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景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称大疆董事长汪滔垄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11
刘靖康对此发文称:"可能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导致 DJI(大疆)大幅降价,很多刚购买 DJI 产品的消费者为表歉意,在 10 月 2 日到 10 月 8 日之 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在本条微博下晒订单证明可获得影石 100 元无门槛代金券。"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据鞭牛士今日报道,影石创新创始人、董事长刘靖康近日发布朋友圈,提到大疆创新董事长汪滔,表示"悦己者无敌,真心 respect"。 他称汪滔是消费电子和消费品唯一能做到垄断的王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刘靖康还表示:"光靠产品技术营销好是做不到垄断的。" IT之家注意到,大疆品牌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多款产品降价,"大疆部分产品降价超千元"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此次降价涉及云台相机、运动相机、航拍器等 多款产品。 大疆今年 7 月杀入全景相机行业,推出 Osmo360 全景相机,正好是影石的"主场"。 而影石也进入无人机市场,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刘靖康当时发布朋友圈,称"做无人机的起心动念主要是有市场增量空间",并称"无比尊重大疆"。 ...
全球影像,进入中国时间
雷峰网· 2025-10-20 12:06
文章核心观点 - 影像产业中心正经历第三次转移,从德国(光学设计与机械制造)到日本(电子化与数码相机),再到以中国为核心的移动影像时代 [3][5][7] - 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完整的产业集群、高效的垂直整合能力以及领先的AI与规模化制造,正在重新定义影像产业的未来 [7][16][17][21] - 以OPPO、大疆、影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通过深度用户洞察和技术创新,在手机影像、无人机、拇指相机等细分领域引领行业发展 [29][30][40][45] 影像产业中心转移历程 - 德国凭借光学设计(如Planar、Tessar镜头)和极致的玻璃制造工艺(如地下深坑缓慢冷却技术)奠定了产业基础 [4] - 日本抓住电子化浪潮,在CCD/CMOS传感器上取得突破,带动数码相机崛起,2010年全球相机销量达1.2亿台峰值,2024年跌至830万台 [5] - 智能手机成为新影像载体,2010年全球出货量2.97亿部,2024年增至12.4亿部,中国厂商如华为、小米、OPPO、vivo推动影像技术快速迭代 [6][7] 手机影像技术链路的重构 - 传感器从CCD转向CMOS,手机厂商因年迭代多款产品,研发投入密集,使指甲盖大传感器实现2亿像素成为可能,而相机市场萎缩导致迭代缓慢 [9][10] - 后端处理算力差距显著,手机采用3-5纳米制程芯片实现多帧合成、AI降噪等复杂算法,相机仍多用40-60纳米制程芯片 [11][12] - 中国构建了从拍摄到分享的闭环生态,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驱动创作,形成“随拍即享”的体验优势 [13] 中国影像崛起的产业集群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影像消费市场,2024年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44亿颗,舜宇、丘钛等三巨头市占率超60% [16][17]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具备除芯片外大部分核心组件自研能力,实现技术调优、成本控制和一站式服务的高效响应 [18][19][20] - AI赋能规模化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体系支撑每年四五十亿颗手机镜头的需求,成本与效率全球领先 [21][22] - 本土供应链信任度高,能快速响应研发需求(如6-12个月出芯片),而外企迭代周期长达三年,且产能投入灵活 [23][25][26] 中国移动影像的典型创新案例 - OPPO Find X9系列通过全焦段8K超清、2亿像素长焦、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等技术,解决演唱会等场景下“拍不爽”的用户痛点 [31][32] - OPPO芯链技术将22nm传感器计算任务转移至3nm芯片,实现高像素多帧融合的能效革命,1小时4K视频录制仅耗电约17% [33] - OPPO与小红书打通4K实况照片直接分享功能,并通过风格引擎还原胶片质感,影像研发团队规模超1000人 [35][36] 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创新 - 影石拇指相机通过全景技术和“隐形自拍杆”设计,将记录权从“郑重其事”变为生活化体验,并以用户创意(如“大头钉”特效)反哺产品 [41][42][43] - 大疆通过技术下沉(如御系列技术下放至Air、Mini系列)和系统化生态,定义行业标准,手持云台从专业器材变为大众消费品 [45][46] - 未来影像新终端如AR眼镜正攻克成本、功耗等瓶颈,向轻薄智能方向演进 [48] 中国影像产业的未来展望 - 高像素(如2亿像素)是技术发展方向,但需与画质性能同步,而非营销游戏,核心是还原人眼“所见所得”的感知 [50] - 中国具备市场规模、制造能力、供应链整合与响应速度优势,有望在未来十年展现令世界瞩目的产业力量 [51]
影石CEO“道歉”引关注,大疆降价风波后,国产影像市场竞争再起波澜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29
此外,他还表示,本周内转发该条微博的用户,有机会抽取获得"影石相机全家桶或大疆OSMO系列全 家桶"一份。 这一表态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波影石'道歉式营销'堪称教科书级,成本极低、声量极 高";也有人表示,"与其打口水仗,不如比拼产品和服务,看谁能真正赢得用户口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国产影像行业的竞争剧情再更新。 10月13日,影石创新CEO刘靖康在微博发文称,"可能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导致DJI大幅降价。 很多刚购买DJI产品的消费者,为表歉意,在10月2日至10月8日期间购买大疆产品的客户,在本条微博 下晒订单证明,可获得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 从"互卷"到共进,国产影像厂商新一轮博弈 "刚买就降价",品牌面对吐槽各出应对 近日,大疆在官网提前挂出"双十一"促销信息,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等多款产品价格直降 数百至上千元。由于降价幅度较大,一些消费者表示"刚买就降价",感到被"背刺"。10月9日降价首 日,大疆线上官方旗舰店一度出现抢购潮,部分型号如云台相机Pocket 3标准版短时间内售罄。 针对消费者维权呼声,大疆此前回应称:"我们注意到由此引 ...
影石创新发布上市后首份股权激励计划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01:35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上市以来首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拟授予138.7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4.01亿股的0.35% [1] - 授予价格为148.92元/股 首次授予对象涵盖695名骨干员工 占2025年上半年末员工总数3235人的21.48% [1] - 通过广泛覆盖的激励计划将公司发展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 提升积极性并稳定人才队伍 [1] 业绩考核目标 - 首次授予考核年度为2025-2026年 以2024年营收55.74亿元为基数 [2] - 2025年营收增长率要求不低于30% 对应营收目标不低于72.46亿元 [2] - 2026年营收增长率要求不低于50% 对应营收目标不低于83.61亿元 [2] 历史增长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营收从8.50亿元增长至55.74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超过60%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71亿元 同比增长51.17% [2]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通过爆款产品激活市场需求而非争夺存量市场 全景相机累计销量已达数百万台 [3] - 产品线从全景相机扩展至视频会议摄像头、手机云台等领域 [3] - 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新品类 通过创新功能覆盖全新使用场景 [3] - 无人机品类被视为拥有更高市场规模上限的业务增长空间 [3]
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创业,瞄准影像赛道
雷峰网· 2025-09-17 17:14
核心观点 - 前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苏铁离职创业 瞄准AI拍立得赛道 该产品集成桌面打印和热升华技术 主攻海外高端市场[3][4] - 智能影像产品被视为仅次于手机的品类 市场确定性高于智能眼镜 AI拍立得需求稳定且技术可行 投入相对轻量[4] - 创业团队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 估值很高 创始人曾带领如影产品线实现从零到数十亿营收[4] 技术特点 - 采用热升华技术 通过加热色带将颜料渗透至相纸 显著提升分辨率和色域覆盖[4] - 色彩过渡自然且细节丰富 产品定价定位高端市场[4] 市场定位 - 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满足用户对即时成像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3][4] - 实体照片需求增长推动小型打印相机市场发展 具备广阔市场前景[3] 团队背景 - 创始人苏铁曾任大疆如影产品负责人 接手产品线7年间实现数十亿营收[4] - 离职后获影石 安克等企业接触 某大疆系初创团队曾邀请加盟[4] - 团队目前处于快速组建阶段[4]
中国银河证券:国补退坡下社零增速放缓 未来还将面临高基数压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0:37
社零增速分析 - 8月社零同比增速为3.4%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6月以来持续放缓 [1] - 预计未来几个月社零增速将继续放缓 受高基数影响 9月第一周大家电零售额普遍明显下滑 [1] - 各省份控制补贴额度支出速度 通过每日补贴限流 减少享受补贴品类 暂停等方式 [1] 国补消费类目表现 - 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类目增速持续放缓:通讯器材类同比+7.3% 家具类+18.6% 文化办公用品类+14.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4.3% 日用品类+7.7% [2] - 未来将面临2024年9月以后的高基数压力 [2] - 服鞋针纺8月社零同比+3.1% 环比提速1.3个百分点 主因北方入秋转冷时间提前推动秋季服装新品上市节奏前移 [2] 细分消费领域表现 - 汽车类社零同比+0.8% 大件耐用品需求偏弱 智能汽车带来竞争压力 传统燃油车零售价格不断下调 [2] - 化妆品类需求增长慢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商战对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2] - 烟酒类零售额同比-2.3% 仍然承压 [2] - 餐饮社零同比+2.1% 增速环比+1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表现较弱 [2] 新消费趋势 - 黄金首饰8月同比+16.8% 受黄金价格上涨刺激保值增值需求 9月以来黄金价格继续上涨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 [3] - 体育娱乐用品8月同比+16.9% 反映消费者注重户外 出游 文化需求 [3] - 新茶饮等外卖大战受益赛道保持相对更快增速 但市场担心外卖补贴资金长期持续性 [3] - 科技创新消费品热点不断:石头推出智能割草机 大疆首发扫地机 影石预热全景无人机 [3] 饮料及餐饮供应链 - 饮用水市场竞争激烈 受外卖竞争需求分流 包装水与无糖茶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 [3] - 啤酒 调味品等餐饮供应链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受政策影响动销表现较弱 处于筑底恢复过程 [3] 出口表现 - 8月出口规模达3218.1亿美元 同比+4.4% 增速环比-2.8个百分点 [4] - 消费品表现弱于整体:家用电器-6.6% 灯具照明-17% 箱包-14.9% 纺织+1.4% 服装-10.1% 鞋靴-17.1% 家具-3.2% 玩具-21% [4] - 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33.1% 较前值-21.7%大幅下行 拖累出口增速5.1个百分点 美国对中国关税率仍处于高水平位置 [4]
大疆,落子即定局
36氪· 2025-09-11 18:04
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 在261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1][2] - 品牌已成为行业通用词汇 产品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产品 公司被《快公司》列为全球第三大最具创新力企业 [1] - 在运动相机市场快速崛起 仅用两年时间达到全行业32.1%市占率 与第一名仅差2个百分点 领先第三名14个百分点 [8][9] 财务与研发实力 - 2024年营收达800亿元人民币 拥有3.8万项专利技术 [4] - 2024-2030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 金额超过同行企业总营收的五倍 [4] - 线下渠道优势显著 门店数量超过470家 为行业最多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发布全景相机Osmo 360采用定制1英寸方形传感器 传感器利用率提升25% 总面积达同类旗舰产品的1.5倍 售价2999元比竞品低300元 配合补贴后价差达800元 [11] - 飞控系统实现"丝滑无感"操作 融合机械、光学与电子增稳方案 能应对强风、高速及复杂地形环境 [16] - 影像技术全面自研 包括光学设计、传感器调校和色彩科学 定制CMOS提升弱光表现 D-Log M模式提供专业后期调色空间 [18] 供应链管理 - 对供应链实行极端管控 因毫米级误差、电池续航等问题要求供应商提供十多版方案 [5]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势 运动相机OSMO Action系列定价始终低于竞品 同级别云台产品价格较竞低200元 [5] - 农业无人机经过万亩农田续航测试 超级无人机在珠峰缺氧低温环境下完成12分钟30斤物资运输测试 [17] 新产品布局 - 全景无人机项目于2022年立项 预计2026年元旦发布 采用Avata系列全包桨臂设计 [13] - 配置8K60fps、10bit D-LogM影像参数 搭载DJI O4图传保证10公里高清传输 配备双目或激光雷达避障系统 [13] - 产品定位"配置拉满、价格最低" 延续"品牌+供应链+研发降维打击"策略 [11][13] 竞争策略 - 采取"以攻代守"产品策略 在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领域主动发起跨界打击 [8][9] - 保持舆论沉默避免为竞争对手提供炒作话题 通过产品实力定义行业标准 [14] - 竞争对手普遍采用"锚定效应"策略 通过对标行业龙头提升自身品牌认知 [14][15]
首战即决战——大疆和影石在全景无人机的狭路相逢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7:57
大疆全景无人机新品发布 - 大疆即将推出首款全景无人机 产品处于发布前最后阶段 预计很快排产上市[1] - 新品预计搭载Osmo360同款镜头和可转动云台 可能采用1英寸影像CMOS传感器 具备1.2亿像素、8K高帧率拍摄和10bit D-Log M色彩标准[3] - 图传系统采用成熟O4方案 支持最远13公里传输距离、24毫秒低延时和1080p/100fps高清画质[3] 大疆与影石的市场竞争 - 两家公司将在未来半年内同期推出首款全景无人机产品 争夺新品类定义权[4] - 大疆通过7月31日发布Osmo360全景相机切入影石核心市场 影石随后将同类产品降价500元应对[6] - 影石于8月14日公布全景无人机产品形态并启动公测 但大疆早有系统性布局[7] 技术实力对比 - 大疆推动定制研发行业首款全景专用方形CMOS传感器 提升25%传感器利用率 在实现1英寸像场基础上降低功耗和缩小体积[7] - 大疆拥有飞控系统、动力设计、云台增稳和图传链路四大核心技术 积累海量飞行数据与场景验证[10] - 影石2024年营收55.74亿 研发投入占比13.9% 大疆2024年营收突破800亿 研发投入绝对值远超行业[13]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大疆Osmo360全景相机上市一个多月销量突破2万台 按2999元售价计算单渠道销售额超6000万元[9] - 大疆凭借供应链规模效应能给出更具竞争力价格 Osmo360起售价直接迫使同类产品降价[13] - 大疆能更好平衡高配置、强体验和合适定价三角关系 这是消费电子领域打造爆品的关键[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景无人机市场竞争本质是技术护城河深度与系统协同能力的比拼[9] - 大疆具有全产业链布局与系统级研发能力 影石作为新入局者需要直面核心技术挑战[8] - 无人机行业存在强技术积累和高行业壁垒 需要长期技术沉淀、大规模数据训练与供应链深度协同[11]
影石创新与大疆,为什么都盯上了对方的生意?
证券之星· 2025-09-06 15:29
核心观点 - 影石创新与大疆互相进入对方核心业务领域 影石创新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 大疆发布首款全景运动相机Osmo 360 形成高水平竞争格局[3] 行业市场规模对比 - 全球全景相机2023年市场规模50.3亿元 预计2027年达78.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不足12%[4] - 消费级无人机年复合增长率达10.32%以上 2033年市场规模预计超130亿美元[6] 影石创新业务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收入31.59亿元 占比86.06% 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4.64亿元 占比12.63%[4] -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营业收入3,158,968,660.44元 营业成本1,583,618,308.31元[5] - 全景相机领域市占率67.2% 连续六年全球第一 但市场空间有限[4] 战略转型动因 -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无人机业务被定为下一战略目标[6] - 用户画像与无人机潜在用户高度重合 均为摄影爱好者/户外达人/内容创作者[7] - 通过产品矩阵构建一站式购物体验 提升用户粘性和客单价[7] - 完善内容生态闭环 形成设备销售-内容创作-社区活跃-更多销售的正向循环[7] 技术竞争优势 - 开创"全景无人机"新品类避免正面竞争 启用新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强化心智认知[9] - 光学元件与智能设备技术存在复用可能性[10] - 2025年1月上线Insta360+云服务 包含云存储/云分享/云剪辑等功能 强化软件算法优势[10] 市场竞争格局 - 大疆拥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包括操作系统/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零部件自研[9] - 大疆被质疑创新乏力 2020年Mavic Air 2与前代产品相似度高 避障功能未升级[8] - 影石创新研发投入规模与大疆存在数量级差距[9]
与影石刘靖康对谈6小时,我们提炼出最精彩的35句话
36氪· 2025-09-01 18:46
财务表现与市值 - 2025上半年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 [4]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25% [4] - 研发费用同比翻倍,占营收比例达15.3% [4] - 市值突破1000亿后升至近1300亿 [4] 公司战略与竞争定位 - 主动选择直接竞争以自我锤炼,目标成为"十二边形战士" [8] - 不做低价同质产品,追求高性价比差异化 [12] - 通过新产品线对冲主营产品风险,实现"晴天修屋顶" [10] - 无人机业务被视为升维挑战,用于牵引团队成长 [11] 产品方法论与创新 - 采用"先摸钉子,再造锤子"方法论,深度挖掘用户本质需求 [13] - 认为影像行业是开放世界,创新永无止境 [9][20] - 消费电子无绝对壁垒,需持续迭代建立产品优势 [15] - 产品创新依据市场洞察报告,考核标准为实际产品转化率 [23] 技术研发与行业认知 - 研发投入占比达15.3%,重点布局技术研发与市场 [4] - 消费电子是聪明人战场,需与最聪明人群竞争 [14] - 技术工程链条和人才密度是产品差异化核心因素 [14] - 认为GoPro是行业老师傅,但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超越机会 [16] 组织管理与文化 - 公司规模达3000人,承认组织建设滞后于业务扩张 [29] - 考虑将价值观排序从"客户第一"调整为"员工发展第一" [7][32] - 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知识开发与沉淀 [31] - 目标建立纯粹竞争规则,聚焦自身发展而非干扰对手 [7] 创始人理念与驱动力 - 创始人刘靖康以"创造第一"替代"生存第一"为核心理念 [8][18] - 家庭是核心驱动力,公司管理层普遍注重家庭 [26] - 自我定位为企业家,以基业长青为终极目标 [26] - 承认组织管理是最大挑战,逐步从做事导向转向人才发展导向 [32] 行业格局与竞争 - 尊重大疆作为对手,但拒绝成为"另一个大疆" [8] - 认为恶性竞争无法击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做好本职工作 [8] - 影像行业具有持续创新特性,类比游戏行业无限机会 [9][20] - 2017年实现盈利,产品"上市即上量"被视为最佳财务模型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