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制奶酪
icon
搜索文档
妙可蓝多(600882): 2025H1 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协同释放,盈利高增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3 18: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33.20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丰富产品矩阵、强化常温产品,整合蒙牛奶酪后加强C端渠道多元化及B端渠道协同,叠加协同释放、提升费效,2025H1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 - 上调至“增持”评级,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EPS预测至0.44(+0.01)、0.64(+0.01)、0.85(+0.01)元,分别同比增长97.7%、46.8%、32.6%,给予公司2025年3.2X P/S,对应目标价上调至33.20元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3.22亿元、48.44亿元、53.13亿元、60.04亿元、68.20亿元,同比变化为10.2%、 - 9.0%、9.7%、13.0%、13.6% [3]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6000万元、1.14亿元、2.25亿元、3.30亿元、4.37亿元,同比变化为 - 56.3%、89.2%、97.7%、46.8%、32.6% [3]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12元、0.22元、0.44元、0.64元、0.8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2.6%、4.9%、6.6%、8.1% [3] - 2023 - 2027年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241.60、127.72、64.61、44.01、33.19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11.78 - 32.69元,总市值145.12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5.12亿股/5.12亿股,流通B股/H股为0 [5]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44.92亿元,每股净资产8.77元,市净率3.2,净负债率 - 5.88% [6] 升幅情况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 - 13%、10%、114%,相对指数分别为 - 16%、1%、96% [9] 业绩预增情况 - 公司预计2025H1实现归母净利1.20 - 1.45亿元、同比增长56.29% - 88.86%,扣非归母净利0.90 - 1.15亿元、同比增长58.22% - 102.16% [10] - 与同期经追溯调整后的数据相比,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8.10% - 103.12%,扣非归母净利增长58.22% - 102.16% [10] 产品和渠道创新 - 产品上聚焦奶酪主业,C端奶酪棒稳低温拓常温、推出新形态产品,深化场景覆盖,B端双品牌运作、产品互补 [10] - 渠道上C端走向多元化,布局成长性渠道,B端强化与餐饮和工业企业合作 [10] 整合蒙牛奶酪业务 - 整合后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从经营管理到品牌效应全方位加强协同和相互赋能 [10] - 推进精细化和管理精准化运营,有望提升销售和管理费效,进一步提升净利率 [10]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53.13亿元,净利润2.25亿元等 [11] - 涉及多项财务比率预测,如2025E ROE(摊薄)4.9%,销售毛利率29.2%等 [11]
妙可蓝多(600882)2025H1业绩预增公告点评:协同释放 盈利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7-13 18:28
公司预计2025H1 盈利显著提升。公司发布2025H1 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H1 实现归母净利1.20-1.45 亿元、同比增长56.29%-88.86%,扣非归母净利0.90-1.15 亿元、同比增长58.22%-102.16%。 2024 年妙可蓝多收购蒙牛奶酪后于同年7 月1 日起并表,与同期经追溯调整后的数据相比,归母净利同 比增长68.10%-103.12%,扣非归母净利增长58.22%-102.16%。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得 益于奶酪营收同比上升、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降本增效措施成效显现推动销售费用率同比优化。 本报告导读: 公司积极丰富产品矩阵、强化常温产品,整合蒙牛奶酪后加强C 端渠道多元化及B端渠道协同,叠加协 同释放、提升费效,2025H1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上 调至"增持"评级。上调公司2025-2027 年EPS 预测至0.44(+0.01)、0.64(+0.01)、0.85 (+0.01)元,分别同比增长97.7%、46.8%、32.6%。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考虑公司产品及渠道创 新能力较强、合并后协同效应释放提升销售和管理费效,给予公 ...
妙可蓝多(600882):奶酪龙头再起航
新浪财经· 2025-07-01 14:28
公司整合与协同效应 - 公司整合蒙牛奶酪后加强C端渠道多元化及B端渠道协同 [1] - 整合蒙牛奶酪业务后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全方位加强协同和相互赋能 [3] - 覆盖零售终端网点数量从2021年的60万个提升至2022年的约80万个 [3] 产品与渠道创新 - 公司聚焦奶酪主业,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和优化 [3] - C端奶酪棒稳低温拓常温、不断推出新形态产品 [3] - B端双品牌运作、产品互补,蒙牛奶酪B端品牌爱氏晨曦优势产品为稀奶油和黄油,妙可蓝多主品牌B端优势产品为马苏里拉、奶酪片、原制奶酪 [3] - C端从以KA为主逐步走向多元化,积极布局零食量贩、会员店、便利店等成长性渠道 [3] - B端扩大与餐饮企业和工业企业合作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我国奶酪行业处于低渗透率的成长阶段,消费者认知处于逐步培育过程中 [2] - 公司在上一轮行业成长周期中通过创新推出奶酪棒大单品引领行业增长,2018-2021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达54%、归母净利复合增速达143.9% [2] - 奶酪棒经历激烈竞争后格局趋于稳定,但奶酪本土化供应链建设仍处早期 [2] - 需求端从以C端儿童奶酪棒为主,逐步向全人群渗透,零食和西餐、烘焙、茶饮等餐饮消费场景拓展 [2] 财务与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3、0.63、0.84元,分别同比增长94.4%、45.4%、34.6% [2]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妙可蓝多2025年3.1X P/S,对应每股合理价值31.92元 [2] - 通过逐步提升销售和管理费效,公司净利率有望实现较明显提升 [3]
零食化提速奶酪摆脱深度调整期,行业重新审视供应链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6-20 18:10
行业转型与增长 - 国内奶酪行业正逐步走出奶酪棒价格战影响,增长方式转向零食化和B端市场突围 [1][3] - 奶酪棒曾作为市场启蒙切入点,但低门槛导致激烈竞争,2022-2023年主要品牌营收增长大幅放缓或下滑 [3] - 2024年妙可蓝多营收48.4亿元(同比-9%),净利润1.1亿元(同比+89.2%);2025年一季度营收12.3亿元(同比+6.3%),净利润8239.7万元(同比+114.9%) [3] 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表现 - 妙可蓝多即食营养系列(含奶酪棒)2024年收入20.5亿元(同比+3.2%),餐饮工业系列和家庭餐桌系列收入分别增长14%和4.9% [5] - 2025年一季度零售奶酪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8.7%,但儿童奶酪占比下滑,成人零食类奶酪和佐餐奶酪呈现高增长 [5] - 公司加速覆盖全年龄段消费场景,从儿童市场转向办公室零食、健身补给、户外轻食等新场景,成人休闲零食生产线满产 [5] B端市场布局与竞争 - 餐饮烘焙行业(如新茶饮、新中式烘焙)成为奶酪B端新增长点,吸引妙可蓝多、伊利、君乐宝等组建专业团队 [5][6] - 恒天然大中华区2024财年收入63.7亿新西兰元,其中餐饮服务业务贡献23.8亿新西兰元,加速布局中国B端市场 [8][9] - 欧睿预测2022-2027年奶油、黄油、奶酪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11%、4% [6] 供应链与原料本土化 - 国内奶酪原料依赖进口,2025年1-4月进口奶酪6.3万吨(同比+10.6%),主要来自新西兰(66.5%)和澳大利亚(15.4%) [8] - 妙可蓝多长春原制奶酪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伊利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2025年投产,均布局原制奶酪以降低进口依赖 [10] - 国内奶价低位促使原制奶酪生产可行性提升,可平滑奶业周期波动并缓解"喷粉"压力,但长期经济性仍需观察 [10][11] 国际经验与市场前景 - 日本奶酪消费在老龄化周期中量价齐升,1990-2022年原制和再制奶酪消费额分别增长2.6倍和1.7倍,零食化与佐酒场景推动增长 [7]
乳品消费开辟新场景 行业精耕营养健康正当时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3:44
行业趋势与消费需求 - 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细分且追求提升 乳制品行业需精耕营养健康领域 [1] - 乳品因营养均衡易吸收及功能成分兼容性优势 在满足多元营养补充需求方面具有独特性 [1] - 中国营养学会报告指出45至64岁"备老阶段"对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 建议强化液态奶研发以精准满足老年人群营养需求 [1] - 乳制品消费形式从传统液态饮用向"食用型"延展 呈现"饮+食"融合多元化趋势 [2] - 消费者对口感口味 情绪价值与营养功能期待提升 推动乳品加工技术精进升级 [2] 产品创新与技术发展 - 利乐展示适用于零食渠道200毫升及以下小容量包装 餐饮烘焙大包装及可持续包装等创新解决方案 支持乳品企业拓展新渠道场景人群 [2] - 撕开即食涂抹型奶酪 马斯卡彭奶酪 乳清蛋白粉及原制奶酪等新产品新技术受业界关注 [2] - 乳品深加工技术以膜过滤为核心 实现原生组分分离组合 拓展乳品形态 助力品牌升级与产品体验优化 [2] 市场机会与战略方向 - 液态奶研发需针对老年人群营养需求精准化 发挥其便捷补充优势 [1] - 乳品消费场景从固定场所向随时随地升级 创新包装解决方案加速这一演变 [2]
精准营养迎风口,乳企内卷下寻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5-25 21:22
乳企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 伊利推出养胃气、稳血糖、调气血等针对性产品,包括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安糖健无乳糖牛奶、轻慕红参焕活奶粉 [1][3] - 蒙牛聚焦功能定位和品牌产品结合,旗下悠瑞奶粉、三只小牛、迈胜等品牌针对银发营养、零乳糖和运动营养领域推出系列化产品 [1][3] - 飞鹤发布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HMOs)全谱系结构数据库,具备全谱系、高精度、实操性强等特点,将向行业开放 [1][4] - 妙可蓝多创新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从儿童零食产品演变为家庭餐桌、餐饮企业、全年龄段成人的多元化全场景健康食品 [1][5] 乳品功能细分趋势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营养转向功能细分,如高蛋白、益生菌、低糖低脂等产品快速增长 [3] - 乳企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健身群体)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3] - 利乐公司展示撕开即食涂抹型奶酪、乳清蛋白粉、原制奶酪等乳品形态,拓展全应用场景 [4] 乳业结构性转型 - 2024年中国牛奶总产量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总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86%;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5公斤,同比下降5.6%;生鲜乳均价降至3.32元/公斤 [5] - 奶酪发展成为化解乳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向,中国年人均消费奶酪仅200克,远低于奶业发达国家的15公斤以上 [6][7] - 奶酪加工业可大量消耗原奶,国外约50%的原料奶用于生产奶酪,成为解决奶源过剩的调节器 [7] 特医食品市场格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获批特医食品214款,其中国产182款,进口32款;2024年新增50款获批产品中49款为国产 [8] - 进口品牌如雀巢、雅培、纽迪希亚在婴幼儿配方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消费者对进口品牌信任度较高 [8] - 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80亿元,复合增长率30%;成人疾病管理类产品占比45%,儿童营养补充剂占28%,老年特医食品占27% [9] 精准营养赛道前景 - 精准营养赛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8年将迎来小高峰,体量达到1000亿—1500亿元 [1][9] - 乳企加快原料深加工,为全家功能营养做准备,同时开拓to B业务,分离油脂、蛋白等成分 [9] - 植物基特医食品市场份额从2025年的3%跃升至8%,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9]
那些买东西会看食品标签的人,看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1:04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了,一日三餐会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生活中总避免不了购买一些预 包装食品,比如饮料、零食、面包等。很多人表示这些食品标签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很容易看得人头晕 脑胀…… 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阅读食品标签的小技巧,快速避开不健康食品。 3招看懂食品标签的"基本盘" 1 配料表看排名 想看懂配料表,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看排名: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在食品中含量越大,不过加入量不超过 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根据配料表的前几项就能选出适合自身健康需 求的食品。 比如,配料表前3位里有白砂糖、果葡糖浆、蔗糖等配料的食品,建议大家在心里亮个红灯,少买少 吃。 再比如在选择粗粮/全麦面包时,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前1-3位配料,前3位中全麦粉/其他粗粮粉越靠前, 说明其粗粮含量越高,通常膳食纤维含量也更高。 至于有些配料表里一长串不好读不好念的添加剂,则无须担心,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 甚至对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根据这些数据,再结合营养标签,就能判断出该款食品是否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