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搜索文档
济南:以集群之势,全速竞逐医疗器械产业
新华网· 2025-07-07 10:43
济南医疗器械产业概况 - 济南医疗器械产业展现出澎湃活力,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章锦区域形成生物制药、细胞与基因、医疗器械三大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3] - 辖区拥有各类企业4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3家,2024年产值246亿元 [4] - 以博科集团、莱博生物、磐升生物为龙头,形成覆盖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生物防护、再生医学的完整生态链 [4] 磐升生物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肿瘤十二项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可同时完成60人份、12项肿瘤指标检测,大幅降低检测成本并实现高通量快速检测 [2] -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辟"细胞再生"新赛道,核心产品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实现毛囊、神经、血管等复杂结构再生,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 莱博生物技术突破 - 公司拥有国内独家专利的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填补技术空白,检测效能与"金标准"核酸检测比肩,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3] - 形成"核心原料+诊断试剂+检测设备"全链条布局,向上游突破免疫原料研制,向下游延伸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发 [3] - 未来将延伸至心血管、肿瘤标志物、激素检测等新领域 [3] 产业发展规划 - 济南高新区计划以"三类医疗器械证持有企业集聚"为突破口,通过资本招商和应用场景吸引企业落地 [4] - 构建"高端人才引进、校城融合、产才结合"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强化人才与创新引擎 [4] - 产业正以集群之势在千亿级赛道竞逐,孕育经济新动能并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5]
科美诊断申请一种多针加样臂结构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专利,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金融界· 2025-06-14 17:06
专利技术 -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与科美诊断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多针加样臂结构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142687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该专利技术通过多针加样臂结构实现紧凑设计,包括加样臂主体、试剂针组和驱动机构组,其中试剂针组包含若干紧邻设置的安装座和试剂针,驱动机构组通过不同形状的中间连接杆分别控制安装座和试剂针的上下移动 [1] - 专利技术通过差异化设计取样针模块、驱动机构和连接杆形状,优化了空间利用率,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1] 公司背景 -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3408.8364万人民币,主要从事医药制造业,拥有商标信息36条、专利信息309条、行政许可126个 [2] -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40110.8万人民币,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拥有商标信息360条、专利信息467条、行政许可110个 [2] - 科美博阳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87次;科美诊断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74次 [2]
利德曼收盘上涨1.36%,最新市净率1.71,总市值28.4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2 16:52
公司股价与市值 - 6月12日收盘价5 22元 上涨1 36% 市净率1 71 创79天以来新低 总市值28 40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3家机构持仓 合计持股26307 52万股 持股市值12 39亿元 其中基金1家 其他2家 [1]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 诊断仪器 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 免疫诊断试剂 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I2000S CI1200 CI1200P 生物酶 辅酶 抗原 抗体 精细化学品 [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行业领军企业 2024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 [1] - 通过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认定 曾获2018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890 87万元 同比-16 61% 净利润-1251725 54元 同比53 73% 销售毛利率53 56%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平均PE(TTM)50 99 静态PE48 89 市净率4 72 总市值108 92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37 18 静态PE39 08 市净率2 48 总市值49 75亿元 [2] - 公司PE(TTM)-38 56 静态PE-37 81 市净率1 71 总市值28 40亿元 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获注册证
快讯· 2025-06-10 17:30
新产业(300832)公告,公司近日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 称及型号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MAGLUMI X10),注册分类为II类,注册证编号为粤械 注准20252220811,有效期为2025年06月10日至2030年06月09日。该产品采用基于异鲁米诺衍生物的直 接化学发光法,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的血清、血浆、尿液和全血样 本中的被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
安图生物: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获注册证
快讯· 2025-05-30 16:17
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获批产品包括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卡马西平检测试剂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 同时获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多个型号(AutoLumo S900 S920 S960 S980) [1]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功能 - 该仪器可对人体多种样本(血清 血浆 全血 尿液 唾液 痰液 脑脊液等)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1] - 检测范围涵盖肿瘤相关抗原 肝病 激素 感染性疾病 免疫功能 自身抗体等15大类医学检验项目 [1] - 特别包含心肌疾病 维生素 氨基酸与血药浓度 变应原等特色检测功能 [1] 技术平台扩展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技术平台新增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能力 [1]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技术平台新增卡马西平检测能力 [1]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产品线扩充至4个新型号(S900/S920/S960/S980) [1]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5、16-2025、5、29):创新药板块表现靓眼-20250530
东莞证券· 2025-05-30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超配评级 [2][6][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16 - 29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4.3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约5.59个百分点,多数细分板块正收益,创新药相关产业链表现好,国内创新药公司进入收获期,利好频出,创新药业务开始贡献业绩,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板块投资机会 [6][13][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2025年5月16 - 29日,该行业上涨4.35%,跑赢约5.59个百分点 [6][13] - 多数细分板块录得正收益,其他生物制品和原料药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57%和4.92%;医院和体外诊断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93%和0.62% [6][16] - 行业内约81%个股录得正收益,涨幅榜上三生国健涨幅最大,周涨幅123.90%,有3只个股涨幅在40% - 50%;跌幅榜上德源药业跌幅最大,周跌幅33.89%,有7只个股跌幅在10% - 20% [17][19] - 行业估值有所上升,截至2025年5月29日,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整体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约47.77倍,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4.04倍,目前估值处于行业近几年来相对低位区域 [22][31]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2024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超98%县医院能掌握常见多发病规范化诊疗,影像、检验、病理等科室服务能力符合标准的医院占比提高,全国县医院科室设置率高,医技科室设置率持续增长,基本标准要求配置的专科设备配置率提升 [26][28] - 5月26日,海南卫健委发布检验类设备调研会公告,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具管理中心计划召开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旧换新”项目医疗设备检验类设备调研会,检验类设备313台,预算12677万元,需求品类多样 [6][29]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收到RFUS - 949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RFUS - 949为宜昌人福研发的新分子实体,临床上拟用于急慢性疼痛治疗,国内尚无同类型产品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宜昌人福在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500万元 [30] 行业周观点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医药商业、医美、科学服务、医院及诊断服务、中药、创新药、生物制品、CXO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6][31][33] - 给出部分建议关注标的的推荐理由,如通策医疗是国内领先口腔医疗服务平台,业绩有望疫后修复;华东医药业绩稳定增长,医美板块持续发力等 [34]
迪瑞医疗(300396) - 300396迪瑞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6:5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完成高速仪器装机超400台,优化销售结构使试剂销售占比好转;国际市场调整策略,聚焦东南亚及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市场,不可抗因素影响较小,但因去年一季度大客户集中进货基数大,同比业绩下滑 [2] - 2024年度以总股本272,700,161股为基数,每10股派2.6元现金(含税),分红派息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完毕 [3] 公司举措 - 降本增效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内控流程,加强财务管控和绩效考核力度 [4] - 研发方面,2024年CS - 690等多款产品上市,聚焦研发,优化研发队伍和项目布局,如尿液分析领域构建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后续将优化其他产品线 [5][6] - 改善业绩方面,聚焦试剂上量,完善应收账款、现金流、存货管理,落实四个管理维度 [7] - 市值管理方面,建立市值管理体系并与高管绩效考核联动,定期审视调整策略 [8] 行业情况 - 体外诊断行业受政策推动,医疗设备细分领域有望获更多份额,公司有多方面竞争优势,产品远销海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 [9]
利德曼收盘上涨1.84%,最新市净率1.63,总市值27.0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27
公司股价及资金流向 - 5月27日收盘价4.98元,上涨1.84%,市净率1.63,总市值27.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9.78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75.43万元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I2000S、CI1200、CI1200P、生物酶、辅酶、抗原、抗体、精细化学品 [1] 公司荣誉资质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1] -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行业领军企业 [1] - 2024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 [1] - 2018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1] - 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0.87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净利润-1251725.54元,同比增长53.73% [1] - 销售毛利率53.56%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36.79,PE(静)-36.07,市净率1.63 [2] - 行业平均PE(TTM)49.11,PE(静)47.37,市净率4.60,总市值105.87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35.89,PE(静)36.63,市净率2.39,总市值48.39亿元 [2]
利德曼收盘上涨1.61%,最新市净率1.65,总市值27.4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5月20日收盘价5.04元,上涨1.61%,市净率1.65创40天新低,总市值27.4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1.40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28.79万元 [1] 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及生物酶等原料 [1] - 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0.87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净利润亏损125.17万元,同比收窄53.73%,销售毛利率53.56%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净率1.65低于行业平均4.57和行业中值2.51 [2] - 总市值27.42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6.36亿和行业中值48.58亿 [2] - PE(TTM)-37.2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9.51和行业中值36.17 [2]
安图生物: 发光业务进入新一轮周期,流水线+分子诊断+微生物质谱打造多增长极
国金证券· 2025-05-07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5年21倍PE估值、12个月内目标市值274亿元,目标价位47.95元/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采推动行业变革,公司产品在集采中表现良好,高速机推广将提升免疫试剂高端市场份额 [2] - “流水线+分子诊断+微生物质谱”打造多平台增长极,拓展创新业务 [2] - 国际市场拓展起步,新产品持续亮相,海外销售增长,未来拓展有望加速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3.05、15.66、18.84亿元,同比+9%/+20%/+20%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扎根免疫诊断业务,逐步打造平台化优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覆盖多领域,技术创新是战略首位,全球80多国设网点 [14] - 过去10年业绩,2019年前高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调整,2023年受集采影响,未来有望消化影响回归平稳 [14] - 2024年主营业务中试剂类收入37.97亿元,占比84.9%,仪器类收入5.25亿元,占比11.7% [15] - 历史毛利率相对稳定,2020 - 2022年受疫情影响下降,2023 - 2024年恢复,试剂类毛利率70%左右高于仪器类 [19] - 按应用领域,2024年免疫诊断收入25.56亿元,微生物检测3.61亿元,生化检测2.22亿元,分子诊断3493万元,免疫诊断毛利率80%左右是盈利核心 [21] - 历史销售以国内为主,海外市场销售比例从2017年1.5%提升到2024年6.5%,未来国际市场是拓展重点 [25] 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将技术创新放在战略首位 - 公司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11.0%提升到2024年16.4%,研发人员1982人占比34.33%,多地设研发中心,获多项注册和认证 [28] - 公司毛利率在同行业有优势,免疫诊断类产品毛利率2024年保持在80%以上 [29] 国内集采执行推动行业变革,发光高速机推广带来份额提升 -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快,是医疗体系重要一环,新技术和医保政策推动其进步 [32] - 体外诊断市场分多个领域,免疫诊断规模最大占比28%,国内免疫诊断行业预计5年复合增速19.1%快于整体 [34][39] - 免疫诊断用于多项目检测,肿瘤标志物等占比较大且最早落地带量采购 [42] - 国内免疫诊断市场外资占超50%份额,国产企业份额有望提升 [45] - 公司推出系列化学发光仪器,AutoLumo A6000单个模块检测速度600T/h,支持多联机,适用多种检测试剂 [48] - 高速机型装机提升将带动免疫试剂销售和高端市场份额增长 [51] 二十八省集采中以首位成功中标,政策推动行业迅速进口替代 - 2024年12月安徽省牵头二十八省对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带量采购,公司在两项检测中均以第一次序中标 [52][56] - 肿瘤标志物检测90企业参与,A组9家(4家进口5家国产),公司报量排A组第五,份额9.3%;甲状腺功能检测96企业参与,A组8家(4家进口4家国产),公司报量排A组第七,份额6.7% [52][55] - 带量采购执行后公司国内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国产厂商成本优势将使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56][57] 院内自动化流水线推广势在必行,公司产品布局力拔头筹 -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提升医院检验效率,国内TLA普及率低,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58][63] - 公司2017年推出全自动磁悬浮流水线,2019年推出生化免疫流水线,2022年推出Autolas X - 1系列实现线体国产化,获德国iF设计奖 [68][71] - 流水线推广将提升公司在头部三级医院份额,带动免疫、生化类试剂销售 [71] 分子诊断布局逐步完备,拓展新增长曲线 - 分子诊断是精准医疗技术基础,国内市场起步晚规模小但增长快,预计到2028年规模达627亿元,5年复合增速21.9% [72] - 公司分子诊断产品菜单丰富,获多项注册和认证,推出系列核酸提纯及PCR分析系统,适用于多场景 [75][77] - 未来公司将在多领域布局分子诊断业务 [80] 积极布局基因测序技术,份额有望受益于商务部外资禁令 - 国内测序仪市场华大智造和Illumina占比较大,2025年3月商务部禁止Illumina向中国出口测序仪,公司份额有望提升 [83][86] - 公司建立双研发中心推进基因测序国产化,子公司思昆生物测序仪Sikun2000有性能优势,已在非临床领域推广 [86][89] - 公司参股梅丽科技加速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92] 加大微生物质谱系统研发,布局高端应用市场 - 质谱检测技术国外成熟,国内体外诊断领域处于初期,有百亿蓝海市场 [94] - 公司开发多款质谱系统及配套产品,构建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应用领域,部分产品获注册证 [96] - 质谱检测产品有望带动公司微生物检测高端市场份额突破和品牌推广 [97] 国际市场拓展起步,新产品持续亮相 - 海外IVD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产品已进入多个地区,2024年海外销售2.86亿元,同比+36.6% [3][109] - 公司获多项国际专利和认证,2025年2月海外发布三款重磅产品,未来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加速 [11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49.96、59.64、70.81亿元,同比+12%、+19%、+19%,毛利率分别为64.9%、65.2%、65.4% [113] - 免疫诊断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27.78、33.65、40.37亿元,同比+8.7%、+21.1%、+20.0%,毛利率分别为77.6%、76.6%、75.7% [118] - 微生物检测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4.37、5.20、6.16亿元,同比+21%、+19%、+18%,2027年毛利率达51.9% [118] - 生化检测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2.52、2.83、3.15亿元,同比+14%、+12%、+11%,毛利率分别为59.4%、57.7%、55.9% [118] - 分子诊断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0.89、1.81、3.15亿元,同比+155%、+154%、+73%,毛利率分别为70.2%、71.7%、73.0% [118] - 检测仪器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4.13、4.95、5.79亿元,同比+17%、+20%、+17%,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 [118]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3.05、15.66、18.84亿元,同比+9%/+20%/+20%,给予“买入”评级 [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