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一号

搜索文档
核力无限 共创未来 中核集团举办首届全球品牌发布活动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13
中核集团品牌战略发布 - 公司于10月15日举办首届全球品牌发布活动,旨在全面提升“中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1] - 活动面向利益相关方与合作伙伴,系统展示了集团的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成果 [1] - 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七大重点品牌及“1+1+N”社会责任报告矩阵 [1] 华龙一号 -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2] -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 [2] - 该品牌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标志性品牌,承载着走向世界的使命 [2] 玲龙一号 - “玲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被誉为“核能充电宝” [3] - 其全球首堆即将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3] - 小型堆因其灵活、安全等特性,在偏远地区供电、城市供热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3] 中国核建 - 中国核建是全球唯一40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龙头企业,吊装起重实力全球领先 [4] - 公司可同时承担40余台核电机组建造任务及10台核电机组重叠大修任务 [4] - 其海外业务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较早“走出去”承担国际工程的中央企业 [4] 国铀一号 - “国铀一号”是中国第三代铀矿采冶工程技术品牌,代表天然铀产业新质生产力 [4] - 相关技术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 - 其示范工程是中国产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基地,是探索智慧矿山建设的典范 [5] 和气一号 - “和气一号”首次实现国内核能大规模工业供汽,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 [7] - 项目将核电站实际热效率从37%提升到42%,每年为该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 [7] - 实现了核能与石化行业的耦合发展,为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7] 和福一号 - “和福一号”是中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依托秦山核电重水堆核电机组打造 [8] - 品牌实现了钴-60、碳-14等中国紧缺医用同位素的大批量稳定生产 [8] - 公司打通了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到市场化供应”的全产业链条 [8] 中国环流三号 - “中国环流三号”是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用于探索开发聚变能源 [9] - 2025年3月,该装置国内首次实现离子温度1.17亿摄氏度、电子温度1.6亿摄氏度 [9] - 该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核聚变“燃烧实验”物理研究阶段 [9]
写在蔚蓝之上的绿韵新篇——连云港“十四五”生态环境跃迁回眸
新华日报· 2025-10-13 07:28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 连岛港口区通过陆域生态景观林建设3.1万平方米和缩减紫菜养殖至10万亩并推广贝藻混养模式进行整治修复[2] - 连云港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从"十三五"末的63.1%提升至2024年的97.4%,2025年春季达到100%[3] - 完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构建总面积7491公顷的"云台山生态岛"试验区,全市物种达3673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35种[4] - 月牙岛湿地经三年修复从荒芜滩涂变为251种鸟类的栖息地,包括22种珍稀濒危物种,日均吸引千余名游客[4] 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于2024年6月投产,每年输送480万吨零碳蒸汽,等效减少燃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6] - 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将与核电形成超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6] - 徐圩新区智能水处理中心实现园区70%废水再生利用,年回用量达1800万立方米[7] - 徐圩新区开展零碳园区规划研究,目标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7] 绿色金融与生态经济 - 推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政策落地,为8家重点排放企业与9家银行搭建对接平台[8] - 协助徐圩新区获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1亿元用于基建,并成功创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8] - 2021年以来为40家企业申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60余万元,协助20家企业申报"环保贷"约10.7亿元[8] - "光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实现水体90%循环利用,年养殖鱼类80万斤,节水超50万吨,带动200余人就业[9]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绿色升级,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10] - 优先发展低碳能源、深海远海开发、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个成长型未来产业[10]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10]
“和气一号”稳定供汽突破三百万吨
新华日报· 2025-06-23 14:42
项目概况 -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成投产一周年 截至6月19日0时安全稳定供应工业蒸汽317万吨 [1] - 项目位于连云港中核集团田湾核电基地 通过近23公里管道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输送高温工业蒸汽 [1] - 采用三回路物理隔绝设计 利用核裂变热量加热二回路生成蒸汽 部分用于发电 部分通过蒸汽转换设备生成工业用蒸汽 [1] 运营数据 - 项目累计稳定供汽超过8600小时 每小时输出400吨260摄氏度的工业蒸汽 [2] - 配套海水淡化工程每小时生产1520吨淡水 为全国核电行业最大海水淡化项目 [3] - 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发明专利5项 发布标准2项 [2] 经济效益 - 解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37.5%的蒸汽缺口 保障11家石化企业产能释放 [2] - 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一年减少标准煤消耗26.42万吨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70.66万吨 [2] - 减排效果相当于2600多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植树造林量 [2] 技术拓展 - 海水淡化技术吸引约旦 阿联酋等国研究团队调研 [3] - 未来服务对象将拓展至非化工类 分散型用户 [2] - 公司计划推进滩涂光伏 抽水蓄能 核能制氢等清洁能源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