [14] - APP实现动态分层权益管理,优化预订/入住效率,个性化服务匹配度提升 [14] - 通过淘汰低质门店、翻牌改造存量酒店,持续优化供给质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