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尼龙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东进: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 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三好生”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8:45
"中国化学将以持续创新为引擎,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努力打造'好业 绩、好价值、好形象'的资本市场'三好生'。"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东进10月29日在 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化学作为一家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深刻理解市值是上市公 司综合实力的市场体现,是投资者信心的晴雨表。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提升上市公司质 量和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构建并实践以"价值创造"为根基、以"价 值实现"为牵引的市值管理框架,致力于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 多措并举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 在创新方面,中国化学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 力。 "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坚持'灯火通明搞科研''灯火通明促转化',在新材料、新能源、 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刘东进表示。 据介绍,中国化学成功自主研发了"丁二烯法己二腈"核心技术,并在山东投资建设了己二腈及尼龙新材 料一体化产业基地,破解了己二腈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同时, ...
会通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现金流持续向好
中证网· 2025-10-29 21:39
近年来,会通股份在高温尼龙及PEEK材料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为推动上游聚合产线建设以实现更好的 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聚合—改性"一体化平台建设,公司10月24日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 限公司、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 赁总面积约7644.87平方米厂房并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投资金 额8100万元。本次对外投资建设有助于推动公司技术由改性向上游聚合的延伸,打造"聚合—改性"一体 化平台,提升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会通股份(688219)10月29日晚间披露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7.21亿元,同比增长10.03%;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8.96%。在研发投入方面,作为科创板上 市公司,会通股份前三季度合计研发投入资金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13.79%。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会通股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还强化了客户与供应商信用管理,客户回 款及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6.86亿元,同比增长64.15%,现金流 ...
高温尼龙和PEEK聚合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10-29 18:15
会通股份PEEK及高温尼龙投资项目 - 公司计划投资8100万元,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约7644.87平方米厂房,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 [1] - 项目规划年产高温尼龙3000吨及PEEK600吨,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高温尼龙500吨和PEEK200吨产线,总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期从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 [1] - 项目旨在通过自主配方设计及聚合工艺优化,掌握PEEK树脂物性调控能力,开发高品质材料以满足下游定制需求,实现进口替代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2] PEEK材料市场前景 - 预计至2027年,国内PEEK需求量将超过5000吨,市场容量达到167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 [2] - 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正加速向高性能化、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可持续方向演进 [4] 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信息 - 大会将于11月12-14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主题为“技术突破•应用升级•资本赋能”,聚焦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功能化、智能化 [4] - 大会设置PEEK产业链交流会,议题包括2025年中国PEEK行业市场分析、合成工艺优化、关键原料国产化、下游在新兴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的应用等 [7][8] - 万华化学及巴斯夫等公司的专家将就国产尼龙12高性能化、新一代IGBT半导体用高性能PPA材料等主题做报告 [5]
会通股份,600吨PEEK、3000吨高温尼龙项目官宣!
DT新材料· 2025-10-26 22:26
项目概况 - 会通股份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7,644.87平方米,总投资8,100万元 [1] - 项目将新设全资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建设年产3,000吨高温尼龙和600吨PEEK的聚合生产项目 [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规划年产500吨高温尼龙和200吨PEEK产线及配套,投资约3,000万元,建设周期为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共12个月 [1] 战略意义与产业链整合 - 项目旨在推动公司技术从改性向上游聚合延伸,打造“聚合-改性”一体化产业平台,提升关键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3] - 通过项目公司将加速打造“PEEK树脂合成 + PEEK改性”一体化产业链,目标成为国内PEEK头部企业之一 [4] - 项目将助力公司打通PA6T、PA10T从原料合成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国产化 [5] 技术储备与产品进展 - 在PEEK领域,公司已掌握PEEK树脂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调控等核心技术,并于2022年成立会通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改性 [3] - 公司公开了轻量化高耐热高尺寸稳定性PPO‑PEEK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适用于低空经济飞行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 [3] - 公司公开了耐高温尼龙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尼龙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等专利 [5] - 在高温尼龙方面,公司开发的高刚性碳纤维增强高温尼龙材料已成功应用于低空经济、光伏、军工等行业 [4] 市场应用与客户进展 - 针对机器人轻量化,公司开发出高刚性碳纤维增强材料、高性能PEEK材料以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等多款材料 [3] - 针对新能源、通信、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正在研究系列高性能聚醚醚酮树脂通用牌号产品,中试量产规划中 [3] - 公司长碳链尼龙等多种材料在2025年上半年进入放量增长阶段,收入同比增长60.51% [5] - 长碳链尼龙材料具体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家电洗碗机粉末材料、AI数据服务器液冷系统散热解决方案及机器人管线材料 [5] 财务表现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上半年,会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02,102.23万元,同比增长10.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1.32万元,同比增长10.19% [7] - 在PCR材料领域,公司增资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合资建立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 [6]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31
● 投资项目名称: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以下简称"PEEK")聚合项目(以最终审批为准) ● 投资金额:8,100万元 ● 相关风险提示: 证券代码:688219 证券简称:会通股份 公告编号:2025-070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外投资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2025年10月24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限公 司、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总 面积约7,644.87平方米的厂房并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 2、项目内容(产品):高温尼龙和PEEK的聚合产品 3、项目实施主体: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暂未设立) 4、项目地点: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 5、项目投资金额:8,100万元,由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 1、本次投资项目尚需通过公司设立的核准登记、环评审批、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如遇宏观经济波 动、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 ...
会通股份拟投建高温尼龙和PEEK聚合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0-24 23:37
项目投资与合作协议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1] - 项目总投资额为8100万元[1] - 协议涉及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厂房,总面积约7644.87平方米[1] 项目具体内容 - 公司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PEEK)聚合项目"[1] - 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PEEK)[1]
会通股份(688219.SH)拟投建高温尼龙和PEEK聚合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3:34
项目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8100万元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 [1] - 项目将通过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 [1] 项目选址与规模 - 项目选址位于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 [1] - 公司租赁厂房总面积约7644.87平方米 [1]
会通股份:投资8100万元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聚合项目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37
会通股份公告,公司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 《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总面积约7644.87平方米的厂房并成立全资子公 司,负责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PEEK)聚合项目",项目总投资8100万元。该投资尚需通过公司 设立的核准登记、环评审批、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可能面临变更、延期、中止或终止的风险。项目预 计分为三期建设,预计总投资8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高温尼龙及PEEK聚合制造所需产线设备、公 辅设施及其他相关配套。 ...
金发科技20250918
2025-09-18 22:41
行业分析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改性塑料市场规模约为4,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北美市场占比超过30%[2] * 2023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1% 远超GDP增速[2][6] * 中国改性化率从2015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26% 但仍显著低于海外50%的平均水平 未来提升空间巨大[2][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改性塑料未来发展两大方向:特种工程塑料比例提升和通用塑料品质提升[2][7] * 全球塑钢比大致为1:1 而中国塑钢比为3:7 远低于美国(7:3)和德国(63:37) 国内市场在家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2][8] * 行业存在技术壁垒 主要体现在工艺复杂性和配方研发 配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5]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增长驱动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1,730万辆 中国产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43.69%[2][9] * 中国新能源车单车改性塑料用量约200公斤 低于德国(340~410公斤)和美国(250~310公斤) 未来提升空间显著[2][10] * 家电是改性塑料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7%[3] 2024年中国大家电销量1.8亿台 同比增长5.41%[2][11] * 家电出口增长强劲 2024年洗衣机 冰箱 空调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4% 28%和20%[2][11] * 欧美降息及亚非拉需求将进一步提振家电及改性塑料需求[2][11] 公司分析 (金发科技) **产能与全球布局** * 公司是全球最大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 总产能372万吨 另有50.5万吨在建产能[3][12] * 在华中 华东 华南 华西 华北及海外(印度 美洲 越南 欧洲)均有产能布局[3][12] **业务表现与增长** * 改性塑料业务从2017年136万吨增长至2024年25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约9.43%[16] * 2025年汽车材料全球销量56.03万吨 同比增长21% 海外车用材料销量同比增长超50%[3][17] * 2025年上半年家电材料业务增长20%[3][18] * 单吨毛利稳定在2,700至3,000元之间[16]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积极布局特种工程塑料 包括高温尼龙 LCP PPSU等[3][13][25] * 1.5万吨LCP项目首期5,000吨装置已投产 4万吨透明聚酰胺弹性体项目已启动[3][25] * 开发高性能无卤阻燃PA材料 快速成型PBT材料 并获头部连接器厂家认可[19] * 研发超耐温 耐磨PPA及PEEK材料 用于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关键零部件[21] * 开发轻量化材料提升VR AR头戴设备舒适感[21] **上游整合与成本控制** * 通过收购宁波金发拥有120万吨PTA装置 以减少外部采购依赖[3][13] * 绿色石化业务主要由宁波金发(120万吨PTA 80万吨聚乙烯)和辽宁金发(60万吨PPS 60万吨PDH)承担[24] * 宁波金发PDH装置因丙烷价格上涨盈利不佳 但随着油价预期下调 丙烷价格有望下降 盈利情况或将改善[1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积极探索化学回收PPT 透明MBS及生物基PA等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19] * 通过AI技术进行分选及绿色清洗 提高回收处理速度并降低成本[22] * 国内回收网络覆盖25个省份 海洋塑料回收量同比增长超50%[23] * 西班牙一期回收基地已投产 具备约1万吨塑料回收处理能力[23] **新兴领域布局** * 通过金石基金投资宇树科技等机器人企业 并为下游提供材料解决方案[3][26] * 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以塑代钢 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0]
中仑新材(301565.SZ):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中,高温尼龙经过下游客户改性后可用于制造关节轴承、齿轮箱等核心部件
格隆汇· 2025-09-18 15:14
业务发展 - 公司在PA6领域深耕基础上通过优化聚合工艺和创新配方体系积极开拓高温尼龙领域[1] - 重点开展PA6T、PA10T等高温尼龙的研发工作以满足人形机器人、汽车引擎部件及电子电器领域对耐高温高负载材料的严苛要求[1] 产品应用 - 高温尼龙经下游客户改性后可用于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轴承、齿轮箱等核心部件[1] - 材料具备优异耐磨性、耐油性及抗长期负载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提供保障[1] 研发战略 - 公司将持续关注机器人领域材料应用发展趋势[1] - 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探索相关研发布局机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