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卡宴
搜索文档
宗馥莉十一前已辞职:因商标使用“不合规”,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张一鸣近年首次公开亮相;贾国龙回应西贝更换门头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11 08:08
娃哈哈集团高层变动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法人代表等职务,并已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程序[3] - 宗馥莉辞职原因被指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其决定经营自有品牌“娃小宗”[3] - 娃哈哈核心成员严学峰已于10月5日被解除立案审查,目前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其与宗馥莉共同关联188家企业[3] 字节跳动动态 - 创始人张一鸣近年来首次公开亮相,参与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该中心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旨在培养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3] - 公司针对中国内地因组织调整被动离职的正式员工推出新保障政策,在原有经济补偿基础上额外提供最长6个月、每月1.2万元的过渡性补贴,最高价值7.2万元[7] 消费与零售行业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门店更换门头事件,称红白配色改为白绿配色、“莜面村”改为“我从草原来”仅为小范围尝试,不会普及全国,未来或在中心城市设一两家类似星巴克黑标店的特色店铺[5] - 鼎泰丰微信商城将于2025年11月30日停止营业,目前商城仅有一款芝麻煎饼在售,此前品牌已关闭十多家门店[7] - 泡泡玛特万圣节系列盲盒开售几分钟即售罄,隐藏款“月影假面”溢价显著,价格从159元升至峰值2289元,溢价达13.4倍[10] - 霸王茶姬确认网球名将郑钦文成为其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郑钦文此前在2024年奥运会时的身份为“全球健康大使”[11] - 美团自营硬折扣社区超市“快乐猴”北方首店将于10月17日在河北燕郊开业,该店距离北京不到10公里,标志该新业态正式进入北方市场[16] 科技与人工智能 - 智谱公司回应IPO前夕裁员传闻,称其为不实造谣,公司近50个岗位需求待招,包括多模态生成算法工程师等职位,智谱为“AI六小龙”中首家启动IPO进程的公司[7] - 智元机器人回应赴港上市传闻,称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及聘请中金公司等投行负责发行事宜为不实消息,目标估值51亿至64美元的报道不实[7] - 美国《时代》杂志公布2025年度300大发明榜单,DeepSeek的R1推理大模型入选AI发明榜单,宇树科技的Unitree R1人形双足机器人入选机器人领域榜单[11] - 魔法原子发布面向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支持45kg移动负载和150kg最大负载,最高奔跑速度达6m/s[23] 汽车与出行行业 - 长城汽车调整直营渠道,坦克品牌退出部分长城智选门店,门店更名为“魏牌新能源直营”,目前魏牌直营门店已覆盖110城达430家,计划年底增至600家以上[16] - 零跑汽车发布豪华旗舰SUV车型D19预告图,新车配备激光雷达和贯穿式前后灯组,将于10月16日全球首秀[21] - 保时捷卡宴电子产品经理Dirk Assfalg表示,物理按键和旋钮(包括音量旋钮)将始终保留在保时捷车型中,不会因大尺寸触摸屏而消失[17] - 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研发制造商蓝霄航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货运版eVTOL产品研发和量产筹备[20] 投融资与资本市场 - 宁德时代旗下智能滑板底盘子公司CATL时代智能完成首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0亿元,投后估值超百亿,成为智能底盘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19] -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完成首笔境内人民币飞机融资,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旗下租赁子公司提供10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购置新货机[19] 行业数据与报告 - IDC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传统PC出货量达7590万台,同比增长9.4%,联想出货量1940万台,市场份额25.5%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7.3%[23] 跨国公司动态 - 高通公司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5] - 微软上海Azure云业务团队进行人员优化,裁员补偿方案为N+4,低于7月时的N+7方案,公司此前曾提供员工调动至澳大利亚的选项[16] - 美国强生集团在一起爽身粉被指致癌案中被陪审团裁决向死者家属支付9.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9亿元),强生表示将立即上诉并重申其产品安全[16] - 马斯克及X公司与4名前推特高管就遣散费诉讼达成和解,原索赔金额总计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和解条款未披露[17] 其他公司人事变动 - 极氪科技原首席业务官关海涛因个人家庭原因离职,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证实此消息[10] - 大疆多款产品大幅降价引发争议,深圳部分线下门店已开放10月2日至10月8日期间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申请退差价[7] 知识产权争议 - 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就王老吉海外商标归属再起诉讼,加多宝称其拥有全球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商标权,王老吉则称已完成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标注册[7]
中年人最爱的豪车,也扛不住了!
商业洞察· 2025-10-01 17:24
保时捷的战略转向 - 保时捷宣布暂停纯电车型推出,重新转向内燃机及混合动力车型[15] - 公司战略从“纯电先行”回摆至“动力系统并行”,核心911车系将扩充内燃机车型,下一代卡宴保留内燃机版本[16] - 保时捷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对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进行重组[16] 保时捷的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66.6%至7.18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从去年同期的15.7%骤降至5.5%[16] - 公司预计重组将带来约31亿欧元的特殊支出,并导致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进一步下调至2%[16] - 2023年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15%至7.93万辆,中国市场由北美地区接棒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1] - 保时捷的转型导致其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面临51亿欧元(约合424.8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17] 全球传统车企的普遍困境与调整 - 奔驰、沃尔沃、奥迪、福特等传统油车巨头迫于现实压力,撤回全面电动化目标,重新加大对混合动力及高效内燃机的投入[23] - 宝马电动车销量增长28.5%却难抵中国颓势,大众ID系列欧洲畅销但中国纯电腰斩,奔驰利润缩水43%[23] - 欧洲车企在电动化领域以自身短板对比中国车企的长处,面临成本竞争劣势,技术储备落后于中美,且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8]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3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90万辆,同比增长超40%[31] - 前8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创新高,首次双超2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近千万辆,渗透率超45%[31] - 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完成重大里程碑[32] 行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 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大变局,油车时代的“三大件”正逐渐被电车驱动系统所取代[12] - 未来的汽车市场将是“技术、品牌、客户体验”的多重博弈,而非简单的“燃油车 vs 电动车”对立[38] - 大众、丰田、本田、Stellantis、BBA等世界知名汽车巨头正通过与中国车企合作加速电动化[37] - 汽车工业靠内燃机专利“躺赚”百年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36]
保时捷718不卖了,小网红们又要找新的座驾了
虎嗅· 2025-09-06 08:10
保时捷718燃油版停产计划 - 保时捷718燃油版将于2025年10月正式停产[4] - 已接单车辆将继续交付 但后续订购将受限[5] - 欧盟市场因网络安全法规(UN R155)已停售该车型[37][41]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馈 - 718作为保时捷入门级跑车 起售价为65万元人民币[2] - 采用中置后驱布局与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10][21] - 被部分消费者视为"网红/微商专属"车型[13][16] - 二手市场价格低于蔚来/理想等品牌全新车型[15] 历史背景与产品演变 - 车型名称源自1957年发布的718 RSK赛车[22] - 现款车型源自1996年Boxster(986)及2005年Cayman[28] - 第一代Boxster全球产量达164,874台[35] - 1992年保时捷因全球经济衰退亏损2.4亿德国马克(约10亿人民币)[31] 电动化转型战略 - 纯电版718将采用PPE架构与800V高压系统[45] - 测试车辆已在纽伯格林赛道亮相[43] - 电动化转型被视为应对行业趋势的必要举措[47][51] - 新规符合成本考量(开发新系统达新车成本一半)[40] 技术特征与性能表现 - 现款718搭载2.0T四缸发动机与PDK变速箱[11][21] - 经典718 RSK采用管状空间框架结构 整车质量仅530kg[26] - 中置发动机布局优化前后配重 提升操控性能[25] -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有效抵消噪音与震动[25]
利润骤降67% 保时捷叫停自研电池并裁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8 09:15
公司战略调整 - 保时捷宣布重组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 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计划 将其转型为独立研发部门[1] - Cellforce原有286名员工中约200人被裁撤 仅保留约80人小型研发团队[1] - 公司电动化战略从"纯电先行"回摆至"动力系统并行" 2030年前将并行推进内燃机、插混与纯电三种动力路径[7] - 公司声明强调直至21世纪30年代中后期 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同时提供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型[7]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净利润35.95亿欧元 同比下降30.3% 销售回报率14.1%低于2023年的18%[5] - 2024年中国销量锐减28%[5] - 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从最初10%-12%下调至6.5%-8.5% 后进一步降至5%-7%[5][6] - 上半年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暴跌67% 净利润7.18亿欧元同比下滑66.6%[5] - 上半年销售回报率从去年同期15.7%骤降至5.5% 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从29亿欧元降至8亿欧元[5] 电池项目挫折 - Cellforce项目曾计划建设20GWh电池产能 预计2025年后用于高性能电动跑车[3] - 项目获得德国政府超5000万欧元补贴 但原计划商业模式被认定经济上不可行[3] - 退出电池项目导致约5亿欧元特殊损失 其中资产减记金额达2.95亿欧元[6] - 裁减员工将有机会转至大众集团电池部门PowerCo[6] 市场需求变化 - 电动汽车在中国和美国销量低于预期[3] - 上半年全球销量146,391辆 电动汽车占比36%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占比57%[7] - Macan车系上半年销量45,137辆 纯电版25,884辆超过燃油版19,253辆 但欧洲以外市场接受度远低于预期[7] 行业动态 - 欧洲电池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瑞典Northvolt申请破产 沃尔沃旗下NOVO Energy裁员50%[6] - 梅赛德斯-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也纷纷调整电动化时间表[7]
人均汽车产量世界第一之地,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3 15:18
汽车产业概况 - 斯洛伐克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占工业生产总量约44% 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 产业链就业人数约超2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近6% [7]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进口量同比下降32% 但斯洛伐克逆势增长10% 进口数量超过美国 日本德国美国分别下降17%/43%/48% [3] 产业集群特点 - 产业集中跨国巨头制造工厂 大众1991年建立生产基地 是集团全球唯一能在一个屋顶下生产多个不同品牌汽车的工厂 产品99%以上出口至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 [4] - 零部件制造成为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 斯洛伐克大众马丁工厂专注变速箱和底盘部件 93%以上产品用于出口 装配于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保时捷等品牌 [5] - 除大众外 标致起亚捷豹路虎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均在斯洛伐克扎根 [7] 地理与基础设施优势 - 地处欧洲心脏 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多瑙河平原等四大地理区域交汇点 是连接东西欧的关键纽带 拥有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与铁路网 [9] - 多瑙河提供低成本水路通道 使汽车及零部件能高效运往欧洲各地及港口 从斯洛伐克出发可快速抵达欧洲主要消费市场 [9] - 布拉迪斯拉发首都临近三国交界处 便捷交通为汽车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4] 政策与创新环境 - 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和专项财政补贴 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 作为欧盟成员国享受关税同盟贸易便利 [9] - 国家创新力全球排名居前 高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10] - 2019年启动《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 2023年6月批准更新版 包含3大类16项措施 旨在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 [10] 新能源领域发展 - 舒拉尼工业园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投资 国轩-伊诺巴特电池厂将落户 由国轩高科与斯洛伐克伊诺巴特合资建设 计划今年开工明年生产 [10] - 2024年11月斯洛伐克总理访华 签署多项新能源合作协议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11] - 2024年吸引外资的28个重要项目中 11个来自电动汽车领域 创造60%新增产能 占投资额90% [11]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斯洛伐克共有1117个充电点 2818个公共充电桩 总装机容量162兆瓦 [12] - 现有公共充电桩可满足电动汽车数量四到五倍需求 下一步将推动高速公路沿线超快速充电园区建设 [12] 产业地位与目标 - 人均汽车产量超过180辆 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被誉为欧洲的底特律 [8] - 目标不仅是稳住人均汽车产量世界第一 还要让人均动力电池产量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11]
豪车消费税缘何时隔9年再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09:25
政策调整内容 - 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格130万元/辆下调至90万元/辆,并纳入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汽车[2] - 二手超豪华小汽车销售免征消费税以避免重复征税[2] - 政策缓冲期仅3天,体现调控即时性,防止市场投机行为[15] 市场短期反应 - 北京路虎4S店在政策生效前两日出现抢购潮,90万元以上车型售罄,但20日后客流量锐减[2] - 捷豹路虎中国宣布7月20-31日期间为消费者全额承担新增消费税[3] - 青岛某二手车商客流量成倍增长,但多数二手车商反馈客流无明显变化[4][5] 行业长期影响 - 90万元以上新车销量预计受抑制,但二手车市场因免税政策或受益[4] - 准新车性价比提升,可能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二手车价≥含税新车价)[5][6] - 新能源超豪华车生产环节免税,成本优势较燃油车达40%[18][21] 政策意图分析 - 三重目标:引导理性消费、支持新能源发展、激活二手车市场[7] - 税基调整与市场促销幅度匹配(130万元车型降价30%后恰为90万元)[8][13] - 强化税收征管,明确精品/服务费纳入计税范围堵漏洞[16][17] 产业结构导向 - 抑制进口超豪华车(如奔驰G级、保时捷),扶持国产高端新能源(如蔚来ET9、仰望)[12][21] - 推动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生产端免税降低新能源制造成本[18][22] - 进口车市场持续萎缩,2024年1-5月进口量同比下降33%[13] 税制改革方向 - 体现"技术中性"原则,统一新能源/燃油车征税框架但差异化调控[22][23] - 扩大税基并后移征收环节,为消费税下划地方做准备[23] - 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消费,同时实现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8][24]
汽车视点丨降价超四成,进口豪车承压下行,本土高端品牌迎来机会?
新华财经· 2025-07-29 15:56
豪车税政策调整及市场反应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7月17日发布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豪车税门槛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 主要影响指导价102万至145万元的车型 占车市规模千分之一左右 [2] - 政策落地后保时捷、路虎、奔驰等豪华品牌推出"兜底"税费补贴政策 如保时捷8月31日前订购可全额补贴税费 路虎揽胜7月31日前购买指定车型可享全额补贴 奔驰部分车型8月31日前享限时尊享价 [1][2] - 新政对保时捷冲击最明显 其主力车型帕拉梅拉、卡宴S Hybrid大多位于受影响价格区间 保时捷销量已逐年下滑 新政将进一步挤压其市场份额 [3] 豪华车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102万至145万元区间车型销量约2万余辆 占比较小 但保时捷、奔驰S级、路虎揽胜等走量高端品牌受影响大于300万元以上超豪华品牌 [3] - 2025年1-5月乘用车累计进口17.9万辆 同比下滑32.5% 豪华品牌占进口车型销售总量90.9% 豪华和超豪华品牌销量分别为20.79万辆和1771辆 同比下滑14.8%和19.8% [4][5] - 保时捷上半年全球交付14.6万辆 同比下降6% 中国1-5月销量1.56万辆 同比下滑28.4% 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下滑2.5%、15%和28% [4] 豪华品牌应对措施 - 豪华品牌大幅降价促销 玛莎拉蒂Grecale最低报价36.96万元 相比官方起售价65.08万元直降28.12万元 折扣幅度近43% [6] - 保时捷Macan裸车价跌破40万元 卡宴最高优惠35% 选配完115万元的车型75万元可提车 帕拉梅拉优惠后便宜30多万元 [6] - 保时捷计划优化中国经销商网络 至2026年底减少约三分之一 因客户需求下降及销量减少 [7] 自主品牌发展机遇 - 新政对自主高端车型如仰望U8、尊界S800星耀行政版等有影响 但整体利好国产豪华车 因定价策略更灵活 可通过精简配置或优化定价降低影响 [8] - 2025年上半年宝马中国销量31.79万辆 同比下跌15.5% 奔驰29.32万辆 同比下降14% 奥迪14.5万辆 同比下降7.1% [9] - 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将登陆欧洲市场 成为首个进入欧洲顶级豪华车市场的中国制造商 2026年仰望U8和U9将面向欧洲销售 [9]
晚买3天怒亏10多万!“豪车税”门槛降低,高端国产车的春天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7-26 23:59
政策调整影响 - 两部门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7月20日起执行[1] - 实际开票价起征点计算为101.7万元(含13%增值税),新增征税对象覆盖101.7-146.9万元区间新车[3] - 政策导致7月20日前出现豪车抢购潮,保时捷、路虎等门店爆满,部分消费者为避税提前下单[1][5] 市场反应与策略 - 路虎推出"豪车税全额补贴"政策,7月20-31日购买指定车型可免除新增消费税[20][22] - 奔驰经销商对S级指定车型提供短期豪车税补贴(7月20日-8月31日)[23] - 保时捷未跟进补贴政策,但抢购热潮显示其产品仍具市场吸引力[25] 价格趋势与竞争格局 - 豪车价格普遍下降:奔驰S级指导价从2016年110.8-249.8万元降至96.26-204.26万元[11][12] - 玛莎拉蒂总裁终端优惠后全系低于起征点,宝马7系顶配含优惠亦低于90万元[14][15] - 乘联会指出当前90万元豪车实际价格与2016年130万元车型相当,政策调整旨在覆盖原避税车型[16] 国产新能源替代效应 - 进口车总量从2014年143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同比下滑33%,德系豪车进口量同比减少15%[34][35][38] - 丰田埃尔法2024年上半年销量腰斩至6731辆,极氪009、理想MEGA等国产新能源MPV抢占市场[40][42][43] - 问界M9、蔚来ET9、小米SU7 Ultra等技术突破削弱传统豪车溢价,蔚来底盘性能超越奔驰S级[49][50][52] 长期行业影响 - 豪车税或促使部分车型降价至起征点以下,进口豪车销量将进一步承压[30][31]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优势加速替代进口豪车,新能源车型成为主力[60][61][62] - 尊界S800顶配版因1000元差额被征税,但短期兜底政策未显著影响资本市场预期[55][56][58]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车企紧急兜底,消费者抢搭末班车
贝壳财经· 2025-07-23 15:37
政策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受影响区间为101 7万元-146 9万元 [3] - 新政覆盖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 [3] - 实际受影响车型涵盖宝马X7/X5M雷霆/X6M雷霆/XM、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丰田埃尔法、路虎揽胜、尊界S800等 [3]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101 7万-146 9万价格区间新车销量约2万辆,占90万元以上豪华车总销量3 7万辆的54% [4] - 进口豪华车需求显著下滑,2025年1-5月进口量仅18万辆同比降33%,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品牌均现下滑 [14]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规模千分之一,政策调整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 [2] 企业应对 - 捷豹路虎宣布7月20-31日期间购买指定车型新增消费税由公司全额承担,路虎揽胜盛世加长版可省约14万元税费 [2][11][12] - 奔驰推出8月31日前购买S级/GLS/迈巴赫指定车型"税改价不改"政策 [13] - 尊界S800对7月20日前锁单且超101 7万元用户免除10%消费税 [13] 消费行为 -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购潮,保时捷经销商单日订车近十台并延长营业至24时 [6] - 宝马X7/X5M雷霆等车型因进入征税范围成为消费者重点关注对象 [8] - 部分消费者因节省10余万元税费而提前购车计划 [9][10]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调整体现车市变化与税收政策的合理对应,确保税基稳定 [14] - 专家指出政策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经销商反馈车企兜底政策有效稳定销量,避免短期波动 [12][13]
豪车税新规前夕保时捷掀抢购潮!销售:晚买一天贵十几万
新华网财经· 2025-07-19 13:12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 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130万元(含税146.9万)下调至90万元(含税101.7万),覆盖101.7万-146.9万区间新车 [2][4] - 新规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动力类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 [2] - 政策直接影响保时捷、奔驰、宝马等高端走量品牌,而非劳斯莱斯、法拉利等300万以上超豪华品牌 [7][8] 保时捷市场反应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进入征税范围,现车资源紧张,单店单日成交6-7台 [5] - 7月19日为免税最后期限,消费者抢购导致销售激增,延迟开票将导致购车成本增加十几万元 [7] - 保时捷60万-300万价格带中90万-200万区间车型占比最高,受影响程度远超其他豪华品牌 [7] 其他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及宝马X7、X5M雷霆版等车型纳入征税范围 [9] - 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车型同样受新政冲击 [10] 超豪华品牌市场表现分化 - 玛莎拉蒂Grecale经销商清库存价低至38.88万元(指导价65.08万起),150台限时售罄,品牌前5月累计销量仅384辆 [14][15][17] - 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前5月销量同比下滑20%-39%,超高端消费群体购买力放缓 [20][21] 国产百万级电车崛起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109.8万元,2024年累计销量达7254辆 [25] -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超6500辆,部分消费者未试驾即下单 [25][26] - 至少7家自主品牌布局百万级市场,包括红旗金葵花国雅、东风猛士917等,岚图计划推出百万元级车型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