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锡恒隆广场
icon
搜索文档
恒隆地产上半年总收入49.68亿港元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07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19%至49.68亿港元 主要受物业销售收入锐减87%影响 [1]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同比下滑9%至15.87亿港元 [1] - 物业租赁收入达46.78亿港元 同比微降3% 其中内地租赁收入31.9亿港元(-2%) 香港租赁收入14.88亿港元(-4%) [1] 租赁业务表现 - 内地及香港零售物业租出率分别维持在94%和93%的高位 [1] - 酒店业务收入同比大增84%至1.29亿港元 主要受益于新酒店开业与旅游复苏 [2] 重点项目进展 - 杭州恒隆广场预租率达81% 首期商场预计2026年年中开幕 [2] - 租赁杭州百货大楼4.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 使零售体量扩大约40% 预计2028年生效 [2] -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将于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交付 [3] - 上海恒隆广场三期扩建工程已于6月封顶 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幕 [3] 战略发展方向 - 强调"体验"为核心发展关键词 计划通过品牌合作与场景创新提升商场体验 [2] - 持续推进低碳转型 上半年内地运营物业中80%已实现使用可再生能源 [3] - 采用租赁模式扩展商业面积 减少现金支出 注重资产质量与时机匹配 [2][3] 股东回报与市场展望 - 宣布派发每股中期股息0.12港元 允许股东选择以新股份替代现金股息 [3] - 管理层预期市场信心恢复将传导至零售业态 对实现"微增长"抱有信心 [3]
上半年收入下跌18%至52亿,恒隆称“未来一两年杭州是重中之重”
新浪财经· 2025-07-30 22:3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显著下滑 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总收入分别下跌18%和19%至52.02亿港元和49.68亿港元[1] - 物业销售收入暴跌87%至1.61亿港元 核心物业租赁收入相对稳健仅下跌3%至49.12亿港元[2]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降 恒隆集团和恒隆地产分别下跌7%和9%至11.91亿港元和15.87亿港元[2] 收入结构分析 - 内地市场贡献35.02亿港元 香港市场贡献17亿港元 显示内地业务占主导地位[1] - 酒店组合收入逆势增长84%至1.29亿港元 但营业亏损扩大至3400万港元[2] - 租赁营业溢利下降4%至34.99亿港元 财务费用上升对利润造成压力[3] 业务运营状况 - 内地商场租出率保持94%高位 香港零售物业租出率分别为93%和94%[2] - 办公楼市场面临挑战 优质办公空间需求不足及供应过剩导致空置率上升[2] - 推出灵活办公空间解决方案NET•WORK 中环渣打银行大厦项目租出率达64%[3] 债务与资本结构 - 借贷总额559.72亿港元 较2024年底577.94亿港元有所下降[3] - 42%债务以人民币计价 作为对内地净投资的自然对冲安排[3] - 定息债项占比达42% 通过债券、固定利率贷款和利率掉期合约构成[3] 战略扩张举措 - 杭州项目新增4.2万平方米零售面积 较现有规模提升40%[7] - 杭州恒隆广场预租出率达81% 办公楼下半年投入使用 商场2026年底开幕[7] - 上海恒隆广场三期2026年下半年开幕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落成[8] 管理层展望 - 2024年纯利大幅减少21%-25% 2025年目标实现微增长[4] - 下半年表现对实现年度目标至关重要 具体取决于第三四季度情况[4][5] - 杭州项目被定位为内地市场重中之重 预计未来收益将有大幅提升[7]
半年收租49.12亿港元,恒隆集团有信心今年实现微增长
观察者网· 2025-07-30 21:2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隆集团总收入52.02亿港元,同比减少18%,营业溢利34.08亿港元同比减少6%,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1.91亿港元同比下跌7% [1] - 物业销售收入1.61亿港元同比下跌87%,其中内地物业收入0.1亿港元跌60%,香港物业收入1.51亿港元跌87% [1] - 酒店业务收入1.29亿港元同比上升84%,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0.62亿元减3%,昆明君悦酒店收入0.57亿元 [1] 租赁业务 - 租赁收入49.12亿港元同比下跌3%,受香港和内地消费及办公楼需求放缓影响 [2] - 上海恒隆广场商场收入8.22亿元领跑,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同比增10%表现最佳,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同比减37%表现最差 [2] - 内地办公楼业务全面下滑,上海恒隆广场办公楼收入跌7%,出租率降6个百分点至82% [3][4] 市场环境 - 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23.6%,平均租金6.99元/平方米/天环比跌1.9%,预计下半年新增供应超百万方加剧竞争 [4] - 杭州恒隆广场新增42,000平方米零售面积扩容40%,外立面延长至290米提升商业氛围,预租率达81% [4][6] 发展项目 - 无锡恒隆广场二期包含500+套住宅和105间酒店客房,2025年下半年分阶段落成 [5] - 杭州恒隆广场含购物中心、5幢办公楼及文华东方酒店,2025年下半年起分阶段投用 [5] - 待出租及销售物业总值261.37亿港元和81.18亿港元,覆盖上海扩建、沈阳综合发展等项目 [5]
商业地产版苏超来了:这13个人气商场,谁才是江苏“大哥”?!
36氪· 2025-07-03 10:53
江苏省商业地产竞争格局 - 江苏13城商业呈现"双核引领、多极竞争"格局,南京德基广场和苏州仁恒仓街分别代表奢侈品与文旅商业两极[2][11] - 无锡恒隆广场以12.2万㎡商业面积、260家品牌、日均6.4万客流成为苏南重奢标杆,聚集30个重奢品牌包括爱马仕双层旗舰店[5][7][8] - 常州武进吾悦广场作为全国首个金标吾悦,2024年销售额超25亿元,销售千万店达50家,11周年庆单日销售破1085万[14] 头部商业项目运营数据 - 南京德基广场2024年销售额245亿元问鼎全国店王,奢华品牌占比33%居准一线城市第一,艺术博物馆接待客流超120万[16][18] - 扬州京华城Living Mall年销售额43.8亿元、客流2178万人次,18年来保持扬州商业霸主地位,首店经济布局超前[27][29][31] - 南通CBD大有境14年平均年销售额超15亿,2025年前5月日均客流5万,端午节单日客流创新高达13万[35][37] 新兴商业体特色定位 - 苏州仁恒仓街作为14万㎡街区型MALL,首店占比超60%,融合平江历史街区打造"现代园林"商业,获亚太地产大奖[11][12] - 徐州文庙·东方以4万㎡体量实现70%首店占比,创新融合两汉文化IP与上海时尚资源,承接彭城广场商圈年100亿交易额[52][54] - 淮安华信Mall通过A/B座差异化运营,A座首店占比30%,B座打造二次元街区,五一期间客流突破25万[42][45] 区域商业升级案例 - 盐城金鹰建军路店400+品牌中34家销售额位列全国/华东前十,2024年引入46家首店包括6家苏北首店[46][48][50] - 连云港灌南恒基广场12.66万㎡体育综合体首年客流950万,五一魔幻大马戏活动5天吸引36万人次[54][56] - 宿迁宿城吾悦广场开业日客流30万+,引入30%宿迁首店包括江苏最大门店盒马鲜生,裸眼3D大屏为苏北首例[5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