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石X5
搜索文档
 大疆3月“砍半”影石市占率? 两份报告迷雾背后的全景相机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21:51
(原标题:大疆3月"砍半"影石市占率? 两份报告迷雾背后的全景相机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7月刚杀进全景相机赛道,10月就拿下近半数市场份额? 大疆Osmo 360上市首季的"战绩",被久谦中台的一份报告推上风口。这份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收入口径下,影石市占率从此前的85%~92%骤降至49%,大疆则以43%份额强势分 流。 这一表述在图示中更为直观,冲击力极强:灰色的影石市占率在第三季度被骤然砍半,代而取之的是代 表大疆市占率的鲜亮蓝色。 这两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正在全景相机市场掀起波澜 两份不同的报告 大疆、影石贴身角逐 虽双方报告数据差距极大,但均能得出一个结论:入局全景相机的大疆,强势改变了市场格局。 大疆的全景相机osmo360自7月31日发布起,至今不过3个月。根据久谦中台的报告,大疆如同"爽文"一 般,数月就"拉齐"了与全景相机市场龙头位的影石的身位。 此前,2023年、2024年、2025年半年报中,消费级全景相机均占影石营收的86%。 根据影石创新财报,第三季度,其营收并未遭受重大打击,反而是几乎翻倍——实现营收29.40亿元, 同比增长9 ...
 这家深圳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已超去年净利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4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92.64% [1] - 第三季度归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15.90%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11亿元,同比增长67.18%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下降5.95% [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持续开拓市场、推出新品、扩大线上线下销售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总额超10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 [1]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64.81%,占营收比例达17.81% [1]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2.56亿元、4.48亿元和7.77亿元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近1000项 [1] - 研发费用显著上升原因包括加大芯片定制、战略项目投入及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1]   新产品进展与市场认可 - 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公测近尾声,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在部分区域市场发售 [1][6] - 影翎Antigravity入选《时代》杂志“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 [6] - 公司计划于10月28日发布新款全景相机X4 Air [6] - 公司手机云台Flow 2 Pro登顶天猫榜单第一 [6]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策略 - 2024年全球智能影像设备行业CR3达78.9%,市场集中度高 [5] - 公司2024年市场份额从28.4%提升至35.6%,为增长最快的头部企业 [5] - 竞争对手大疆2024年营收800亿元,为公司14倍;净利润120亿元,为公司12倍 [5] - 面对竞争,公司明确“创新>价格战”策略,未加入对手的降价活动 [6] - 大疆近期发布多款产品直接对标公司核心产品,并采取低价策略 [5]   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外协生产”模式,70%以上生产环节外包 [7] - 2025年半年报外协加工费用同比增长62.3%,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代工厂产能紧张 [7] - 芯片主要采购自索尼、安霸等国际品牌,存在供应链风险 [7] - 公司本季度加码布局定制芯片等前瞻性战略项目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7]   利润表现与未来展望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公司为未来布局的主动性投入大幅增加 [4] - 若剔除为未来布局的主动性投入,三季度利润指标优于去年同期 [4]
 影石CEO“道歉”引关注,大疆降价风波后,国产影像市场竞争再起波澜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29
此外,他还表示,本周内转发该条微博的用户,有机会抽取获得"影石相机全家桶或大疆OSMO系列全 家桶"一份。 这一表态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波影石'道歉式营销'堪称教科书级,成本极低、声量极 高";也有人表示,"与其打口水仗,不如比拼产品和服务,看谁能真正赢得用户口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国产影像行业的竞争剧情再更新。 10月13日,影石创新CEO刘靖康在微博发文称,"可能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导致DJI大幅降价。 很多刚购买DJI产品的消费者,为表歉意,在10月2日至10月8日期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在本条微博 下晒订单证明,可获得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 从"互卷"到共进,国产影像厂商新一轮博弈 "刚买就降价",品牌面对吐槽各出应对 近日,大疆在官网提前挂出"双十一"促销信息,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等多款产品价格直降 数百至上千元。由于降价幅度较大,一些消费者表示"刚买就降价",感到被"背刺"。10月9日降价首 日,大疆线上官方旗舰店一度出现抢购潮,部分型号如云台相机Pocket 3标准版短时间内售罄。 针对消费者维权呼声,大疆此前回应称:"我们注意到由此引 ...
 年入800亿的“直男品牌”,“背刺”小红书女孩?
 36氪· 2025-10-12 08:40
 降价事件概述 - 公司于10月9日对多款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其中Osmo Pocket3从原价3499元降价近700元,降幅近20%;Mini3优选迷你航拍机降900元,Mini 4 Pro航拍无人机降1478元,运动相机Action4最高降价1129元 [1] - 此次降价被官方称为“双11”常规促销,但因时机突然,导致许多在9月底为国庆出行购机的用户错过了“7天价保”期限,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8] - 降价对品牌长期积累的“硬通货”光环构成冲击,可能催生更多等待降价的消费者,从而削弱品牌溢价能力 [5]   市场反应与消费者情绪 - 降价在社交平台迅速引起大批用户不满,“大疆降价”、“大疆把消费者当傻子”等话题在小红书上发酵 [2][8] - Osmo Pocket3因其出色的视频拍摄和美颜功能,在小红书平台拥有超1450万次讨论、近18亿浏览量,被视为“Vlog神器”和“情绪价值”象征 [2][10] - 消费者不满源于公司产品长期以价格坚挺和稀缺性著称,Pocket3标准套装在官方渠道常处“缺货”状态,需限时抢购,甚至出现加价购买现象,被戏称为“电子茅台” [4][10]   公司竞争格局与市场压力 - 公司在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而竞争对手影石创新的市场份额同期从28.4%提升至35.6% [18] - 为应对竞争,公司于7月31日推出定价2999元起的8K全景相机Osmo 360,比竞争对手影石X5的定价便宜近800元,此举被视为对影石创新的正面狙击 [18] -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增速已从2023年的32%降至2025年的20%,增量空间持续收窄,公司主营业务面临增长压力 [17]   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 - 公司近年来产品创新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例如2020年发布的Mavic Air 2无人机与前代产品相似度高,2025年5月发布的Mavic 4 Pro在主摄焦段上未实现较大突破 [17] - 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于8月6日推出扫地机器人DJI ROMO,售价4699元至6799元,目前销量约1.2万台,但用户反馈存在漏扫、清洁不净等痛点问题 [20] - Pocket3的成功在于针对女性用户需求进行了功能升级,如美颜选项和实况照片功能,使其在淘天平台一年内销售额达1.24亿元,在普通数码相机类目中断层第一 [16]   售后服务与渠道管理问题 - 在降价争议中,公司暴露出产品售后服务不统一的问题,线上平台通常设有“7天价保”和“30天无理由退货”,而线下门店处理方式各异,补偿方案存在差异 [10][11] - 部分线下门店承诺对7天内的订单退还差价,一些门店为7-15天内退80%差价,还有门店以沉默应对,官方杭州中心门店的补偿方案则根据购买时间段提供不同补偿 [10] - 渠道补偿措施的差异未完全平息消费者不满,部分用户直言若无法获得实质补偿将持续抵制公司产品 [13]
 大疆降价风暴背后,藏着一场生死攻防战
 商业洞察· 2025-10-11 17:39
 文章核心观点 - 大疆在2025年10月初对多款产品进行的大幅降价促销,并非简单的清库存行为,而是消费级影像设备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为应对专业对手和跨界手机巨头所采取的主动防御策略,旨在构筑价格护城河并抢占市场[5][24][37] - 此次降价引发了显著的消费者维权问题,暴露出公司在不同销售渠道(尤其是线下)的价格政策、售后标准及与消费者的沟通方面存在明显不足[3][17][23]   降价事件与消费者反应 - 2025年10月初,大疆预告对Pocket 3系列、运动相机、无人机等多款产品进行限时促销,其中Osmo Pocket 3全能套装降价900元,运动相机Action 4最高降价949.8元[15][16] - 降价导致部分在促销前刚完成购买的消费者产生强烈不满,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刚买就降价”的维权声音,消费者自嘲为“大冤种”[3][14][15] - 消费者能否获得价差补偿或退货,高度依赖购买渠道,线上平台通常提供7天价保和30天无理由退货,而线下渠道政策不一,部分门店拒绝补偿或处理方式混乱[17][18][21]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大疆在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份额出现显著下滑,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而专业竞争对手影石创新的市场份额同期从28.4%提升至35.6%[25][27] - 公司面临来自手机巨头的跨界竞争压力,OPPO和vivo均已启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项目,并计划在2026年及以后推出产品,其拥有技术积累、供应链和线下渠道优势[32] - 大疆已于2025年7月底推出全景相机Osmo360,直接对标影石产品,并以更低价格(从2999元降至2585元)冲击市场,展开反击[28][29]   降价行为的战略意图 - 对于上市近2年、销量破千万的Pocket 3,降价符合行业新品发布前清理老款库存的惯例,但此次远超常规的降幅表明其意图不止于此[33][34][35] - 大幅降价的核心战略目的是构筑“价格护城河”,通过压低老款产品价格,提高新入局手机厂商的定价难度,从而拖慢其市场渗透速度,为下一代产品Pocket 4的上市争取缓冲期[36][37] - 此策略被视为以短期利润换取市场和用户生态黏性的选择,是专业影像厂商与跨界巨头较量的开始,预示着消费级影像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37][38]
 全景相机的第一仗,大疆比想象中激进
 雷峰网· 2025-08-12 18:10
 核心观点 - 大疆全景相机Osmo 360发布后销量远超预期,全生命周期销量预期从一百多万台提升至三四百万台[1][3] - 大疆采取激进策略与影石竞争,包括定价对标影石X4但参数对标X5,部分地区接入国补使价格更具竞争力[4][5] -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规划,计划将影音类产品占比从21%-22%提升至30%-35%,创新类产品从13%提升至20%,无人机占比从65%缩减至50%以内[4] - 大疆在营销和渠道上全面发力,包括增加市场预算、线下广告投放、提高代理商返点比例等[8][9] - 产品供不应求主要由于产能限制和供应链问题,而非饥饿营销[12][13][14] - 大疆在硬件上已接近影石,但软件算法和用户体验上仍有明显差距,预计需要2-3年追赶[18][19]   大疆的竞争策略 - 定价策略激进,Osmo 360定价2999元,比竞品影石X5便宜近800元[4] - 采取"包抄式围攻"策略,定价看齐影石X4,产品参数对标X5[5] - 提高代理商返点比例,增加销售门店补贴力度[8] - 加大市场投入,线下广告直接对标影石[9] - 与商场谈排他协议,限制影石渠道扩张[8]   产品表现与预期 - 发布首日销量达5-6万台[3] - 全生命周期销量预期从150万台提升至三四百万台[1][3] - 首批分货量较少,欧洲某国家仅分配不到3000台[13] - 原计划7月试产,9月排产5万台,10月排产10万台,现产业链紧急加单[13]   产品技术特点 - 采用定制1/1.1型正方形传感器,成像面积等效1英寸但体积更小[9][10] - 硬件参数与影石X5相似度达95%[18] - 主要技术短板在软件算法,如图像拼接平滑度不足[18] - 缺乏全景相机用户数据积累,仅有两轮内测数据[19]   行业竞争格局 - 影石迅速反击,X5降价500元至3298元,X4活动价2499元[6] - 影石商场门店月销售额从20万增长至50万,大疆平均200万[8] - 双方共享部分供应链资源,如欧菲光、舜宇光学[15] - 核心零部件供应紧张,如索尼CIS芯片配额制[15]   公司战略调整 - 从无人机转向影音类和创新类产品[3] - 扫地机器人ROMO国内年出货量目标50万台[3] - 制造外包给比亚迪和立讯精密,保留NPI中心[14] - 代工厂频繁更换,目前Osmo 360由西可通信代工[14]   行业挑战 - 全景相机硬件迭代空间有限,创新放缓[20] - 软件算法需要长期积累,大疆预计2-3年追赶影石[19] - 行业可能陷入价格战和内耗,类似扫地机器人行业[21]
 两大超级独角兽,互攻腹地
 36氪· 2025-08-06 15:55
 公司战略动态 - 影石创新于7月28日官宣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由Insta360与第三方共同孵化,旨在重新定义飞行体验并进入大疆主导的无人机赛道[1] - 大疆于7月31日发布8K超旗舰全景相机Osmo 360,支持8K 30FPS或4K 120FPS全景视频录制,直接对标影石旗舰X系列产品[1] - 双方行动形成互相侵入主营业务的“互博”局面,影石进军无人机被视为对大疆切入全景相机领域的反击[1][4]   市场竞争与产品布局 - 大疆在运动相机市场实现反超:2023年全球市占率从15.9%升至32.1%位列第二,影石市占率从26.9%跌至18.1%滑落至第三[10] - 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保持领先:截至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12],2025年份额接近70%[13] - 大疆通过FCC认证提前布局海外市场,直接针对影石海外营收占比80%的销售市场[11][14]   技术储备与专利 - 影石自2020年7月起持续注册无人机相关专利,覆盖结构、螺旋桨及动力系统[5] - 2024年5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两项无人机专利(“无人飞行器机架及无人飞行器”和“无人机”),均为2024年6月底申请[6][7] - 影石将FlowState防抖技术与AI剪辑工具整合至无人机系统,实现“飞行中全景捕获,后期自由取景”功能[39]   财务与业务结构 - 影石2023年营收55.74亿元,其中海外占比80%[1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中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占比85.11%,其中全景运动相机营收约30亿元(占比62.6%),非全景运动相机营收约15亿元(占比31%)[29]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03.7%放缓至2024年Q1的2.5%,净利率从22.8%降至13.0%[29]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7年19.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71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22亿美元[32] - 行业跨界趋势加速:追觅科技研发全景相机,大疆推出扫地机器人并注入无人机避障算法[36][37][38] - 双方均通过技术交叉落地寻求增量,例如大疆将纯视觉方案应用于扫地机器人[38]
 大疆首款全景相机遭吐槽:起雾是个案?防水有坑用户犯难
 凤凰网财经· 2025-08-04 16:41
 大疆Osmo 360全景相机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以2999元起售,主打8K全景视频、1.2亿像素照片、触控屏及10米防水功能,但发售后因"起雾门"陷入舆论争议 [1] - 产品定位为超旗舰画质全景相机,填补公司全景相机产品线空白,直接对标影石Insta360等竞品 [1][8]   产品技术缺陷与用户反馈 - 多位用户实测发现镜头内部起雾问题,高规格录制(如8K 50帧连续14-15分钟)时在冷热交替环境下会出现雾气凝结 [3][5] - 公司回应称起雾属物理现象,提供解决方案包括高帧率录制15-20分钟升温散雾,强调产品通过出厂防雾测试 [5] - 防水功能存在争议:裸机标称10米防水但水下拍摄会出现拼接问题,官方建议避免裸机潜水且需额外购买500元防水壳 [6][10]   竞品动态与行业竞争格局 - 竞争对手影石CEO借"起雾门"事件营销,通过微博抽奖对比产品功能,强调其可更换镜头、云存储服务等差异化优势 [8][9] - 双方竞争白热化:影石2023年推出Ace系列运动相机挑战大疆Osmo Action,此次大疆进军全景相机领域形成互攻态势 [8]   产品体验痛点与设计缺陷 - 用户指出75cm最小拍摄距离未提前告知,近距离拍摄导致画面畸变,涉嫌隐瞒产品关键参数 [11] - 五大核心槽点:不可更换镜头影响创作灵活性、握持感差易误触、配套APP功能逊色、机身易过热、缺乏云存储方案 [14] - 存储方案短板突出:105G机内存储无法满足全景视频需求,对比影石赠送1TB云存储处于劣势 [9][14]   营销策略与市场争议 - 被质疑沿用Pocket3的饥饿营销策略,"控货=卖光"模式引发用户不满 [15] - 社交平台出现疑似删差评和水军现象,真实用户与品牌方争议升级 [15] - 消费者陷入"等第二代还是冲首发"的决策困境,反映对初代产品稳定性的担忧 [16]
 大疆、影石刺向彼此腹地:智能影像市场硝烟再起
 虎嗅· 2025-07-29 07:4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影像设备市场正迎来大疆与影石两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竞争,双方分别从无人机和全景相机领域向对方核心业务渗透[1][8][17]   - 大疆已完成智能影像全品类布局,覆盖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及全景相机四大领域[3]   - 影石通过新注册品牌"影翎Antigravity"切入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和第三方合作产品[14][16]     大疆战略动态   - 将于7月31日推出首款360度全景相机Osmo 360,配备1英寸CMOS,支持8K/30fps拍摄,海外定价759澳元(约3580元人民币)[2][11][12]   - 产品参数直接对标影石旗舰X5,CMOS尺寸(1英寸 vs 1/1.28英寸)和定价策略形成竞争优势[11][12]   - 同步拓展智能家居领域,计划8月6日发布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寻求技术交叉落地[32]     影石战略动态   - 2024年6月11日登陆科创板,当前市值656亿元,上市后迅速扩张业务线[6]   - 2023年推出首款运动相机Ace Pro,2025年通过子公司珠海影翎(注册资本5000万元)布局无人机业务[9][16]   - 无人机专利显示技术创新:旋翼护罩一体化设计提升结构强度,优化机臂组件降低气动阻力[29]     市场数据   - 2023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48.5亿美元(348亿元),大疆占70%份额[21]   - 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315亿元,运动相机占85%,全景相机仅25%[21]   - 佳能2024年相机销售额5799亿日元(281.3亿元),同比增长6%,专业相机市场小幅回暖[20]     企业财务表现   - 影石2025Q1营收13.55亿元(同比+40.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2.5%),营业利润增长率下降15.16%[26]   - 证券机构预测2023-2027年全球全景相机复合增长率11.8%,影石618大促GMV超4亿元(同比+160%)[31]   - 大疆估值840亿元(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2018年后未再融资且无上市计划[32]     产品技术特性   - 运动相机侧重运动场景的清晰度和防抖,全景相机主打360度鱼眼镜头和VR内容创作[9]   - 影石早期通过"隐形自拍杆"和AI剪辑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但技术护城河较浅[29]   - 智能影像设备普遍存在低使用频率问题,二手市场流通大量闲置产品[24]
 弘景光电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弘景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战略**:践行“3+N”战略,以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为核心业务,向人工智能硬件、机器人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拓展;研发投入 80%资源倾斜现有三大领域,20%投入新兴领域[2][6] 2. **2024 年经营情况**:实现营业收入 100.000917856 亿元,同比增长 41.24%;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 1.6522 亿元,同比增长 41.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1.6441 亿元,同比增长 43.85%;取得境内专利 291 项,其中发明专利 128 项,实用新型专利 163 项,PCT 专利 3 项;导入 6 条全新自动化生产线,MES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3] 3. **业务合作**     - 与得利影视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最新款影石 X5 产品发布表现良好[2][6]     - 与西安饮食建立战略合作,提供全景运动相机,拓展会议系统等其他产品领域,将保持重要供应商地位并拓宽光电品类[2][9]     - 与传音等新客户在 AI 眼镜领域展开合作[4][20] 4.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车用镜头毛利率同比下降 2.77%,原因是智能汽车客户要求降价;2025 年客户压价压力仍在,公司采取提升产量、投入自动化设备等措施维持 2024 年毛利率水平,并引入增长较好的细分品类和新客户[2][8]     - 一季度毛利率波动因摄像模组新品芯片成本占比高且良率未达预期,公司将提高良品率提升综合毛利率,更关注营业额和利润绝对额增长[4][14] 5. **产能扩建**:IPO 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总投入 2.89 亿元,第一个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投资进度 31.63%,预期新增产能约 3500 万颗精密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 52.52%,围绕“3+N”战略研发投入[2][13] 6. **市场前景与布局**     - AI 眼镜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有技术储备,重点布局该产业,采用指定核心零件研发和代工公司自行寻找标准件制造两种模式开拓市场[14][21]     - 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增速与公司整体增速接近,汽车和“N”部分业务增速较大,智能家居因季节性因素总体增速不大[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全景相机从客户下订单到交付,公司掌握行业规律与客户沟通,募集资金扩充产能应对临时加单[10] 2. 全景运动相机和运动相机有共通性和技术差异,公司在两领域有领先核心技术,玻璃非球面镜片完成技术储备并扩充产能[10] 3. 公司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代工厂零关税,在美国 90 天关税返还期内未受影响,未来关注政策变化并做好应对准备[17] 4. AI 眼镜中摄像头价值量因配备数量而异,摄像头数量可能增加但价格下降,光学镜头价格下降幅度小于感光芯片,短期内毛利率波动大,两三年才能稳定[22] 5. 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部分项目已进入小批量阶段,初步实现落地[27] 6. 公司与德赛、华勤等产业股东基于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生态进步[30] 7. 公司与影视行业有历史合作基础,能参与产品迭代创新并保持领先合作地位[31] 8. 公司专注影视创新相关全景运动相机,对 VR/AR 头显产品暂未考虑更多布局,可按需提供定制支持[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