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星座卫星
搜索文档
航空航天ETF(159227)红盘向上,千帆星座时隔7个月再次组网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27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堪称全市场"军工 纯度"最高的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精选军工 领域头部企业,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消息面上,10月1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由长征六号甲以"一箭18星"方式成 功发射,时隔7个月再次组网,目前累计发射组网卫星数达到108颗。 东方证券指出,展望未来,卫星的组网进度有望进一步加速,其中民营火箭有望成为商业航天火箭发射 的有力支持者。最近一个月军工板块股价已企稳,随着"十五五"临近,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即将明 确,军工板块内外需共振,配置价值凸显。短期来看,当前已临近年底,下游客户会为明年做生产准 备,重点关注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内需传统方向的订单上行;布局明年,"十五五"规划落地后, 关注无人与反无人装备、深海科技、作战信息化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中长期来看,关注后续国产动 力系统突破带来的商业航空供给释放,以及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提速下军贸市场的拓展,民用及军贸有望 成为板块的第二增长极。 截至2025年10月 ...
军贸催化不断,内需关注景气上行及“十五五”新方向等
东方证券· 2025-10-20 19:11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军贸催化不断,内需关注景气上行及‘十五五’新方向等”,并指出我国军贸市场不断开拓,继续看好军贸及商业航天 [2][9] - 印尼将采购歼-10战斗机,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这是印尼历史上首次从中国引进主力战斗机,继孟加拉国后再次证明中国军贸市场持续拓展 [8][11] - 千帆星座完成第六批组网卫星发射,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108颗卫星,未来民营火箭(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中标发射任务有望加速组网进度 [8][12][15] - 军工板块股价近期企稳,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新阶段装备建设规划将明确,板块呈现内外需共振,配置价值凸显 [8][16]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近期行业指数表现:截至报告周,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下跌4.70%,收于1,670.60点,跑输沪深300指数(下跌2.22%)[19][20] - 在申万一级行业31个行业中,国防军工本周涨跌幅排名第23位 [22][24] - 个股方面,本周涨幅前列包括*ST万方(上涨24.33%)、楚江新材(上涨19.10%)、理工导航(上涨12.61%)等 [25] 投资建议与标的 - 短期关注年底前下游客户为明年生产做准备,带来的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内需传统方向订单上行 [8][16] - 布局明年“十五五”规划落地后,关注以无人与反无人装备、深海科技、作战信息化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8][17] - 中长期关注国产动力系统突破带来的商业航空供给释放,以及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提速下的军贸市场拓展 [8][17] - 报告列出四类重点关注标的: - 军工电子:如航天电器(买入)、鸿远电子(未评级)、振华科技(增持)等 [8][17] - 新质新域:如航天电子(未评级)、七一二(未评级)、中国海防(未评级)等 [8][17] - 航发链:如航发动力(未评级)、西部超导(买入)、图南股份(未评级)等 [8][17] - 军贸/主机装备:如中航沈飞(未评级)、国睿科技(未评级)、中航成飞(未评级)等 [8][17]
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小幅飘红,最新规模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57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13:24,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微涨0.01%,其成分股南网科技上涨4.02%、华润微上涨3.60%、中国卫星上涨2.72%、中国西电上涨2.31%、平高电气上涨2.02% [3] - 跟踪该指数的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上涨0.13%,报收1.56元,近1月累计上涨0.97%,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1/4)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最新规模达34.95亿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1/4),近1周份额增长400.00万份,新增份额亦排名可比基金第一(1/4) [4] - 流动性方面,该ETF盘中换手率为0.12%,成交419.00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额为2035.59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商业航天产业动态 - 2025年10月17日,千帆星座第六批“一箭18星”成功发射入轨,使在轨卫星总数突破108颗,通信覆盖能力提升 [3] - 2025年10月19日,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等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为力箭一号的第9次飞行任务 [3] - 自2025年7月底以来,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组网速度明显加快,显示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期 [4]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海南商业发射场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可重复使用试验稳步开展,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标志着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4] - 商业航天高密度发射及发射场投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并提升运力,2025年被视为中国商业航天爆发元年 [4] 指数编制与构成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从国资委下属央企中,综合评估企业创新和盈利质量,选取100只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船舶、海康威视、国电南瑞等,合计权重为36.04% [5]
部省政策“组合拳”激活新型工业化华东样板
新华网· 2025-05-27 15:1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上海已有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4500亿元 [6] - 江苏有4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崛起,算力规模、行业数据集、大模型应用等方面领先全国 [6] - 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制造业全链条,电子设备企业借助大模型推动工艺设计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线排产时间降低75%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151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中,华东地区占比超过30%,江苏省有10个案例入选 [6] -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148个示范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华兴源创、知行科技等企业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揭榜挂帅潜力单位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设立6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开源社区全球参与者数量第二,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合作中心已落地 [7] 上海新型工业化实践 - 上海构建新型工业化标杆的"五个着力",包括夯实工业根基、紧扣国家战略、锚定产业基础能力、优化升级、营造产业生态 [11] - 2024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达到1.09万亿元,工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3.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1%,高端装备产业增长5.1% [11]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4,生物医药产业获批I类新药23个占全国1/5,人工智能产业备案66款大模型 [12] - 集成电路产值同比增长20.8%,AI产业产值增长3.2%,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200亿元同比增长10% [12] - 上海推动"AI+制造"行动,拥有1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1个示范场景,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 [12] 国家高新区发展 - 2024年国家高新区GDP突破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占全国比重14.3%,工业增加值9.8万亿元占全国24.1% [15] - 国家高新区聚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数占全国50% [15] - 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4%,集聚3054家高新技术企业 [16] -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近4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 [16] - 国家高新区实施"五维强化"升级策略,包括技术策源、企业主体、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管理服务 [16] 华东地区政策协同 - 工业和信息化部顶层设计与地方专项政策联动,如上海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配套24个增量政策 [20] - 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高新区,大模型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耦合 [20] - 中新合作、自贸区试点等开放平台推动外资、技术、人才跨境流动,苏州工业园区吸引108家世界500强项目 [20]
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何落户文昌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7
商业航天产业政策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支持海南文昌建成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文支持海南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3] - 海南编制《海南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0年)》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空间规划》[3] 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优势 - 文昌纬度低可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三面环海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3]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3] - 文昌可满足可回收火箭海上着陆需求,提高回收灵活性和安全性[2] 发射场建设进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期项目建成并成功首发仅用时878天[5] - 一号发射工位从启动建设到封顶只用一年半时间[5] - 二号工位火箭发射周期从20天缩短至10天左右[7] 技术创新 - 一号工位采用模块化钢结构设计,实现"7天发射、7天恢复"快速测发能力[6] - 二号工位可满足10余家火箭公司19型火箭发射需求[7] - 采用"三平"测发模式减少发射准备时间,降低建设成本[7] 产业发展规划 - 文昌国际航天城2024年完成固定投资76.4亿元同比增长20.8%[8] - 计划2025年底形成常态化商业航天发射能力[9] - 2030年力争形成航班化商业发射能力,实现千亿级发展目标[9] 产业链布局 - 构建"3+1+N"产业体系,形成"出厂即发射、返回即复用"服务模式[8] - 千帆星座已完成5批发射任务,拥有72颗在轨卫星[9] - 海南将构建"一核两带一域"空间布局,延伸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10]
监督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8 10:04
商业航天发展 - 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验证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发射能力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是党中央推动航天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 [1] - 驻海南商发纪检监察组出台12项监督保障举措,查处干预招投标案件1件,并推动科技创新奖励机制 [2] 高校科研与成果转化 - 中南大学拥有33个国家级平台,纪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向地方政府、企业问需"调研方案 [2] - 中南大学纪委成立廉洁风险研判小组,定期监督学院党政议决事项 [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 - 山东省纪委监委推动"科融信"数字平台,实现科技企业评级与银行授信互通互认 [3] - 山东省细化科技金融尽职免责机制,对未达预期科研项目提供正常贷款风险补偿 [3][4] - 浙江省余杭区纪委监委组建15支监督队伍,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需求 [4] 地方政府助企服务 - 余杭区"清风指导队"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政策申报等支持,已服务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监督队伍深入项目一线,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