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产品

搜索文档
在链博会,看汽车产供链如何“携手”共进
新华社· 2025-07-18 19:13
智能汽车链展区展示 - 30余家企业机构集中展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技术产品,包括可原地掉头汽车、量产飞行器、超醇电混技术等 [1] - 宝钢展示第五代平台化集成化纯电动白车身,体现从原材料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 [1][3] - 湖南视比特机器人展示自研汽车漆面缺陷检测技术,力拓与宝钢联合呈现从原材料到白车身的产业链协同 [2][6] 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 - 宝钢采用先期介入模式,在车型早期开发阶段与车企共同优化材料方案,实现成本重量碳排放目标协同 [1] - 赛力斯集团创新"厂中厂"模式,核心供应链生产线嵌入超级工厂内部,实现20分钟内产线调整,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每30多秒下线一台整车,强调中国供应链的高效响应与技术实力 [4] 跨产业技术融合 - 特斯拉展示与电动车技术同源的人形机器人,拓展三电技术和视觉神经网络应用空间 [5] - 黑芝麻智能芯片产品可同时服务车企辅助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跨领域技术复用 [5][7] - 爱彼爱和气凝胶产品80%营收来自汽车电池隔热垫,同时探索建筑工业等新应用场景 [7] 产业链生态发展 - 行业呈现开放合作主旋律,通过链博会推动共建生态,如视比特与整车厂、力拓与宝钢等联合展示 [2][4] - 特斯拉计划与中国供应商深化合作,共同制定全球绿色供应链标准并探索AI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4] - 气凝胶企业通过链博会拓展应用市场,反映产业链技术向多领域渗透的趋势 [7]
拜耳与M2i集团扩大合作范围
快讯· 2025-07-14 14:53
拜耳与M2i集团扩大合作范围 核心观点 - 拜耳公司与法国M2i集团签署研发及分销协议 将独家分销信息素凝胶产品至亚太 拉丁美洲及美国市场 [1] - 合作基于双方在欧洲和非洲的成功合作及产品推广经验 [1] 合作范围 - 分销区域新增亚太 拉丁美洲及美国市场 [1] - 产品类型为信息素凝胶 [1] 合作基础 - 此前在欧洲和非洲市场已有成功合作案例 [1] - 具备成熟的产品推广经验 [1]
拜耳与M2i集团扩大合作范围,将在全球分销信息素生物作物保护方案
快讯· 2025-07-14 14:49
合作协议 - 拜耳公司与法国M2i集团签署研发及分销协议 将独家分销信息素凝胶产品至亚太 拉丁美洲及美国市场 [1] - 2023年协议中 拜耳已成为M2i集团部分产品在欧洲及部分非洲国家的独家经销商 [1] - 合作范围扩大将为欧洲和非洲以外地区农户提供服务 [1] 产品应用 - 合作产品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及部分刺吸式害虫 [1] - 适用作物包括核果 梨果 番茄及葡萄 [1] 战略意义 - 通过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生物作物保护解决方案 [1]
泛亚微透(688386):聚焦新材料,多点开花、进口替代,业绩迎来高增
中邮证券· 2025-06-23 1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新材料行业,多维度延展布局,形成四大核心业务产品,下游应用于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公司所处赛道技术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优秀,近两年销售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净利率在20%左右 [4] - 公司业绩同比增速保持高位,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43% [5]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6.78/8.90/1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31.28%/23.78%;实现归母净利润1.45/1.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2%/32.13%/25.60% [10]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0.50元,总股本/流通股本0.91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46亿元,周内最高/最低价58.09/23.91元,资产负债率28.9%,市盈率35.56,第一大股东为张云 [3] 个股表现 -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公司个股表现从 - 15%增长至165% [2] 分业务板块情况 ePTFE微透材料 - 2024年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营收约32% [6] - 公司掌握ePTFE膜全产业链制造工艺,持续推进进口替代,下游应用于汽车、包装、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 [6]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 - 2024年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45%,占总营收约28% [7] - 公司CMD产品可管理密闭小微空间中气体湿度,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技术方案已被多家车灯厂及汽车主机厂采用 [7] SiO₂气凝胶产品 - 2024年营收0.6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营收约13% [8] - 公司将SiO₂气凝胶与ePTFE膜等复合,拓宽材料应用领域,业务拓展至航空领域 [8] 高性能线束产品 - 2023年增资入股常州凌天达,2024年成立汽车线束事业部,推出高性能汽车线束,产品已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78/8.90/1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31.28%/23.78%;归母净利润1.45/1.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2%/32.13%/25.60%;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65/23.95/19.07倍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15/6.78/8.90/11.02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2.73/3.57/4.61/5.69亿元等 [15]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5.4%/31.7%/31.3%/23.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2%/45.5%/31.4%/26.0%等 [15]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7.0%/47.4%/48.3%/48.3%,净利率分别为19.3%/21.4%/21.6%/21.9%等 [15]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9%/27.6%/25.4%/23.4%,流动比率分别为2.56/2.51/2.77/3.24 [15]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3/2.93/2.92/2.8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88/3.02/3.11/3.14等 [15]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9/1.04/1.41/2.0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67/ - 1.18/ - 0.85/ - 0.47亿元等 [15]
锦波生物20250603
2025-06-04 09:50
锦波生物 20250603 摘要 锦波生物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 66%,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领先,护 肤品业务增速达 15%-20%,受益于早期医美布局和重鹏等品牌。 医美行业注射胶原蛋白 2024 年增速近 40%-50%,预计 2025 年仍保 持 20%-30%增长。锦波生物产品需求超预期,化妆品领域增速远超同 行。 锦波生物拥有合规三类注射医疗器械证照,科瑞康注册牛源胶原蛋白三 类证产品。与李佳琦合作使同频产品在天猫 618 预售中表现突出。 锦波生物 2024 年毛利率超 92%,净利率约 51%。医疗器械相关产品 占收入 85%,其中 90%为微医美三类医疗器械,化妆品占比约 10%。 预计 2025 年微医美收入增长超 50%。新产品如 12 毫克 Count 系列和 凝胶产品将挤占玻尿酸市场份额,刺激新增需求。 锦波生物已覆盖一线、二线城市七八成大型医美机构,渠道下沉至二三 线城市将带来增量,零售价格下滑刺激放量。 重组胶原蛋白安全性高,无栓塞风险,效果自然可循环,凝胶形态入场 可增加供给。已覆盖超 4,000 家医美机构,市场规模接近 20 亿元。 Q&A 锦波生物的业务结构及财务状况 ...
锦波生物:5月2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22 10:48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基于生命科学,应用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前沿技术,系统性从事功能蛋白结构解析、功能发现等基础研究,并运用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实现功能蛋白新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具体包括菌种培养、种子培养、发酵生产、分离、均质、纯化等步骤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为核心的各类终端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6]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原料产品已与欧莱雅集团进行了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收入 [3] - 在三类医疗器械方面,公司主要考虑注册证获取速度、距离远近、客户群体等多个因素,优先进行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 [3] - 公司本月已在第78届戛纳电影节期间,向全球首发HiveCOL"蜂巢"胶原组织网凝胶产品新技术 [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亿元,同比增长55%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9.55%,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现金净流入增加所致 [6]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3.66亿元,同比上升62.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上升66.25%;扣非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上升70.92% [6] - 公司毛利率为90.11%,负债率24.74% [6] 政策环境与应对策略 -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对企业原始创新的鼓励等 [4] - 为适应政策变化,公司加强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政策动态,确保业务符合政策要求 [4] - 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4] - 公司加强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融资情况 - 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24亿,融资余额增加 [7]
锦波生物:原料产品已与欧莱雅集团合作并取得一定收入
财经网· 2025-05-20 21:26
5月20日,锦波生物举办2024年报业绩说明会。会上有投资者询问,人源化胶原蛋白对玻尿酸替代的市场空间。 对此,管理层表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凭借、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特点,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 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呈现逐渐增长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将快速发展。中国重组胶 原蛋白产品市场未来将以 44.9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 2025 年达到585.7 亿元。2030 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市场将达到 2,193.8 亿元,市场将实现蓬勃发展。 公司已完成包括Ⅲ型、ⅩⅦ型等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主要的基础研究,已在妇科、泌尿科、皮肤科、骨科、外科、口 腔科、心血管科等领域持续开展应用研究。公司努力构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完整版图,包括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 白等在内的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的全产业链理论、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公司投资建设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产车间项目主要针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及注射类凝胶产 品,计划今年投产。 公司高度重视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已建设了医疗器械自有品牌"薇旖美",功能性护肤品自有品牌"重 源"、"ProtYouth"等,未 ...
泛亚微透(688386):ePTFE材料领先企业,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8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泛亚微透是中国 ePTFE 材料领先企业,实现了 TRT 膜国产化替代,营收利润持续上涨,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积极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泛亚微透成立于 1995 年 11 月,2021 年 7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掌握 ePTFE 膜全产业链技术,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 [2][3] - 公司主要从事 ePTFE 微透产品、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SiO₂气凝胶产品和高性能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覆盖汽车、新能源等利基市场,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等车企与零部件厂商 [2][3] 营收利润情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4、4.11、5.15 亿元,同比分别+15.11%、+12.64%、+25.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1、0.87、0.99 亿元,同比分别 - 52.79%、+176.08%、+14.58% [2][4] - 2024 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上升得益于产品多元化拓展、核心技术研发、客户结构优化以及智能制造与降本增效措施推进 [2][4] 受益趋势与业务增长曲线 - 受益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依托 ePTFE 和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布局高毛利、高壁垒应用场景 [2][5] - 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打破外资垄断,被多家车灯厂和电池厂采用,业务高速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5] - SiO₂气凝胶复合材料解决传统气凝胶难题,2024 年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收购拓展至舰船领域,有望在高温绝缘等场景放量 [2][5] - ePTFE 膜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客户覆盖头部企业,未来借助国产替代拓展至医疗、消费电子等新领域 [2][5] 多元应用场景布局 - 围绕 ePTFE 膜与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推动材料复合与产业化应用,拓展高附加值细分领域 [2] - 汽车领域,CMD 产品和微透组件用于车灯与电池包冷凝管理系统,获头部企业采用形成稳定收入 [2] - 医疗领域,聚焦 ePTFE 膜生物医疗应用,相关膜材进入验证阶段 [2] - 航空航天领域,气凝胶复合产品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子公司拓展至舰船等特殊装备领域 [2]
泛亚微透股价翻倍两股东拟减持7% 首季净利增43%经营现金流降118.6%
长江商报· 2025-05-09 07:4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赛富创投和南方精工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赛富创投拟减持不超过280万股(占总股本4%) 南方精工拟减持不超过210万股(占总股本3%)[1] - 减持原因为赛富创投自身资金需求和南方精工实现长期产业投资回收[1] - 若按5月7日收盘价54 04元/股计算 两家股东顶格减持合计可套现约2 65亿元[2] 股东历史减持情况 - 自2021年起 上述股东已多次减持 累计套现约8600万元[2] - 上市初期 南方精工和赛富创投分别持股12 86%和11 56% 位列第二和第三大股东[1]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年初28元/股左右最高涨至59 49元/股 涨幅超一倍 近期有所调整[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年上市首年营收2 78亿元(同比+13 23%) 归母净利润5527 13万元(同比+26 37%)[3] - 2021年业绩延续增长 但2022年归母净利润3134 49万元(同比-52 79%)[3] - 2023年业绩显著改善 营收4 11亿元(同比+12 64%) 归母净利润8653 62万元(同比+176 08%)[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 31亿元(同比+26 60%) 归母净利润2408 10万元(同比+43 22%)[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282 65万元(同比-118 60%)[4] - 现金流减少主因收回货款同比减少及工资福利费增加[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新材料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采用"产品多元 市场利基"战略[4] - 核心产品ePTFE微透产品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 气凝胶产品销量增长推动业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