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定收益ETF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ETF及特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04:57
固定收益ETF定义与分类 - 固定收益ETF包含债券ETF和货币ETF两大类 [1] - 货币ETF是可在交易所二级市场买卖及场内申购赎回的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场内保证金理财工具,可无缝连接货币基金与二级股票和ETF市场 [1] - 债券ETF以债券类指数为跟踪标的,可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或在二级市场买卖,细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债等品种 [1] 固定收益ETF核心特点 - 交易效率高:实行当日回转交易制度("T+0"交易),当日买入的份额当日可卖出,支持日内多次买卖,交易效率高于场外基金和股票ETF [1] - 费率低廉:国内债券ETF平均综合费率仅0.15%,货币ETF平均综合费率仅0.25%,且场内不收取交易佣金,费率优势明显有助于降低持有人成本并增厚投资收益 [1] - 工具属性突出:可在作为交易所质押回购质押品和纳入融券卖出价款投资范围两方面提升工具属性 [1][2] 工具属性具体应用 - 作为质押品:国债ETF和政金债ETF已被纳入交易所质押库,投资者可将ETF份额以一定的标准券折扣系数参与交易所质押回购融资,资金使用比率高,与银行间质押利率95折比例相仿,当日买入即可申报作为质押券,质押后头寸当日可用,解除质押的份额当日可卖出 [2] - 纳入融券范围:投资者在场内融券卖出所得资金可投资于债券ETF(跟踪指数成份证券含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除外),根据交易所规定,未了结相关融券交易前,融券卖出所得价款可买入债券ETF和货币基金 [2]
第四十五期:固定收益ETF及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12
固定收益ETF定义与分类 - 固定收益ETF包含债券ETF和货币ETF两大类 [1] - 货币ETF是一种可在交易所二级市场买卖及场内申购赎回的货币市场基金,是场内保证金理财工具 [1] - 债券ETF以债券类指数为跟踪标的,可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或在二级市场买卖,细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债等品种 [1] 交易效率特点 - 固定收益ETF实行当日回转交易制度("T+0"交易),当日买入的份额当日即可卖出,支持日内多次买卖操作 [1] - 其交易效率较场外基金和股票ETF更高 [1] 费率优势 - 国内债券ETF平均综合费率仅为0.15%,货币ETF平均综合费率仅为0.25%,且场内不收取交易佣金 [2] - 相较于国内债券型基金平均综合费率,固定收益ETF的费率优势明显,有助于降低持有人成本并增厚投资收益 [2] 工具属性:质押回购 - 交易所国债ETF和政金债ETF已被纳入交易所质押库,可作为质押品参与交易所质押回购融资 [4] - 质押回购具有资金使用比率高(与银行间质押利率95折相仿)、当日买入即可申报作为质押券、质押后头寸当日可用、当日解除质押的份额当日可卖出等便利性 [4] 工具属性:融资融券 - ETF融资交易是投资者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ETF,实现杠杆交易 [5] - ETF融券交易是投资者提供担保物借入ETF并卖出 [5] - 融券卖出所得资金可投资于债券ETF(跟踪指数含可转债的除外),在未了结融券交易前,卖出价款可买入债券ETF和货币基金 [5]
近90万亿元!全球最大资管最新财报出炉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20:15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 贝莱德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达12 53万亿美元 约合89 70万亿元人民币 创新高 [1] - 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8% 超出市场预期 [1] - 二季度规模增长9436 62亿美元 增幅8 15% 得益于资金净流入 全球股市反弹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的风险资产配置升温 [1] 资金流动情况 - 二季度共吸引资金净流入680亿美元 较一季度的840亿美元减少约19% [1] - iShares ETF吸引14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 主要由数字资产ETF贡献 [1] - 比特币ETF IBIT获资金净流入140亿美元 较上一季度增长366% [1] - 货币市场基金获资金净流入220亿美元 固定收益ETF遭遇资金净流出46 6亿美元 [2] 收购业务进展 - 2025年3月完成对私募数据平台Preqin的收购 收购价25 5亿英镑(约32亿美元) [4] - 2025年7月完成对HPS投资合伙公司的收购 [4] - 2024年10月完成对独立基础设施投资机构GIP的收购 [4] - GIP第五只旗舰基金筹集252亿美元 创私募基础设施基金募集纪录 [5] 业务转型与收入 - 科技服务和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6 3%至4 99亿美元 [4] - 科技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9 2% [4] - 目标到2030年私募和科技业务对总收入贡献超过30%(2024年为15%) [4] - 开发定制目标日期基金下滑路径 在公开和非公开市场间进行资产配置 [5] 产品发展 - IBIT已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ETF [5] - 在印度设立的合资公司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5]
近90万亿元!全球最大资管最新财报出炉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19:53
资产管理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达12.53万亿美元(约89.7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1] - 二季度规模增长9436.62亿美元,增幅8.15%,主要受益于资金净流入、全球股市反弹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的风险资产配置升温 [1] - 二季度资金净流入680亿美元,较一季度840亿美元下降19% [1] ETF业务表现 - 二季度iShares ETF净流入140亿美元,主要由数字资产ETF贡献 [2] - 比特币ETF IBIT净流入140亿美元,环比增长366%(上季度为30亿美元) [2] - 货币市场基金净流入220亿美元,反映短期避险需求激增 [2] - 固定收益ETF净流出46.6亿美元,受美国利率环境不稳定和股市反弹影响 [2] 收购战略与业务转型 - 2025年3月完成对Preqin的32亿美元收购,推动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3%至4.99亿美元 [4] - 2025年完成对HPS投资合伙公司和GIP的收购,显著扩张另类资产规模 [4] - GIP第五只旗舰基金募集252亿美元,创私募基础设施基金纪录 [5] - 公司目标2030年私募和科技业务收入占比超30%(2024年为15%),目前科技服务收入占比9.2% [4] 创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开发定制化目标日期基金下滑路径,在公开和非公开市场间进行资产配置 [5] - IBIT已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ETF [5] - 印度合资公司获得市场关注,拓展多元化客户来源 [5]
2025年大中华区ETF投资者调查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4 20:02
大中华区ETF市场全景图 - 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是亚太地区(除日本外)ETF市场增长的绝对主力,贡献该地区71%的增长份额 2024年该地区ETF资产规模激增31%达到1.7万亿美元,创纪录资金流入3,470亿美元 [2] - 71%的大中华区投资者在过去五年增加ETF配置,其中20%增幅超25% 99%受访者计划未来12个月进一步增配,香港(54%)和台湾(47%)近半数投资者计划增幅超10% [2] - 台湾市场自2022年底以来资产增长超170%,成为全球增长最快ETF市场之一 超过1,400万散户投资者持有ETF,平均每两人中有一个ETF账户 [2] 区域市场特色 - 台湾散户主导市场,60%投资者视人工智能为2025年主导趋势,40%计划购买加密货币ETF 37%投资者计划增配股票类主动ETF [3] - 香港作为创新前沿,34%投资者计划购买固定收益ETF 26%将税务效率视为选择ETF最重要因素(高于大中华区平均16%) [3] - 中国内地74%投资者计划未来12个月ETF增幅不超10% 跨境需求旺盛,34%青睐缓冲型ETF,20%关注ESG产品 [3] 产品趋势与投资者偏好 - 29%大中华区投资者计划投资缓冲型ETF(中国内地达34%) 26%计划布局加密货币ETF,台湾(40%)和香港(23%)意愿领先 [4] - 100%受访者计划增配主动型ETF,香港和台湾各有40%投资者计划增幅超25% 主要动机为获取机构级策略(33%)和税务优势(21%) [4] - 固定收益ETF是第二大受欢迎策略(27%),香港需求达34% 偏好美国投资级公司债(14%)和结构性产品(14%) [5] 市场推动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ETF互联互通机制促进跨境投资 与其他市场(新加坡、英国、沙特阿拉伯)探讨类似安排 [6] - 27%公司使用AI辅助投资决策,35%用于市场研究(香港达49%) 32%依赖AI策略的外部管理 [6] - 76%配置机构计划增加合作ETF发行人数量 85%要求最低AUM 5,000万美元 发行人需通过市场教育(41%)、有竞争力定价(26%)和深度研究(16%)脱颖而出 [6] 投资者行为与资金配置 - 69%投资者将ETF列为未来12个月新增配置前三大选择,高于共同基金(56%)和独立管理账户(51%) [27] - 35%投资者增配ETF以实现长期组合增长(香港34%、台湾43%) 32%用于战术性优异表现(中国内地34%更青睐行业产品) [29] - 29%投资者从其他ETF重新配置资金(中国内地40%、香港26%) 台湾23%从主动型共同基金转向ETF [30]
Trackinsight发布2025全球ETF调查报告:ETF行业全速前进,换挡提速,突破新界限
Globenewswire· 2025-05-13 09:00
文章核心观点 - Trackinsight与J.P.摩根资产管理和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合作发布第六届年度《全球ETF调查报告》,报告基于全球600多位管理超1.1万亿美元ETF资产的专业投资者洞察及超12,000只ETP数据库,对ETF市场进行全面前瞻性分析,展示行业发展转折点、加速度与里程碑 [1] 报告亮点 关键受访者意见 - J.P.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负责人称2025年是主动型ETF的时代,市场动荡中投资者转向主动策略,90%以上受访者计划维持或增加主动型ETF配置 [2] -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首席商务官表示金融指数在ETF行业作用不断发展,被机构投资者用作创新工具 [4]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ETF采纳趋势:受访者选ETF为实现多元化、成本效益和交易便利性,筛选产品优先考虑业绩、费用等,ESG因素相对次要 [3] - 主动管理:主动型ETF使用率上升,因费用低、透明度高和有超额收益潜力,近70%受访者将在未来6个月增加配置 [3] - 固定收益:企业债和政府债ETF是首选,投资者在主动与被动策略间持平衡,80%投资者计划未来数月增加主动型固定收益ETF配置 [3] - 主题投资:受访者用主题型ETF实现组合多元化和长期战略投资,关注颠覆性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超半数受访者计划增加投资 [3] - ESG投资:投资者选ESG ETF基于个人信念与环保理念,“漂绿”和透明度是挑战,欧洲超半数受访者将增加主动型ESG策略配置 [3] - 加密资产:加密ETF在投资组合占比小,用于分散风险和长期价值增长,投资者倾向通过ETF持币,近60%受访者计划增加配置 [3] - 收益与期权策略:股息与固定收益ETF是主要收益生成工具,投资者对期权策略兴趣浓厚,约60%受访者预计增加此类ETF投资 [3] 行业领袖预测 - 行业领袖对2025年及未来ETF市场有80多项前瞻性预测 [2] 其他信息 - Trackinsight发布报告精要摘要,可通过官方网站trackinsight.com获取 [4] - Trackinsight是Kepler Cheuvreux子公司,为专业ETF投资者提供全球化数据平台及相关工具、研究和见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