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VDF
icon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化工大扩产 产能如何被消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7:53
行业产能与消费趋势 - 2019-2025E中国石化行业进入集中投产期 多种产品平均产能增速超10%/年[1] - 产能高速扩张导致竞争加剧及开工率/盈利下滑 但主要产品表观消费量仍实现高速增长[1] - 重点关注政策驱动行业:炼油/乙烯/PX/甲醇/炼油副产品 及市场机制主导行业:涤纶长丝/PTA/己内酰胺[1] 出口量价变化特征 - 2023-2025年纺服/家具/文体/电气机械等行业出口价格指数年均下滑2%-7% 呈现以价换量特征[3] - 同期塑料/橡胶/汽车/家具出口量保持10%以上增速 化工品/纺服/机电/玩具保持5%-10%增速[3] - 苯乙烯/PP/PTA/EVA等产品2020-2024年出口量CAGR超40% 其他监测产品增速区间为9%-40%[4] 进口替代与自给率提升 - 乙烯/PX自给率分别提升19%/18% 对应消化949万/855万吨产能[4] - 自给率提升消化产能占2020-2024年总投放产能的41%/41%[4] - 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对消化国内产能具有重要作用[4] 新兴需求拉动效应 - 新能源汽车与风光发电发展带动EVA/POE/环氧树脂/PVDF等化工新材料需求大幅增长[5] - 国补/快递/外卖消费崛起为传统塑料贡献增量需求[5] - 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欧美日韩石化产能逐步退出[5] 推荐标的 - 重点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宝丰能源/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2]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4
东海证券· 2025-09-24 14:16
核心观点 - 氟化工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 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5][7][8] - 基础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优化 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和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11] - 巨星科技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多层次销售渠道构建核心竞争力 业绩稳健增长[14][16] 氟化工行业分析 - 2025年8月三代制冷剂价格全面上涨 R32 R125 R134a分别达到60000元/吨 45500元/吨和51500元/吨 较7月底分别上涨9.09% 0.00%和3.00%[5] - R22价格35500元/吨 较上月上涨1.43% 较去年同期上涨18.33% 价差为27166.5元/吨 较上月底上涨1.21%[5] - 截至2025年9月19日 三代制冷剂R32 R134a R125本年度分别上涨44.19% 22.35%和8.33%[7][8]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生产企业业绩亮眼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5.84% 159.22%和140.82%[7][9] - 行业供需格局趋紧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 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7] 基础化工行业分析 - 上周(2025/9/15~2025/9/21)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33% 跑输大盘0.89pct 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0位[9] - 子板块表现分化 民爆制品上涨6.97% 改性塑料上涨4.97% 钛白粉上涨2.64% 复合肥下跌4.08% 炭黑下跌4.00%[9] - 价格涨幅靠前品种包括丙烯酸丁酯(华东)上涨3.86% 双酚A(华东)上涨3.75% 苯酚(华东)上涨3.31%[10] - 供给侧结构性优化 关注有机硅 膜材料 氯碱 染料等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11] - 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龙头企业 包括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 氟化工制冷剂品种巨化股份 农药板块广信股份 润丰股份等[11] 巨星科技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7亿元 同比增长4.87% 实现归母净利润12.73亿元 同比增长6.63%[14] - 市场分布均衡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65.00% 欧洲市场收入占比25.66%[14] - 销售渠道多元化 与家得宝 劳氏 沃尔玛 欧洲翠丰等国际巨头深度合作 2025H1跨境电商收入实现30%以上增速[14] - 全球化产能布局完善 拥有全球23处生产制造基地和五大研发基地 正在投资越南三期厂房和泰国基龙二期厂房新建项目[16]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2亿元 30.57亿元 35.87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2.20元 2.56元 3.00元[16]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2025年9-11月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1075.00万台 1088.01万台和1220.28万台 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 -22.60%和-19.70%[6] - 2024年6月以来R32出口量提升 受海外需求及补库提升 以及国内空调企业海外产能提升带动[6] - 全球工具市场稳健增长 预计2026年全球工具市场规模达到673亿美元 2024-2026年CAGR约4% 智能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增速较快[15] - 美国贷款利率下行 美国地产链需求或有望改善 但关税政策波动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15] 政策与产业导向 - 工信部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20] - 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约56% 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加速的发展机遇期 包括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 高端工程塑料 热界面材料等[12] - 关注食品添加剂行业龙头 如百龙创园 金禾实业 以及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金发科技 圣泉集团 彤程新材等[12]
东海证券:今年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仍趋紧 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0:17
行业政策与供需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 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维持在基线值 行业供需关系趋紧 [1] - 2025年8月三代制冷剂R32 R125 R134a价格分别为60000元/吨 45500元/吨和51500元/吨 较7月底分别上涨9.09% 0.00% 3.00% [1] - 截至2025年9月19日 三代制冷剂R32 R134a R125价格本年度分别上涨44.19% 22.35% 8.33% [1] 价格与价差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R22价格为35500元/吨 较上月上涨1.43% 较去年同期上涨18.33% 价差为27166.5元/吨 较上月底上涨1.21% [1] - PVDF价格回落 截至2025年8月29日 PTFE悬浮中粒 分散乳液 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37000元/吨 28000元/吨 40000元/吨 PVDF粒料 粉料 锂电级价格分别为55000元/吨 39000元/吨 50000元/吨 HFP价格为33500元/吨 [1] 企业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 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84% 三美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22% 永和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82% [1] - 昊华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60亿元 同比增长19.45% 净利润7.25亿元 同比增长29.68% [3] - 三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 同比增长38.58% 归母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增长159.22% 扣非净利润9.86亿元 同比增长163.61% [3] 下游需求与出口 - 2025年9月至11月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1075.00万台 1088.01万台 1220.28万台 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 -22.60%和-19.70% [2] - 2024年6月以来R32出口量较往年有提升趋势 受海外需求及补库提升 国内空调企业海外产能提升带动制冷剂出口量上行 [2]
行业高景气持续,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46
行业价格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三代制冷剂R32价格60000元/吨 较7月底上涨9.09% [1][2] - R125价格45500元/吨 较7月底持平无变化 R134a价格51500元/吨 较7月底上涨3.00% [1][2] - R22价格35500元/吨 较上月上涨1.43% 较去年同期上涨18.33% 价差27166.5元/吨 较上月底上涨1.21% [1][2] 细分产品价格表现 - PVDF价格出现回落 粒料55000元/吨 粉料39000元/吨 锂电级50000元/吨 [2] - PTFE悬浮中粒37000元/吨 分散乳液28000元/吨 分散树脂40000元/吨 HFP价格33500元/吨 [2] 供需格局变化 - 2025年9月家用空调排产1075万台 同比下滑11.98% 10月排产1088.01万台 同比下滑22.60% 11月排产1220.28万台 同比下滑19.70% [3] - 2024年6月以来R32出口量呈现提升趋势 受海外需求及补库推动 国内空调企业海外产能提升带动出口 [3] 企业财务表现 - 昊华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77.60亿元 同比增长19.45% 净利润7.25亿元 同比增长29.68% [3] - 三美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8.28亿元 同比增长38.58% 归母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增长159.22% 扣非净利润9.86亿元 同比增长163.61% [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 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基线 供需关系持续趋紧 [4] - 截至2025年9月19日 R32本年度价格上涨44.19% R134a上涨22.35% R125上涨8.33% [4] -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5.84% 159.22% 140.82% [4]
行业高景气持续,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东海证券· 2025-09-23 19:1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指数评级为超配 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 如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66]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 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 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趋紧[7][66] - 制冷剂价格稳步上行 行业维持高景气 相关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7][66] - 2025年8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 PVDF价格回落[7][44] - 9月国内空调排产同比下滑 10月11月排产量同比预计保持下滑态势 近一年R32出口量提升[7][40][41] 三代制冷剂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三代制冷剂R32 R125 R134a产品价格分别为60000元/吨 45500元/吨和51500元/吨 较7月底分别上涨9.09% 0.00% 3.00%[7][15] - 截至2025年9月19日 三代制冷剂R32 R134a R125价格本年度分别上涨44.19% 22.35% 8.33%[7][66] - 三代制冷剂价差处于历史高位[15] - 2025年8月 国内R32 R134a R125产量分别为27392吨 17444吨 13225吨 同比分别变动63.05% 66.77% 35.64% 环比分别变动-1.18% -3.48% -4.39%[16]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R32 R134a R125工厂总库存分别为3580吨 3104吨 2577吨 较上月底分别变动-6.31% -5.34% -4.66%[19] 二代制冷剂R22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R22价格为35500元/吨 较上月上涨1.43% 较去年同期上涨18.33% 价差为27166.5元/吨 较上月底上涨1.21%[7][24] - 2024年以来 R22价格快速上行 产品价差快速提升至近5年高位[24] - 2025年7月R22产量为41127吨 同比下降0.29% 环比上升11.58%[25]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R22工厂总库存为3965吨 较上月环比下降4.55% 同比下降3.76%[28] 原材料价格走势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萤石湿粉和萤石干粉价格分别为3296元/吨和3496元/吨 环比抬升3.00%和2.82%[34]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为10466元/吨 月环比上涨4.62%[34] - 8月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价格环比回落[37]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价格分别为2141元/吨 2067元/吨 分别较上月底下降4.72%和1.76%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价格分别为4533元/吨 3648元/吨 分别较上月底下降3.55%和2.49%[37] 下游需求状况 - 2025年9月到2025年11月 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1075.00万台 1088.01万台 1220.28万台 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 -22.60%和-19.70%[7][40] - 2024年6月以来 R32出口量较往年有提升趋势 受海外需求及补库提升 国内空调企业海外产能提升带动制冷剂出口量上行[7][41] 含氟聚合物市场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PTFE悬浮中粒 分散乳液 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37000元/吨 28000元/吨 40000元/吨 PVDF粒料 粉料 锂电级价格分别为55000元/吨 39000元/吨 50000元/吨 HFP价格为33500元/吨[7][44] - 2025年8月 PTFE PVDF HFP产量分别为12364吨 11059吨和7129吨 同比分别上升23.50% 40.95%和22.66% 月环比分别变动-5.64% 7.88% -3.16%[53]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PTFE PVDF HFP工厂总库存分别为1610吨 2875吨和435吨 月环比分别上升7.33% 11.00%和17.57%[53] - 2025年8月 PTFE PVDF HFP月度开工率分别为68.34% 67.63%和70.94%[53] 重点公司业绩 - 昊华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60亿元 同比增长19.45% 净利润7.25亿元 同比增长29.68%[7][59] - 三美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 同比增长38.5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增长159.2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6亿元 同比增长163.61%[7][60] - 2025年上半年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5.84% 159.22% 140.82%[7][66]
璞泰来(603659):2025年中报分析:经营改善兑现,期待新业务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15 2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2][4] -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2][4] - 扣非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29.17% [2][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 [2][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 [2][4]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48.32% [2][4] 业务板块表现 - 隔膜涂覆销量47.7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85% [10] - 基膜销量5.28亿平方米,实现跨越式增长 [10] - PVDF销量14,607吨,同比增长68.19% [10] - PAA销量3.82万吨,同比增长153.1% [10] - 铝塑膜销量9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7% [10] - 负极材料销量约7万吨,同比有所增长 [10] - 设备业务收入18.44亿元,新接订单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10] 技术创新与新品开发 - 复合铜箔、铝箔完成测试 [10] - 固态电池设备获得增量订单,包括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设备 [10] - 开发适用于固态电池硫化物体系的高强高延伸合金箔、超强箔及网状打孔铜箔 [10] - 芯片抛光用纳米氧化铝已在客户端小试 [10] - 芯片封装用Low-α球形氧化铝开发完成 [10] - 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轴承和基板材料用氮化硅,力争实现进口替代 [10] - 设立极片事业部,探索"整卷"交付模式 [10]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Q2计提资产减值0.94亿元,信用减值0.37亿元 [10] - 其他收益0.72亿元,投资收益0.23亿元 [10] - 研发费用达到2.26亿元,环比增加0.5亿元 [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对应PE 25倍 [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0亿元,对应PE 19倍 [10] 未来增长驱动 - 经营改善可期,包括负极新品放量和四川基地降本 [10] - 涂覆隔膜、锂电设备、PVDF等业务保持稳增态势 [10] - 基膜业务起量明显且单位盈利有优势 [10] - 新业务布局包括固态电池设备卡位核心客户 [10] - 机器人、芯片相关材料业务值得期待 [10]
昊华科技: 昊华科技关于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暨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14
公司重组与运营优化 - 全资子公司湖南中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郴州中化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吸收合并后中蓝新材料承继郴州氟源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权利与义务 郴州氟源法人资格注销 [2] - 吸收合并旨在深化国企改革 优化氟化工业务法人结构 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2] - 中蓝新材料经营范围涵盖金属矿石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及销售等 郴州氟源经营范围包括五金产品零售及货物进出口等 [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81,451,612股 每股发行价24.80元 募集资金总额4,499,999,977.60元 [3] - 扣除不含增值税发行费用3,050,416.26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4,496,949,561.34元 [3] - 募集资金于2024年12月25日由中信证券划转至公司专用账户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3] 募投项目调整 - 变更"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实施主体 由郴州氟源调整为中蓝新材料 [2][6] - 变更原因系吸收合并后郴州氟源不再作为独立法人存在 项目实施主体需同步调整 [7] - 本次变更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不调整投资总额与建设内容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6] 公司治理程序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及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该议案 [2][8] - 监事会认为变更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利益 [8] - 独立财务顾问中信证券对变更事项无异议 认为程序符合监管规则 [9][10]
昊华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暨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14
核心观点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蓝新材料吸收合并郴州氟源 旨在优化氟化工业务法人结构并提升运营效率 吸收合并后中蓝新材料承继郴州氟源全部资产及义务 同时将募投项目"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实施主体由郴州氟源变更为中蓝新材料 该调整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且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1] 吸收合并双方基本情况 - 吸收合并方中蓝新材料经营范围涵盖金属矿石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及销售、电子材料销售等一般项目及许可类经营活动 [2] - 被合并方郴州氟源经营范围包括五金产品零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一般项目及许可类经营活动 [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81,451,612股 每股发行价24.80元 募集资金总额44.999999776亿元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305.041626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44.9694956134亿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4年12月25日划转至专用账户 并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 - 公司开设募集资金专户并与独立财务顾问、银行签订监管协议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9万吨VDF、1.5万吨PVDF及配套3.6万吨HCFC-142b原料项目(二期)" 拟使用募集资金44.969496亿元 [4] - 在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前提下 公司调整部分项目投资额 其中"2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调减募集资金使用额 [4] 实施主体变更详情 - 变更实施主体的募投项目为"扩建3000吨/年CTFE和10000吨/年R113a联产项目" 实施主体由郴州氟源变更为中蓝新材料 [4][5] - 变更原因系吸收合并后郴州氟源法人资格注销 需由中蓝新材料承继其业务职能 该调整不涉及投资总额及建设内容变化 [5] - 公司将注销原募集资金专户并新开专户 同步签署六方监管协议 [5] 公司审议程序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该事项 [6] - 监事会认为该调整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实施 且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利益 [6] 独立财务顾问意见 - 中信证券认为该事项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 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定 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7][8]
东吴证券-璞泰来-603659-2025年半年报点评:负极盈利拐点已现,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250828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11
业绩表现 - 25H1收入70.9亿元 同比增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23% 扣非净利润9.9亿元 同比增29.1% 毛利率32.1% 同比升2.6个百分点 [1] - 25Q2收入38.7亿元 期间费用率12% 同比升0.61个百分点 环比升0.63个百分点 [1][2] - Q2经营性净现金流6.9亿元 环比增加流入1.6亿元 [2] 业务板块 - 负极材料25H1出货7万吨 同比增5% Q2出货近4万吨 环比显著增长 四川一期10万吨产能逐步投产 [1] - 涂覆膜25H1出货47.7亿平 同比增64% Q2出货超24亿平 同比增50% 预计25年出货95-100亿平 同比增30%以上 26年维持30%以上增长 [1] - 设备业务25H1收入18.4亿元 同比微增 贡献利润约0.5亿元 新接订单24亿元 同比大幅回升 预计25年贡献利润约1.5亿元 [1] 技术布局 - 公司在多辊转移 分段辊压 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 [2] 资产状况 - Q2计提资产减值0.94亿元 主要系存货减值 [2]
东岳集团(00189):制冷剂价格快速上涨,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27 10:5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40]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价格快速上涨推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至7.79亿元 [1][9] - 制冷剂板块受益于配额制供需紧平衡,盈利同比大幅增长210% [2][24] - 含氟高分子板块虽需求疲软但凭借产业链优势保持盈利,有机硅板块受产能过剩及需求乏力影响业绩下滑 [3][31][33] - 公司作为氟硅行业龙头,制冷剂景气周期有望持续受益,但受其他业务拖累小幅下调盈利预测 [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4.63亿元(同比+2.79%),毛利率29.11%(同比+9.28pct),净利率14.16%(同比+8.72pct) [1][9] - 制冷剂板块营收22.92亿元(同比+47.69%),盈利10.30亿元(同比+209.77%) [2][24] - 含氟高分子板块营收19.40亿元(同比-4.58%),盈利2.59亿元(同比-14.57%) [3][31] - 有机硅板块营收23.19亿元(同比-15.95%),盈利875万元(同比-83.70%) [3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1.23/25.63/28.06亿元,对应EPS 1.23/1.48/1.62元 [8][40] 业务优势 - 制冷剂配额国内领先:R22配额4.39万吨(占全国29.46%),R32配额5.63万吨(占全国20.09%),合计拥有12.99万吨二代三代配额 [2][24] - 含氟高分子产能规模突出:PTFE产能5.5万吨(国内第一),PVDF产能2.5万吨(国内第二),具备完整产业链及成本优势 [3][31] - 有机硅产能规模达60万吨单体及20万吨深加工品,但短期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 [33] 行业与市场 - 制冷剂价格进入长周期上涨:R22价格从2024年初1.9万元/吨涨至超4万元/吨,R32从1.7万元/吨涨至6万元/吨 [25][26] - 含氟高分子扩产周期结束,价格底部企稳,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有望推动突破 [3][31] - 有机硅行业受新增产能释放及需求疲软影响,价格承压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