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运营

搜索文档
万物云首批AI员工转正 一场组织变革的实验
格隆汇· 2025-07-20 17:11
公司AI战略转型 - 公司将员工分为三类:H类(真人)、R类(机器人)、A类(智能体),首批6名AI员工已正式转正并上岗[1][4] - AI部署实现三层跃迁:从技术工具到组织变革、从内部应用到外部输出、从效率提升到价值创造,形成完整闭环路径[3] - 公司选择RAG技术路线,并申请相关专利,自主研发GC平台接入通用大模型以快速部署智能Agent[11][12] AI员工应用场景 - **项目运营AI助手**:覆盖300个项目,每15分钟扫描全量数据,自动判断异常,实现7*24小时运营支持[5] - **园区运营AI助手**:提升运营经理效率50%+,包含AI客服、经营分析、运营洞察三大模块[5] - **AI智能报销**:报销流程从150秒/单缩短至50秒/单,后端审单自动化率达90%[8] - **AI站长助手**:一站式支持项目盘点、智能分析、报表解读,减少手工处理[9] - **人力行政AI(小pa)**:集成人力资源知识,提供全天候政策解读和文件预审服务[6][7] - **财务流程智能体(财慧慧)**:支持收款查询、订阅、制单等功能,持续学习更多流程服务能力[10] 技术平台与组织变革 - GC平台通过向量数据库沉淀专业知识,调用大模型快速生成应用,实现信息安全与经验转化[12] - AI员工从智能体中脱颖而出,推动组织从"人管人"向"事管人"转型,成为行业AI应用先锋[11] - 公司未来三年聚焦资产、低碳、AI三大关键词,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11] 行业影响与价值观 - AI应用从效率工具升级为价值创造伙伴,体现"科技闪耀人性光芒"的理念[13] - 通过AI解放人类员工,使其回归客户价值创造的核心舞台[5]
探营2025数字经济大会,穿越时空对话“朱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6:36
数字经济规模与大会概况 -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27555亿元,占GDP比重9.9% [1]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于7月2日-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聚焦数字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2] 数字人技术应用 - 数字人"朱熹"基于典籍记载、古画及专家论证制作,具备文化传播与交互功能,未来将部署于机场、高铁站等公共场所 [1] - 北京九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AI数字人实现服务交流、文化传播及科技展示 [1] 医疗数字化创新 -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诊安付医疗统一支付平台,支持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 奇安信科技集团展示内生安全体系解决方案,涵盖安全阵地、运营及管控,为政企机构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2] 数字园区转型 - 欧必翼太赫兹科技(OBE)通过E智汇数字园区运营平台实现产业招商、智慧金融等环节数字化,推动园区从"空间载体"向"产业增长引擎"升级 [2]
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四大主题全面展示科技创新强劲势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0 01:09
通信技术与AI融合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5G市场,5G-A技术领先全球,预计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移动技术将为中国经济贡献2万亿美元 [2] - 华为联合国内三大运营商发布5G-A体验经营及AItoX商用创新成果,提出到2030年5G车联网占比达95%的目标 [2] - 中国移动展示AI物联水利大模型,中国电信推出AI应急大模型和化工园区管理大模型,中国联通装备制造大模型通过RAG技术提升运维效率 [3] - 联想集团展示多款AI终端设备,包括搭载天禧智能体的机械臂、卷轴屏电脑及"三折叠"概念AIPC,智能体实现从"创造"到"行动"的跨越 [3][4] 5G-A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华为展台展示全球5G-A部署地图,无人机送货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2] - 5G-A推动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产业发展,峰飞航空科技大型eVTOL航空器实现自主可控核心零部件,预计明年推出载人型号 [6] - 长安汽车展示最高飞行1000米、时速80公里的单人飞行器,小马智行自动驾驶仿真系统依托5G-A网络实现小于5毫秒时延 [6] - 卓益得机器人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5G-A通感算智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中国信科展示海洋网络"四位一体"技术 [7] 空天地海立体通信网络 - 峰飞航空科技eVTOL航空器应用于山区物流、医检运输,已实现批量商业交付 [6] - 通宇通讯布局"星-地-端"全链条,推出覆盖地面和600米低空的空地一体化天线,助力智慧城市和低空经济 [8] - 中信科移动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等6G技术取得进展,素泰科技"星鸿系列"芯片支持无网区域通信 [8] - 上海浦东展区聚集超百家企业,形成AIoT、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产业集聚效应 [8] 全球合作与生态构建 - MWC25上海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科技生态的超级接口,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国际化 [9] - GSMA指出中国企业通过MWC平台对接全球市场,中国在通信基础协议层话语权持续提升 [1]
国贸服务挺进中国物业综合实力30强
搜狐网· 2025-06-18 18:25
行业荣誉与地位 - 公司荣获"2025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30强"并实现连续4年稳步进位 [1] - 公司同时获得"2025中国国有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第17名"等多项奖项 [1] - 旗下多个项目获得"2025中国物业管理卓越标杆项目"称号 [1] 规模发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管理面积近4000万㎡,服务项目近300个,覆盖全国近30座重点城市 [5] - 业务从单一物业服务扩展至全业态城市空间服务体系,包含物业管理、市政一体化等10余项服务 [5] - 服务业态涵盖高端住宅、写字楼、商业、产业园区等多元化场景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和利润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双增长" [7] - 公司在多业态协同布局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 [7] 创新服务模式 - 推出"美好共创计划"并构建"新质服务力"核心引擎 [8] - 在福州国贸天琴湾项目采用"金钥匙管家+铂优管家"双管家模式和大数据管理平台 [8] - 在工业园区应用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24小时安全守护 [8] 社区服务生态 - 打造"生活服务+社群服务+空间服务"立体化服务生态 [10] - 通过亲子研学营、社区图书馆等活动构建儿童成长乐园 [10] - 依托"Hi邻居"品牌开展多样化社群活动创造社区"第三空间" [10] 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 - 创新打造"融耀金管家"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物业服务融合 [12] - 建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成功改造多个老旧小区 [12] - 通过"红色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并保持100%业主满意度 [12] 未来发展战略 - 将持续深耕基础物业、城市空间、增值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14] - 以"新质服务"为驱动坚持"与城市共创美好"的初心 [14]
复旦复华: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4,532.28万元,同比减少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20.99万元,同比减少11,135.15万元 [5] - 医药板块营业收入为30,237.10万元,同比减少12.14%,净利润为941.60万元,同比减少69.20% [5] - 软件板块营业收入为30,107.3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9.29万元,同比减少2.52% [8] - 园区板块营业收入为4,187.91万元,同比增加4.38%,但净利润为-10,726.84万元,同比减少10,840.81万元 [9] 医药业务 - 药业公司营业收入为30,052.17万元,同比减少12.14%,净利润为941.60万元,同比减少69.20% [5] - 江苏复华药业正式投产经营,通过多次GMP符合性检查,承接冻干粉针剂委托生产业务 [7] - 研发部门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补充申请获得受理并通过核查 [6] - 2025年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已立项产品,完成2个新产品立项 [6] 软件业务 - 中和软件对日业务开发量和日元销售额同比有一定幅度增长,在日元贬值情况下营业收入仍有所增长 [8] - 扩大在日开发中心人员规模,加强日本当地onsite人员招聘 [8] - 新设控股子公司复华数科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创新领域 [8] - 2025年计划扩大onsite人员规模,将部分项目开发重点转向日本本土 [14] 园区业务 - 复华园区公司聚焦智能传感器与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9] - 复旦软件园公司加强企业服务及园区管理,推进招商稳商工作 [9] - 海门房产公司完善住宅项目硬件设施,关注当地市场走势 [9] - 2025年计划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布局光伏等新项目 [16]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召集股东大会3次 [10]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11] - 独立董事任永康、倪薇、赵向雷均出席全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 [28][36][44] - 独立董事重点关注关联交易、财务会计报告、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事项 [32][40][47] 2025年经营计划 - 2025年公司营业总收入预计为7.2亿元,营业成本预计为4.3亿元,费用预计为2.9亿元 [12] - 医药板块计划加强招投标管理,提升产品中标率,巩固市场份额 [13] - 软件板块计划扩大onsite人员规模,稳定对日业务,开拓国内数字经济领域 [15] - 园区板块计划强化招商渠道建设,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布局光伏等新项目 [16]
东湖高新: 东湖高新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7 18:21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5日上午10点 [1]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交易时段为9:15-11:30和13:00-15:00 [1] - 会议地点在武汉软件新城1.1期A8栋多功能会议室 [1]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 重复投票以第一次为准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9日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67亿元 同比下滑77.05% 主要因湖北路桥不再并表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8亿元 同比下降51.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4831元 同比下降51.07% [2] - 环保科技板块收入20.43亿元 下降25.16% 园区运营板块收入13.01亿元 增长7.6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 同比改善20.54亿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环保科技板块烟气治理项目14个 脱硫电量661.37亿度 [8] - 泰欣环境中标垃圾焚烧项目33个 合同额8亿元 获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9] - 水务治理收入4.57亿元 增长9.07% 中标多个污水处理项目 [9] - 园区运营板块招商面积47.2万方 优质企业占比75.4% [10] - 数字科技板块设立高新数科 注册资本20亿元 参股湖北数据集团 [12] 战略规划 - 环保板块聚焦"气水固碳" 通过并购扩大业务基本盘 [13] - 园区运营深耕湖北布局全国 打造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13] - 数字科技板块将重点开展收并购 切入数字化新赛道 [14] - 2025年目标营收40亿元 同比增长18.8% [24] - 环保板块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加速技术创新 [15] - 园区运营强化产业链招商 建设医疗器械科研平台 [16]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20次 监事会会议8次 [18] - 制定新制度25项 修订现有制度11项 [19] - 全年披露定期报告4份 临时公告88项 [20] - 通过业绩说明会等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 [20] 融资与担保 - 2025年计划融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 [27] - 对子公司担保计划61.25亿元 占净资产69.13% [29] - 担保对象包括11家子公司 其中6家全资5家控股 [30]
深圳发布产业园区运营地方标准,看福田这一产业园的创新实践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5:32
深圳地方标准《产业园区运营规范》发布 - 全国首个地方性产业园区运营规范正式发布 由深圳市工信局提出 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 深圳福田新一代智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等行业企业共同起草 [1] - 《规范》构建覆盖园区规划 服务 数智化 绿色低碳等全链条的运营管理体系 推动从传统物业管理向全产业链条服务升级 [2] - 深圳福田新一代智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参编单位 基于"深圳新一代产业园"实践经验为《规范》提供实证支撑 [1][2] 产业园区运营创新实践 - "深圳新一代产业园"通过旧改盘活产业空间存量 成为福田产业空间转型实践的"试验田" 典型案例 [3] - 园区以6栋产业空间为载体 聚集91家科技企业 形成"整条产业链装进一个园区"的集群全链生态 实现从"天使"到"龙头"的全规模企业聚集 [3] - 推出"光-储-充"一体化储能方案突破电力扩容瓶颈 打造"1+6+N"数字孪生平台系统 依托14项智能场景应用实现智慧化运维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强化《规范》在园区落地实施 扩大"深圳标准"示范引领效应 [4] - 致力于将"深圳新一代产业园"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特色标杆园区 [4]
逆境中加速战略转型,中电光谷(00798)多维度布局夯实护城河显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8:27
行业现状 - 产业园区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受全球经济动荡、地缘局势紧张及国内房地产低迷影响,供需矛盾突出,供应端放量导致市场饱和,需求端动能不足导致空置率攀升 [1] - 行业下行期带来严峻运营环境,但挑战中孕育机遇,企业需破局实现穿越周期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35.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6年为正 [1] - 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持续盈利和现金流稳健展现抗周期能力 [2]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16亿元,占总收入62%,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成为核心业务 [2]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 - 采用"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园区运营为主体,园区开发为支撑,产业投资为引擎,构建轻重资产结合、长短周期互补的韧性模式 [2] - 创新"P+OEPC"综合运营商业模式,2024年斩获综合运营服务合同额6.77亿元 [3] - 知识服务类园区咨询业务签约合同超60个,金额超1亿元 [4]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产业云软件销售签约3970万元,数智化转型带动物业管理外拓项目签约6120万元 [4][5] - 物业租赁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4.4% [5] - 低碳园区业务新增签约2.77亿元,同比增40%,分布式光伏签约装机23.22MW [5] 园区开发服务 - 开发服务收入下滑,但通过"敏捷定制"差异化竞争,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 [6] - 期末在建面积67.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491.4万平方米,支撑长期发展 [7] 产业投资协同 - 零度资本组建4支基金,带动1.8万平方米园区空间协同,被投企业科隆新材料北交所上市 [7] - 中电中金聚焦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被投企业公允价值达26.79亿元 [7] 2025年发展规划 - 构建"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新生态,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园区发展范式 [9] - 全面推行敏捷定制建设,探索众筹式开发和集群设计 [9] - 推广"发电储电充电"一体化系统,主导编制《零碳园区评价标准》,打造低碳园区标杆 [10] 行业与公司前景 - 2025年下半年政策刺激预期增强,低碳园区、高端产业园区或受益于新基建政策 [11] - 产业云和低碳云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后可能爆发,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11] - 当前PB仅0.17倍,市值不足净资产两成,行业回暖或触发估值修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