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昊铂GT
icon
搜索文档
广汽IPD元年:一场从昊铂开始的革命与救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2:28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 [2]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同期净亏损25.38亿元,为近10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2] - 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9月全品牌售出2095辆,对比小米SU7单款车型售出1.96万辆,销量表现惨淡 [2] 公司战略转型与改革 - 公司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打响关于未来的“三大战役” [2] - 公司掌门人于今年1月牵头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品委员会,公司正式进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元年 [4] - 公司发布“番禺行动”,目标是激活自主品牌,明确埃安、传祺和昊铂三大自主品牌的分工与定位 [14] - 公司计划到2027年让自主品牌占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年销200万辆的目标 [43] - 公司未来三年将不设上限支持昊铂品牌 [43] 昊铂品牌发展历程与挑战 - 昊铂于2022年9月作为埃安子品牌发布,首款车型为百万级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1.9秒 [6] - 2025年1月,昊铂正式独立为与埃安、传祺并列的三大自主品牌之一,肩负冲击高端的使命 [6][14] - 昊铂冲击高端之路不顺,首款超跑昊铂SSR在2023年仅卖出15台,对比仰望U8销量突破3000辆,极氪001FR限量卖出99台 [10] - 昊铂品牌面临“什么都不极致”的痛点,早期与埃安的从属关系使其难以摆脱“网约车升级版”的公众认知 [11][12][14] - 昊铂HL增程版是“战时状态”下打出的“第一颗子弹”,首发搭载“星源增程平台”并确立“山海架构”设计语言 [4] 技术研发路径转变 - 公司放下All in纯电的执念,开始开发增程技术,昊铂HL首次搭载“星源增程技术” [16] - 星源增程技术的独特性在于采用“非晶电机”替代硅钢片,以及“曲轴直连”技术,其油电转化率达到3.73kWh/L,高于国内主流水平的3.4kWh/L [20][24][25] - 增程汽车市场成为红海,智己LS6于8月15日搭载“恒星增程”,小鹏G7增程版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26] 产品开发与用户策略变革 - 公司引入华为IPD流程,核心思想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协作持续推出高质量产品 [28] - 公司于8月5日正式成立用户洞察部,规划规模200人,产品开发从过去“聚焦竞品”转向“瞄准用户” [27][29] - IPD改革后,工作逻辑从“接力赛”变为由产品总经理作为“乐队总指挥”,强调“端到端”为结果负责 [5][31][32] - 昊铂HL借助IPD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例如“希望体验到最新科技,但又得能把车开到单位停的公务员” [29] 品牌定位与内部协同 - 昊铂将自身定位总结为“智能化”和“信赖感”,坚持自研技术,如昊铂HL搭载自研的GSD高级智驾辅助系统,测试里程达2000多万公里 [32] - 昊铂的豪华感旨在回归经典与传统,带给用户安心感,其HL车型的内外颜色与传统豪华品牌BBA类似 [33] - 公司与华为合作创立“启境”品牌,面向30万级市场,昊铂需与之形成区分,避免内部竞争 [32] 当前困境与潜在风险 - 昊铂A800旗舰轿车在成都车展全球首发,却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Harmony Space 5,与坚持自研的说法存在矛盾 [36] - 昊铂A800的设计未延续刚在HL上确立的“山海架构”家族语言,且被指为传祺概念车的换壳产品,可能影响品牌辨识度 [36][38] - 车型设计语言反复无常,例如“门”的设计在几款车型上使用后又放弃,但概念车再次采用,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认知 [39] - IPD流程引入后,动力技术研发团队反映长期探索工作大幅减少,需优先满足短期市场需求,与IPD要求的技术前瞻规划存在矛盾 [41][42] - 公司车型标准开发周期已缩短至18个月,显示出急于推出新车挽救销量的焦虑 [39]
开着辅助驾驶 昊铂GT高速追尾工程车
第一财经· 2025-10-05 21:41
事故概述 - 一辆昊铂GT 560后驱七翼版在开启ACC状态下撞开雪糕筒警示物后追尾静止工程车,全程未减速 [1] - 事故车辆为2023款车型,搭载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配置为1个雷达和1个单目摄像头,未搭载激光雷达,目前该车型已停售 [1] - 碰撞时车速超过80公里/小时,超出了AEB系统的触发时速限制 [2] 公司回应与产品说明 - 公司表示事故车辆为1R1V配置,目标为防撞工程车,属于用户手册中说明的异形车,存在识别局限性 [1] - 用户手册明确提示ACC系统在施工路段、十字路口等场景需退出并采用人工驾驶,且系统可能无法对静止车辆、不规则外形车辆采取制动措施 [1][2] - 在售的2025款昊铂GT两个版本配置均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 [4] 行业技术现状与争议 - L2辅助驾驶广泛搭载以来,AEB触发局限性备受争议,其工作速度范围、响应障碍物限制等仍需迭代改进 [3] - 当前汽车AEB主要为纵向AEB,大部分触发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以内,识别静态物体能力有限,且遵循“驾驶者优先”原则 [3] - 行业同配置AEB功能类似,例如小米SU7的AEB工作速度在8至135公里/小时之间,且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等障碍物 [3] 行业政策与规范发展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对L2辅助驾驶安全问题进行进一步规范 [3] - 新规要求辅助驾驶系统应能有效应对可预见的驾驶员误用,探测并响应道路环境中的障碍物,且不应抑制正在执行紧急制动的AEB系统 [4] - 上述L2强标首次将激光雷达纳入体系,多个测试场景高度依赖激光雷达 [4]
开着辅助驾驶,昊铂GT高速追尾工程车
第一财经· 2025-10-05 17:57
事故概述 - 一辆2023款昊铂GT 560后驱七翼版在使用ACC巡航时,撞开雪糕筒警示物后追尾静止工程车,过程中车辆未减速 [1] - 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超过80公里/小时 [2] - 事故车辆配置为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未搭载激光雷达,前方感知为单目摄像头的1R1V方案 [1] 公司回应与技术局限 - 公司回应称事故车辆为1R1V配置,目标为防撞工程车,属于用户手册中说明的异形车,存在识别局限性 [1] - 公司指出用户手册已明确提示,ACC系统在施工路段、十字路口等场景需退出并采用人工驾驶 [1] - 用户手册提示ACC系统可能无法对行人、动物、自行车、摩托车、狭窄车辆及静止或接近静止的车辆采取制动措施 [2] - 车辆AEB系统未触发,公司解释碰撞时速超过80公里/小时,超出了AEB触发的时速限制 [2] 行业AEB系统现状 - 行业AEB功能存在普遍局限,例如小米SU7的AEB工作速度在8至135公里/小时之间,且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等障碍物 [3] - AEB系统对静态物体识别能力有限,大部分触发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以内,并遵循“驾驶者优先”原则,不强制接管驾驶员主动操作 [3] - 此前问界M7 Plus事故中,车辆115公里/小时时速也超出了其AEB系统85公里/小时的上限时速 [3] 行业监管与标准发展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对L2辅助驾驶安全进行进一步规范 [3] - 新规要求辅助驾驶系统应能应对可合理预见的驾驶员误用,并有效探测道路参与者、设施及障碍物以避免碰撞 [4] - 新规首次将激光雷达纳入体系,多个测试场景高度依赖激光雷达 [4] - 在售的2025款昊铂GT两个版本配置均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 [4]
广汽集团上半年营收为421.66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30 12:0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5.3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且降幅达267.39% [2][3] - 扣非净亏损29.45亿元,同比恶化771.11%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7.69亿元,同比下滑508.75% [3] - 总资产2126.71亿元,同比下降8.51%;净资产1112.80亿元,下降2.69% [2][3] 产销情况 - 汽车总产量80.17万辆、销量75.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3%和12.48% [4]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4] - 节能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4] - 节能与新能源车合计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 [4] 自主品牌业务 - 广汽传祺推出"向往"新能源系列车型,包括S7和M8乾崑(搭载华为鸿蒙座舱与乾崑ADS) [4]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4] - 广汽埃安AION S、AION Y位居纯电细分市场前列,新增两厢轿车AION UT [5] - 广汽昊铂推出豪华纯电SUV昊铂HL,并焕新GT/HT年款车型 [6]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丰田销量34.47万辆,同比增长2.58%,凯美瑞/赛那居细分市场前列 [6] - 广汽丰田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20.23万辆(占比58.7%),同比增长30.55%,HEV车型国内销量第一 [6] - 广汽本田推出电动战略车型P7,雅阁系列通过本土化改善实现销量回升 [6] - 五羊本田销量29.37万辆持平,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9%) [6] 战略合作与技术升级 - 与华为合作赋能高端车型智能化(鸿蒙座舱+乾崑ADS) [4] - 广汽丰田与华为、小米、Momenta共建AI生态圈,规划推出增程版汉兰达/赛那及PHEV车型 [6] - 广汽本田携手Momenta、深度求索强化智能化体验 [6]
广汽集团半年报:营收426亿,节能车销量增长13.43%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44.65% 处于制造业较低水平 [3] - 上半年研发投入37.89亿元 同比增长16.55% [7] 产销数据 - 上半年汽车产量80.17万辆 销量75.53万辆 终端销量85.8万辆 [3]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6.6万辆 占比提升至48.43% [3] - 节能车销量21.16万辆 同比增长13.43% [3] - 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 同比增长45.8% [6] 品牌表现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 同比增长18% [3] - MPV家族累计销量超6.1万辆 位居中高端MPV品牌销量冠军 [3] - 广汽丰田终端销量36.42万辆 实现同比正增长 [4] - 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44% 皓影销量同比增长13.9% [4] - HEV车型终端销量居国内市场首位 [4] 技术研发 - 车型标准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1][7] -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7] - 业务效率和决策效率提升约50% [7] - 新增专利申请超1600件 累计超22000件 [7] - 推出第三代混动系统和"星源增程"技术 [8] 产品布局 - 已进入84个国家和地区 建成超570个网点 [6] - 形成墨西哥/沙特/独联体三个万级市场 [6] - 全球布局4家KD工厂 覆盖尼日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6] - 规划打造5-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产品 [6] - 计划2026年Q1在欧洲上市交付AION V和AION UT [6] 战略合作 - 与腾讯在智能座舱领域达成合作 [8] - 与宁德时代开展产品合作/换电站建设/电池银行业务 [8] - 广汽本田携手Momenta/DeepSeek强化智能化体验 [4] 基础设施 - 上半年新建充电站242座 新增充电终端3282个 [8] - 累计建设充电站超1600座 充电终端超17000个 [8] - 快充桩超12000个 充电终端规模居车企前列 [8]
广汽集团(0223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5.38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9:5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26.11亿元,同比减少7.88%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25.38亿元,去年同期溢利15.16亿元 [1] - 每股亏损0.25元 [1] - 汽车产量80.17万辆同比下降6.73%,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降12.48%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1] - 节能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1]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 [1]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2] 品牌发展策略 - 广汽传祺推出"向往"新能源车型系列,包括向往S7和向往M8乾崑 [2] - 与华为合作采用乾崑ADS技术赋能高端车型 [2] - 广汽埃安AION S和AION Y终端销量位居国内纯电细分市场前列 [2] - 推出全新纯电两厢轿车AION UT完善产品矩阵 [2]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丰田销量34.47万辆,同比增长2.58% [3] - 凯美瑞和赛那车型终端销量位列国内细分市场前列 [3] - 首款联合开发纯电车型铂智3X连续2个月获得合资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3] - 节能与新能源车型销量20.23万辆,同比增长30.55%,占比58.70% [3] 技术合作与转型 - 广汽丰田HEV车型终端销量位居国内市场首位 [3] - 计划推出增程版汉兰达和赛那,开发PHEV车型 [3] - 与华为、小米、Momenta合作构建AI生态圈 [3] - 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电动品牌首款战略车型P7 [3] 市场拓展 - 五羊本田销量29.37万辆与上年持平 [3] - 五羊本田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9% [3] - 广汽本田推出雅阁运动系列带动销量回升 [3] - 携手Momenta和深度求索强化智能化体验 [3]
招募经销商、增资6亿元,广汽想借华望挽颓势
北京商报· 2025-08-14 20:57
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启动 - 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正式启动 优先招募城市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 涵盖北上广深及成都、重庆、沈阳、厦门、海口等城市 [3] 华望汽车渠道模式与股权结构 - 渠道模式坚持少商多店原则 以"1+N"(用户中心+体验中心)模式进行网点布局 [4] - 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增资后广汽集团直接持有71.43%股权 通过广汽埃安间接持有28.57%股权 [4] 华望汽车背景与产品规划 - 华望汽车是广汽集团投资设立、华为赋能的新公司 基于去年11月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协议设立 [4] - 将打造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 首款车型预计将于明年面世 [4] 广汽与华为合作历史 - 2021年双方曾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与华为CCA架构联合开发智能纯电SUV 项目总投资7.88亿元 原计划2023年底量产 [5] - 2023年AH8项目由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华为转为重要供应商身份 [5] 广汽集团市场表现 - 广汽埃安2023年销量超48万辆 但2024年上半年销量10.87万辆 同比下滑13.97% 其中6月销量1.99万辆 同比下滑22.6% [6] - 高端品牌昊铂市场表现不佳 2024年7月三款车型销量分别为118辆、1111辆和237辆 [6] 华为在汽车领域影响力 - 华为在汽车领域朋友圈不断扩大 "四界"车型相继推出 华为乾崑在各大车企车型上搭载 [7] - 专家认为与华为合作可提升产品智能水平并借助华为营销优势 [7] 战略定位与发展意义 - 华望汽车承载"广汽制造+华为智能"优势 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市场 [7] - 该项目是广汽集团"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 [7]
淡季不淡 7月份多家车企销量创新高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 - 理想汽车以34100辆月交付量位居首位 同比增长227.5% 创单月交付新纪录[1] - 蔚来汽车以20500辆月交付量位列第二 首次实现月销2万辆目标[1] - 零跑汽车以14335辆月交付量排名第三 同比增长19%[1] 车企交付表现亮点 - 小鹏汽车月交付11000辆 实现年内首次破万及连续6个月正增长[1] - 蔚来ES6单车月交付破万辆 成为新势力中罕见热销车型[1] - 零跑汽车具备核心技术输出能力 已与两家海外品牌达成技术授权合作[1] 车企交付表现分化 - 哪吒汽车月交付10000辆 环比下降17% 成为唯一环比下跌的新势力[2] - AITO问界通过赛力斯披露月销4240辆 同比下滑45.69%[2] - 岚图汽车月销仅3400辆 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14亿元[2]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 - 广汽埃安月销45000辆 同比增长80% 高端品牌昊铂GT首月交付2011辆[2] - 极氪汽车月交付12000辆 同比增长139.7% 连续6个月同环比双增长[2] - 上汽大众ID.3车型获超10000辆订单 别克纯电车型月交付8692辆[3] 行业整体趋势 - 7月新能源车零售预计达62万辆 同比增长27.5% 渗透率约35.8%[3] - 超预期表现源于政策刺激及促销活动 下半年多款新车上市将带来增量[3] - 国务院提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延续购置税减免及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3] 产能与政策驱动 - 主要车企产能逐步释放 新车型销售平稳增长推动交付提升[4] - 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预计在政策驱动下保持理性持续增长[4]
广汽集团前7月累计终端销量超100万辆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59
销售业绩 - 7月汽车终端销量为14.7万辆,1-7月累计终端销量超100万辆 [1] - 自主品牌出口累计终端销量同比增长45% [1] - 广汽传祺7月批发销量24079辆,其中新能源车型月销5361辆同比增长15.6%,SUV系列月销13133辆同比增长41.3% [1] - 广汽埃安7月终端销量26557辆 [1] - 广汽丰田7月终端销量66018辆同比增长11.7% [1] - 广汽本田7月终端销量23715辆 [1] 产品与技术 - 昊铂HT及GT焕新上市并迎来OTA升级,新增内置行车记录仪,提升GSD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应用等超20项高科技功能 [1] - HL增程版将于8月上市 [1] - 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续航里程200km,7月3日成功完成首飞 [2] - 适用于市内或短途低空出行场景的GOVY AirCab航程20km-30km,7月24日在中国香港举行首台样机交付仪式 [2] 战略布局 - 公司正全力打响"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大战役 [1] - 发布"广汽星灵AI全景图",构建立体出行新格局 [2] - 飞行汽车GOVY AirCab在中国香港车展首发后获得近1000架意向订单 [2] - 计划2025年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 [2] - 计划2026年完成商业模式验证并开展小批量试产,2027年启动大规模量产,力争2030年实现机器人产值突破10亿元 [2] 市场拓展 - 持续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加快导入明星车型 [1] - GOVY AirCab目前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2]
蛰伏半年,埃安渴望脱胎换骨
36氪· 2025-07-25 10:16
集团整合与品牌战略 - 广汽集团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旗下各板块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的本土化电动车开发,广汽传祺跳出MPV舒适圈尝试高价值车型,以及广汽新能源板块中昊铂与埃安的平行运作[1] - 昊铂从埃安体系独立,广汽研究院技术储备分别支持两个品牌,产品矩阵分开打磨为广汽大自主提供更多发展空间[1] - 埃安在集团内部承担"承上启下"关键角色,2025年需完成更具象的改革[1]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上半年广汽集团整体产销数据下滑,汽车合计产量同比下降10.05%至153,270辆,销量同比下降8.22%至150,075辆[6] - 广汽埃安上半年累计销量152,264辆,同比下降13.97%,纯电市场增速放缓对其造成冲击[4][6] - 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理想、问界带动插混/增程趋势,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车企将混动产品覆盖10-20万区间,纯电为主的埃安面临新挑战[4]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埃安推出AION UT试图争夺入门纯电市场,但受渠道劣势和品牌力限制效果有限[13] - 下半年将启动B端与C端品牌分离战略,成立全新B端品牌专注运营市场,作为"番禺行动"关键一环[13] - 昊铂品牌独立后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包括昊铂GT升级版、首款高端豪华轿车等,承担广汽新能源向上发展任务[15] 集团战略与海外布局 - 广汽集团推出"番禺行动"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挑战200万辆年销量[11] - 广汽国际上半年海外业务扩展显著,新增4款车型、7个市场入网、92家网点,出口累计同比增加45.8%,推进多国KD项目[17] - 埃安布局全球化战略,计划未来两三年在欧洲、南美、中东建立产业基地[1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新能源车市场呈现新气象,纯电路径讨论增多,插混/增程车型成为市场主力[4] - 价格战导致15万以内新能源车竞争白热化,车企面临跟进或让位选择[7] - 智能化营销战受政策限制,埃安等车企相关宣传策略被迫调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