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奔驰S级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乘用车进口量延续负增长
市场整体表现 - 1-6月乘用车累计进口22.1万辆 同比下滑32.1% 进口量延续自2022年以来负增长 [1] - 进口乘用车累计销售27.7万辆 同比下滑14.5% [1] - 受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力跃升及进口车国产化加速影响 进口汽车厂家预期转弱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1] -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补贴政策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及国产车型加速迭代更新 以燃油车为主的进口车持续承压 [1] 车型结构分析 - 轿车 SUV和MPV三大车系销量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下滑 MPV降幅最大 [1] - 轿车和SUV仍是市场销售主流 份额接近 二者合计占比达96.7% [1] - 中大型车占据进口车市场主力地位 份额继续保持在60%以上 [1] - 中大型车份额较2024年上半年增幅最大 提升3.3个百分点 受雷克萨斯ES RX等车型销量增长带动 [1] - 大型车份额降幅最大达1.6% 受奔驰S级 GLS级和宝马X7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 [1] 品牌与区域表现 - 非豪华 豪华及超豪华车型销量均同比下滑 [2] - 豪华品牌仍是绝对销售主力 占总销量91% [2] - 广东 江苏 浙江销量位列前3 销量前10省份均同比下滑 [2] - 浙江销量同比降幅最大达19.2% 受奥迪A5和宝马6系 2系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 [2] - 广东同比下滑3.1%降幅最小 得益于雷克萨斯RX ES 丰田LandCruiser等车型销量增长 [2]
小米SU7 Ultra获50万以上豪华市场销量冠军 此前被曝催准车主付尾款
凤凰网· 2025-08-20 19:04
销量表现 - 小米SU7 Ultra在2025年1-7月50万以上豪华轿车和纯电市场均获得销量冠军 [1] - 小米SU7 Ultra销量远超保时捷Panamera(6,784辆)和奔驰S级(6,690辆)等传统豪华车型 [1] - 在50万以上豪华纯电市场 每卖出3辆纯电车就有1辆是小米SU7 Ultra [1] 市场反响 - 小米副总裁李肖爽和小米创办人雷军均在社交平台分享销量喜讯 [1] - 销量成绩引发广泛市场关注 [1] 交付问题 - 部分用户反映遭遇小米SU7 Ultra交付环节争议 [1] - 有用户锁单后被通知需要延期排产 并要求在指定期限内付完尾款才能保留订单 [1] - 若未按期支付尾款 订单将自动取消且定金不退 [1] - 公司尚未就交付争议作出公开回应 [1]
买得起保时捷,也在意豪车税
虎嗅· 2025-07-30 19:35
政策调整影响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零售价格130万元降至90万元 实际受影响车型含税开票价格区间为101.7万至146.9万元[3] - 政策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涉及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 奔驰S级/GLS 宝马X7/X5M雷霆 路虎揽胜 仰望U8等车型[3] - 乘联会数据显示原130万元豪华车促销幅度达30% 优惠39万元后价格降至90万元 与新政起征点吻合[11] 消费者反应 - 潜在车主对增加10多万元税费敏感 近百位车友表示在意额外支出 部分消费者犹豫提车或转向二手市场[2][4] - 政策生效前出现抢购潮 有门店加班至晚上8点 单日最高成交4辆保时捷 但盛况在7月20日新政生效后终止[3] 经销商应对措施 - 捷豹路虎为7月20-31日购买指定揽胜/卫士车型提供全额消费税补贴 奔驰对迈巴赫S级/GLS SUV指定车型承担消费税至8月31日[4] - 保时捷为两类车主承担税费:已购130万元内车型未交付且12月31日前开票提车者 以及8月31日前购买现车者[4] - 部分经销商在提供消费税补贴同时取消原有厂补优惠 消费者实际仍需承担部分费用[4] 二手车市场变化 - 政策明确对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 推动二手咨询量增加50% 成交量上涨30%[3][4] - 精品二手车(无事故/原版原漆/低里程/生产日期近)需求激增 车况好的二手车较新车差价从10多万元扩大至20多万元[5][6] - 二手保时捷992.1车型价格普遍上涨5-9万元 但预计涨幅最终不会超过2万元以避免消费者转向新车[7][8] 出口贸易冲击 - 零公里二手豪华车出口需先在国内上牌 新增10多万元成本使利润空间被压缩 100万元车型出口退税约11.5万元与新增成本基本持平[9] - "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转二手"政策延长交付周期半年 海外客户因交期太久可能取消订单[10] - 中国零公里二手豪华车受中亚地区欢迎 因当地配额不足且部分车型本地价格比中国采购高出一倍以上[8] 行业影响分析 - 新政使超豪华车价格回归价格战前水平 原因降价脱离税区的车型重新回到征税范围[10] - 乘联会认为调整至90万元起征点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调整合理关联 确保税基稳定且未实际扩大征税范围[12]
晚买3天怒亏10多万!“豪车税”门槛降低,高端国产车的春天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7-26 23:59
政策调整影响 - 两部门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7月20日起执行[1] - 实际开票价起征点计算为101.7万元(含13%增值税),新增征税对象覆盖101.7-146.9万元区间新车[3] - 政策导致7月20日前出现豪车抢购潮,保时捷、路虎等门店爆满,部分消费者为避税提前下单[1][5] 市场反应与策略 - 路虎推出"豪车税全额补贴"政策,7月20-31日购买指定车型可免除新增消费税[20][22] - 奔驰经销商对S级指定车型提供短期豪车税补贴(7月20日-8月31日)[23] - 保时捷未跟进补贴政策,但抢购热潮显示其产品仍具市场吸引力[25] 价格趋势与竞争格局 - 豪车价格普遍下降:奔驰S级指导价从2016年110.8-249.8万元降至96.26-204.26万元[11][12] - 玛莎拉蒂总裁终端优惠后全系低于起征点,宝马7系顶配含优惠亦低于90万元[14][15] - 乘联会指出当前90万元豪车实际价格与2016年130万元车型相当,政策调整旨在覆盖原避税车型[16] 国产新能源替代效应 - 进口车总量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同比下滑33%,德系豪车进口量同比减少15%[34][35][38] - 丰田埃尔法2024年上半年销量腰斩至6731辆,极氪009、理想MEGA等国产新能源MPV抢占市场[40][42][43] - 问界M9、蔚来ET9、小米SU7 Ultra等技术突破削弱传统豪车溢价,蔚来底盘性能超越奔驰S级[49][50][52] 长期行业影响 - 豪车税或促使部分车型降价至起征点以下,进口豪车销量将进一步承压[30][31]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优势加速替代进口豪车,新能源车型成为主力[60][61][62] - 尊界S800顶配版因1000元差额被征税,但短期兜底政策未显著影响资本市场预期[55][56][58]
豪车税突然大调整后,有些品牌2天狂售一个月销量
新浪财经· 2025-07-24 08:34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1][2] - 新政过渡期仅2天(含一个周末),7月20日正式实施 [2] - 车价超过101万元(含税)需缴纳10%额外消费税 [2] 受影响车型及品牌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路虎揽胜盛世版、卫士V8;丰田埃尔法、威尔法;奥迪A8;自主品牌尊界S800、仰望U8等车型均受影响 [3] - 保时捷受影响最大:卡宴入门版指导价91.8万元、Taycan后驱基础版91.8万元、Panamera行政加长版113.8万元均进入征税区间 [3] - 保时捷选配模式可能导致更多车型因总价超90万元被征税 [3] - 路虎揽胜全系被纳入征税范围,此前仅2-3款需缴税 [4] 市场反应与销量变化 - 保时捷经销商7月18日仅新增2个意向客户,未现抢购潮 [6] - 路虎经销商2天内全国售出数千辆揽胜,门店库存近20辆全部清空(相当于单月销量) [7] - 捷豹路虎中国宣布7月20-31日期间承担消费者新增消费税 [7] - 保时捷厂家跟进政策,8月31日前对指定车型额外税费兜底 [9] 行业影响与策略调整 - 平行进口车商多数车型(如酷路泽)被纳入征税范围,中高端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 [14] - 平行进口行业转向进口货值较低或个性化车型,减少整体进口量 [14] - 政策调整后预计每年乘用车应税销量增加超10万辆,其中燃油车占比超90%,插混车7%,纯电和燃料电池车不足3% [15] 政策背景与长期趋势 - 2016年至今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首次重大调整,旨在引导合理消费和节能减排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但税收贡献占比低,税制改革需适应产业转型 [15]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超50%,现行税制体系亟待优化 [15]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 车企火速“兜底”
每日商报· 2025-07-24 06:16
政策调整内容 - 新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价格门槛调整为101.7万元[1][2] - 受影响车辆含税价格区间为101.7万-146.9万元,需额外缴纳10%消费税,税额范围为9万-13万元/辆[2] - 政策调整后,90万-130万元区间的豪华车型首次被纳入征税范围[1][2]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传统豪华品牌:奔驰S级/GLS、宝马X7/X5M雷霆、保时捷911/帕拉梅拉/卡宴等主力车型均在新政范围内[2][3] - 国产新能源豪华车:比亚迪仰望U8(101.8万元)、尊界S800顶配版、蔚来ET9等被波及[2][4] - 特斯拉Model X原价92万元,调整后89.9万元精准避开起征点[4] 市场反应 - 政策公布后出现抢购潮,宝马7系/X7、保时捷等品牌库存快速消化,消费者提前购车可节省10余万元[3] - 乘联会认为调整合理,90万元起征点与2016年税基(含税145万元)保持稳定[3] 车企应对策略 - 捷豹路虎:7月20-31日对揽胜盛世版提供全额消费税补贴[3] - 奔驰:8月31日前对迈巴赫S级/GLS指定车型实施经销商全额承担税费[4] - 鸿蒙智行:7月20日前锁单的尊界S800用户免缴新增消费税[4] - 特斯拉:Model X降价3万元至89.9万元,并将FSD功能改为6.4万元选装包[4] 行业影响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量0.1%,政策主要引导合理消费和环保可持续发展[5] - 车企快速响应表明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策略灵活性提升[3][4]
晚一天多花10万,豪车税惊了买车人
36氪· 2025-07-23 21:15
豪车税政策调整 - 豪车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3][4] - 新政覆盖所有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新能源车型 [3][4] - 新政从发布到执行仅3天时间,导致经销商和消费者措手不及 [7] 市场反应 - 路虎经销商延长营业时间至22-23点,支持24小时对公打款,现车几乎售罄 [8] - 保时捷7大车系最高价格超过101.7万元,911和Panamera中高配车型等进入征税范围 [8][10] - 奔驰和路虎宣布对指定车型进行豪车税全额补贴,时间分别为7月20-31日和至8月31日 [19][21][22] 受影响品牌和车型 - 保时捷、路虎、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受影响较大 [14] - 国产车中红旗国雅、仰望U8、尊界S800等车型被波及 [14] - 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豪华品牌因最低价格已超200万元不受影响 [15] - 奔驰S 450L若终端价格不降将需缴税,S 500L一直需缴税 [17][18] - 宝马M5、奥迪RS7等车型指导价原卡在146.9万元线附近 [18]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1-5月百万级豪车销量前20中多数车型有新纳入征税范围的车型 [25][26] - 奔驰占据101.7万元以上市场48%份额,路虎23%,保时捷18% [25] - 国产新能源豪华品牌如仰望U8、尊界S800等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29][30] - 进口车销量持续萎缩,2024年同比下降12%,2025年1-5月同比下降33% [30] 行业趋势 - 高端豪车市场促销力度达30%,导致实际终端售价下降 [24] - 国产自主品牌崛起对高端进口车形成冲击 [30] - 蔚来ET9、仰望U7、极氪009光辉等车型已接近百万级豪车门槛 [30]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车企紧急兜底,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37
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受影响区间为101 7万元-146 9万元 [3] - 新政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 [3] - 实际受影响车型涵盖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尊界S800等 [3]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101 7万-146 9万价格区间新车销量约2万辆,占90万元以上豪华车总销量3 7万辆的54% [4] - 进口豪华车需求显著下滑,2025年1-5月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降33%,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品牌均现下滑 [14]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规模千分之一,政策调整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 [2] 企业应对 - 捷豹路虎宣布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新增消费税由公司全额承担,路虎揽胜盛世加长版可省约14万元税费 [2][11][12] - 奔驰推出8月31日前购买S级/GLS/迈巴赫指定车型"税改价不改"政策 [13] - 尊界S800对7月20日前锁单且超101 7万元用户免除10%消费税 [13] 消费行为 -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单日订车近十台并延长营业至24时 [6] - 宝马X7/X5M雷霆等车型因进入征税范围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对象 [8] - 部分消费者因节省10余万元税费而提前购车计划 [9][10]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调整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政策的合理对应,确保税基稳定 [14] - 专家指出政策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经销商反馈车企兜底政策有效稳定销量,避免短期波动 [12][13]
晚一天多花10万,豪车税惊了买车人
创业邦· 2025-07-23 11:13
豪车税政策调整 - 豪车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4][5] - 新能源乘用车首次被纳入豪车税征收范围 [4] - 新政从发布到执行仅3天时间,导致经销商和消费者措手不及 [7] 市场反应 - 路虎经销商延长营业时间至22点或23点,支持24小时对公打款,现车几乎售罄 [8] - 保时捷7大车系最高价格超过101.7万元,911、Panamera中高配车型等进入征税范围 [9][11] - 奔驰迈巴赫S 480因优惠力度加大后开票价格低于130万元,新政后将铁定缴税 [19]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奔驰S 450L若终端价格不降将需缴税,S 500L一直需缴税 [20][21] - 宝马M5、X6 M雷霆版,奥迪RS7、RS Q8等车型指导价卡在146.9万元线 [23] - 国产车红旗国雅、国耀,仰望U8,尊界S800等也被波及 [16] 车企应对措施 - 捷豹路虎对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的消费者进行豪车税全额补贴 [27] - 奔驰经销商对8月31日前购买迈巴赫S级指定车型的消费者进行豪车税补贴 [28] 市场格局变化 - 奔驰占101.7万元以上市场48%份额,路虎23%,保时捷18% [33] - 2025年1-5月百万级豪车销量前20名中,路虎揽胜、保时捷Cayenne、奔驰S级等上榜 [34] - 国产新能源豪华品牌如仰望U8、尊界S800等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40][41] 行业趋势 - 高端进口车销量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70万辆,2025年1-5月同比下降33% [41] - 蔚来ET9、仰望U7、极氪009光辉等国产车型已站在百万级豪车边缘 [42]
豪车税来了,晚一天多花10万
盐财经· 2025-07-22 18:00
豪车税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豪车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3][4] - 征税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3][4] - 新政策从发布到执行仅3天过渡期(7月17日发布,7月20日生效) [5][6]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分析 国际豪华品牌 - **路虎**:揽胜、揽胜运动、卫士高配车型受影响,盛世标轴版预计涨价13万元,加长版涨价15万元 [7][8] - **保时捷**:9大车系中7个车系最高价超101.7万元,911、Panamera中高配及Cayenne、Taycan高配被纳入征税范围 [9][10] - **奔驰**:迈巴赫S 480因优惠力度变化可能重新缴税,S 450L若终端价不降将新增税负 [17][18][19] - **BBA性能车**:宝马M5(146.89万元)、奥迪RS7(146.88万元)等原卡线定价车型需重新调整 [20] 国产高端品牌 - **红旗**:国雅(140万元起)、国耀(136.58万元起)被波及 [15] - **比亚迪仰望**:U8(109.8万元)需调整定价策略以避税 [15][33] - **华为鸿蒙智行**:尊界S800四座行政版(101.8万元)可通过优惠规避税负 [15][32] 市场反应与销量数据 - **紧急交易潮**:政策发布后3天内,北京路虎4S店现车售罄,保时捷准车主抢开票 [6][7][8][10] - **销量结构**:2025年1-5月百万级豪车销量前三为路虎揽胜(6927辆)、保时捷Cayenne(6199辆)、奔驰S级(5228辆) [29][30] - **市场份额**:101.7万元以上市场中奔驰占48%(1.6万辆)、路虎23%(0.85万辆)、保时捷18%(0.68万辆) [29] 厂商应对措施 - **路虎/奔驰补贴政策**:7月20-31日购买指定揽胜/卫士车型可获全额税补,奔驰迈巴赫S级8月31日前享经销商补贴 [22][23][24] - **消费者分化**:部分车主接受税负,另有准车主因10万+新增成本考虑退订(如保时捷911订单) [12][13] 行业趋势影响 - **进口车萎缩**:2024年进口车销量70万辆(同比降12%),2025年1-5月仅18万辆(同比降33%) [34] - **国产高端机遇**:仰望U8、蔚来ET9(78.8万起)、极氪009光辉(78.9万起)等接近百万级市场 [34] - **定价策略调整**:原卡线车型(如奥迪RS Q8 146.89万元)需重新定位,新能源车型需平衡配置与税负 [2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