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

搜索文档
多重因素催化共振,如何把握军工板块核心投资机遇?
全景网· 2025-08-13 14:39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助力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 - 低空经济于2025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并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产业规模达5059.5亿元 同比增长33.82% [3] - 航空航天行业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风口 行业景气度高企 [1]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订单需求加速释放 军费支出集中投放 四季度起航天、航空、兵装等领域迎来新订单落地 [2] - 2025年同步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 该规划是实现2035国防现代化目标的关键阶段 装备建设持续受重视 [2] - 地缘政治冲突推动全球军费增长 中国军贸出口占比仅5.8% 在无人机、战机和导弹领域技术优势显著 未来份额有望提升 [2] - 2025年9月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阅兵及演习演练强化军工需求预期 [3] 技术与产业进展 - 国产大飞机C919已交付20架 步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 国产发动机CJ-1000A进入适航认证阶段 取证进度提速 [3] - 低空经济产业链辐射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领域 应用场景丰富 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3]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成分股覆盖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和航天装备 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达99.2% [4] 产品与投资工具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6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聚焦军工领域空天力量 小盘风格突出 [1][4] - 指数成分股包括光启技术(隐身材料)、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中航成飞/沈飞/西飞(战机研制)、航天电子(制导系统)和中国卫星(卫星研制) [4] - 该ETF由从业10年的基金经理管理 华安基金拥有23年指数产品管理经验 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工具 [5]
聚焦航空航天核心标的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一指布局
新浪基金· 2025-08-13 14:12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助力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 - 低空经济于2025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并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产业规模达5059.5亿元 同比增长33.82% [3] - 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动叠加 五年规划编制与落地阶段军工板块通常表现较好 [2]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 军费支出集中于规划末期投放 四季度起航天/航空/兵装等领域新订单陆续落地 [2] - 地缘政治冲突推动全球军费增长 中国军贸出口仅占全球5.8% 在无人机/战机/导弹领域技术优势显著 [2]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预计强化军工需求预期 阅兵装备展示及演习演练提振行业关注度 [3] 技术突破与产业进展 - C919已交付20架 进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 国产发动机CJ-1000A进入适航认证阶段 [3] - 低空经济产业链辐射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 应用场景丰富且市场持续扩张 [3] - 国证航天航空指数成分股深度参与核心装备研制 包括隐身材料(光启技术)、航空发动机(航发动力)、战机总装(中航成飞/沈飞/西飞)及精确制导系统(航天电子) [4] 指数产品特征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达99.2% 为市场纯度最高的军工主题指数之一 [1][4] - 指数聚焦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航天装备领域 小盘风格突出且兼具龙头稳定性与创新成长性 [4][5]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159267)紧密跟踪该指数 由具备23年指数管理经验的团队运作 [1][5]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7月7日发行 锚定空天产业趋势
全景网· 2025-08-08 15:16
产品发行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认购代码:159267)于7月7日启动发行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1] - 该ETF由拥有10年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和5年投资管理经验的刘璇子管理 [2] -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具备23年指数产品管理经验 发行并管理全国首只指数基金 [2] 指数特征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航天航空行业公司表现 精选航天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领域优质企业 [1] - 指数在国防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9.2% 为纯粹军工行业指数 [1] - 相较于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 该指数在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领域占比更高 小盘风格更突出 [1] - 前十大成分股均为国防军工行业 深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1] 行业前景 - 政策强调航天航空行业重要性 推动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 - 行业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 实现技术广泛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指数与国产大飞机C919产能提升及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关联度高 C919已进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 [2] - 低空经济产业链辐射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未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 产品体系 - 华安基金旗下指数公募基金涵盖境内A股、债券、商品及港股、美股和其他QDII基金 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工具 [2]
新发ETF将批量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19
ETF上市安排 - 8只ETF将于7月29-30日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 [1] - 6只ETF集中在8月1日上市 包括南方中证机器人ETF、永赢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 [1] - 2只ETF在8月4日上市 包括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和华夏创业板软件ETF [1] 投资仓位状况 - 新发ETF整体权益投资仓位处于中低水平 [1] - 华夏创业板软件ETF权益投资占比为19.92% [1] - 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权益投资占比为10.01% [1] -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和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权益投资占比均低于30% [1] 资金流入预期 - ETF需在上市前完成建仓以符合基金合同约定 [1] - 临近上市时点的建仓操作将持续为市场注入新资金 [1]
新发ETF批量上市 个人投资者“抢镜”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2:08
新发ETF集中上市 - 本周已有9只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集中在8月初上市,包括南方中证机器人ETF、永赢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等 [1] - 8月1日将有6只ETF集中上市,8月4日和5日分别有2只和1只ETF上市 [1] - 华夏创业板软件ETF权益投资占比19.92%,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权益投资占比10.01% [2] -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和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权益投资占比均低于30% [2] ETF市场扩容趋势 - 截至7月31日,超10只ETF正在或即将发行,涵盖宽基指数和细分行业主题指数 [2] - 当前还有超10只ETF联接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 [2] - ETF(非货币类)份额持有人总数达2095万户,较2019年6月底增长10.8倍 [3] 个人投资者参与情况 - 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93.57%,前十名持有人中9位为个人投资者 [2] -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98.53%,前十名持有人几乎都是个人投资者 [3] - 上周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为主的ETF被净申购,活跃度接近去年四季度以来高点 [3] 行业发展趋势 - ETF品类日益丰富,个人投资者接受度持续提升,将其作为资产配置重要工具 [3] - 机构资金通过ETF进行高效资产配置,个人投资者因低费率、高透明度转向被动投资 [4] - 年轻投资者偏好简单透明工具,推动ETF普及 [4]
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7月28日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7-28 09:03
产品发行 - 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于7月28日启动发行 认购代码520843 该产品聚焦港股科技核心标的并锚定港股AI产业链[1] - 该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涵盖资讯科技业 电子零件 互动媒体及服务 线上零售商 支付服务等行业 覆盖AI全产业链[1] - 指数成分股包括小米集团 阿里巴巴-W 腾讯控股 快手-W 中芯国际 美团-W 联想集团等港股科技龙头企业[1] 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较恒生科技指数更聚焦AI产业链 不含医药和汽车行业 较港股互联网指数额外纳入芯片和计算机等AI硬件[1] - 指数保持30只成分股 每季度调整一次 个股权重上限为10% 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8% 呈现权重更集中特征[1] - 港股通类ETF通过港股通投资 不受QDII额度限制 一二级市场联动可平抑折溢价[2] 行业表现 - 2024年港股营收同比增长3.4% 盈利同比增长8.5% 净利润率与ROE同比上行 一季度盈利增速延续向好趋势[2] - 港股科技板块对宏观敏感度高 恒生港股通科技板块2024年利润增速达51% 延续2023年以来高增长态势[2] - AI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技术突破显著 应用需求提升 科技龙头增加资本开支 技术转化收入逐步显现[2] 管理团队 -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管理全国首只指数基金 具备23年指数产品管理经验[3] - 团队产品覆盖境内A股 债券 商品及港股 美股与其他QDII基金 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工具[3]
华安基金人事频繁变动 1天发布8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犀牛财经· 2025-07-11 11:33
基金经理变更 - 华安基金于7月5日发布8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多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卸任 [2][3] - 周舒展卸任华安锦溶0-5年金融债定开债基金和华安锦源0-7年金融债定开债基金 [3] - 魏媛媛卸任华安顺穗债券基金,马晓璇卸任华安添鑫中短债基金,李邦长卸任华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发起式基金 [3] - 贺涛卸任华安双债添利债券基金,郑如熙卸任华安添荣中短债基金,林唐宇卸任华安中债1-3年政策金融债基金 [3] - 上述基金经理的卸任日期均为7月7日 [3] 上半年人事变动 - 3月15日,孙丽娜因个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的7只产品,包括华安现金富利货币基金等,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近3000亿元 [4] - 5月份,基金经理李欣因个人原因离任,截至一季度末在管7只基金总规模合计80.16亿元 [4] 公司合并背景 - 华安基金的大股东国泰君安与海富通基金的大股东海通证券合并,合并后需进行牌照取舍 [4] - 华安基金规模高于海富通的1722亿元,盈利能力更强,但海富通拥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3张牌照 [5] - 海富通的社保牌照尤为稀缺,且牌照主体名称不得变更,"海富通"名称保留概率更大 [5]
罕见!一天31只新基金扎堆发行
财联社· 2025-07-07 22:33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7月7日至11日当周全市场迎来39只新发基金 仅7月7日单日发行31只 涵盖主动权益 ETF及联接基金 量化基金 债券ETF 纯债基金以及REITs等多种类型 [2] - 权益基金占据主导地位 7月7日新发17只权益基金 其中主动权益6只 ETF及联接基金11只 主动权益发行呈现回暖趋势 [2][4] - 成长风格产品发行积极 布局方向包括红利主题基金 机器人 航天航空 科创芯片等 反映市场对科技板块轮动的预期 [3]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详情 - 大成基金发行大成洞察优势混合 公司及高管 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 并承诺持有至少1年 此前6月初发行浮费基金时曾自购2000万元 [4] - 摩根资产管理发行摩根汇智优选 采用主动量化策略 以中证A500指数为基准 通过三步量化模型构建投资组合 [4] - 财通基金发行量化选股产品财通成长量化选股 鹏扬基金发行鹏扬研究精选 兴合基金 鑫元基金等中小公司也有新产品开售 [5][6] ETF发行特点 - 采用杠铃策略 高股息红利与成长风格并重 嘉实 博时 永赢 汇添富等公司发行红利主题ETF [7] - 成长风格ETF涵盖宽基与主题行业 包括机器人 创业板软件 航天航空 科创芯片等方向 汇添富 华夏 华安 鹏华 兴业 工银等公司参与发行 [7] 科创债ETF发行情况 - 7月7日10只科创债ETF集中发行 其中富国 招商 易方达 广发 博时 鹏华 华夏等7家公司产品仅售一天 多只产品当天下午已售罄 [8] - 10只科创债ETF预计带来300亿元新增规模 全市场29只债券ETF合计规模达3876.76亿元 年内净流入1789亿元 债券ETF总规模或将突破4000亿元 [8] 公募REITs市场发展 - 公募REITs总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 已上市产品数量达68只 超越新加坡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 资产类别扩展至十大类 [9] - 创金合信首农REIT网下获131.3倍认购 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网下拟认购数量达215.7亿份 为初始发售份额的205.43倍 [10] - 两只REITs发行后 年内新发产品达12只 总数将扩容至73只 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指数化产品落地可期 [10]
聚焦航空航天核心标的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 7月7日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7-07 11:26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发行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认购代码159267)于7月7日启动发行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为投资者提供分享航空航天成长红利的工具 [1]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航天航空行业公司 精选航天航空装备、军工电子、地面兵装领域优质企业 前十大成分股均为国防军工行业 [1] - 指数在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达99.2% 是纯粹的军工行业指数 在航空装备、航天装备领域占比高于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 小盘风格突出 [1]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特点 - 指数深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与国产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关联度高 [1][2] - C919已进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 低空经济产业链辐射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 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2] 行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航天航空行业重要性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助力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 基金管理团队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由刘璇子管理 其拥有10年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和5年投资管理经验 [2] -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具备23年指数产品管理经验 发行并管理全国首只指数基金 旗下指数公募基金覆盖A股、债券、商品及跨境资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