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湖南各市州新车上险数”发布,长沙稳居第一
长沙晚报· 2025-09-16 14:53
长沙汽车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湖南省乘用车上险总数83,228辆 其中长沙市以34,381辆位居第一 占全省总量41% [1][5][6] - 长沙市销量超过第二至第四名城市总和(衡阳5,423辆+株洲5,210辆+岳阳5,019辆)的一倍以上 [4][5] - 长沙常住人口约1,200万 占全省18% 但汽车销量占比达41% 体现显著消费集中度 [6]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湖南省7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40,877辆 占比49.11%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7% [5] - 长沙市新能源车上险数18,579辆 占比53.86% 追平全国平均水平且明显高于全省水平 [4][5] - 湖南车展新能源车销售占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31% 2024年53% 2025年64% [5] 区域市场结构特征 - 中高端车型在长沙销售表现显著强于其他市州 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问界M8等20-30万元区间车型进入销量前五 [7][13] - 全省销量前五车型以10万元以下为主(东风日产轩逸1,663辆、比亚迪海豹06 1,646辆等)[9][13] - 长沙成为中高端新能源车核心销售渠道:全省82%特斯拉Model Y、98%小米SU7、60%问界M8在长沙销售 [15] 品牌竞争格局 - 比亚迪在湖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全省销量前十车型中占7席 海豹06以1,646辆位居第一 [9][10] - 特斯拉Model Y在长沙以1,103辆位居单车型销量榜首 小米SU7以772辆位列第二 [8][13] - 造车新势力表现突出 问界M8在长沙销售656辆 理想L6销售486辆 [8][13] 市场基础设施与消费生态 - 长沙形成四大汽车集散地:中南汽车世界、麓谷汽车城、河西汽车城、6S汽车街区 覆盖90%在售品牌 [6] - 湖南车展形成强大品牌效应 每年4月底至5月初吸引全省意向购车者 产生显著"车市虹吸效应" [6] - 造车新势力广泛入驻长沙核心商业综合体 依托人流优势扩大销售触点 [6]
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自主冲击豪华市场,高端定义增量空间
民生证券· 2025-09-02 20: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大众市场(5-15万元)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自主品牌份额达70%但增长乏力 盈利空间承压 [1][12][16]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成为未来核心增量空间 品牌效应显著 盈利能力强 自主份额不足50% 存在超500万辆替代空间 [1][4][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 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4][14][24]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 缺乏龙头 为传统自主车企和二线新势力重点发力领域 需通过智能化或产品设计替代合资品牌 [4][15][18] - 海外豪华品牌分层明确: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 传统豪华品牌(BBA)依靠历史沉淀和技术标准化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高获得感和服务体验立足 [3][45][48] 分章节总结 中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1,100-1,2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00-600亿元 [2][13]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550-6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50-600亿元 [2][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销量400万辆 单车净利润2万元(BBA为3万元) 远期净利润体量800亿元 [2][13] - 1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均低于50% 其中15-25万元市场自主份额48%(2025Q2) 2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47.7%(2025Q2) [18][24] 海外豪华品牌建设路径 - 超豪华品牌:以赛道技术下放和限量策略维持高单价利润 如法拉利、保时捷 [3][41][43] - 传统豪华品牌:BBA通过历史沉淀、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化产品矩阵占据垄断地位 [29][30][32]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 通过高获得感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突破 [33][36][38] 自主品牌壁垒构建 - 品牌力分为保险属性(品质稳定性)和社会属性(身份溢价) 高销量和高端产品定位是关键 [49][50] - 理想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ONE)实现错位竞争 华为和小米借助消费电子品牌基础直接颠覆市场 [51][52] - 后来者需通过产品力越级领先(如外观、智能化、性能)实现差异化突破 否则难以超越头部格局 [52] 自主车企竞争格局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份额9.8%(2025Q2) 华为系问界份额9.6% BBA份额降至24.2% [24] - 15-25万元市场:大众、比亚迪领先 但格局分散 头部车企份额均低于10% [18][21] - 推荐标的:中高端新势力(小米、理想、小鹏) 高端子品牌传统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长安) [5]
豪华车专题报告:传统燃油向新能源过渡,关注品牌溢价&设计溢价两大主线
国金证券· 2025-08-13 17:27
行业投资评级 - 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荐品牌力卓越和产品打造能力强劲的公司 [5] - 持续看好拥有品牌溢价和产品细节打造能力出色的公司 [5] 核心观点 燃油豪华车市场 - 燃油豪华车核心溢价在于品牌溢价、设计溢价和技术溢价 [1] - 品牌溢价最为重要,国内分为一线豪华、二线豪华和其他豪华品牌 [1] - 设计溢价体现在产品精细化打造和车辆稀缺性,如豪华感和个性化 [1] - 技术溢价来自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三大件的高技术壁垒 [1] - 一线豪华品牌(BBA)在中高端市场销量断崖式领先,年销量50万辆以上 [25] - 二线豪华品牌年销量10万辆以上,如雷克萨斯、沃尔沃等 [25] - 超豪华市场销量集中在奔驰、路虎、保时捷等品牌,年销量破万 [28] 新能源豪华车竞争变化 - 新能源车技术溢价被削弱,品牌溢价和设计溢价成为核心 [2] - 华为、小米依靠品牌力取胜,理想依靠产品设计取胜 [2] - 国产电车在超豪华市场(150万元以上)布局较少 [2] - 高端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性较弱,竞争格局优良 [3] - 自主车企高端化初见成效,奔驰、宝马、奥迪销量下滑 [3]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力强劲的小米集团和华为智选 [5] - 边际关注产品打造能力强劲的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 [5] 目录总结 燃油豪华车概览 - 豪华车定义为售价20万元以上且由大众认可的豪华品牌推出的产品 [15] - 燃油豪华车分为一线豪华、二线豪华、三线豪华和超豪华品牌 [19] - 一线豪华品牌BBA在中高端市场销量领先,年销量50万辆以上 [25] 燃油豪华车竞争特征 - 高端车市场是追求溢价的市场,性价比要素被稀释 [38] - 技术溢价来自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的高壁垒 [49] - 设计溢价体现在产品精细化打造和稀缺性 [64] - 品牌溢价是支撑高端市场的核心,BBA品牌力最强 [74] 新能源时代竞争变化 - 新能源车技术壁垒削弱,品牌和设计溢价成为核心 [77] - 华为、小米、理想在高端市场领先,传统豪华品牌销量下滑 [21] - 国产电车在超豪华市场布局较少,价格难以触及150万元以上 [2]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力占优的华为系和小米集团 [5] - 边际关注产品打造能力强劲的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 [5]
雷军距离马斯克有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13
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的竞争 - 小米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25.35万,比Model Y便宜1万元 [3][4] - 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 2024年内地总销量48万台的一半 [4] - 美国媒体The Verge将YU7称为"中国版苹果汽车"和"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对手",引发美国读者复杂情绪 [3]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挑战 - 特斯拉完成首辆全自动驾驶汽车从工厂到客户的交付过程,全程无人介入 [4] - 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小规模运营,每次费用4.2美元,但配备安全员 [6] - 外媒The Verge批评Robotaxi存在驶入错误车道、突然刹车等问题,质疑其安全性 [6] - 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市场销量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竞争对手加剧 [6] 小米汽车的发展规划 - 小米汽车计划2027年出海,当前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市场稳住阵脚 [15] - 2027年小米汽车三大主力产品将成型:SU7、YU7和增程SUV(代号昆仑) [15] - 增程SUV将进入问界和理想汽车的舒适区 [15] 特斯拉的全球市场表现 - 特斯拉全球前三大市场为中国、美国和欧洲,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近一半 [16] - 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3%,5月欧洲市场销量下滑27.9% [16] -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总销量同比增长85%,市场占有率达5.4% [16] 特斯拉的应对策略 - 特斯拉可能推出低价版Model Y(代号E80),售价或降至15万元 [18] - 花旗银行建议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免费提供FSD软件并提供更多优惠 [18] - 分析师预测若无产能限制,小米YU7成熟阶段月销量可达6-8万辆 [18] 自动驾驶安全与声誉管理 - 小米SU7曾发生碰撞爆燃事故,导致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宣传降温 [7] - 特斯拉2016年因两起死亡事故将"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 [9] - 2021年特斯拉在近400起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事故中占据273起 [12] - Waymo无人出租车出行次数突破1000万次,未发生严重事故 [13] 产能与交付挑战 - 小米YU7 Max版本交付周期需7个月以上,标准版需12个月 [14]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用户要求退款和转单,主要因等待时间过长 [14] - 特斯拉Model 3曾因产能问题导致20%预定者要求退款 [8]
小米YU7大定超预期,人车家全生态势能向上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汽车、IoT、互联网、车载虚拟全景显示、激光雷达、具身智能、智能眼镜 公司:小米、宝马、Rockid、Meta、Ray - Ban、Oakley、华阳、大陆集团、京东方、德赛西威、马瑞利、速腾、禾赛、宇树、智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米汽车业务 - 核心观点:小米汽车订单超预期,未来产能释放和新车型规划是增长点,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 论据:小米 U7 发售一小时大定超 28.9 万台,超市场预期;原因是性价比高、品牌破圈、SU7 转单效应;预计 2025 年交付 35 - 40 万台;2025 年 Q1 毛利率 23.2%,环比提升 2.7 个百分点,但仍亏损约 5 亿元,后续交付能力提升等因素将释放盈利能力 [1][2][4][5][6] 小米公司整体业绩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业绩增长,得益于“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 论据:收入同比增长 47%,经调整净利润增长 65%;全球 MAU 超 7 亿;手机出货量重回中国市场第一,高端手机份额提升 [1][6] 小米 IoT 业务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成为毛利润贡献最大板块,靠性价比提升性能成长 - 论据:在性价比模式下提升产品性能,尤其在智能大家电领域,结合用户、品牌和营销能力快速成长 [1][7] 小米互联网业务 - 核心观点:2025 年 Q1 收入增长,符合“硬件获客,软件赚钱”逻辑 - 论据:收入同比增长约 13%,毛利率持续提升 [2][8] 车载虚拟全景显示技术 - 核心观点:小米 SU7 推动该技术发展,但量产有挑战 - 论据:宝马提出概念并计划应用,小米 SU7 率先配置,带动关注;与传统 HUD 和远端屏有区别,显示体验和信息丰富度有优势;量产面临光学设计、散热等挑战 [9][10][11][12] 激光雷达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空间拓宽,成本下降,车企倾向标配 - 论据:受渐进式智驾落地、成本下探驱动;2024 年国内乘用车标配超 150 万颗,渗透率约 6%,预计随 L3 级落地攀升;单颗售价从 2020 年 2.4 万元降至 2025 年 Q1 的 2500 元以内;车企为提升智驾算法效率将其作为走量车型标配 [2][15][17][19][20] 具身智能领域激光雷达应用 - 核心观点:激光雷达应用广泛,市场有望扩容 - 论据:在视觉感知中与摄像头组合常见;因高精度和价格友好适用于复杂和低速短距场景;预计到 2028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4 亿美元,激光雷达受益 [24][25][26] 小米 AI 眼镜 - 核心观点:定价续航有优势,备货可观,软件有优化空间 - 论据:定价遵循行业趋势,续航提升;备货量相对可观;硬件有提升,软件电子防抖等有优化空间 [27][31][34] 智能眼镜行业 - 核心观点:未来发展前景好,产业链将受益 - 论据:基础功能向屈光度矫正和电致变色发展;显示功能是趋势;目前出货量小,未来有望高速增长;市场扩大后产业链多环节将受益 [29][33][41][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D 雷达新增纵向天线,具备测高能力,综合性能升级,市场认为远期激光雷达存在感更强,L3 级及以上车型可能两类传感器并用 [21] - Rockid Glass 已量产,闲鱼市场加价,供不应求,产品定位和产品力有吸引力 [32] - 国产 SoC 品牌在 AI 眼镜领域有望崛起,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将推出更具成本效益方案 [38] - 当前 AI 眼镜应用场景有语音交互等,未来将发掘新场景 [40]
雷军的疯狂抢购游戏
新浪财经· 2025-06-27 19:59
小米YU7销售表现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创行业新纪录 [1] - 前2分钟19.8万大定中12.8万锁单,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今年前5月中国销量总和 [1] - 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单款车型销量可排去年新势力车企第四位 [1][7] 营销策略与行业影响 - 采用类似手机抢购模式,产能有限导致交付周期达33-52周,消费者需快速决策 [2] - 延续SU7营销打法,包括与"蔚小理"联动、雷军个人IP强化、测试数据预热等 [4][6] - 传统车企高管质疑数据真实性,认为汽车供应链扩产难度远高于手机行业 [2]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YU7起售价25.35万元,较Model Y低1万元,实际价格接近因特斯拉免息政策 [8] - 完全摆脱"性价比"标签,定价与理想L6等高端车型持平,品牌溢价能力提升 [9] - 像素级对标Model Y,安全性被重点强调,雷军称"安全是前提、基础、一切" [6][8] 市场反应与黄牛现象 - 二手平台出现代抢服务,代抢费达数千至万元,锁单后禁止修改购车信息抑制黄牛 [7] - 用户信心显著提升,行业认为YU7产品力无短板,热度延续自SU7的成功 [8] - 雷军预期火爆,留资量为SU7同期三倍,定价决策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分钟 [7] 雷军个人角色与公司形象 - 雷军回归主导营销,通过社交媒体预热、直播剧透、工厂探访重建传播节奏 [4] - 演讲风格强化品牌感染力,现场观众反馈显示其出场显著提升关注度 [6] - 公司定位从"汽车新人"转向"重点企业",要求以更高标准应对行业审视 [6]
早报|高考成绩出炉,宇树王兴兴报考建议火了/雷军:预计小米 YU7 会和 SU7 一样火爆/苹果官网上线国补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44
苹果直营渠道国补活动 - 苹果推出直营销售渠道国补活动 覆盖北京和上海 其中北京仅限Apple Store在线商店 上海为线下零售店 [5][6] - 支持商品包括iPhone 16/16e/15/15 Plus iPad Air/mini/数字标准版 Apple Watch Series 10/SE Mac系列等 其中iMac仅限特定配色 [6] - 参与国补订单不支持部分退款 换货 保价退差 每单限购一件 且不与年年焕新计划 换购计划或AppleCare+服务同时下单 [6] iPhone 17系列新机型 - iOS 26 Beta2新增壁纸分辨率与传闻中iPhone 17 Air屏幕尺寸匹配 推测将推出Air/Slim机型 [5] - 分析师郭明錤透露iPhone 17 Air配备6.6英寸屏幕 分辨率约1260×2740 目前没有iPhone拥有这一分辨率 [5] 小米汽车动态 - 雷军预计小米YU7将与SU7同样火爆 用户留资量是SU7同期3倍 [7][11] - YU7基于Modena平台开发 但90%零部件重新设计 驾驶风格偏舒适 与SU7不同 [11] - YU7提供3个版本:标准版后驱CLTC续航835km Pro版四驱续航770km Max版高性能四驱续航760km [12] OpenAI硬件争议 - OpenAI与Jony Ive合作项目"io"被初创公司iyO指控"像素级抄袭" 法院叫停宣传物料 [14] - iyO称OpenAI早已知晓其品牌产品 双方多次接触 包括讨论收购可能 但OpenAI最终推出竞争产品 [14][16] - 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io项目 iyO指控其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 导致融资营销计划受干扰 [15][16] 英伟达高管减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启动减持计划 两日出售10万股 价值1450万美元 [17][18] - 计划今年减持600万股 按当前股价计算总值约8.65亿美元 占其持股比例不到1% [18] Meta AI布局 - Meta暂停收购AI视频初创Runway AI 后者估值超30亿美元 [19] - Meta近期积极收购AI公司 包括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无投票权股权 [19] - 对收购失败公司开启"挖墙脚" 向OpenAI Google等公司技术人员开出高薪 [20] AI芯片初创动态 - AI芯片初创Snowcap Compute获2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前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加入董事会 [20] - 计划2026年前推出首款基础芯片 采用氮化铌钛材料 称每瓦性能可达当前最好芯片25倍 [21] - 前OpenAI CTO Mira Murati新公司TML融资20亿美元 估值100亿美元 计划开发企业定制AI和消费级聊天机器人 [22][23] 岚图汽车新品 - 岚图FREE+预售价22.99万元起 搭载华为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系统 [41] -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 综合续航1400+km 四驱版零百加速4.9秒 配备全铝底盘和EDC可变魔毯悬架 [42] - 首创全拟真换挡系统 通过算法模拟声浪体验 [42] 其他科技动态 - 制糖工厂开源AI充电管家SDC小电拼代码 项目含68万行C++代码 支持PD抓包 [7][9] - 小米MIX Flip 2公布外观 搭载新一代龙骨转轴 配备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和5165mAh电池 [36] - ElevenLabs发布语音对话式AI个人助理11ai 支持5000种音色 可接入Perplexity和Google日历等 [38] - 饿了么上线骑手AI助手"小饿" 每日主动服务超2000万次 支持语音交互和智能路线分析 [44]
小米集团-W(01810):YU7前瞻:延续运动风格,深耕豪华品牌调性
天风证券· 2025-06-22 2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YU7热度破圈,作为高端化代表之作,选装配置性价比是热卖胜负手,存在热销程度大超市场预期可能,超预期后其相对高端定价和运动属性风格或获估值溢价,还将首次验证小米人、车、家生态闭环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新车周期下加速升级,预计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情况 - 小米旗下首款SUV YU7预计6月底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快充、长续航和英伟达Thor芯片,动力有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可选,百公里加速最快3.23秒 [1] - YU7是小米背水一战的翻盘产品,小米SU7和YU7的L113拉长,外观更协调经典 [1] - 从产品定义看,YU7是小米相对回归实用主义,但延续SU7和品牌调性的尝试 [1] 生态与市场表现 - SU7受限于空间和架构,小米生态联动未充分发力,YU7或将成为小米人车家样板房,利于小米集团整体营收增长 [2] - YU7技术发布后三天内平台累计留资用户是同期SU7三倍以上,60%以上用户首次留资,40%以上用户此前未使用过任何小米产品,关注度和用户破圈程度超预期 [2] - YU7定价策略核心在于物有所值,豪华配置选择优惠策略或成胜负手 [2] 产能情况 - 6月19日小米竞得北京亦庄新城一块占地48.5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紧邻小米汽车二期工程项目,或用于后续工厂建设 [2] - 小米二期工厂此前已完成验收,有望年中左右投产 [2]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25,949.17百万股,港股总市值1,402,552.62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10.01港元,资产负债率46.70%,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59.45/15.36港元 [4]
618收官,小米剧透野心
雷峰网· 2025-06-20 15:51
小米618销售业绩 - 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355亿元,刷新品牌大促历史销售纪录 [2] - 直播前全平台累计销售额已达343亿元,预计618大获全胜 [2] 小米YU7产品动态 - YU7留资率高于同期SU7三倍,60%为首次留资用户,40%首次使用小米产品,破圈效应显著 [3] - 价格不会便宜,标准版性能不输SU7 Pro,需把控价格预期 [4] - 业内人士认为理想L6竞争力强劲,YU7面临外部挑战 [4]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全国小米汽车门店突破300家,SU7累计交付超25万台,5月单月交付量超2.8万台 [4] - SU7系列交付周期为38-42周,产能扩建中但短期难大幅缩短 [4] - SU7 Ultra刷新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纪录(7分04秒957),跻身全球汽车文化核心圈层 [4] 小米平板及智能硬件 - 平板7S Pro 12.5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厚度5.8mm,重量576g,配备3.2K/144Hz护眼屏 [5] - Redmi K Pad对标iPad mini,小米平板在京东1500-3000元价位段销量与销售额双第一 [5] - 2025Q1平板出货量全球前三,TWS耳机和可穿戴腕带设备国内出货量分别第一和第二 [6] 智能大家电增长 - 智能大家电同比增长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超110万台、88万台、74万台,同比增速均超65% [6] - 目标2030年与美的、海尔等优秀企业并肩 [2] 生态与新品布局 - 直播剧透7款新品,包括平板7S Pro 12.5等,强调全生态布局 [2] - 智能生态产品包揽京东和天猫153项第一 [5]
汽车行业周报:尊界S800、小鹏MONAM03Max上市,比亚迪、吉利、奇瑞宣布限时优惠-20250602
国海证券· 2025-06-02 2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1][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2025 年该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 [22] - 自主崛起新阶段进入高端化发展战略进攻时刻,30 万元以上优质供给车企有望受益,推荐理想、江淮、吉利、比亚迪、长城汽车,关注赛力斯 [22] - 高阶智驾“平价化”提升渗透率,领先整车和相关零部件受益,推荐小鹏、华阳、德赛西威、科博达,关注经纬恒润 [22] - 机器人量产有望 0 - 1 突破,推荐拓普、三花、北特科技 [22] - 出口环境复杂,看好自身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推荐福耀、星宇、银轮股份 [22] - 商用车方面,重卡内需 2025 年有望恢复,推荐福田、中国重汽 A,客车内需出口向上,推荐宇通客车 [22] 本周动态 周动态 - 5 月 30 日江淮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 S800 上市,定位超豪华智能电动轿车,售价 70.8 - 101.8 万元,目标打破外资对百万级豪车垄断 [8][18] - 5 月 28 日小鹏 MONA M03 Max 版上市,502 长续航 Max 版 12.98 万元、600 超长续航 Max 版 13.98 万元,车系连续 4 个月单月交付超 1.5 万辆 [9][19] - 比亚迪 5 月 23 日启动促销,王朝网和海洋网 22 款智驾版最高补贴 5.3 万元;吉利银河 5 月 26 - 6 月 1 日限时补贴;奇瑞 5 月 27 日响应,四大品牌超 30 款车型最高优惠 5.5 万元 [10][20] - 5 月 29 日理想汽车发布 2025Q1 财报,营收 259 亿元,同比 +1.1%,环比 -41.4%;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 +9.4%,环比 -81.7%;预计 Q2 交付 12.3 - 12.8 万辆,营收 325 - 338 亿元 [11][21] 周观点 - 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推荐”评级,推荐多类车企和零部件企业 [22] 本周板块追溯 板块涨跌幅 - 2025.5.26 - 5.30 A 股汽车板块跑输上证综指,汽车板块指数 -4.1%,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为 -9.5%/-1.2%/-1.9%/+3.4%;港股汽车整车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吉利涨跌幅分别为 -1.1%/-3.2%/-6.5%/-11.7%/-13.2% [11][23] 个股涨跌幅前十 - 本周涨跌幅前十个股中通达电气领涨(+50.1%),雷迪克领跌(-14.1%) [31] 新闻与公告 重要公告 - 明新旭腾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增持 149.6 万股,占总股本 0.92%,增持金额 2561.18 万元 [33] - 正裕工业触发可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将提前赎回“正裕转债” [34] - 福田汽车拟与亿纬锂能合资设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 5 亿元,双方各持股 50% [35] - 安凯客车持股 5%以上股东拟减持不超 939.51 万股 [36] - 万里扬股东拟减持不超 3937.8 万股 [37] - 恒帅股份获批发行 3.2759 亿元可转债 [39] - 斯菱股份 5%以上股东及部分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 216.9 万股 [40] - 卡倍亿设立境外全资孙公司“卡倍亿电气(日本)有限公司” [41] - 福达股份拟投资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项目,规划用地约 132 亩 [42] - 长源东谷向 17 名激励对象授予 52.4 万股限制性股票 [43] - 双林股份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 15 亿元 [44] 重要行业新闻 - 5 月 23 日东风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汽车智能化等领域 [45] - 5 月 26 日广汽进军巴西市场,上市五款新能源车,计划投资 76.12 亿元 [46] -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新能源车累计产量突破 300 万辆,印尼市场市占率超 37% [47] - 长安汽车宣布未来五年推 7 款以上高端车及 60 款新数智产品,2025 年目标收入 3000 亿元、销量 300 万辆 [48] - 5 月广汽与安利捷签约埃及 CKD 项目,预计 2026 下半年量产,年产值超 8000 万美元 [49] - 哪吒汽车原 CEO 张勇超 4050 万元股权被冻结,母公司创始人股权亦被冻结 [50][51] - 5 月 26 - 28 日御风未来“空中出租车”亮相,与中航租赁签 100 架意向订单 [52] - 5 月 28 日小鹏 M03 Max 上市,较此前版本最高降价 2.6 万元 [53] - 5 月 22 日高合获 10 亿美元重组投资,盐城工厂改造 [54] - 国轩高科摩洛哥工厂将动工,一期 20GWh,二期扩至 40GWh [55] - 5 月 27 日瑞声与创晟达成车载信号传输处理合作 [56] - 英伟达对华特供芯片降价近半,最快 6 月量产 [57] - 禾赛科技 2025Q1 营收 5.3 亿元,同比 +46.3%,预计全年营收增 44% - 69% [58] - 5 月 27 日奇瑞公布自动跟随机器人专利 [59] - 小米 2025Q1 汽车业务营收 181 亿元,SU7 系列交付 7.5869 万辆,YU7 预约咨询量超同期 SU7 [60][61] - 5 月 28 日小鹏 MONA M03 加推 4 款新版型升级上市 [62] - 2025Q1 比亚迪插混海外出口量超越纯电车型 [63] - 5 月 29 日极氪与蔚来达成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合作 [64] - 柯马为理想汽车提供增程器自动化装配方案 [65] - 5 月 29 日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启动,机器人板块早盘攀升 [66] - 特斯拉自营保险业务 2023 年赔付率 92.5%,陷入亏损 [68] - 5 月 29 日阿维塔进军中国香港市场 [69] 行业指标跟踪 - 2025 年 4 月汽车产销环比降 12.9%和 11.2%,同比增 8.9%和 9.8%;乘用车产销环比降 12.4%和 10%,同比增 10.2%和 11%;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 43.8%和 44.2%;商用车产销环比降 16%和 17.9%,同比增 1.3%和 2.7% [70]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多家重点关注公司 2024 - 2026 年 EPS、PE 及投资评级,如银轮股份、保隆科技等 [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