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金观平:下大力气激发消费融资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6
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5月大幅提高2.3个 百分点,与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的"剪刀差"也收窄至3.7个百分点,为M1统计口径调整以来的新 低。 M1增速是衡量社会预期、观察货币"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现行M1统计口径包括流通中货币 (M0)、单位和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如微信钱包、支付宝余额等),与趴在 银行账户上的定期存款相比,属于支付交易较为便利的"活钱"。近两个月,这部分"活钱"的增速明显加 快,反映出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活力提升。 短期来看,这得益于5月初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经营主体 主动应变作为、转型发展,社会有效需求得到恢复。拉长时间来看,随着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存量 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增强,工业生产、设备更新等领域继续回暖,家电、汽车补贴等"以旧换新"政策持 续发力,企业和居民预期日益改善,带动有效融资需求逐步释放。 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影响依然较大,国内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都要更加关注扩 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消 ...
供需两端发力 多地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证券日报· 2025-07-14 00:17
政策动向 - 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4项任务,重点包括优化服务消费体验,涵盖文娱、旅游、体育、教育培训、美丽健康、家政服务等领域[1] - 多地密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山西省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广西实施优化服务消费行动,上海市提出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行动[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服务消费,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3] 行业影响 - 服务消费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连接经济和民生的双重属性[1] - 服务消费本地化特征突出,能有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高质量服务消费能够加速技术扩散[2] - 养老服务、医疗健康需求明显增加,年轻消费者对骑行、露营、滑雪等新场景消费体验热情增强,成为服务消费增长新动能[2] 市场前景 - 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显示,下半年消费增长支撑主要来自政策加码显效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2] -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对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服务消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3]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有助于提升服务消费供给水平,满足群众高品质服务需求[3] 发展建议 - 提振服务消费需要从需求端收入保障和供给端质量提升两方面同时发力[3] - 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推动服务消费实现高质量发展[3]
权威专家:消费贷利率水平应覆盖运营成本,并非越低越好
第一财经· 2025-06-13 18:20
物价运行态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2025年1月CPI反弹至0.5% 但2月和3月连续负增长 分别为-0.2%和-0.1% 4月小幅回升至-0.1% [1] - 物价低位运行主因是国内实体经济供需矛盾 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也有影响 [1]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部分行业如汽车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上游钢铁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2] - 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可能外溢至供应链 [2] - 宏观政策注重扩内需促消费 需关注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保障水平 [2] -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可增加2500亿元消费增量 [2] 消费结构升级 -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持续上升 [3] - "以旧换新"政策对耐用消费品短期效果明显 但补贴拉动效应将逐步减弱 [3] - 服务消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方向 [3] 金融与消费关系 - 2024年末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 是2010年末的7.8倍 消费金融产品丰富创新 [4] - 普惠领域优质服务消费供给不足 是金融政策支持促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5] - 居民杠杆率较高 发展消费金融需考虑偿债能力 挖掘真实消费需求客户 [5] - 消费贷利率需覆盖银行运营成本 兼顾促消费与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