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那
icon
搜索文档
合资车企销量回暖,增量引擎何在?
贝壳财经· 2025-07-23 11:56
合资品牌销量回暖 - 主流合资品牌6月销量同比增长6.3%,上半年普遍呈现增长趋势,如一汽丰田同比增长16%,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8.64%,广汽丰田也实现正增长 [1][4] - 燃油车智能升级和价格策略是销量回暖主因,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销量均超10万辆,广汽丰田凯美瑞、赛那、汉兰达总销量17.91万辆(同比增长30%),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销量同比增近2倍 [4] - 合资品牌通过"一口价"促销降低决策门槛,如帕萨特现金优惠超4万元,途岳优惠近6万元,其他品牌多款车型也有数万元现金优惠 [6] 本田与日产销量下滑 - 东风日产(含启辰、英菲尼迪)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跌23.5%,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同比跌幅分别为25.63%、37.4% [7] - 销量下滑主因电动化犹豫、智能化滞后及燃油车优势缩减,如本田e:NS1/e:NP1纯电车型月销不足千辆,东风日产产品线老化,启辰与英菲尼迪品牌乏力 [8] - 英菲尼迪多款车型月销量仅数十辆至百余辆,启辰车型月销量在百余辆至千余辆之间 [9] 新能源领域表现与未来策略 - 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新能源销量前20车企中仅上汽大众一家合资品牌入榜 [10] - 合资品牌正加速本土化合作,如大众与小鹏合作,大众/宝马/奥迪/日产/丰田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智驾供应商达成合作 [10][11] - 行业认为合资品牌需先稳固燃油车优势再追赶新能源,未来三年是其转型窗口期,成败取决于本土化速度、产品定义能力与价格策略执行力 [12][13]
日系三强6月在华销量分化:丰田领跑 日产回升 本田承压
犀牛财经· 2025-07-16 15:59
丰田销量表现 - 6月销量15 77万辆 同比增长3 7% 连续5个月正增长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74 2万辆 同比增长8 63% [2] - 一汽丰田亚洲龙单月销量突破1 1万辆 凯美瑞以2万辆成绩成为最畅销B级轿车 [2] - MPV领域赛那与格瑞维亚组合销量达1 4万辆 是腾势D9的2倍 [2] - 雷克萨斯6月销量突破2万辆 ES系列单月销量破万 RX车型销量达5000辆 [2] - 新能源车型广汽丰田铂智3X累计订单超3万辆 一汽丰田bZ5以12 98万元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2] 日产销量表现 - 6月销量5 38万辆 同比增长1 9% 终结连续15个月下滑 [3] - 纯电轿车N7上市两个月售出6189辆 占品牌总销量11 5% [3] - N7起售价11 99万元 针对中国家庭需求打造 得房率83% 全系标配8155芯片 [3] - 日产启动供应商增产会议 目标将N7产能翻倍 [3] - 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11 5% 远超合资品牌平均5 3%水平 [3] 本田销量表现 - 6月销量5 85万辆 同比下滑15 2% 上半年累计销量31 52万辆 同比下降24 2% [4] - 新能源转型缓慢 2025年推出的P7和S7纯电车型市场反响平平 [4] - CR-V上半年售出8 87万辆 仍高度依赖燃油车 [4] - 宣布2027年后停止投放新燃油车型 2035年实现100%纯电销售 [4] - 计划2030年前推出13款混动车型 但将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 [4] 行业格局变化 - 6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 2% 同比提升5 6个百分点 [4] - 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仅12 0% 同比下降2 3个百分点 [4] - 比亚迪 吉利 长安等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75 4% 形成降维打击 [4] - 合资品牌燃油车被迫以价换量 但政策已对"价格战"踩刹车 [5]
增程能再救一次合资和豪华品牌们么?
虎嗅· 2025-07-10 17:23
增程技术市场动态 - 2025上半年多家合资及豪华品牌重新评估增程技术路线 上汽大众和广汽丰田已明确将推出增程新车 宝马奔驰也可能进入该市场[1][2] - 理想汽车早期SEV项目因法规限制搁置 投资超2亿 后转向增程路线 理想ONE初期融资困难 100多家投资机构因技术偏见拒绝[3][6] - 当前增程技术已被问界 零跑 小鹏等品牌验证 市场接受度远超8年前预期[7] 合资品牌增程布局 - 广汽丰田将在汉兰达和赛那导入增程技术 主打家用市场 其THS混动系统可通过简化结构快速转型[9][10][13] - 上汽大众推行"合资2.0"战略 计划推出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的增程SUV 研发周期从48个月大幅压缩 加强与华为 Momenta等技术合作[17][18][20] - 合资品牌通过放权中国团队取得成效 广汽丰田铂智3X和东风日产N7销量提升 增程被视为深化本土化改革的下一步[17] 豪华品牌技术转向 - 宝马考虑在X5 X3 X7等车型推出增程版本 十年前i3 REX因技术局限未能成功[23][27] - 奔驰曾中断增程研发 但2024年启动对理想L9 问界M9的研究 可能转向大电池插混路线[27][28] - 豪华品牌面临技术适配挑战 传统发动机研发逻辑与增程器"高转速稳态运行"需求存在冲突[33] 增程技术本质解析 - 技术核心在于解决补能焦虑与智能化体验的冲突 而非单纯动力形式 理想L6增程器热效率达40.5% NVH控制在60分贝以下[33][35] - 市场成功关键是对中国家庭场景的深度理解 如理想打造"移动的家"概念 集成驻车空调 外放电等场景化功能[31][32][35] - 当前增程已从技术妥协方案演变为市场行为符号 反映消费者对长续航 低成本和科技舒适性的综合需求[38][39]
主流合资车企回暖态势强劲 上半年销量最高增幅1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16
合资车企销量回暖 - 主流合资车企上半年销量普遍增长,最高增幅达16% [1] - 一汽丰田销售37.78万辆同比增长16%,一汽-大众销售43.61万辆同比增长3.5%,上汽大众销售52.3万辆同比增长2.3%,上汽通用销售24.51万辆同比增长8.64%,广汽丰田销售36.42万辆实现正增长 [2] - 销量回暖主要得益于"油电并进"战略、"油电同智"策略和"一口价"营销策略 [1] 油电同智战略成效 - 合资车企通过智能化升级燃油车稳固基盘,如全新探岳L上半年销售87205辆同比增长38.8% [3] - 广汽丰田凯美瑞、赛那、汉兰达三大燃油车旗舰上半年总销量17.91万辆同比增长30%,占比提升至49.2% [3] - 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幅近200% [3] - 一汽-大众制定"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目标2026年实现100%高速和城市路段覆盖 [3] 本土化研发加速智电转型 - 一汽丰田推行"RCE体制",电动化车型销量18.52万辆占比49% [5] - 大众计划2026年起为中国市场推出超11款新车,引入CMP电动平台和CEA电子架构 [6] - CMP平台开发流程缩短30%并实现40%成本优化,CEA架构由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 [6] - 广汽丰田铂智3X中国供应商占比65%,6月交付6030辆,累计订单破3万辆 [7] - 通用汽车Q2在华销量超44万辆同比增长20%,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0% [7] 一口价营销策略 - 上汽大众首推限时一口价7.99万元的途岳新锐,2025年多家合资车企跟进 [8] - 合资燃油车3月促销比例达21.5%,部分车型优惠3万至5万元 [8][9] - 上汽通用别克全面推行"一口价",简化购车流程并提升价格透明度 [8][9] - 上汽大众将50%经销商佣金与服务质量挂钩,逐步扩大"一口价"应用范围 [10]
广汽丰田已经听劝,一汽丰田老调重弹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21:48
南北丰田转型对比 - 一汽丰田bZ5上市发布会强调"合资新力量"概念但缺乏实质性内容,主销车型550PRO智行版搭载的Momenta 5.0系统比广汽丰田铂智3X晚上市三个月 [1][6] - 广汽丰田科技日宣布新能源专属平台、电子电气架构、AI数字底盘等硬核技术,并联合华为/Momenta/小米构建AI生态圈,成为日系合资车企中首个导入增程技术的品牌 [1][3] - 广汽丰田通过REC制度将中国工程师角色从"图纸翻译者"升级为"蓝图绘制者",下一代汉兰达/赛那增程版由中国首席工程师主导开发 [2][3] 广汽丰田战略布局 - 制定"聚变2030"分阶段目标:2024-2026年转型攻坚期,2027-2030年战略反攻期,旨在冲击智电领域头部地位 [2] - 推出中小型和中大型双新能源平台,同步布局增程动力与高性能插混车型,开启"大混动时代" [3] - 铂智3X上市3个月订单达3万辆,交付近2万辆创合资纯电交付纪录,连续两月蝉联合资销量冠军 [4] - 技术合作方面:铂智7首搭华为DriveONE电机和鸿蒙座舱,Momenta飞轮大模型全球首发于铂智3X,与小米合作统一车载生态接口 [3] 一汽丰田发展现状 - "4新思维"(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被指缺乏创新,营销理论强调"反内卷"但未解决供应链账期等实际问题 [5][6] - 产品策略滞后于行业,bZ5被质疑为口号式宣传,其技术应用较竞品存在明显时间差 [1][6] - 公司反复强调"大厂担当"概念,但用户更关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等实质内容 [6] 行业转型趋势 - 新能源智能化重构供应链体系,传统车企需打破既有利益链,广汽丰田通过本土科技公司合作实现快速技术迭代 [1][3] - 合资品牌高增长时代终结,智电领域中国品牌已取得三电/智驾/座舱等技术先发优势 [3] - 现地化研发成效显著,中国工程师主导权提升直接反映在铂智3X等产品的市场表现上 [2][4]
「将决策权交给中国团队」、拥抱华米魔,丰田在华大转身
36氪· 2025-06-17 10:29
丰田中国战略转型 - 公司调整研发决策权,将中国车型开发主导权从日本总部下放至中国团队,构建"中国ONE R&D"本土工程师主导体系[2][5] - 在上海设立研发公司并启动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中国工程师从"图纸翻译者"升级为"蓝图绘制者"[5] - 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车型由REC中国工程师主责研发,搭载增程动力系统实现技术本地化[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一汽丰田bZ5作为首款中国团队主导车型,配备Momenta 5.0城区辅助驾驶系统+544TOPS算力芯片,硬件含33个感知元件和激光雷达[12][18][20] -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三个月蝉联合资电动车销冠,最高月销6727辆[23] - 铂智7成为首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DriveONE电机+星闪钥匙的合资车型,深度整合小米生态[28][30] - 雷克萨斯在上海建设独资纯电动工厂,规划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并出口海外[6][41] 智能驾驶合作 - 两家合资公司与Momenta深度合作,新一代车型全面采用其智驾方案[5][18] - 广汽丰田计划2026-2027年联合本土企业研发基于"世界模型"的新智驾系统,宣称学习效率提升1000倍[36] - 一汽丰田bZ5的INP导航系统实现城区/高速/山路全场景覆盖,实测100km零接管[20] 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4财年公司销售收入48.04万亿日元创纪录,但净利润同比降3.6%至4.765万亿日元[37] - 电动化转型投入7450亿日元,但前期纯电车型中国市场反响平淡[38][39] - 实施"聚变2030"战略分两阶段:2024-2026转型攻坚,2027-2030全面反攻[25] - 开发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覆盖A-D级车型并支持BEV/PHEV/REEV多动力形式[33] 行业影响 - 公司被视为合资阵营中转型最彻底品牌,形成"中国标准反向输出"模式[8][44] - 通过整合华为/小米/Momenta等本土供应链,实现制造成本下降与智价比提升[30][43] - 中国市场角色从销售中心转变为全球技术创新策源地与制造枢纽[43]
被“玩坏”的终身质保能帮车企重拾份额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09:15
行业产销数据 - 1~5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累计完成1282.6万辆、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10.9% [2] - 行业面临无底线价格竞争问题,中央及行业组织呼吁反"内卷" [2] 车企终身质保政策 - 广汽丰田推出全系5款车型(凯美瑞、汉兰达等)终身质保,覆盖发动机、变速器、混动电池,权益价值8000元 [2] - 一汽-大众为旗舰SUV揽境、揽巡提供整车终身质保,后续扩展至全系燃油SUV,覆盖十大核心系统 [3] - 上汽大众途昂Pro推出终身质保后,3月订单量达6500辆,70%用户选择顶配车型,4月扩展至全系燃油SUV [3] - 理想汽车针对理想ONE车主推出终身质保"接力计划",零跑汽车将"三电"终身质保覆盖全系用户 [4] - 奇瑞新能源2019年首创"三电"终身质保,2023年扩展至全系整车终身质保 [4] 车企战略与行业观点 - 一汽-大众表示终身质保旨在以"品质升级"取代"价格内耗",提升用户忠诚度 [5] - 罗兰贝格认为终身质保体现车企从产品定价转向全生命周期定价,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 [5]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权益类优惠可缓解车企当前经营压力,成本在未来3~5年逐步释放 [6] - 行业平均用车年限5~7年,终身质保实际覆盖期有限,同时可提升4S店售后产值 [6] - 整车终身质保可降低拥车成本,优化二手车残值2%~3%,但对价格敏感用户吸引力有限 [7] 消费者反馈与问题 - 终身质保常附带苛刻条件(首任车主、非营运、指定4S店保养等),上汽大众明确排除易损件 [8] - 消费者抱怨4S店保养成本高,部分门店无M站资质导致质保失效 [9] - 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问题,如电池衰减不保、核心部件未覆盖等 [9] 车企改进措施 - 一汽-大众配套推出"保养增值计划",延长保养周期并提供7折优惠,单次成本降至470元 [10] - 上汽大众通过终身质保倒逼供应链升级,强化工艺一致性和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10]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6月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6 16:26
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 - 广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等十多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2] - 此举是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响应 条例要求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时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2] - 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表示放弃"商业承兑汇票" 北汽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不合理结算方式 [5] - 上汽集团表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责任 [5]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一代UNI-V - 新车定位紧凑型轿车 采用"未来先锋运动美学"设计语言打造 [6] - 前脸采用鲨鱼鼻仿生设计 搭配狭长前大灯组 车身侧面采用溜背式设计 尾部采用双边共四出排气布局 [8] - 内饰配备悬浮式大尺寸双联屏 256色氛围灯与18扬声器音响 [8] - 动力方面提供1.5T与2.0T两种版本 1.5T最大功率141kW 2.0T最大功率180kW [8] 广汽丰田科技日发布 - 展示智电转型成果 涉及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新能源专属平台、AI智能数字底盘等 [9] - 宣布全面推行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 未来所有车型均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 [11] - 发布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 中小型车平台覆盖5米以内A级至B级 中大型车平台覆盖5.3米以内C级至D级 [11] - 推出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AI智能数字底盘 新架构支持整车OTA AI底盘具备毫秒级响应 [11] - 深化多路径布局 首次引入增程动力 率先搭载于下一代汉兰达和赛那 推进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全系搭载 [11] 方程豹发布钛7伪装照 - 新车采用"方盒子"造型设计 预计第4季度上市 [12] - 作为钛系列第二款承载式SUV 定位偏都市家用 可能是方程豹现有产品中轴距和内部空间最大的SUV [12] - 整车线条硬朗笔直 车头引擎盖前端平直 配备粗壮前保险杠 尾部采用竖向布局尾灯组 [14] - 动力信息未公布 参考豹8搭载2.0T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 综合输出功率550kW 综合扭矩760N・m 0-100km/h加速4.8s [14] 吉利发布雷神AI电混2.0 - 包含雷神EM-i AI电混、雷神EM-P AI电混以及雷神醇氢EF [15] - 雷神EM-i AI电混发动机热效率47.26% 高效区范围扩大5% 银河A7百公里亏电油耗2.67L 综合续航超2100km 0-100km/h加速7.1s [17] - 雷神EM-P AI电混搭载11合1双电机 银河M9百公里加速4.5s 百公里馈电油耗4L级 综合续航超1500km [17] - 雷神醇氢EF第五代甲醇发动机热效率48.15% 每公里最低仅需2毛钱 支持多种能源方式 实现甲醇燃料在-40℃环境下稳定启动 [18] 极越汽车售后进展 - 售后部件问题已基本解决 与领克达成售后协议 由指定领克门店提供售后服务 [19] - 极越授权的钣喷中心也可进行车辆维修 车主可通过极越APP查询具体门店信息 [19] - 计划2025年下半年为用户提供智能辅助驾驶OTA升级服务 [19]
丰田首次将车型开发权交由中国团队主导 “本土化研发”成行业趋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22:39
丰田中国研发体系变革 - 丰田将中国市场车型开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移交至中国本地研发团队,构建以丰田中国研发中心(REC)为核心的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 [2][3] - 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车型的研发主责将由中国工程师负责,未来中国专属版车型将搭载增程动力系统 [2][3] - 公司建立"中国ONE R&D"研发体系,赋予中国工程师更大主导权,目标是让"最了解中国市场的人开发最适合中国的车" [3] 战略转型规划 - 广汽丰田2024-2026年为转型蓄势期,2027-2030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目标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80% [2] - 公司正全力提速战略转型,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的智电核心竞争力 [2] - 广汽丰田推进"中国自研2.0",持续增强本地研发主导权和技术自主权 [7]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广汽丰田将在合资车企中率先构建AI汽车生态体系,推动智能化战略从"辅助"走向"共创" [6] - 旗舰车型铂智7已部署AI生态雏形,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 [6] - 公司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建AI智能体生态系统,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能力 [6] - 在车载生态融合方面与小米深度合作,实现车内设备互联和硬件拓展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研发",合资品牌在华战略思路正从"技术输出"转向"技术共生" [3][4] - 丰田举措或成为其他合资品牌效仿范本,更多合资车企可能加快下放本地研发决策权 [4] - 行业从"总部研发+本地生产"垂直架构转向"区域研发中心+全球协同网络"扁平化体系 [10] - 车企竞争从"产品力"比拼转向包含服务生态、智能体验、系统整合的"生态力"竞争 [10] 其他合资车企动态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专为中国市场的电子电气架构CEA [5] - 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高科技公司全面合作,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 [5] - 日产汽车未来两年在中国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电动化研发,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 [8] - 长安马自达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装车并出口欧洲,研发周期仅18个月 [9]
凭借RCE和AI两把利器,广汽丰田开启中国自研2.0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0:47
战略规划与目标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智能电动汽车产销量占比达到80%的技术发展规划 [1] - 2024-2026年为转型期,2027-2030年转入反攻期,目标是打造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并构建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9] - 挑战2030年新能源占比达到80%的目标,并推出中小型车和中大型车两大新能源平台 [9] 研发与创新 - 现地首席工程师(RCE)制度由中方工程师主导研发,继承丰田QDR基因,涵盖全新车型、改款车型和换代车型 [2] - 丰田总部已将广汽丰田智能电动产品的开发决策权从日本移交中国,RCE将主导包括赛那、汉兰达和凯美瑞的换代研发 [2] - 公司全面开启中国自研2.0时代,深化商品定义权,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全流程 [5] - 研发方面运用AI分析用户需求,精准把握目标用户定位、机会市场识别等 [13] 产品与技术 - 中小型车新能源平台覆盖5米以内的A级和B级新能源车,具备A级车定位、B级车尺寸、C级车舒适空间的特征,铂智3X是该平台首款车 [9] - 中大型车高兼容性平台覆盖5.3米以内的C级和D级新能源车,支持BEV、PHEV、REEV等多种能源形态,铂智7为首款车,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9] - Momenta全场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铂智3X上首次搭载,后续车型将陆续搭载,并与小马智行共同研发L4级Robotaxi [10] - 2026-2027年将研发基于"世界模型"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学习效率提升1000倍,应对复杂场景能力大幅提升 [10] - 铂智7将搭载"驾舱融合式架构",实现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双向协同,提升车辆感知与响应能力 [12] 供应链与合作 - 华为、Momenta、速腾聚创、雅马哈、汇川联合动力等国内外一流供应商展示先进产品,华为、Momenta和小米代表登台讲述技术生态 [8] 生产与制造 - AI赋能制造,供应链部品纳入不良率降至0.26PPM,为史上最低 [16] - 超声波在线无损检测准确率提升10%,AI车身精度激光在线计测精度达0.01毫米 [16] - 量产车型整车全检不良率降至0.008件/辆,AI让丰田生产方式更加精益 [16] - AI赋能智慧物流,拥有40多项专利,整合63个平台系统,实现零库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