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搜索文档
好药,“熬”出来
点拾投资· 2025-07-07 15:47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的崛起成为投资市场的一大亮点。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创 新药相关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成为基金收益的关键驱动力,也成为主动权益为自己"正名"的关键一战。 创新药终于迎来了春天 主动权益正在回归 上半年收官,2025年上半场的激烈角逐尘埃落定。A股市场延续了震荡分化的特征,成长、消费、周期板块轮动加速。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主动权益基金重新跑赢宽基指数。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偏股基指数上涨7.86%,偏 股混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4.81%,7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了正收益。从目前的表现看,今年大概率会成为主动权益 基金跑赢宽基指数的一年。 就着半年度的节点,我们也拉了一份上半年业绩TOP10的基金成绩单: 自今年4月9日触底反弹以来,A股、港股的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截至6月30日,万得创新药概念指数涨超21%,恒生 创新药指数更是涨超66%。其中,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470888)以86.48%的净值增长荣登2025年上半 年业绩榜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跻 ...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天天基金网· 2025-07-04 13:04
巴克莱银行投资港股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份,占总份额的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3] - 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买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份,占总份额的42.02%,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 [4]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巴克莱银行占比最高,申银万国期货和华泰柏瑞基金各持有3000万份,占比14.83% [5] 创新药ETF持有人结构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7席,东亚期货公司为第一大持有人,占比8.43% [6]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6席 [6]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企业年金计划占9席 [6] 创新药板块表现与政策支持 -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近68% [8]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支持措施 [8] - 华宝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板块回调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结果,机构持仓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9] 行业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将提升创新药市场空间 [9] - 富国基金赵伟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迎来关键转折点,重点关注ADC与双抗技术、二代免疫药物及出海能力强的企业 [9] - ADC赛道需警惕同质化竞争,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 [10]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0:14
巴克莱银行投资港股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份,占总份额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2][3] - 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持有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份,占总份额42.02%,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 [3][4] - 其他创新药ETF主要持有人包括券商、私募、个人投资者和企业年金,如东亚期货公司持有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8.43%份额 [5]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近68% [7] - 创新药板块自2024年底起持续反弹,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收益率超56% [3][7] - 近期板块出现阶段性回调,主要受市场情绪和资金面共振影响 [7]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支持政策 [7] - 政策支持创新药研发、医保准入、临床应用和支付能力提升 [7] - 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迎来关键转折点,ADC与双抗技术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8] - 创新器械领域如手术机器人存在进口替代与技术迭代机会 [8] 投资方向与关注重点 - 重点关注二代免疫药物、代谢类疾病及自免领域 [8] - 关注具备出海能力且临床数据优异的企业 [8] - 需警惕ADC赛道同质化竞争风险 [8] - 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长期价值需数据验证 [8]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0:00
巴克莱银行投资港股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份,占总份额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4] - 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持有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份,占总份额42.02%,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6][7] 创新药ETF持有人结构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7席,东亚期货公司为第一大持有人,占比8.43%[8]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6席[8]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企业年金计划占9席[8]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2025年内上涨近68%[10] - 创新药板块自2024年底起反弹,半年多涨势显著[5]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支持政策[10]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表明国家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将提升市场空间[10] - 富国基金指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转折点,ADC与双抗技术有望占据全球重要份额[11] 机构观点 - 华宝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回调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结果,机构持仓仍处历史中枢水平[10] - 富国基金建议关注二代免疫药物、代谢类疾病及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同时警惕ADC赛道同质化竞争[11]
2025上半年ETF榜出炉:港股医药飙涨58%,光伏ETF集体重挫超11%
华夏时报· 2025-07-03 22:20
医药赛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ETF以超58%涨幅领跑市场,涨幅前十ETF中医药主题占据主导地位 [2][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达58.77%,规模78亿元,银华和万家的同类产品涨幅均超57% [4] - 生物科技子赛道表现突出,汇添富、华夏、南方旗下恒生生物科技ETF涨幅均超51%,前十门槛高达51% [4][5]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达134.24亿元仍实现57.12%增长,显示大资金深度参与 [4] 光伏与能源板块调整 - 中证光伏产业ETF集体下跌超11%,平安、浦银安盛、鹏华等旗下产品跌幅均超11% [6][7] - 国泰中证煤炭ETF下跌12.28%位列跌幅榜首,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下跌12.13% [7][8] -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规模99.84亿元仍下跌11.21%,反映行业整体调整压力 [7][8] 产业分化驱动因素 - 创新药行业受政策支持,《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提供全链条支撑 [9] - 中国药企海外License-out交易升级,涉及ADC、双抗等前沿技术,恒瑞等与跨国药企达成合作 [9] - 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高盛预计产能出清拐点或推迟至2026年,全环节处于亏损状态 [10] 后市展望 - 港股创新药板块受益于老龄化需求、政策支持及AI研发应用,或进入收获期 [11] - 东方证券认为港股18A公司培育出全球爆款品种,部分龙头有望率先盈利 [11] - 华宝基金指出创新药需区分"主题炒作"与"价值成长",警惕短期涨幅透支 [12]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业绩盘点:华安医药生物A狂飙66%,港股创新药ETF平均涨57%!煤炭光伏陷滑铁卢
新浪基金· 2025-07-02 17:52
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表现 - 医药生物主题基金占据涨幅前十多数席位,华安医药生物A以66.44%涨幅居首,嘉实互融精选A、平安医药精选A分别以60.26%、58.80%涨幅位列第二、第三 [1][2] - 被动指数产品中,4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平均涨幅达57.2%,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9.89亿规模)涨幅58.77%,银华同类型ETF(7.02亿规模)涨幅58.01% [2][3] - 跌幅前十基金集中于煤炭、光伏及新能源主题,建信中国制造2025A下跌14.68%,华夏优势精选下跌13.70%,国泰中证煤炭ETF(40.49亿规模)下跌12.28% [4] 基金规模与行业特征 - 涨幅前十基金多为"小而美"型,华安医药生物A规模仅0.27亿,平安医药精选A规模2.16亿,嘉实互融精选A规模10.80亿相对较大 [5] - 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分化显著,汇添富产品规模19.89亿,富国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17.80亿,而万家、景顺长城同类产品规模不足2亿 [5] - 煤炭行业因供需格局转弱及新能源替代加速导致估值下行,光伏行业受产能过剩担忧拖累,相关基金跌幅均超11% [4][5] 医药生物行业驱动因素 - 板块反弹受多重利好推动:生物科技投融资回暖、政策支持预期增强、龙头企业研发突破,港股创新药凭借估值优势展现更高弹性 [5] - 医药生物行业经历长期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主动管理型基金在快速行情中展现灵活性优势 [1][5] 市场展望与行业动态 - 银河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A股或震荡向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风险溢价和股息率显示投资性价比偏高 [6] - 市场分化可能再平衡,需关注医药生物估值修复持续性、光伏/AI技术性反弹机会及煤炭企稳信号 [6]
2025上半年基金成绩单:冠军基收益近90%,医药与北交所主题霸榜,广发成长领航一枝独秀
新浪基金· 2025-06-30 12:0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最高收益达89.15% [1][2]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年内涨幅达81.59% [4] - 医药主题基金在TOP20中占比超六成,多只基金年内涨幅突破60% [2] - 部分非医药、非北交所主题基金如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凭借布局港股个股实现63.90%涨幅 [4] 基金经理表现 - 周思聪管理的三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均超56%,涵盖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产品 [2] - 张韡管理的两只港股医药基金表现优异,香港优势精选A以89.15%收益领跑榜单 [2] - 郑宁专注"医药+港股"方向,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上涨69.57%和56.81% [3] 基金规模特征 - 小微基金在榜单中占比45%,平均收益最高 [3] - 规模不足0.5亿的"迷你基"如平安核心优势A等年内涨幅均超62% [3] - 50亿以上基金仅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76.09亿元,涨幅57.27% [4] 行业趋势 - 医药股强势回归与北交所政策红利共同塑造上半年基金收益图谱 [5] - 半数上榜基金成立不足3年,部分运作不足1年,业绩持续性待检验 [5] - 创新药板块基金表现突出,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达76.09亿元 [4]
【机构调研记录】银华基金调研新乡化纤
证券之星· 2025-06-20 08:18
公司调研信息 - 银华基金近期调研新乡化纤(000949),参与公司现场参观 [1] - 新乡化纤2024年坚持"做强做优主业,延伸产业"发展战略,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工作 [1] - 公司加强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研究力度,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 - 2024年生产生物质纤维素长丝96,368吨,生产氨纶纤维183,212吨 [1]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6,577.4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55.25万元 [1] 行业动态 - 氨纶纤维行业供需双增,行业集中度提升,但受原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开工偏弱影响,价格下行 [1] - 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产能增长,下游需求受消费趋势影响有所增长,利润水平大幅增长 [1] - 菌草生物质纤维素产业化项目按计划推进 [1] 基金公司概况 - 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5238.26亿元,排名22/210 [2] - 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2338.8亿元,排名24/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362只,排名19/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74人,排名13/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46,近一年增长76.63% [2] - 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银华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联接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7月4日 [2]
3000亿资金回流ETF,宽基黄金债基成吸金三主线
第一财经· 2025-06-16 18:30
ETF市场资金流向 - 二季度以来ETF市场净流入3019.93亿元,结束一季度净流出态势 [1][2] - 股票型ETF净流入1132.31亿元,宽基指数产品为主战场,沪深300ETF吸金1095.99亿元 [2] - 黄金类商品ETF年内净流入637亿元,二季度净流入464.49亿元,华安黄金ETF规模达617.85亿元 [3] - 债券型ETF二季度净流入996.34亿元,6月前半月净流入304.28亿元 [3] - 港股医药主题ETF资金流向两极分化,9只净流出与8只净流入几乎持平 [4] 行业竞争格局 - 宽基指数产品头部效应显著,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ETF华夏均获超320亿元净流入 [2] - 南方中证5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分别获162.23亿元和150.07亿元增持 [2] - 黄金ETF中华安、易方达和博时三家规模均超260亿元 [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连续三月获增持,二季度净流入30.54亿元 [4] 流动性风险与清盘压力 - 当前180只ETF单日成交额不足百万元,部分仅数百至数千元 [1][6] - 151只ETF规模低于5000万元警戒线,40只规模仅千万元级别 [5] - 景顺长城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连续55个工作日净值低于5000万元 [5] - 年内16只ETF发布清盘预警,6只已终止上市 [5] 产品同质化问题 - 基金公司扎堆布局导致同质化竞争,被动产品头部效应显著 [1][6] - 部分ETF简称与标的指数存在偏差,增加投资者选择难度 [6] - 嘉实基金对22只指数产品进行规范化命名改革 [7]
医药主题产品霸榜!对话知名基金经理万民远:为什么他说当下创新药“大部分都是纯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22:1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创新药指数年内大涨超20%,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接近50%,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龙头股表现抢眼 [1] - 多只创新药ETF在二级市场涨幅超过40%,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 - 主动基金中,医药主题产品表现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回报率高达84.8%,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年内回报率达72% [1] 创新药行业现状与争议 - 2025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 [3] - 2025年首版医保丙类目录即将落地,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 [3]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国产创新药入选口头报告和快速口头报告数量创新高,共49篇 [4] - 部分机构认为创新药存在显著泡沫,A股炒作标的多为临床前或早期管线,估值虚高 [1][3] - 券商普遍看好创新药,东吴证券认为2025年是创新药至少3年行情的元年,国内创新药PS均值约9.7倍,低于美股同行的18倍 [8][9] 创新药国际化与交易动态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 [10]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活跃,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与辉瑞合作首付款高达12.5亿美金 [8] - 国内药企与国际药企合作增多,通过授权出海实现全球商业化 [10] 基金经理观点与持仓 - 融通基金万民远认为创新药泡沫远超上轮CXO泡沫,但长期仍看好中国创新药产业趋势 [3][4] - 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基金任职回报132.30%,年化回报10.07%,持仓中包含港股创新药企业如康哲药业 [5][6] - 万民远投资风格偏向逆向投资,偏好低估黑马,不盲目追涨创新药 [7] 市场多空观点对比 - 部分公募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存在泡沫,外行资金涌入推高估值 [8] - 券商如东吴证券和德邦证券看好创新药发展,认为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8][9] - 2025年创新药市场呈现"A股结构性行情、港股估值修复"特征,龙头企业领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