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市场

搜索文档
川环科技20250914
2025-09-15 09:49
**川环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川环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液冷管路系统 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服务器液冷 储能电器 数据中心 轨道交通 油气勘探和船舶市场[2][3] * 公司为服务器液冷EPDM管路细分市场领先企业 并拓展至尼龙管路和接头业务[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接近7亿元 同比增长约8% 归母净利润约为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2][4] * 二季度营收3.72亿元 同比增长近10% 环比增长18%[2][5] * 毛利率约为25% 净利润率约为14%[2][4] * 汽车热管理业务为上半年业绩主要贡献来源[2][5] 液冷业务进展 * 服务器液冷技术达V0标准并通过美国UL认证 已进入Coolmaster ABC 英维克 中航光电 飞荣达 宝德华南等供应商体系[3] * 2024年服务器管路业务营收达1000万级别 2025年预计达小几千万级别[2][3] * 积极拓展储能电器 数据中心 轨道交通 油气勘探和船舶市场液冷管路[2][3] 竞争优势 * 凭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经验积累及早期与国际液冷系统巨头合作 在服务器液冷EPDM管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6] * 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形成配套能力 具备强大成本控制能力[2][6] * 较早与国际液冷系统厂商合作 在全球算力投资增长背景下获得测试订单和小批量订单[6] 发展预期 * 未来几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预计约20% 利润增速有望达25%~30%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 出口业务及液冷业务贡献[4][7] * 当前30出头的估值仍具吸引力[7] 液冷市场前景 * 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和高端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达千亿以上人民币(总体规模预计2000亿人民币)[4][8] * EPDM管路在服务器液冷市场中占据百亿级别份额[4][8] * 若成功切入UQD快插接头和冷板领域 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4][8]
上海证券:给予巨化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53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3.33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8.72%,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155.23%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7.07%,环比增长53.57%,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4.57%,环比增长56.83% [1] 制冷剂业务 - 2025H1制冷剂产品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增长61.88%,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贡献增利21.29亿元,在增利因素中占比73.49% [2] - 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2025年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改善 [2] - 截至8月28日,R22/R32/R125/R134a华东市场价分别为33500/61000/45000/52500元/吨,本年涨幅分别为-2%/40%/14%/28% [2] 非制冷剂业务 - 2025H1氟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0.24%、20.87%和6.55% [2] - 含氟聚合物材料、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80%、2.55%和8.66% [2] 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 含氟聚合物品种齐全,TFE、HFP、VDF、PTFE、FEP、FKM、PVDF、ETFE总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3] - 规划本埠1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500吨/年全氟磺酸树脂一期250吨/年项目、1万吨/年FEP等扩建项目和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3] - 子公司飞源化工R113a、三氟乙酸、三氟乙酰氯、三氟乙醇、硫酰氯等三氟系列精细材料产能位列行业前三 [4] 新兴应用领域 - 开发电子氟化液氢氟醚D系列产品和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为半导体生产、大数据中心等产业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4] - 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产品包括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目前已建成一期1000吨/年产能 [4] - 运营两套主流HFOs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计划通过新建+技术改造新增产能近5万吨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9.90/300.45/342.05亿元,增速分别为10.3%/11.3%/13.8%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1/50.94/58.32亿元,增速分别为125.1%/15.5%/14.5% [5] - 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4家,增持评级2家,目标均价45.03元 [6]
汇成真空:公司暂未布局液冷板镀膜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9:1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暂未布局液冷板镀膜领域 [1] - 公司将密切关注液冷市场进展 [1] 行业发展趋势 -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液冷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 - 液冷服务器镀膜技术可帮助数据中心降低PUE值 [1] - 低能耗镀膜技术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具备应用潜力 [1]
永杰新材(603271.SH):液冷板材料稳定量产,目前已进入国内主要制造商三花智控、科创新源等的供应体系
格隆汇· 2025-08-14 17:01
液冷市场应用场景 - 液冷市场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储能系统热管理、数据中心与服务器热管理等冷却应用场景 [1] 公司产品与供应链 - 公司液冷板材料已实现稳定量产 [1] - 产品进入国内主要制造商三花智控、科创新源等的供应体系 [1] - 具体终端用户应用场景未完全掌握 [1]
永杰新材:液冷板材料稳定量产,目前已进入国内主要制造商三花智控、科创新源等的供应体系
格隆汇· 2025-08-14 17:00
液冷市场应用场景 - 液冷市场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 储能系统热管理 数据中心与服务器热管理等冷却应用场景 [1] 公司液冷板业务进展 - 公司液冷板材料已实现稳定量产 [1] - 产品进入国内主要制造商三花智控 科创新源等供应体系 [1] - 具体终端用户应用场景不完全掌握 [1]
液冷服务器市场高增速 千亿规模蓝海驱动算力基础设施扩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8:43
中信证券表示,谷歌、Meta、微软、AWS等定制ASIC芯片及英伟达GPU的AI服务器热设计功率密度提 升,对液冷的需求明确。随着ASIC芯片及英伟达GB300的持续放量,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市场空 间扩容。国内液冷企业在技术、产品质量、成本、服务等综合能力优秀,看好国内企业出海的潜力。光 大证券表示,随着AI产业快速发展,HVDC在AI数据中心优势凸显,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国内数据 中心HVDC市场集中度较高,已有成熟HVDC产品的企业、以及拥有潜在HVDC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将 迎来发展机遇。 8月12日,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再度走强,申菱环境涨超10%,新朋股份、大元泵业、宏盛股份涨停,博 汇股份、英维克、工业富联、鼎通科技、同飞股份涨超8%,科士达、浪潮信息、万马科技、中科曙光 等跟涨。消息面上,根据浙商证券测算,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驱动液冷市场快速增 长,2025年至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大约分别为354、716、1082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市场空间。 另外,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预计2025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 率将达到约48%, ...
液冷专题汇报:千亿级别大市场,国产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2025-08-12 23:05
液冷行业及上市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概况 - 液冷市场规模预计达千亿量级,受益于芯片工艺提升和算力需求增加[1] - 液冷技术逐步替代风冷技术,应用场景从GPU扩展到交换机和大型海外场上的CS基、ISK芯片等[2] - 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前景广阔,AI芯片功耗提升,政策对能耗要求严格(PUE值降低),液冷OPEX成本较低[3] - 北美主流云厂商加快自研ASIC芯片集群并采用液冷方案,如Meta计划2025-2026年部署6,000个新一代定制机架AI服务器[16] - 国产芯片集群迭代开启新液冷方案,如华为CM384大规模AI超节点70%系统使用液冷组件[17] 市场需求 - 英伟达GV系列GPU出货量预计2027年达10万台,对应机架侧液冷需求空间达629亿元人民币[3] - 2027年冷板、快接头和CDU需求量分别达到243亿、143亿和216亿元人民币[3] - 中国数据中心机架侧液冷空间预计2027年超过200亿元人民币[17] - 储能领域液冷温控系统2024年市占率达53%,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 - 国内储能温控系统市场空间预计30-50亿元,其中液冷系统约占20-40亿元[20] 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主要有接触式(浸没式、喷淋式)和非接触式(冷板式)[9] - 英伟达系列多采用冷板方案,但未来浸没式和喷淋式也有发展潜力[9] - GB300 NBU 72机架采用全液冷热架构,每个GPU和CPU芯片配备独立液冷热板[10] - GB300散热模组总价值量达10万美元(约70万元人民币),冷板占比30%、UQD占比19%、manifold占比16%、CDU占比6%[14] 供应链结构 - 英伟达液冷供应链呈金字塔结构:顶层英伟达、中间层服务器OEM/ODM厂商、底层专业散热模组供应商[12] - 英伟达供应商名单分为正式供应商和推荐供应商,生态合作客户从中选择液冷供应商[12] - 国内企业通过中间商进入梅卡、NV、Chromaster和富士康等公司,海外价格毛利率远高于国内[1][4] 重点上市公司 - 用客:国内规模最大且产品品类最全,有明确海外订单预期,业绩弹性大[6] - 适应环境:体量小于英维克但远高于其他竞争者,通过东南亚订单实现出海并逐步进入北美市场[6] - 科控新源:未来可能进入AV面产品领域,与东莞兆科合作散热材料业务,预计并入后业绩体量达两个亿以上[7] - 英维克、申菱科创、同飞、高澜思泉等企业有望通过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实现显著增长[21] 市场表现 - 液晶板块表现强劲,龙头企业创新高,新公司不断涌现[5] - 提供整套产品解决方案的企业(如英维克、生境环境)比仅提供全系列产品的企业更具商业模式和盈利潜力[5] - 储能温控领域CR3从2020年50%提升至2024年64%,CR10从54%提升至84%[20]
600475,“4连板”,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7: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12% 深证成指下跌0.26% 创业板指下跌0.38% [1] - 全市场成交额17363亿元 较上日缩量1162亿元 [1] - 全市场超2400只个股上涨 [1] 电力行业表现 - 电力股震荡拉升 华光环能收获4连板 华银电力涨停 [2] - 华光环能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累计涨幅46.44% 同期上证指数涨幅1.45% 同行业涨幅1.71% [3]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30日起累计涨幅达108.15% 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02.62% [3]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较去年11.80亿千瓦极值增长5300万千瓦 [4] - 高温天气推高用电负荷 提升电力企业短期发电量及营收预期 [4] - 清洁能源企业发电量稳步增长 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4] 液冷服务器行业表现 -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上涨 英维克等涨停 [5] - AI应用拉高算力需求 液冷方案迎来爆发增长 [7] - 海外巨头资本支出上修 AI产业正循环逻辑持续强化 [8] - 整机柜产品驱动液冷渗透率提升 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液冷需求明显 [8] - 2025-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354亿元 716亿元 1082亿元 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8] - ASIC芯片及英伟达GB300放量将大幅提升液冷渗透率 市场空间扩容 [9] - 国内液冷企业在技术 产品质量 成本 服务等综合能力优秀 出海潜力被看好 [9] 个股表现 - 新天绿能上涨4.36% [3] - 未申汀能上涨3.89% [3] - 涪陵电力上涨3.75% [3] - 迪森股份上涨3.51% [3] - 恒盛能源上涨3.31% [3] - 华光新材上涨16.82% [7] - 英维克上涨10.01% [7] - 日渣智能上涨10.00% [7] - 强瑞技术上涨8.60% [7] - 铭利达上涨8.11% [7] - 方盛股份上涨7.09% [7]
今日投资参考:高温超导材料技术持续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0:10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96%报3617.6点 深证成指涨0.59%报11106.96点 创业板指涨0.39%报2343.38点 上证50指数涨0.77%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6161亿元 较此前一日增加977亿元 [1] - 保险 银行 汽车板块涨幅居前 煤炭 家电 券商 地产 酿酒 钢铁等板块均上扬 [1] - PEEK材料概念爆发 脑机接口 铜缆连接 热冷服务器概念活跃 [1] 高温超导材料 - 高温超导技术利用临界温度高于液氮温区(77K 约-196℃)的超导材料 实现零电阻导电和完全抗磁性 [2] - 对比传统低温超导(需液氦冷却 4.2K以下) 高温超导冷却成本低 磁场强度高 适用于高强度 高场等场景 [2] - 产业链划分为上游原材料 中游带材及磁体 下游强电+高场两大应用方向 [2] - 高温超导磁体在可控核聚变 超导感应加热 超导磁控单晶炉 超导磁悬浮和商业航天电磁推进等场景发展潜力巨大 [2] 液冷市场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3] - 谷歌和Meta上调今年资本开支指引 亚马逊表示二季度资本开支可代表下半年单季度水平 [3] - 微软预计下季度(2026财年第一财季)资本开支超过300亿美元 对应同比增长超过50% [3] - 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大幅提升的一年 随着单芯片功耗提升 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明显增长 [3] 动力煤价格 - 产地强降水及部分省区生产核查启动导致生产端供应收缩 [4] - 需求端高温天气持续 火电需求加速攀升 雅下工程开工释放基建发力信号 [4] - 供给侧重点省区生产核查已启动 预核增产能预期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退出 [4] - 动力煤价高点有望突破"8"字头 下半年价格中枢有望维持700元/吨左右 [4] 金融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 [5] - 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6] - 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 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6] 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7]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7]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7] 食品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食品销售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8] - 对食品销售连锁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分别由省级 市级 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管 [8] 健康环境建设 - 16部门联合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 [9] - 到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持续改善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 [9] 国际贸易政策 - 美国将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 一年左右时间内税率将升至150% 之后升至250% [10] - 特朗普表示将在"下周左右"宣布对半导体和芯片征收关税 [11] 交易监管 - 上交所对上纬新材相关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监管措施 [12] - 该股股价近期多次出现严重异常波动 部分投资者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异常交易行为 [12]
浙商证券:海外大厂Capex上修明显 液冷市场有望加速放量
智通财经· 2025-08-05 14:44
AI产业投资与成长 - AI产业"投入-成长-再投入"正循环逻辑持续强化,海外CSP厂商AI云业务增长提速且资本开支大超预期 [1] - 25Q2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资本开支合计达961亿美元,同比+66%,25/26年Capex预期上修 [1] - Vertiv 25Q2营收26.38亿美元(YOY+35%),调整后EPS 0.95美元,均超市场预期,数据中心需求旺盛驱动业绩 [2] - Vertiv积压订单达85亿美元,订单出货比1.2x,25年营收增速指引上调至+24%,长期目标2029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5% [2] 液冷技术市场增长 - 整机柜产品形态驱动液冷渗透率加速提升,英伟达GB200/GB300NVL72及Meta MTIA T-V1芯片均采用液冷方案 [3] - 微软所有地区数据中心支持液冷,谷歌第三代TPU已引入液冷技术 [3] - 25-27年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354/716/1082亿元,27年有望突破千亿空间 [1][7] - 英伟达B系列芯片25-27年液冷需求测算分别为22/55/77亿美元(约159/395/553亿人民币) [4] GPU与ASIC芯片出货量 - 25年英伟达AI服务器机架出货量中位数28000台,对应B200出货量约200万片,26年预计增至500万片 [3] - 27年英伟达AI芯片出货量预测700万片(基于33%复合增速),对应10万台机柜 [4] - 25年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2 ASIC合计出货量达英伟达GPU的40-60%,26年ASIC总出货量或超越GPU [6] - ASIC芯片25-27年液冷需求测算分别为27/45/74亿美元(约195/321/530亿人民币),单卡液冷价值量约900美元 [6][7] 技术参数与市场测算 - 单台机架液冷价值量约78820美元,单张B200/B300对应液冷价值量1095美元 [4] - ASIC芯片平均单卡功耗850W(为B200的85%),液冷价值量按比例设定 [6] - 24-27年ASIC市场规模复合增速65%,27年出货量预测817万片 [6] - 英伟达24年数据中心收入1152亿美元,AMD预测2028年AI芯片市场规模5000亿美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