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互融精选A

搜索文档
上半年涨幅最高的题材基金:创新药、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28
基金表现 - 今年上半年涨幅超61%的基金产品主要聚焦创新药领域 其中汇添富音港优势精选A以86 48%的收益率位居榜首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和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分别以83 15%和82 79%紧随其后 [1] - 涨幅前16的基金中有3只非创新药主题产品 包括北交所基金和主动管理型产品 [1]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在大盘回调后仍具备追涨潜力 [2]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分析 - 该基金重仓股以新消费概念为主 包括泡泡玛特(持仓市值1530万元 占比12 57%)和老铺黄金(持仓市值1002万元 占比8 23%) [3]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74 22% 显示集中度较高 [3] 基金经理表现 - 吴远怡管理的多只产品任职回报表现突出 如广发科技创新A(41 89%)和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65 76%) [4][5] - 其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与刘格菘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34 05% 表现相对较弱 [5] - 广发科技创新历史最大回撤达-53% 显示较高波动性 [5] 产品特性 - 该类型基金具有高波动、大回撤特征 适合市场低位时逢跌买入 不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7]
TOP3!嘉实基金领跑 超50只产品回报超30%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17
市场表现 - 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达6.89%,4434只纳入统计的基金中,嘉实基金旗下56只产品近一年回报超30%,33只超40%,22只超50% [2] - 嘉实互融精选A近两年收益率69.56%,在80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近一年收益率79.41%,排名前五 [2] - 嘉实创新先锋A/C、嘉实绿色主题A/C、嘉实科技创新等主动权益产品近一年回报均超50%,重点投向科技+制造、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领域 [2] 被动投资 - 科创芯片ETF(588200)近一年涨幅66.51%,其联接基金收益率超60% [3] - 恒生医疗ETF(159557)、互联网ETF(517200)近一年收益率超60%,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集成电路ETF(562820)收益率超50% [3] 产品布局 - 公司形成"科创全嘉桶"系列ETF,涵盖科创创业ETF(588400)、科创芯片ETF(588200)、科创医药ETF(588700)等细分领域产品 [4] - 推出首批科创债ETF产品(159600),旨在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并提供透明高效的投资工具 [4] 战略方向 - 通过"主动+被动""A股+港股+海外""硬件+应用"多维组合,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新兴产业主题产品 [3] - 发挥前沿研究能力,聚焦产业拐点,持续扩充主被动产品线以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3][4]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业绩盘点:华安医药生物A狂飙66%,港股创新药ETF平均涨57%!煤炭光伏陷滑铁卢
新浪基金· 2025-07-02 17:52
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表现 - 医药生物主题基金占据涨幅前十多数席位,华安医药生物A以66.44%涨幅居首,嘉实互融精选A、平安医药精选A分别以60.26%、58.80%涨幅位列第二、第三 [1][2] - 被动指数产品中,4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平均涨幅达57.2%,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9.89亿规模)涨幅58.77%,银华同类型ETF(7.02亿规模)涨幅58.01% [2][3] - 跌幅前十基金集中于煤炭、光伏及新能源主题,建信中国制造2025A下跌14.68%,华夏优势精选下跌13.70%,国泰中证煤炭ETF(40.49亿规模)下跌12.28% [4] 基金规模与行业特征 - 涨幅前十基金多为"小而美"型,华安医药生物A规模仅0.27亿,平安医药精选A规模2.16亿,嘉实互融精选A规模10.80亿相对较大 [5] - 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分化显著,汇添富产品规模19.89亿,富国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17.80亿,而万家、景顺长城同类产品规模不足2亿 [5] - 煤炭行业因供需格局转弱及新能源替代加速导致估值下行,光伏行业受产能过剩担忧拖累,相关基金跌幅均超11% [4][5] 医药生物行业驱动因素 - 板块反弹受多重利好推动:生物科技投融资回暖、政策支持预期增强、龙头企业研发突破,港股创新药凭借估值优势展现更高弹性 [5] - 医药生物行业经历长期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主动管理型基金在快速行情中展现灵活性优势 [1][5] 市场展望与行业动态 - 银河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A股或震荡向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风险溢价和股息率显示投资性价比偏高 [6] - 市场分化可能再平衡,需关注医药生物估值修复持续性、光伏/AI技术性反弹机会及煤炭企稳信号 [6]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中长期业绩榜
Wind万得· 2025-07-01 06:33
市场流动性及基金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市场流动性充裕,呈现股债双牛格局,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3.06%,近一年累计上涨17.86% [1] - 国内科技基金及QDII偏股型基金表现突出,上榜产品三年期收益率均超50%,ETF成为资产配置首选工具 [1] - 债券基金表现稳健,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0.64%和0.95% [1] 基金分类榜单 普通股票型基金 - 金鹰科技创新A以75.05%三年收益位居榜首,最大回撤-38.68% [3] - 嘉实互融精选A和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A分别以64.08%和57.71%的收益位列第二、三名 [3] - TOP20基金三年收益均超29%,行业分布集中于科技、消费、医药领域 [3][4] 偏股混合型基金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175.64%三年收益领先,最大回撤-30.93% [5]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分别以111.39%和94.03%收益位列二、三名 [5]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TOP20中占据6席 [5][6] 偏债混合型基金 - 华夏磐泰A以30.18%三年收益领跑,最大回撤仅-7.64% [6]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和华商恒益稳健分别以29.02%和26.35%收益紧随其后 [6] - TOP20基金平均回撤控制在-20%以内,风险收益特征稳健 [6][7] QDII基金 - QDII偏股型基金中,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A人民币以119.55%三年收益居首 [19] -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和华安德国(DAX)ETF分别以108%和106.74%收益位列二、三名 [19] - QDII偏债型基金中,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A人民币以33.58%收益领先 [20] 主题分类榜单 科技基金 - 金鹰核心资源A和金鹰科技创新A分别以75.13%和75.05%三年收益占据前两位 [33]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和大成互联网+大数据A分别以72%和69.83%收益位列三、四名 [33] - TOP20基金主要布局金融科技、云计算、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 [33][34] 周期制造基金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175.64%收益遥遥领先 [31]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分列二、三名 [31] - 北交所主题基金包揽前三,显示制造业升级主题投资价值突出 [31][32] 基金经理表现 偏股型基金经理 - 缪玮彬以73.20%三年收益居首,代表产品金元顺安元启 [36] - 黄氮和江峰分别以68.02%和65.17%收益位列二、三名 [36] - TOP20基金经理平均管理产品4.3只,显示集中持股策略有效性 [36][37] 偏债型基金经理 - 张城源和毛颖分别以28.69%和28.35%三年收益领先 [38] - 杜广和高永以21.42%和20.26%收益紧随其后 [38] - TOP20基金经理主要采取利率债策略和信用债精选策略 [38][39]
2025上半年基金成绩单:冠军基收益近90%,医药与北交所主题霸榜,广发成长领航一枝独秀
新浪基金· 2025-06-30 12:0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最高收益达89.15% [1][2]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年内涨幅达81.59% [4] - 医药主题基金在TOP20中占比超六成,多只基金年内涨幅突破60% [2] - 部分非医药、非北交所主题基金如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凭借布局港股个股实现63.90%涨幅 [4] 基金经理表现 - 周思聪管理的三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均超56%,涵盖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产品 [2] - 张韡管理的两只港股医药基金表现优异,香港优势精选A以89.15%收益领跑榜单 [2] - 郑宁专注"医药+港股"方向,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上涨69.57%和56.81% [3] 基金规模特征 - 小微基金在榜单中占比45%,平均收益最高 [3] - 规模不足0.5亿的"迷你基"如平安核心优势A等年内涨幅均超62% [3] - 50亿以上基金仅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76.09亿元,涨幅57.27% [4] 行业趋势 - 医药股强势回归与北交所政策红利共同塑造上半年基金收益图谱 [5] - 半数上榜基金成立不足3年,部分运作不足1年,业绩持续性待检验 [5] - 创新药板块基金表现突出,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达76.09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