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伴助手

搜索文档
AI圈“爱马仕”Manus:裁员跑路,神话坍塌
钛媒体APP· 2025-08-20 12:54
公司发展历程 - 2025年3月AI应用Manus通过4分多钟演示视频展示股票分析、发票整理、简历筛选及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等能力引发全网关注 邀请码被炒至5万元[1][3] - 一个月后母公司蝴蝶效应完成由硅谷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B轮融资 估值达5亿美元[1][5] - 2025年6月宣布总部迁往新加坡 7月国内120名员工中仅40余人跟随 其余被裁 裁员补偿标准为N+3或2N[1][6] - 官网对中国地区不可见 微博小红书账号清空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中文版计划搁浅[1][6] 资本与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投资方Benchmark因拜登2023年签署的行政命令面临美国政府审查 对Manus投资可能被强制撤资[2][9] - 公司为满足美国资本要求将总部迁至新加坡 但融资款项受美国财政部阻挠无法落地[7][9] - 公司技术依赖Claude的API 而Claude未对中国开放 搬迁后仍面临海外生存挑战[7][10]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创始人肖弘曾开发海外AI助手Monica获千万用户 Manus定位为"通用智能体" 具备执行复杂任务能力[3] - 2025年3月访问量达2376万 5月跌至1616万 用户尝鲜后流失率达50%[13] - 商业模式依赖调用Claude和OpenAI的API 每调用需付费 AI Agent业务消耗大量token[13] - 国内AI Agent赛道竞争激烈 出现智谱AutoGLM、字节扣子空间及开源免费工具OpenManus等替代品[12] 战略调整与挑战 - 公司收缩非核心团队 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专注产品打磨[14] - 专注于To C领域 但定价较高且技术优势不显著 难以与互联网大厂或AI新势力竞争[15] - 创始人称拒绝公布早期ARR数据 更关注长期产品打磨 但面临时间压力[11][15]
Manus裁员、撤离,朱啸虎的预言成真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7 21:25
核心观点 - Manus作为AI智能体新秀,四个月内从爆火到撤离中国市场,月活用户数腰斩,团队大幅裁员并迁往新加坡 [2][6][15][16] - 公司产品定位模糊,技术护城河不足,被质疑为"套壳"产品,且成本高企难以商业化 [21][24][25][26][27] - 行业面临大模型对AI Agent的"降维打击"风险,90%的Agent可能被大模型吞噬 [31][33] 市场表现 - 3月内测期间邀请码被炒至10万元,等待名单突破200万,发布当周超越OpenAI登顶GAIA测试榜首 [12][13] - 月活用户从3月2000万降至5月1000万,web访问量从2376万降至1781万 [13] - 4月获7500万美元融资(约5.5亿人民币),但7月即撤离中国,120人团队仅留40人迁往新加坡 [13][16] 产品与技术 - 主打"通用智能体"概念,演示处理简历筛选、行程规划和股票分析任务 [8] - 被质疑技术原创性,国内团队声称可一天内复刻,实际表现与OpenAI产品差异不大 [25] - 依赖海外大模型(如ClaudeAI),平均每个任务需支付2美元成本,两周模型支出超100万美元 [26] 商业模式 - 采用三档订阅制(19/39/199美元/月),与ChatGPT Pro定价相当 [26] - 服务成本高昂,单个任务成本达几美元,需收费10美元才能回本 [26] - 主要调用海外大模型技术,对国产大模型依赖度低 [28] 行业竞争 - 面临通用类(如字节扣子空间)和垂直类(Harvey AI、BloombergGPT)Agent的双重挤压 [30] - 大模型厂商可能将Agent能力集成至基础模型,形成"降维打击" [31] - 大模型训练成本达数千万至数亿美元,行业门槛升至数十亿元级别 [34][35] 创始人背景 - 肖弘为连续创业者,曾开发微信生态产品"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获腾讯、真格基金投资 [24] - 创业逻辑侧重场景应用创新,被称"套壳专家" [21][23] - 最新项目Manus被视为"借用大模型底层力量应用于垂直场景"的壳产品 [24][25]
Manus真要跑路了?实探北京办公区仅剩十几人在工作,明确不再招聘
搜狐财经· 2025-07-12 08:04
公司动态 - Manus中国区裁员约80人(120人减至40人核心团队迁往新加坡),赔偿方案为N+3或2N [2] - 北京办公区位于海淀区epark花园路社区1号共享大厅四层,当前仅剩十余人办公,门口无Logo [2][3] - 停止与阿里通义千问的中文版合作开发(阿里云否认称系员工个人猜测) [2] - 母公司北京蝴蝶效应科技2022年4月成立,2024年3月法人变更为肖弘,冯琼花持股29.28% [5] - 关联企业北京红色蝴蝶科技2023年7月成立,2024年参保58人,注册资本从1000万美元增至2000万美元 [5][6] - 已完成四轮融资(真格基金/腾讯投资/红杉中国等),2024年4月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估值达5亿美元 [7] 战略调整 - 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启动本地招聘,AI工程师等岗位年薪超130万元(国内同岗最高72万元) [9] - 放弃国内市场主攻海外(美国/日本/中东),官网在中国区域显示不可用 [9][10][11] - 创始人肖弘称调整是为全球化产品布局,强调"短期收入可放弃" [12] - 关联产品Monica海外用户超2000万,ARR达1800万美元 [12] 行业背景 - 国内AI创业面临三重挤压:巨头竞争(字节/阿里/Kimi等)、用户付费意愿低(Pro版定价1428元/月)、算力限制(Claude模型国内不可用) [11][13] - 同类公司HeyGen从深圳迁往洛杉矶,WIZ.AI/Genspark等选择海外创业 [12] - 行业专家指出AI出海需应对文化适配/本地化/合规等挑战,技术能力与商业模式需同步 [13] 产品争议 - 3月发布时宣称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但遭营销过度和套壳质疑 [2] - 专家批评其C端高收费模式激进,存在技术理想与用户预期落差等三重矛盾 [13] - 国内大模型架构师认为通用智能体与国内企业确定性需求不匹配,失败率高 [11]
电商企业如何通过SCRM管理系统实现精准营销?五大策略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7-10 12:57
电商行业SCRM管理系统应用 核心观点 - SCRM管理系统显著降低电商企业获客成本37%并提升客户终身价值53% [1] - 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客户分层、自动化营销等模块构建精准营销体系 [1][24] 全渠道数据整合 - 打破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数据孤岛,实现订单信息、浏览行为与客服记录自动同步 [3][4] - 整合交易与社交数据生成128维度客户画像,某美妆品牌VIP识别准确率提升92%带动高端线销售额增长210% [5] - "访客雷达"功能追踪用户在小程序/官网的浏览路径,分析页面停留时长等实时行为数据 [6] 客户分层与标签体系 - RFM模型自动划分8类客户等级(高价值/沉睡客等)并预设对应营销策略 [8] - NLP技术从客服对话提取200+场景标签,某零食品牌转化率提高28% [9] - 生命周期SOP提醒功能使跨境电商复购率提升35% [10] 自动化营销引擎 - 触发机制自动执行加购未付款折扣券推送等动作 [12] - AB测试20种促销策略使某母婴品牌营销ROI从1:3跃升至1:8.6 [12] - 多语言物流通知功能提升跨境卖家签收率69% [12] 私域流量运营 - 企微社群SOP工具结合裂变海报实现某服装品牌私域用户3个月增长300% [15] - "标签建群"功能集中运营KOC客户放大传播效应 [16] - 180天未互动客户唤醒序列包含怀旧营销/限量体验等高转化手段 [17] 效果闭环优化 - 归因分析模块指导某家居卖家发现斋月期金色用品需求,实现零库存大卖 [20] - AI预测客户流失风险使3C品牌挽回58%潜在流失客户 [21] - 营销沙盒虚拟测试策略组合降低实际执行试错成本 [22]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SCRM将实现客户购买周期预判、语音助手交互及ERP系统深度协同 [24]
新股前瞻|腾讯、快手、红杉押注、市占率第一,明略科技-W的投资价值如何?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22:18
公司概况 - 明略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上海,主要提供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的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按2023年总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货商 [1] - 公司于2024年6月10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曾于2024年11月29日递表失效 [1] 股东结构 - 腾讯通过三家实体共持有公司约26.96%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 [2] - 其他明星股东包括红杉中国、快手等 [2]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分为三大板块:营销智能、营运智能及行业AI解决方案 [2] - 营销智能产品包括秒针系统、金数据及基于腾讯生态的微伴助手 [3] - 营运智能产品包括智能门店营运系统和行业知识图谱及营运大模型 [3] - 行业AI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数据管理及分析服务 [3] 客户基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运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已部署在超过20,000家餐厅和46,000多家线下零售店 [4] - 已为135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提供服务,覆盖多个行业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69亿元、14.62亿元及13.81亿元,2024年同比微降5.54%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38亿元、3.18亿元及0.079亿元,逐年下滑 [5] - 2022-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10.99亿元、1.74亿元及4511.3万元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1亿元、4.81亿元及3.53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59.2%、32.9%及25.6% [6]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3.2%、50.1%及51.6% [6]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规模为30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20.4% [7] - 预计2028年行业规模将达到713亿元,复合增速18.7% [7] - 营销智能和运营智能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分别为20.4%及23.9% [7] 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数字化转型,包括《「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 [9] 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首批采用AIoT、AIOps和服务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公司之一 [10] - 按2023年收入计算,公司市场份额为4.4%,高于第二名2.3个百分点 [10] - 在营销智能和运营智能市场份额分别为8.9%和13.1%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77项专利及926项专利申请 [10] - 拥有1,167项发明专利,涵盖多个技术领域 [10]
120亿腾讯系AI独角兽冲刺港股IPO,北大数院校友创业19年,包揽27%世界500强客户
量子位· 2025-06-13 17:02
公司概况 - 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货商,估值120亿人民币,近期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2] - 公司由北大数院校友吴明辉创立于2005年,累计完成2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持股27.33%)、快手、红杉等[3][42] - 公司前身为明略昭辉,2019年正式成立集团,核心产品秒针系统已成为中国最大广告数据分析平台[40][41] 业务模式 - 定位为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利用大模型、行业知识和多模态数据优化企业营销和运营决策[6] - 产品分为三大类:营销智能类(收入占比最大)、营运智能类和行业解决方案[7][12] - 核心产品秒针系统包含媒体支出优化软件、社交媒体管理软件和用户增长软件,占营销类收入超50%[8][23] - 客户覆盖1841家企业,包括135家《财富》500强(占比27%),如宝洁、麦当劳、可口可乐等[4][1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69亿、14.62亿和13.81亿人民币[20] - 同期毛利为6.76亿、7.33亿和7.13亿,毛利率53.2%、50.1%和51.6%[23][26] - 营销智能产品毛利率最高达73.2%,营运智能约30%,行业解决方案尚不稳定[26][27] - 净利润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呈下滑趋势,2024年仅790万[28][29] 研发与资金 - 研发费用从2022年7.51亿(占比59.2%)降至2024年3.53亿(25.6%)[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5.61亿改善至0.28亿,预计2025年继续优化[35]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储备4亿人民币[36] 行业前景 - 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303亿增至2028年713亿,CAGR18.7%[47] - 驱动因素包括企业需求增长、多模态数据爆发、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48] - 未来趋势聚焦数据爆炸与隐私保护并重,以及大模型与垂直领域深度结合[52][53] - 行业特定数据和知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AGI需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54][55]
账号解冻了!Manus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3:03
公司动态 - ManusAI官方账号已恢复运营 强调是唯一官方渠道 并预告将继续分享AI用例 [1] - 公司联合创始人季逸超澄清Manus从未参与任何加密货币项目 与区块链相关的虚拟货币提法均为虚假 [2] - 公司账号此前遭冻结 初步判断与第三方虚拟货币指控有关 正在寻求法律手段应对恶意举报者 [2] 公司背景 - Manus由北京红色蝴蝶科技(Monica.im)发布 成立于2023年7月 注册在北京海淀区 [4] - 创始人肖弘为连续创业者 曾创办武汉夜莺科技和"蝴蝶效应"公司 其AI浏览器插件Monica已有1000万用户 [4] - 联合创始人季逸超为技术型创业者 产品合伙人张涛曾任神策数据副总裁和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负责人 [5] 业务发展 - Manus作为通用型智能体产品引发市场关注 被与DeepSeek相提并论 [4] - 公司在海淀和武汉设有办公地点 员工总数60人 武汉团队约50人负责主要研发任务 [5] - 产品爆火后访问量激增 武汉和北京团队紧急协同加班应对需求井喷 [5]
连夜加班赶工!Manus爆火,访问激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4:30
公司背景 - 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Mo n i c a im)成立于2023年7月3日 注册在北京海淀区 [3] - 创始人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具有连续创业经验 2015年创办武汉夜莺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创立蝴蝶效应公司 [4] -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是互联网活跃技术型创业者 产品合伙人张涛曾任职神策数据副总裁和字节跳动国际化产品负责人 [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通用型智能体产品Manus 引起广泛关注 市场将其与DeepSeek相提并论 [1][2] - 此前推出的AI浏览器插件Monica主要作为AI assistant工具 面向海外用户 用户数量已达1000万 [4] - Manus产品爆火后访问激增 需求井喷 武汉和北京团队紧急协同加班赶工 [7] 团队与布局 - 公司员工总数60人 在北京海淀区和武汉都有布局 [5] - 2024年4月在武汉设立分公司 大部分人员在武汉办公 首席科学家和产品合伙人在北京办公 [5] - 武汉团队约50人 创始人肖弘在武汉光谷办公 办公室靠近华中科技大学 [6] 市场表现 - Monica插件用户数量已达1000万 [4] - Manus产品爆火后访问量激增 市场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7]
一个邀请码炒到5万元?又一个AI产品爆火
盐财经· 2025-03-07 12:13
Manus AI产品走红事件 - 一款名为Manus的AI工具在3月6日突然走红并登上微博热搜 该工具自称是通用AI代理 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并交付成果 [1] - 产品热度导致官网注册页面崩溃 随后公司开通微博并获得蓝V认证 [2][3] - 二手平台出现高价倒卖邀请码现象 有卖家开价高达5万元 但公司官方澄清所有付费渠道均为虚假信息 [4][5][6] 公司背景与团队 - Manus由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推出 国内关联企业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成立于2022年4月 注册资本125万元 [7][8] - 创始团队包括肖弘等连续创业者 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曾创办夜莺科技并获得腾讯等数亿元融资 [8][9] - 公司目前有46个招聘岗位 最高月薪达4万元 但未设AI模型研发岗 显示产品可能基于其他大模型开发 [8] 创始人履历 - 创始人肖弘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在校期间就开发过热门校园应用 [9] - 毕业后创立夜莺科技 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 获得腾讯和真格基金投资 [9] - 33岁的肖弘来自江西小镇 高中时期就展现出技术天赋 被描述为具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度 [9] 产品现状 - 公司解释邀请码机制是由于服务器容量有限 团队正在全力扩容 [6] - 强调从未开设付费获取渠道 也未投入市场推广预算 将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6] - 团队呼吁对创业公司给予包容 承诺会尽快让更多用户体验产品 [6]
内测码炒至3万元?一夜爆火的Manus和它背后的极客们
吴晓波频道· 2025-03-07 07:38
公司背景 - 蝴蝶效应公司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肖弘创立,曾开发百万级用户应用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2] - 公司推出AI助手Monicaim浏览器插件,集成主流大模型功能[2] - 最新产品Manusim被称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体"[5] 产品技术 - Manus采用三种核心技术:多智能体系统技术(集成Claude 35、DeepSeek等大模型)、思维链和任务分解技术、虚拟机技术及工具包[12][13][15] - 产品能自主思考、规划复杂任务并输出完整工作过程,演示案例包括筛选简历、遴选房产、分析股票等[5][7] - 技术层面属于"套壳"主流大模型的集成创新,但实现了应用落地的价值链重塑[16] 市场反响 - 内测邀请码在二手平台被炒至30000元,科技圈形成病毒式传播[5][8] - 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界面为英文,避免与国内大公司直接竞争[11] - 开发周期仅20个月,团队称目前仍是"婴儿"级别产品,需继续优化[7][25] 团队特质 - 联合创始人包括90后季逸超(曾创办Peak Lab)和互联网产品专家张涛[6][7] - 团队体现极客精神:少年冲动、扔掉历史包袱、理想主义特质[21] - 创始人肖弘是比尔·盖茨智能体理念的拥趸,2021年就开始探索AI助手方向[19][20] 行业意义 - 产品代表智能体服务从专业场景向通用场景的转折点,具有开拓创新意义[2][16] - 印证比尔·盖茨关于"智能体将彻底改变用户使用电脑方式"的预言[17][18] - 展示了大模型时代未被巨头垄断的创新可能性,体现互联网早期极客精神的回归[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