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制冷剂

搜索文档
上海证券:给予巨化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53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3.33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8.72%,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155.23%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7.07%,环比增长53.57%,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4.57%,环比增长56.83% [1] 制冷剂业务 - 2025H1制冷剂产品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增长61.88%,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贡献增利21.29亿元,在增利因素中占比73.49% [2] - 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2025年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改善 [2] - 截至8月28日,R22/R32/R125/R134a华东市场价分别为33500/61000/45000/52500元/吨,本年涨幅分别为-2%/40%/14%/28% [2] 非制冷剂业务 - 2025H1氟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0.24%、20.87%和6.55% [2] - 含氟聚合物材料、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80%、2.55%和8.66% [2] 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 含氟聚合物品种齐全,TFE、HFP、VDF、PTFE、FEP、FKM、PVDF、ETFE总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3] - 规划本埠1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500吨/年全氟磺酸树脂一期250吨/年项目、1万吨/年FEP等扩建项目和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3] - 子公司飞源化工R113a、三氟乙酸、三氟乙酰氯、三氟乙醇、硫酰氯等三氟系列精细材料产能位列行业前三 [4] 新兴应用领域 - 开发电子氟化液氢氟醚D系列产品和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为半导体生产、大数据中心等产业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4] - 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产品包括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目前已建成一期1000吨/年产能 [4] - 运营两套主流HFOs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计划通过新建+技术改造新增产能近5万吨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9.90/300.45/342.05亿元,增速分别为10.3%/11.3%/13.8%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1/50.94/58.32亿元,增速分别为125.1%/15.5%/14.5% [5] - 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2家,目标均价45.03元 [6]
巨化股份(600160):2025年半年报点评:制冷剂价格大涨,高附加值产品成长可期
上海证券· 2025-08-29 20: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推动业绩高增长 2025H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148.72% 其中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贡献增利21.29亿元 在增利因素中贡献达73.49% [2][3] - 制冷剂行业进入长景气周期 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 行业生态持续改善 [3] - 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布局领先 含氟聚合物品种产能国内领先 含氟精细化学品在液冷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第四代制冷剂HFOs产能约8000吨/年 计划新增产能近5万吨 [4][5][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3.33亿元 同比+10.36% 2025Q2营业收入75.31亿元 环比+29.84% [2] - 2025H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148.72% 2025Q2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 环比+53.57% [2] - 制冷剂产品均价39372.45元/吨 同比+61.88% 截至8月28日R32/R125/R134a华东市场价分别为61000/45000/52500元/吨 本年涨幅分别达到40%/14%/28% [3]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1/50.94/58.32亿元 增速分别为125.1%/15.5%/14.5% [10][12] 业务分析 - 氟制冷剂业务成为业绩主力 氟化工原料 含氟精细化学品 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0.24% 20.87%和6.55% [3] - 含氟聚合物材料 食品包装材料 石化材料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80% 2.55%和8.66% 非制冷剂业务竞争激烈 [3] - 含氟聚合物TFE HFP VDF PTFE FEP FKM PVDF ETFE总产能行业领先 规划1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 500吨/年全氟磺酸树脂等项目 [4] - 子公司飞源化工三氟系列精细材料产能行业前三 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 已建成一期1000吨/年产能 [5][9] 行业地位 - 公司HFCs主流品种的产能和生产配额全球龙头地位凸显 [3] - 含氟聚合物品种 产能国内领先 氟聚合物国内龙头地位稳固 [4] - 第四代制冷剂HFOs运营两套生产装置 产能约8000吨/年 品种及产能国内领先 [9]
制冷剂:反内卷优等生,长期高度如何展望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制冷剂行业(三代和四代制冷剂)、氟化物新材料领域(PVDF、六氟磷酸锂、PTFE等)[1] - 公司:巨化、三美、永和、东阳光、东岳、华华科技等头部企业[6][7][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制冷剂行业格局与价格趋势 - 三代制冷剂(R32)价格持续上涨,当前报价达59,000-60,000元/吨,较上周上涨4,000-5,000元/吨,供给端协同能力增强[6] - 三代制冷剂价格未来5-10年无上限,因四代制冷剂尚未成熟且无替代品[10] - 四代制冷剂(如1,234YF)价格仍高于20万人民币/吨,合成路线不成熟,成熟期需3-5年[10] - 制冷剂行业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格局,下游成本占比低(空调中制冷剂成本仅30-40元),具备高弹性和价格前景[3] 氟化物新材料需求 - 氟化物(PVDF、六氟磷酸锂、PTFE)因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优越,在锂电池、高速线缆、电路板等领域需求增速高[1][5] - 海外公司(霍尼韦尔、科慕、大金)在氟化物领域表现良好,表明赛道潜力大[5] 企业竞争力与研发 - 头部企业(巨化、东岳等)在二、三代制冷剂黄金时期积累的利润将转化为研发投入,增强四代制冷剂及高端含氟材料竞争力[2][11] - 拥有三代制冷剂优势的企业将在四代制冷剂市场中更具竞争力[4] 估值与投资机会 - 制冷剂板块估值应从战略视角看待,摆脱周期品概念,当前年化利润估值9-10倍(如巨化70亿、三美29.7亿、永和10.3亿、东岳18.3亿),长期修复空间大[7][8][9] - 行业估值合理区间为15-20倍,短期供给端协同提价决心强,估值仍有提升空间[9] - 头部企业股价估值9-10倍,相比未上市尾部企业竞争力强,长期投资价值显著[12] 其他重要内容 - 家用空调产量达1.23亿台,同比增长8%,推动R32需求超预期[6] - 四代制冷剂专利2025年到期,但合成路线成熟仍需2-3年[10] - 制冷剂板块推荐标的:巨化、三美、永和、东岳、华华科技[12]
巍华新材: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7:13
业绩预告概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500.00万元到9,000.00万元 同比减少49.04%到57.53%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50.00万元到8,150.00万元 同比减少53.45%到62.01%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659.36万元 扣非净利润为17,506.27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主要产品销量及价格受下游农药行情影响下降 2025年1-5月农药价格指数平均78.84 较2024年同期85.79下降8.10% [2] - 子公司浙江方华化学有限公司三氟甲基吡啶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 开办费用支出较高 [2] - 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2] 公司应对措施 - 持续优化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强化成本管控力度 [3] - 积极实施产业链延伸战略 布局环保优势的四代制冷剂高附加值产品 [3] 经营数据对比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20,401.02万元 每股收益0.68元 [2] - 本期净利润减少额介于8,659.36万元至10,159.36万元 [1]
巨化股份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冷行业、空调行业、智能手机行业、制冷剂行业、高分子材料行业、化工行业、机器人和新能源领域、氟冷却液市场 - **公司**:巨化股份、精华股份、CF 公司、华润材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与业绩增长 - 2025 年制冷展参观人数增加,外贸报价高于内贸,预计今年外贸需求良好,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2][4] - 中国空调行业受益于国内经济恢复、全球气候变暖和“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潜力大,如印度市场空调普及率低但需求潜力大[2][7] 四代制冷剂发展 - 四代制冷剂逐渐成熟,甘肃新项目投产预示国内产能将大量释放,符合环保要求且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机遇[2][9][10] - 到 2029 年预计达到 3.5 万吨生产能力,但四代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应用上受法规等因素限制[11][12] 国家政策影响 - 国家配额管理机制要求到 2029 年减少 10%的应用量,企业需严格控制生产端配额,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2][15] - 国家政策决定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市场调查应关注当前市场需求和趋势,多联机安装比例提升可能预示相关企业年报表现良好[16] 企业经营与发展 - 精华股份 2024 年第四季度利润同比和环比显著增长,通过拼现金流和战略定力取得市场份额[3] - 巨化股份成立合资公司推广氟冷却液,深耕半导体流体和高端氟油市场;在研发及创新方面有明确规划,关注含氟材料、新型制冷剂等领域[28][29] - 华润材料在全国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竞争格局,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成长空间,能满足相关领域对含氟材料的需求[25]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美国是消费和供应方之一,中国占据约 80%的份额,印度、阿联酋等也是重要市场和生产基地[5][6] - 空调行业面临房地产市场下行挑战,但有出口潜力,科技创新等推动行业发展[8] - 制冷剂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今年需求量大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不同化工产品关注度和市场条件影响价格走势[21][22] - 韩国高分子材料 2024 年出现结构性回调,盈利受供需关系影响[23] - 化工产品景气程度与投资增长密切相关,需关注供需结构以确保行业健康发展[24] - 新材料在机器人和新能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短期内发展不会很快,目前供强需弱利于行业调整[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国内空调生产量增加 32 个 P,但外需未显著增长,出口份额未增加[7] - 今年二季度因空调排产量高、出口增加和维修需求叠加,预计制冷剂配额使用将处于满用状态,不同企业对配额预期和判断各异[19] - 3M 退出含氟材料市场类似电子级氢氟酸被制裁后的情况,公司需解决关键材料供应问题并做好备胎应对专利封锁[28] - 2025 年整体经济环境相对规范,出口情况较好,需关注国家“三零方案”,综合考虑产业实际情况和安全因素[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