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线吸尘器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系追觅科技跨界造车,首车将于2027年投产
巨潮资讯· 2025-07-06 16:18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星空计划是一家新成立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全称为"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注册资本10亿元,实际控制人为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间接持股比例80% [2] - 俞浩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2017年创立追觅科技并加入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类目 [2] - 追觅科技2024年扫地机全球销量达到396万台,同比增长近60%,海外营收占比达65%,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市场市占率连续数月第一,2024年以18.2%的零售额份额稳居中国清洁电器线上市场首位 [2] 造车计划与产品定位 - 星空计划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新能源SUV,预计2027年投产,截至2025年一季度仍处于造型设计DEMO阶段 [3] - 首款车型优先面向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后续再转向国内市场销售 [3] - 公司可能效仿极石汽车的模式,通过与上汽集团合作来获取生产资质 [4] 生产基地与建设进度 - 星空项目用地规模合计41.44万平方米,所属工厂临近特斯拉储能、宁德时代工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竣工 [3] 市场拓展与人才招聘 - 公司正在招聘海外销售总监、海外渠道开发经理、汽车平行出口商务总监等职位,显示出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5] - 公司背靠追觅科技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在智能硬件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的期待值会更高 [5] - 公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定型、试制、产线建设和海外渠道建设等工作 [5]
2025年中国无线吸尘器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市场趋势研判:竞争较为激烈,销售价格韧性依然较强,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将成为品牌突围的核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4 07:48
无线吸尘器行业定义及分类 - 无线吸尘器是一种依靠内置电池供电、无需外接电源线的便携式吸尘设备,通过电机驱动风扇产生吸力,配合刷头或滤网系统实现清洁 [2] - 核心特点是移动自由、操作灵活,适用于家庭、车载等多样场景,种类包括卧式、手持式、立式等 [2] 无线吸尘器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无线吸尘器市场规模约41亿元,较2023年减少4亿元,预计2025年跌破40亿元 [4] - 2023年市场价格约1415元/台,较2020年减少33元/台,2024年约为1410元/台,预计2025年为1405元/台 [6] - 受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新兴品类挤压,市场持续萎缩,但价格韧性较强 [4][6] 无线吸尘器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涉及电机、过滤系统、传感器、芯片、塑料、金属等核心部件及原材料 [8] - 中游为研发及生产,下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终端为用户 [8] - 2024年我国电机产量60841.7万千瓦,较2023年增加2055.7万千瓦,需求量57678.8万千瓦,较2023年增加1985.5万千瓦 [10] 无线吸尘器行业竞争格局 - 国外品牌包括戴森、莱克、斐纳、美诺、飞利浦、博世ATHLET等,国内品牌包括小米、美的、科沃斯、追觅、莱克魔洁等 [12] - 科沃斯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2.26亿元,净利润6.15亿元,产品获多项国际奖项 [15] - 美的集团2024年营收4090.84亿元,较2023年增加353.74亿元,净利润385.37亿元,较2023年增加48.17亿元 [17] 无线吸尘器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成为品牌突围核心 [19] - 产品技术将持续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对便捷、高效清洁工具的需求 [19]
被忽视的大家电,石头、追觅、科沃斯扎堆抢蛋糕|36氪分析
36氪· 2025-03-29 17:34
行业竞争格局 - 家电行业竞争极为激烈 内卷程度达到白热化[3][9] - 智能清洁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023年上半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下降0.6%[5] - 2023Q4至2024Q4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从550万台增至590万台 但增速明显放缓[5] 企业战略转型 - 追觅科技在AWE 2025展出首款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等智能化产品 业务版图从清洁家电扩展至大家电[4][5] - 石头科技同期展出全球首款全面屏洗衣机洗烘套装 添可发布具身烹饪产品"食万天工"[5] - 拓品类成为企业降低单一品类依赖的必然选择 大家电客单价更高(数千至上万元)带来新增长空间[14][20] 技术复用优势 - 追觅将高速数字马达(20万转/分钟)、智能算法等技术从清洁场景迁移至烹饪/空调场景[16][18] - 扫地机器人机械臂方案被引入空调设计 实现分区域控风功能[18] - 技术复用降低研发成本30% 缩短产品迭代周期[19] 市场渠道基础 - 追觅线下门店超5500家 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 - 合作渠道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连锁卖场及MSD/Boulanger等海外主流渠道商[20]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零售规模突破2019年峰值 大家电进入10-12年换新周期[21] 市场容量对比 -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6% 白电市场规模达9071亿元(同比+6.4%)[10][11] - 传统白电巨头研发投入有限导致产品同质化 为智能清洁企业创造进入机会[11][12]
鲶鱼进场,追觅闯入具身智能腹地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24 16:30
文章核心观点 - 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满足用户多元化场景需求痛点,推动市场渗透率提升,追觅凭借具身智能技术的扫地机器人及多元产品布局,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4] 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 - 用户对智能机械化清洁有长期刚性需求,早年扫地机器人技术发展分工具时代和搭载SLAM技术的2.0时代,2.0时代有局限性,2023年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024年向中高端过渡,年轻用户需求更实用、智能、个性化 [6][7][8] - 实用性体现在应对复杂家居环境、解决清洁难题,智能化体现在个性化交互体验、融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9] 扫地机器人3.0形态 - 扫地机器人增加机械手可拓展功能边界、延伸服务范畴,但对视觉识别算法和硬件集成要求高,增加研发成本 [11] - 追觅扫地机器人机械手历经三版设计,第三版方案有5个自由度,伸展距离达30厘米,最大承重400克,还搭配配件仓实现清洁无死角 [12][13] - 追觅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内置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开创“具备感知 - 决策 - 行动”闭环,提升泛化性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 [14] 追觅公司发展策略 - 家庭清洁有痛点,扫地机器人受年轻用户青睐,市场规模有望增长,但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追觅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契合用户多元需求 [16] - 追觅产品研发与设计人员占比60%,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以上,坚持“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原则 [17] - 追觅以智能清洁产品为切入点,横向开辟多品类线,从智能清洁赛道迈向全屋智能生态战场,多元产品布局形成互哺效应 [18][19]
追觅科技携全品类旗舰新品亮相AWE2025:坚持以技术创新打破行业边界
IPO早知道· 2025-03-21 19:52
技术复利战略 - 公司提出"技术无界、场景无界、品质无界、文明无界"四大无界架构 其中技术无界强调通过长期研发沉淀可复用核心技术模块 实现跨场景跨品类的生态性复利 [3] - 截至2024年 公司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 已获授权专利3155件 体现技术积累优势 [3] 核心技术模块化复用 - 自主研发的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成功应用于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多品类产品 实现"一技多用"策略 降低研发成本并提升产品性能 [5] - 技术复利积累使公司能快速将核心技术迁移至不同品类 例如流体力学、智能算法等技术从智能清洁领域延伸至空调等大家电领域 [9] 研发投入与人才结构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60%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超过7% 显著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7] - 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 形成高端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的技术壁垒 [7] 产品布局与市场影响 - 通过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构建多场景穿透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重新定义高端智能生活标准 [7] - 进军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领域 加剧行业竞争 推动传统企业优化产品与服务 促进市场格局重塑 [9] 技术应用成果 - AI算法与尖端硬件深度融合 实现扫地机器人精准导航避障、无线吸尘器高效清洁等性能突破 [7] - 技术能力向家电全产业链延伸 例如将智能清洁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迁移至空调产品开发 [9]
小米计划2025年在日本开5~10家“小米之家”
日经中文网· 2025-03-14 10:46
小米日本市场扩张战略 - 公司计划2025年在日本开设5至10家实体店 以东京圈为中心并考虑拓展至全日本范围 [1][3] - 首批两家门店分别位于埼玉县永旺梦乐城浦和美园(130平方米)和川口(100平方米) 将于2024年3月22日和4月5日开业 [1][2] - 门店将陈列160多种产品 包括智能手机 智能手表 电视 扫地机器人等 入口处重点展示移动设备 墙面展示智能家电 [1][3] 产品与商业模式 - 新品旗舰智能手机搭载与徕卡共同开发的摄像头 同时发布无线吸尘器 空气炸锅等家电产品 [3] - 计划复制中国"小米之家"成功模式 家电产品在中国门店占比达50% 推动"人车家全生态"概念 [3] - 旨在推广"智能家居"商业模式 通过实体店让顾客体验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家电联动 [1][3] 市场表现与战略验证 - 2024年小米智能手机在日本市场份额达4.7% 排名第五 此前主要通过线上渠道面向年轻客群 [3] - 2024年涩谷PARCO限时门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超预期 验证实体店效果 [3] - 新门店预计每月吸引1万至2万名顾客 将重点开拓家庭用户群体 [2][3]
离开追觅的日子
雷峰网· 2025-03-03 20:03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俞浩早期成立上海美步科技但因缺乏行业经验未能推出产品[6],后成立美祎科技并吸引王生乐、沈锣坤、吴鹏等人才加入[16][17] - 2017年正式注册追觅科技,兵分三路布局:俞浩负责战略、吴鹏组建销售团队、王生乐搭建苏州供应链体系[20][21] - 2020年营收飙升329.66%,净利润增长455.86%,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22] 核心管理策略 - 实施"断指计划":组建300人猎头团队挖空竞品核心人员,曾3个月内挖走19名研发人员致竞品产品发布中断[2] - 创始人俞浩采用"刚好超过竞争对手"策略,要求12-24个月内超越对手当地市场份额[48] - 管理风格强调"试错迭代",允许年轻高管快速上位但犯错即让位,如郭人杰三次职务变动[58][59][60][61] 人才引进与任用 - 早期从美的、科沃斯挖来大量人才搭建供应链[19],王生乐主导苏州团队从0扩张至600人[22] - 破格启用24岁郭人杰负责品牌转型,其主导电商营收从3亿增至30亿[30][38][59] - 吴鹏推动海外品牌营收达亿元级,2021年高管直播带货单日超百万[39][40] 业务转型与扩张 - 2020年提出3年100亿营收目标,从小米生态链转向自主品牌[22][33] - 国际业务从总代理模式改为区域代理商模式,解决串货问题后海外市场显著增长[65][66][67] - 2024年高端市场占有率41.2%,较2023年提升22.2个百分点,德国市占率达37.9%[106][107] 高管离职与创业 - 王生乐2022年离职创立星迈创新,获5亿融资,产品定价2199-3450美元冲击高端市场[75][81][82][83] - 吴鹏创立咖爷科技获美团龙珠等投资,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92][93][94] - 郭人杰2024年离职创办乐享智能,获2亿融资估值6亿[101][10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23年推出仿生双机械足技术,高端产品全球销量超116万台[106] - 针对欧美市场开发防缠绕地毯刷,亚太市场推短绒地板刷等本土化产品[108] - 人形机器人团队独立为MagicLab,获1.5亿天使轮融资但公司战略仍聚焦清洁主业[99][100] 市场表现 - 2024年Q1意大利市占率持续领先,全球覆盖100多国拥有4000家线下门店[107] - 3000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41.2%,机械臂产品累计销量116万台[106][107] - 采用"十条路并行"测试策略快速定位爆款,营销效率行业领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