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业务

搜索文档
湖北广电股东减持,股价涨停封板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3:50
湖北广电网络表示,本次减持后,中信国安持股比例由6.71%降至5.97%,变动比例跨越1%整数倍,触发信息披露 义务。 公告强调,本次减持与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亦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对经营产 生重大影响。 7月25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广电公司湖北广电网络公告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 公司(简称"中信国安")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2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835.52万股,占总股 本的0.73%。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湖北广电网络与以华鑫信为代表的投资方启动光谷智算中心建设。光谷智算中心项目以湖北 广电网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依托长江文创产业园进行建设,拟在广电5G+北斗、文化大数据、广电元宇 宙(千世界)等方面进行超前布局,围绕光谷智算中心和AI算力资源集群,通过低时延、大容量、智能化的算力 网络,支撑千行百业AI算力的指数级需求,引领中国的AI生态发展。 根据7月15日,湖北广电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财报显示湖北广电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3亿元至2.6亿 元,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2.42亿元至2.72亿元。 湖北广电表示, ...
江苏有线上市十年利润开倒车:扣非后净利连续五年亏损,传统业务板块成拖累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09
业务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重点发展数据业务并布局算力服务支撑等十大增值业务,以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并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1] - 数据业务服务营收从2020年的6.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5亿元[5] - 工程结算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7.78亿元增至2024年的10.86亿元[5] - 销售商品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3.91亿元增至2024年的7.52亿元[5] 财务表现与盈利状况 - 公司营收在2017年达到80.95亿元峰值后连续多年下滑,2021-2023年增速仅为1.55%、0.63%、1.22%[2] - 2024年营收79.8亿元同比增长5.04%,归母净利润3.654亿元同比增长7.46%[2] - 扣非后净利润从2016年的7.854亿元高点持续下滑,2020-2023年分别亏损2.369亿元、1.993亿元、1.85亿元、3亿元[2]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056亿元,但同比增幅达31.49%[2] - 综合毛利率从2017年的30.73%下滑至2023年的24.07%,2024年小幅回升至24.66%[6] 非经常性损益依赖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7亿元,是当年利润总额的1.28倍[3] -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3680.9万元、委托投资损益9446万元、营业外收入4.44亿元[3] - 2021-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分别高达5.14亿元、5.11亿元、6.4亿元[3] 传统业务萎缩 - 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板块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收视维护费21.85亿元同比下滑6.43%,城建配套费17.36亿元同比下滑3.38%,数字电视增值服务费2.2亿元同比下滑25.71%[4] - 三项传统业务收入合计从2021年的48.1亿元(占比64.48%)下降至2024年的41.4亿元(占比51.89%)[5] - 收视维护费收入较2021年下降约20%,较2017年下降高达36%[5] 现金流与运营压力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达17.08亿元同比大增32.82%,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613.91万元[7] - 2024年末存货17.8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合同履约成本15.98亿元同比增长24.81%[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54.52%,从24.08亿元下滑至10.95亿元[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3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9.56%[8]
又一财务造假被公开谴责,交易所五年内拒收其上市申请!
梧桐树下V· 2025-06-30 18:09
高德信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2018年至2021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6,007.36万元、12,386.59万元、13,766.04万元、12,950.53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8.11%、59.77%、75.26%、63.27% [1][4] - 虚增收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7家关联公司虚构商企互联网接入、数字电路等服务业务,2018-2021年分别虚增1,318.29万元、5,651.01万元、7,593.02万元、6,865.57万元;二是伪造用户数据虚增家庭宽带业务收入,同期分别虚增4,689.07万元、6,735.58万元、6,173.02万元、6,084.96万元 [4] 监管处罚措施 - 北交所对公司给予公开谴责、五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1][8] - 深圳证监局此前已对公司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5名责任人合计罚款2270万元(个人罚款150万-1300万元不等) [1] - 实际控制人黄永权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北交所追加认定其五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 [1][9] 违规行为细节 - 公司在2021年11月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披露的申报文件包含虚假财务数据 [2] - 违规行为涉及违反《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多项条款 [5] - 公司于2022年4月1日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3] 责任人员认定 - 实际控制人黄永权被认定策划并组织实施财务造假 [5] - 时任董事长黄志贤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被认定负主要责任 [5] - 董事/副总经理黄永翔、时任副总袁立雄因未对异常情况核查被认定责任 [6] - 时任财务总监杨光冉因未有效核查财务异常被认定责任 [7] 申辩与裁决 - 部分当事人以已提起诉讼为由申请暂缓处分,但未被采纳 [7][8] - 财务总监杨光冉辩称不知情且已勤勉尽责,但监管认为其作为财务负责人应保证数据真实性 [7][8] - 所有纪律处分决定均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8][9][10]
暴跌超40%!两只A股股票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10 12:26
近日,A股市场有多家锁定退市的公司陆续进入退市整理期。 就在今天(6月10日),又有两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分别为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 (603003),股价双双惨烈下跌。A股市场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股价风险再一次显现。 盘中双双暴跌超40% 两只A股股票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今天有两家公司退市鹏博和退市龙宇双双进入退市整理期的。 行情数据显示,退市鹏博股价重挫,上午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4%,股价最低一度下探至0.22元,与此同 时,成交量急剧放大。 资料显示,退市鹏博的公司全称为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曾长期为鹏博士,公司 曾是A股市场一家较为知名的上市企业。鹏博士于1994年上市,如今上市时间已超过30年。鹏博士也曾 风光无限,据其官网介绍,公司连续9年蝉联"互联网百强企业"榜单,拥有全国范围的全业务增值电信 资质。鹏博士旗下的宽带业务对于京沪不少居民而言也不陌生。鹏博士市值最高时曾一度超过600亿 元,如今则仅4亿元左右,市值较历史最高峰缩水超过99%。 不久前的2025年5月30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 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 ...
暴跌超40%!两只A股股票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10 12:08
退市公司股价表现 - 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盘中分别暴跌超64%和45% [1][2][4][8] - 退市鹏博股价最低下探至0.22元,成交额达7045万元,换手率20.22%,市值缩水至4亿元 [4][6] - 退市龙宇成交额放大至1.09亿元,换手率12.99%,市值18.69亿元 [8][9] 退市原因分析 - 退市鹏博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7] - 退市龙宇同样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 [10] - 两家公司均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10] 公司背景 - 退市鹏博前身为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1994年上市,市值曾超600亿元,业务涵盖宽带和增值电信服务 [6] - 退市龙宇前身为上海龙宇燃油,1997年成立,主营业务包括数字生态服务和大宗商品贸易 [9] 其他即将退市公司 - 龙津退(002750)已于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12] - 人人乐(002336)将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024年净资产为-4.04亿元 [13] - 海越能源(600387)将于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主营业务为能源产业投资 [14]
多家昔日知名上市企业面临退市的启示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3:07
退市企业案例 - 人人乐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深交所拟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1] - 人人乐曾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历史高峰时期营收超百亿元,但2024年营收已跌至14.3亿元,较历史高峰萎缩近90% [1] - 鹏博士上市时间超过30年,曾连续9年蝉联"互联网百强企业"榜单,但当前市值仅剩约10亿元,较峰值缩水超过98% [2][3] - *ST美讯(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广汇汽车等昔日知名企业也最终走向退市 [3] 退市原因分析 - 人人乐传统卖场模式难以抵御电商大潮冲击,且未找到有效的新增长点和创新点应对变化 [3] - 鹏博士的宽带业务在基础服务商降费与行业价格战背景下难以招架,部分运营商的免费使用策略对其形成"降维打击" [3] - 企业未能适应社会经济与时代变革大潮,在产品和服务上未能跟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变化 [3] 行业启示 - 企业需持续巩固和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需及时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引领潮流 [4] - 企业产品应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为核心,决策需具备科学性和前瞻性 [4] - 投资者需根据最新情况动态评估企业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不可盲目迷信知名企业 [4]
天威视讯(002238) - 002238天威视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4
业务发展重心与规划 - 以宽带为抓手,持续推进固移产品融合,加大 5G 业务和千兆光网融合力度,力争用户体量增长 [1] - 定位成为领先的智慧广电运营商和智慧城市服务商,构建“新基建、新政企、新商业、新文化”四足鼎立发展格局 [1][3] - 完善 IDC 增值业务产品体系,优化内容、丰富应用领域,规划部署产品落地拓展方案 [3] - 提升数据中心自主运营软实力 [3] 利润下滑原因 - 传统有线电视、宽带业务收入及工程类收入下降 [1] - 固定资产增加,折旧费用相应增长 [1] - 计入本年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 [1] - 税收政策变化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 [1] 市场份额与业务占比 - 2025 年计划提升光纤宽带业务市场占有率,稳固电视用户并拉动回流 [2] - 各业务占比数据详见 2024 年年度报告 [2] 应对竞争策略 - 有线业务以宽带为抓手,持续固移产品融合 [4] - 业务转型进行充分市场论证、制定规划、识别风险,IDC 业务寻求突破、强化增值服务 [4] - 广电 5G 以固移融合业务为营销重点,打造新产品,针对不同用户推出策略,强化物联网场景创新 [4] -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4] 财务状况与目标 - 2024 年净利润为 -280.95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102.25%,2025 年计划实现净利润 0 元,减亏 100.00% [4]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下降 11.82%,主要因用户数量波动、子公司收入下降、工程项目减少 [5] - 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13.92 亿元,应对措施详见 2024 年年度报告 [6] 提升盈利能力措施 - 公众业务提升大带宽和高价值宽带产品用户占比,优化宽带业务用户结构 [5] - 政企业务重点拓展酒店、养老机构及应急广播项目,挖掘“智慧 +”领域机遇 [5] - 数据中心业务深耕重点领域客户,推进 IDC 销售及增值服务,利用 AI 技术降本增效 [5] 用户数量成果 - 2024 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为 127.75 万个,同比增长 1.75% [6] - 有线电视超高清(4K)用户终端数为 102.67 万个,同比增长 2.33% [6] - 有线宽带缴费用户数为 57.52 万户,同比增长 2.53% [6]
中国移动(600941):费用良好控制,扣非净利润增长亮眼
长城证券· 2025-05-08 21: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收入持平基础上,通过费用良好控制和毛利率提升实现扣非净利润较好增长,预计维持传统业务基本盘,通过政企等业务突破带动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93.09 亿元、10407.59 亿元、10844.71 亿元、11343.57 亿元、11899.4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7.7%、3.1%、4.2%、4.6%、4.9% [1] - 2023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17.66 亿元、1383.73 亿元、1460.55 亿元、1546.81 亿元、1644.08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5.0%、5.0%、5.6%、5.9%、6.3% [1] - 2023 - 2027 年,ROE 分别为 10.1%、10.2%、10.4%、10.6%、10.9%;EPS 分别为 6.11 元、6.42 元、6.77 元、7.17 元、7.62 元;P/E 分别为 17.5 倍、16.6 倍、15.7 倍、14.9 倍、14.0 倍;P/B 分别为 1.8 倍、1.7 倍、1.6 倍、1.6 倍、1.5 倍 [1] 2025 年一季报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2638 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增长 3.5%;扣非净利润 289 亿元,同比增长 10.8% [1] 业务情况 - 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固,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移动客户总数 10.03 亿户,5G 网络客户数 5.78 亿户,首季度手机上网 DOU 达 16.1GB,同比增长 8.0%,移动 ARPU 为 46.9 元;有线宽带客户总数 3.20 亿户,季度净增 548 万户,家庭宽带客户 2.82 亿户,季度净增 445 万户,首季度家庭客户综合 ARPU 为 40.8 元,同比增长 2.3% [2] - 政企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推动 AI + DICT 项目标准复制与规模拓展,打造商客市场场景化标准产品解决方案 [2] 费用控制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销售/管理费用为 144/129 亿元,同比下降 3.5%/1.7%,带动公司净利润率提升 0.4pp 至 11.6% [2] 股票信息 - 行业为通信,2025 年 5 月 7 日收盘价 114.30 元,总市值 24674.82 亿元,流通市值 1031.86 亿元,总股本 215.88 亿股,流通股本 9.03 亿股,近 3 月日均成交额 17.08 亿元 [4] 股价走势 - 展示了 2024 年 5 月 - 2025 年 5 月中国移动与沪深 300 的股价走势对比 [5][6] 资产负债表 - 呈现了 2023 - 2027 年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负债项目情况 [8] 利润表 - 展示了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利润表项目情况 [8] 现金流量表 - 给出了 2023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情况 [8] 主要财务比率 - 涵盖 2023 - 2027 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情况 [8] 每股指标 - 包含 2023 - 2027 年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8] 估值比率 - 列出 2023 - 2027 年 P/E、P/B、EV/EBITDA 等估值比率 [8]
又一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重罚!
梧桐树下V· 2025-01-14 21:42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2018年至2021年通过虚构商企互联网接入、数字电路等服务业务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1,318.29万元、5,651.01万元、7,593.02万元、6,865.57万元 [12] - 同期通过伪造用户数据虚增家庭宽带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4,689.07万元、6,735.58万元、6,173.02万元、6,084.96万元 [13] - 四年合计虚增营业收入占比高达38.11%-75.26%,其中2020年虚增比例最高达75.26% [13] 欺诈发行违法行为 - 2021年11月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申报文件引用虚假财务数据,涉及2018年至2021年6月报告期 [14] - 后变更申请为北交所上市,经两轮问询后于2022年4月撤回申请,但发行文件已存在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情形 [15] 处罚措施 - 公司合计被罚1000万元(信息披露违法200万元+欺诈发行800万元) [23] - 实控人黄永权被罚1300万元(300万元+1000万元)并实施5年证券市场禁入 [22][23] - 其他责任人员合计被罚2270万元,包括董事长黄志贤370万元、董秘黄永翔225万元等 [23] 责任认定依据 - 认定财务造假证据包括银行流水、合同、业务数据及询问笔录形成的完整资金闭环 [20] - 董事高管未对前十大客户异常情况勤勉核查,均被认定为直接责任人员 [18] - 实控人黄永权通过OA审批记录被证实组织指使造假行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