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搜索文档
从“天地一体”到“万物智联” 央企重塑通信产业新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30 07:44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 覆盖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三星等主流品牌共36款机型 并推出6款直连卫星汽车[2][4] - 中国联通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可面向全国用户开通手机直连业务 同时成功发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4] - 中国移动正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将按照"以地强天、星地融合"发展思路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和手机直连等业务[1][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中国电信联合产业伙伴历时两年攻克八大关键技术 完成全国4万公里遍历测试 实现大众消费级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全球首发[2]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和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在昌平6G实验室开展天地一体技术试验[7][9] - 中国联通主导制定125项国际标准 累计形成1200余项5G相关专利 大幅超越4G和3G时代[18] 5G网络建设与应用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通过共建共享建成全球首个5G SA共享网络 基站规模超过150万站 实现规模翻倍、覆盖翻倍、速率翻倍[18] - 共建共享累计节省投资超过3800亿元 节约运营成本超440亿元/年 减少碳排放超1300万吨/年[18] - 中国联通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5万多个 覆盖国民经济41个工业分类 打造5G工厂超过7500个[15] 物联网与连接规模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突破37亿 物联网卡连接数超14亿 全球率先实现"物超人"[10] - 在甘肃民勤部署5万余块智能水表 四年累计节水超20% 物联网耳标帮助村民定位放养山羊[10][12] - 5G-A网络在智慧城市、低空经济、工业智造、车联网等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已覆盖上海地铁18号线[12][14] eSIM技术发展 - eSIM作为隐形SIM卡可通过远程写入实现身份绑定与号码切换 为设备形态进化打开新空间[9] - eSIM推广将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和产业生态升级[9] - 苹果推出全球首款仅支持eSIM的超薄iPhone 契合万物智联发展趋势[9] 国产芯片研发 - 中国电子飞腾公司CPU累计应用突破1000万片 实现从"可用"向"好用"迈进[20] - 飞腾公司推进"通算+智算"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布局"CPU+XPU"产品组合为重大工程提供算力支撑[20] - 中国移动制定十万余字5G技术体制及40余本技术规范 加速5G中频段产业成熟[16]
三大运营商均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00:37
行业政策与许可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允许其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1] -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于9月8日向中国联通颁发相同业务许可 [1] - 中国电信已具备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内容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1] - 三大通信运营商已全部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1] 中国移动业务布局 - 中国移动获得许可标志着其“北斗+天通”双星卫星通信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新阶段 [1] - 在技术标准层面,公司牵头多项3GPP/ITU/CCSA等标准制定,形成星地深度融合组网技术体系和物联网非地面网络语音解决方案 [3] - 公司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首颗5G-A NTN再生技术验证星(中国移动01星)并完成在轨验证 [3] - 在业务应用层面,公司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卫星物联网、手机直连等业务,发布北斗短信业务 [3] - 未来公司将面向6G天地一体,深化规划和布局,构建天地一体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3]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已上线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并于8月份成功发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 [4] - 中国电信于2023年9月在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2024年推出“汽车直连卫星”服务,并于今年5月实现该业务“出海” [4] 行业市场前景 - 随着三大运营商获得许可,手机直连卫星、车载终端等场景有望放量 [2] - 长期伴随卫星发射成本下降及低轨卫星组网部署,万亿元量级卫星互联网市场有望逐步释放 [2] - 专家认为三大运营商获许可有助于依托现有通信服务体系加速商业化应用,降低推广成本和新系统建设投入 [4]
重要资质 三大通讯巨头都拿到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20:07
行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已获得相同资质 [1] - 政策旨在优化业务准入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 [1] - 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 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 [1][3] 业务发展与终端生态 - 中国电信于2023年9月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截至2025年4月已联合主流品牌推出约30款支持该功能的终端 [2] - 手机直连卫星核心价值为"无界覆盖"与"关键时刻救命" 是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网"与"效率引擎" [2] - 应用场景包括户外旅游团队管理、物流运输实时调度、户外作业应急救援、远程科考实时沟通 [2] 技术路线与产业协作 - 政策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模式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加快推广 [3] - 鼓励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 促进天地信息基础设施融合 [3] - 未来市场参与者包括传统电信运营商和卫星资源拥有者(如中国星网、垣信卫星) 可能形成合作渗透关系 [3] 卫星系统与网络架构 - 中国已建立天通、北斗两大自主高轨卫星系统 分别侧重通信和导航 [4] - 高轨卫星三颗可实现全球覆盖 设计寿命约15年 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4] - 低轨卫星数量多、灵活性高 设计寿命较短 未来高中低轨卫星将形成协同效应 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4]
答卷“十四五” 央企惠民生 | 从天地一体到万物智联 央企重塑通信产业新格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8:00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 覆盖36款主流品牌机型及6款汽车 [3] - 中国联通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合作发射4颗低轨卫星 中国移动正在积极申请许可 [1][3]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攻克八大关键技术 完成4万公里遍历测试 于2023年9月实现全球首发 [3] 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 - 中国移动按照"以地强天、星地融合"思路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及手机直连业务 [4] -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 天基/空基/地基/海基网络服务持续涌现 [4] - 卫星系统与地面企业协作推动民用终端上市 灾害应急时快速调配卫星资源支撑抢险 [4] 5G网络建设成果 - 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464万个 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 [8] -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超150万站 实现规模/覆盖/速率翻倍 [9] - 共建共享累计节省投资超3800亿元 年节约运营成本440亿元 年减少碳排放1300万吨 [9] eSIM技术应用 - eSIM通过远程信息写入实现身份绑定与号码切换 提升安全性及用户自主权 [6] - 支持手机/平板/智能眼镜/手表/指环等新型终端 推动终端形态革新与服务模式重构 [6]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突破37亿 物联网卡连接数超14亿 全球率先实现"物超人" [6] 5G-A与物联网赋能 - 5G-A在智慧城市/低空经济/工业智造/车联网领域具更大应用潜能 [7] - 中国联通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超5万个 覆盖国民经济41个工业分类 打造5G工厂超7500个 [7] - 甘肃民勤物联网应用案例:智能水表5万余块实现节水超20% 物联网耳标助力畜牧管理 [6] 技术标准与专利突破 - 中国移动制定10万余字5G技术体制及40余本技术规范 加速5G中频段产业成熟 [8] - 中国联通主导制定125项国际标准 形成1200余项5G专利 大幅超越4G/3G时代 [8] - 国产CPU芯片飞腾累计应用突破1000万片 从"可用"向"好用"迈进 [9] 6G与未来技术布局 - 天地一体成为6G典型特征 中国移动开展天地一体技术试验星基站研究 [4] - 飞腾公司推进"通算+智算"双轮驱动 布局"CPU+XPU"产品组合应对AI算力需求 [9][10] - 中国移动聚焦6G/算力网络/AI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 [10]
从天地一体到万物智联 央企重塑通信产业新格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1
卫星通信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 中国联通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正在积极申请许可[1] - 中国电信联合产业伙伴攻克八大关键技术 完成全国4万公里遍历测试 2023年9月实现大众消费级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全球首发 2024年4月推出汽车直连卫星业务[2] - 支持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的机型覆盖华为 荣耀 小米 OPPO vivo 三星等主流品牌共36款 直连卫星汽车有6款[2] - 中国联通合作发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成功入轨[2] 天地一体网络建设 -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 天基空基地基海基等网络服务不断涌现[3] - 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系统与地面运营终端制造企业紧密协作 推动卫星功能民用终端上市 灾害应急时快速调配卫星资源支撑抢险[3] - 中国移动按照"以地强天 星地融合"发展思路 积极拓展卫星固定宽带和手机直连业务 构建天地一体数字信息基础设施[3] eSIM技术应用 - eSIM作为隐形SIM卡可通过远程信息写入实现身份绑定与号码切换 提升安全性与用户自主权 为设备形态进化打开新空间[4] - eSIM普及契合万物智联发展趋势 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 服务模式重构和产业生态升级[4] - 中国联通表示eSIM推广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 物联网连接规模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突破37亿 物联网卡连接数超14亿 在全球率先实现"物超人"[4] - 甘肃民勤通过物联网耳标实现山羊定位追踪 中国移动部署5万余块智能水表助力精细化用水管理 四年累计节水超20%[4] 5G网络建设成果 - 累计建成5G基站超464万个 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5] - 中国联通累计实施5G应用项目5万多个 全面覆盖国民经济41个工业分类 打造5G工厂超过7500个[5] -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共建共享基站规模超过150万站 实现规模覆盖速率翻倍[6] - 通过共建共享累计节省投资超过3800亿元 节约运营成本超过440亿元/年 减少碳排放超过1300万吨/年[6] 技术标准与专利 - 中国移动制定十万余字5G技术体制及40余本技术规范 加速5G中频段产业成熟[6] - 中国联通主导制定125项国际标准 累计形成1200余项5G相关专利 大幅超越4G和3G时代[6] 国产芯片发展 - 中国电子飞腾公司CPU累计应用突破1000万片 实现从可用向好用的迈进[7] - 飞腾公司将在"十五五"期间推进"通算+智算"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布局打造"CPU+XPU"产品组合 提供多元算力支撑[7] 6G与未来技术布局 - 天地一体成为6G时代典型特征 中国移动在昌平6G实验室开展天地一体技术试验[3] - 5G-A在智慧城市 低空经济 工业智造 车联网等领域具有更大应用潜能[5] - 中国移动将聚焦6G 算力网络 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7]
中信建投:全球手机直连卫星竞速,关注商业航天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20:08
行业动态 - SpaceX斥资170亿美元收购EchoStar的50MHz黄金频谱资源 [1] - 全球手机直连卫星竞争进入战略卡位阶段 [1] - 我国同期出台政策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发展 加速星座组网和民营火箭商业化 [1] 技术发展 - SpaceX通过芯片嵌入技术实现普通手机直连卫星 [1] - 服务能力从文本提升至语音和流媒体数据 [1] 商业模式 - SpaceX采用"偏远地区自营+城市合作"的混合模式 [1] - 正构建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能力 [1] 产业链影响 - 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1] - 频谱稀缺性、技术成熟度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仍是核心变量 [1]
中国电信(601728.SH):积极探索“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业务模式
格隆汇· 2025-09-10 15:52
公司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最早持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许可的通信运营商 在我国卫星通信领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 - 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 为各类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卫星移动通信服务[1] - 2023年9月全球首发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4月全球首创汽车直连卫星服务[1]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积极探索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型业务模式 致力于打造天地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网络[1] - 加快卫星网络能力建设 持续扩大天通系统优势 不断提升系统容量和网络性能[1] -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能力开放 积极服务全网用户[1]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推动卫星通信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1]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络新格局[1] - 助力我国在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1]
工信部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三大运营商全线布局卫星互联网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00:09
工信部卫星通信产业指导意见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1] -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1] - 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 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1] 电信运营商卫星互联网布局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已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 中国移动表示待取得相关运营资质后将及时面向社会开放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2] - 中国移动2023年成功发射"中国移动01星"和"'星核'验证星"两颗低轨试验卫星 分别搭载支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和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载核心网系统 [2] - 中国电信2023年9月在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推出"汽车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5月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老挝 [2][3] - 中国联通近期成功发射"联通星系"四颗低轨卫星 其中04星为国内首颗具备3GPP窄带物联通信能力的低轨卫星 5月成立数智星通公司开展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业务 [3] 卫星互联网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手机直连卫星宽带业务面临三大挑战:星地网络架构差异协同难、网络建设成本高、卫星网络性能较地面网络有较大差距 [4] - 中国移动推动卫星和地面全方位融合构建天地一体网 提出天地一体网创新技术体系使所需卫星数量缩减至独立组网一半 单星成本下降10% [5] - 中国移动打造"星地智生一体化数字孪生系统" 高精度模拟卫星运行状态 预期实现卫星组网多个阶段的显著突破 [5] 6G时代卫星互联网发展前景 - 6G时代将实现天地一体化网络与全球无死角覆盖 发展卫星互联网成为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必选项 [6] - 三大运营商参与低轨卫星星座运营可为卫星企业带来关键助力 凭借庞大用户基数和成熟销售渠道加速低轨卫星星座商业化进程 [6]
民生证券:我国卫星进入高峰发射期 关注商业航天下半年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3:54
星网发射效率提升 - 2025年7月27日至8月17日21天内星网连续完成5次低轨卫星组网发射任务 共发射38颗卫星 [1][2] - 此前GW星座01至04组34颗卫星发射耗时7个月 当前发射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1][2] - 卫星制造端涉及航天五院 上海微小 银河航天 火箭发射端动用长六甲 长八甲 长十二 长五B等中大型火箭 [2] 可回收火箭商业化进展 - 2025年成为可回收火箭商业化关键节点 回收复用后发射成本较一次性火箭下降30%-50% [3] - 垣信卫星一箭18星发射服务中标候选人包括蓝箭航天 天兵科技和中科宇航 中标火箭均为可复用液体火箭 [3]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计划下半年实施首飞及回收试验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八月底首飞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下半年首飞 [3] 卫星互联网应用发展 - SpaceX与T-Mobile手机直连服务于7月23日上线 第一阶段支持卫星短信彩信 10月1日第二阶段支持数据流量 [4] - 华为MateX6典藏版为全球首款支持三网卫星通信手机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4] 产业链投资标的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信科移动-U 震有科技 上海瀚讯 海格通信 [5] - 卫星产业链建议关注广电计量 西测测试 ST铖昌 臻镭科技 乾照光电 [5] - 火箭产业链建议关注超捷股份 航天动力 高华科技 九丰能源 斯瑞新材 [5] - 地面基建及终端建议关注通宇通讯 信维通信 蓝盾光电 天基算力建议关注顺灏股份 普天科技 [5]
商业航天行业点评:我国卫星进入高峰发射期,关注商业航天下半年投资机会
民生证券· 2025-08-21 16:4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我国商业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21天内完成5次发射任务,共发射38颗卫星,发射效率显著提升(过去7个月发射34颗)[1] - 可回收火箭商业化进程加速,2025年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成本预计下降30%-50%,民企首次中标巨型星座发射服务[2] - 卫星C端应用取得突破: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分阶段上线(7月支持短信、10月支持数据流量),华为低轨卫星众测将于下半年推出[3] - 火箭运力提升类比AI算力,将推动卫星组网加速与商业应用拐点[4]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卫星产业链**:推荐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建议关注广电计量、ST铖昌等[4] - **火箭产业链**:建议关注超捷股份、航天动力、高华科技等[4] - **地面基建&终端**:建议关注通宇通讯、信维通信、蓝盾光电[4] - **天基算力**:建议关注顺灏股份、普天科技[4] 技术进展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实现"一箭7星"发射[1]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中科宇航力箭二号、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均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2] - SpaceX与T-Mobile合作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已实现短信功能,10月将升级至数据流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