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感陪护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发布 探索老人情感陪护新模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7
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核心观点 - 全国首部《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基于情感陪护养老的探究》正式发布,由马上消费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联合发布 [1] - 智慧养老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路径,强调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突破传统养老的物理边界与服务范式 [1] - 白皮书提出智慧养老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1][2][3] 情感智能技术深度应用 - 情感智能技术将以智能化、人性化形态重塑老人情感关怀模式,从"语音主导"迈向"多模态自然交互"时代 [2] - 多模态大模型实现语音、手势、面部微表情、生理信号的毫秒级联合分析,精准识别老人未言明的情感需求 [2] - 智能陪伴机器人可结合健康数据与社交动态,主动发起定制化陪伴活动(如回忆往事、播放怀旧金曲) [2] 情感关怀精准性提升 - 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健康、社交、消费等数据,精准描绘老人个性化需求画像 [2] - 通过就医记录和健康监测数据预测潜在健康问题,提前安排医疗护理服务 [2] - 分析社交活动数据推荐适合的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帮助老人拓展社交生活 [2] 智慧养老融合社区构建 - 未来智慧养老将注重构建融合社区,整合社区资源促进老人与社会强连接 [3] - 老人在熟悉社区环境中实现"就地养老",同时保持与社会紧密联系 [3] 情感陪护应用普及与平衡 - 情感陪护应用需平衡科技与人性服务,确保老人获得温暖、真实的情感关怀 [3] - 情感陪护机器人可与专业人工服务结合(如转接心理咨询师),形成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的模式 [3]
场景试点开启 概念股异动,机器人养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6:29
政策支持与试点计划 - 工信部与民政部推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试点,计划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部署不少于200台套应用验证 [1] - 政策明确养老机器人为智能养老设备核心方向,推动护理、康复、陪伴类机器人研发 [3] - 两部门计划围绕失能照护、情感陪护等场景开展研用结对攻关,家庭类需完成200户验证,社区/机构类需完成20个验证 [6] 老龄化现状与需求 - 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22%),65岁及以上2.2亿(占15.6%) [3] - 护工缺口高达数百万,公立养老院严重短缺,养老资源匮乏问题凸显 [3] -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推动需求爆发,养老成本高昂且医疗看护成本攀升 [3] 市场发展与规模 - 2023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0亿元,预计2030年普遍落地 [5] - 健康监测类产品渗透率预计10%,康复/护理/陪护类渗透率约5%,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万亿 [5] - 欧圣电气护理机器人2024年协议订单量同比翻4-5倍,此前年销量仅200台左右 [5] 行业动态与资本布局 - A股养老机器人概念股异动:欧圣电气涨超15%,信隆健康涨停,倍轻松等跟涨 [2] - 麦迪科技联合多家企业启动康养场景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涉及华为、优必选等企业 [4] - 养老机器人成为资本争相布局赛道,但部分企业因商业化不及预期退出市场 [6] 技术挑战与产业痛点 - 护理机器人单套出厂价数万元,细节处理不足影响推广,商业化进度滞后 [6] - 失能护理缺口大,情感陪伴不足,三四线城市养老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空白 [4] - 可穿戴设备贴合度要求高,产业链初期发展面临技术和场景落地困境 [6]
平治信息: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287.38% 积极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3:2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42亿元,归母净利润1052.23万元,同比增长287.38% [1] 主营业务 - 主营智慧家庭和5G通信两大领域,产品涵盖宽带网络终端设备、IoT泛智能终端设备、5G通信产品和云业务 [1] - 智慧家庭业务系列产品位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第一梯队供应商行列 [1] 算力业务转型 - 已签订算力服务业务订单超18亿元,另有已中标订单4.6亿元 [2] - 多个项目已交付算力服务器硬件,按月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2] - 未来将继续加大算力服务业务的资本投入,加强运维服务和洽谈新订单 [3] 通信设备业务 - 中标运营商多个智慧家庭产品大规模集中采购项目,包括中国电信天翼网关4.0、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产品等 [4] - 富阳工厂已正式投产,实现部分通信设备产品自主生产,采用"黑灯工厂"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4] 前沿技术布局 - 与中国移动浙江湖州分公司合作构建城市级低空无人机智能服务体系 [5] - 加快布局AI大模型商业化领域,研发情感陪护机器人产品,已推出样品 [5] - 未来将立足产品研发,参与"双千兆"网络建设,开拓算力基础设施和AI应用产业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