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

搜索文档
内银股强劲反弹,工农交建等大行涨超2%!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爆量涨超1%,AH溢价收敛至130下方,港股配置性价比怎么看?
新浪财经· 2025-07-02 14:18
港股红利ETF成分股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前十大成分股中银行股表现强势,民生银行涨超5 39%,农业银行涨2 86%,中信银行涨2 54% [1][4] - 煤炭板块兖煤澳大利亚涨幅达4 23%,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涨超2% [1][4] - 交通运输板块伊蘭虎田涨0 73%,东方海外国际涨1 65% [1] - 石油石化板块中国石油股份涨0 89%,中国海洋石油涨1 58% [1][8] AH溢价与港股估值 - 当前AH溢价跌破130点,港股相对A股配置性价比提升 [3] - 兴业证券指出恒生指数相对10年期中国国债利率风险溢价高达8%,预测市盈率10 7倍处于2015年以来36%分位数 [5] - 港股红利ETF成分股中18只AH两地上市股票平均溢价率达40 96%,中国交通建设溢价率最高达90 03% [5][8] 行业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2-3月增持港股0 7个百分点,重点加仓红利、新消费、AI科技和创新药板块 [5] - 4月以来南向资金继续增持港股1 0个百分点,创新药板块获3 2个百分点增持幅度最大 [5] - 水泥行业加速海外布局,中国建材收购突尼斯产能并启动哈萨克斯坦项目 [3] 港股红利ETF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成分股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万亿港元,平均分红金额338 66亿港元 [8] - 该ETF已连续12个月分红,2025年6月分红方案为0 06元/10份基金份额 [10] - 产品跟踪指数规模领先,股息收益确定性高,为两融标的 [10]
港股红利类指数大对比!谁是“课代表”?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震荡回调,连续11个月分红!
新浪财经· 2025-06-05 14:29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6月5日震荡回调,当前跌0.59%,连续3日净流入 [1] - 已连续11次分红,在港股红利类ETF中分红次数领先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中国财险涨超2%,中国联通、北控水务集团、北方控股等涨超1% [3] 标的指数特点 - 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采用纯粹股息率加权策略,被视为"港股红利类指数的基准指数" [3][4] - 近12月股息率达8.1%,同类领先 [5][6] - 行业分布均衡:银行(26.3%)、石油石化(9.9%)、交通运输(19.8%)、通信(9.3%)、非银金融(9.2%)等 [7] 全收益指数表现 - 自2017年以来累计回报显著高于同类红利类指数,波动幅度适中,体现稳定性与分红可持续性 [9] - 全收益指数的夏普比率为0.48,同类领先,风险调整后回报优秀 [12][13] 投资优势 - 港股估值相比A股更低,安全边际充分 [14] - 创新性设置"可月月分红评估"策略,一年最多分红12次,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1月分红 [14] - 每10份累计分红0.3元,分红次数在港股类ETF中领先 [14] - 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14]
600亿险资在路上,中小险企将入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今日第11次现金红利发放!险资配置思路如何?听听险企怎么说!
新浪财经· 2025-05-30 11:08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5月30日微跌0 09% 当日为第11次分红现金发放日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回调 太平洋航运涨超2% 东方海外国际 中远海控 中国银行等涨超1% 民生银行 粤海投资微涨 中国电信 海丰国金等跌幅居前 [3] - 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0月分红 每10份累计分红0 29元 [11] 险资长期投资动态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 规模100亿元 [3] - 第三批试点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 如中汇人寿 农银人寿 交银人寿等 资产体量均在千亿元以上 [3] - 国寿资产发起设立鸿鹄志远私募投资基金三期 获批金额400亿元 意向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3] - 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 经营运作稳健 股息相对稳定 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4] 险资配置偏好 - 高股息股票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5] - 红利资产是重仓标的 港股红利为主要举牌对象 [6] - 银行仍是第一大重仓行业 占比环比提升0 4pct 运输 电信服务板块分别环比增配1 9和0 6pct 食品饮料 公用事业 能源分别环比下降1 2 0 8和0 6pct [9] - 保险资金重仓股股息率从2014年2 5%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3 6% [9] - 2024年以来已有34次险资举牌 举牌股平均上一年股息率达4 6% [9]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优势 - 标的指数股息率7 87% 居所有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9] - 行业分布均衡 成份股30只 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11] - 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 安全边际更充分 [10] - 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 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 [11]
创新药暴涨后,接下来买哪个?5月分红官宣,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净流入暴增140%!险资600亿“子弹”即将落地,长线资金箭在弦上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47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行情火爆,创新药接棒科技板块冲高,未来板块轮动方向受关注 [1] - 兴证策略首席张忆东认为科技、红利成为港股两大核心资产,建议攻防兼顾 [1]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持续创上市新高,标的指数逼近去年10月高点,连续6日获资金净流入超7000万元 [1]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官宣分红后,资金净流入量环比激增140% [1]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银行股冲高,工商银行涨1.78%,建设银行涨超1%,汇丰控股、中国银行等涨幅居前,三桶油、三大运营商集体飘红 [2] - 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1个月分红,每10份累计分红0.30元 [5][14] - 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 [14] - 标的指数股息率达8.91%,居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市盈率6.32倍 [13] 保险资金动向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批复600亿元,总规模或将达2220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较年初增长5.0% [4] - 险资重仓流通股市值约5860亿元,其中股息率不低于3%的高股息占比68%,银行股为主要配置方向 [4] - 年初以来险资举牌15次(12次为港股),创近五年新高,举牌企业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和煤炭等高股息行业,股息率大多超4% [4][6] 长期资金配置偏好 - 国家队资金持股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比重从24Q4的9.6%回落至25Q1的9.4%,配置强度小幅回落 [7] - 汇金资金在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板块配置强度较高,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配置强度较低 [7] - 社保基金持股占比回落至1.2%,在银行、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配置强度较高,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配置强度较低 [10] 高股息资产优势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8.91%,历史股息分位数81.46%,市盈率6.32倍,估值优势明显 [13] - 港股估值相比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充分 [13] - 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14]
官宣:连续第11个月分红!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盘中价又创高!张忆东最新发声:港股战略做多,战术“攻守兼备”
新浪财经· 2025-05-22 13:55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分红情况 - 基金连续第11个月发布分红公告,本次分红每10份派0.01元,累计每10份分红0.3元 [1] - 分红重要时点:权益登记日(5月26日)、除息日(5月27日)、现金红利发放日(5月30日)[1][2] - 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1个月分红到账日均在月底,形成"月月评估分红"机制 [2][3] 基金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股息率(TTM)达8%,与中国10年期国债利差超6个百分点 [6] - 截至4月30日股息率达8.91%,居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6][7] - 行业分布均衡,含30只优质高股息龙头成份股 [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5月22日盘中价创历史新高,涨0.34%,溢价持续走阔 [3] - 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近2日累计净流入超3700万元 [3] - 作为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港股红利ETF,一年最多可分12次 [7] 宏观环境与配置逻辑 - 无风险利率步入"1"时代,高股息资产成为稳健选择 [5]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持续买入港股 [5][6] - 兴业证券建议"攻防兼备"策略,港股红利ETF兼具"盾"属性 [5][6] 产品运作信息 - 基金管理人为汇添富基金,托管人为工商银行 [1] - 2025年度已进行5次分红,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1.1493元 [1] - 提供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支持场外申赎 [9]
资金爆买!多只银行股迭创新高,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涨近2%,逼近上市新高!AH红利指数深度对比,谁更强?
新浪财经· 2025-05-13 14:58
港股红利ETF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5月13日上涨1.98%,盘中成交额超8600万元,环比小幅放量 [1] - 该基金成分股中农业银行大涨2.88%,中信银行涨1.9%创历史新高,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涨超1% [3] - 能源板块表现强劲,兖煤澳大利亚大涨5%,交运股东方海外国际涨超3% [3] - 银行ETF龙头(512820)涨超1%创历史新高,盘中成交额2.6亿元,环比大幅放量 [4]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近期大举买入港股银行等红利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高股息银行股获重点增持 [3] - 近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中,美团-W以53.47亿港元居首,建设银行以25.87亿港元位列第二 [5] - 中国银行以1.20亿港元净买入额排名第七 [5] 港股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分红比例长期高于A股,2023年港股现金分红比例48.9% vs A股41.8%,2017-2023年均值43.7% vs 35.1% [6] - 港股高股息资产占比显著高于A股,当前股息率>5%个股总市值占比港股43% vs A股21% [6] - 港股红利指数股息率普遍8%左右,显著高于A股红利指数,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股息率达8.2% [8] - 即使考虑20%红利税,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仍领先A股 [8] 港股红利指数表现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8.20%,市盈率6.59倍,历史分位数74.32% [9]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8.34%,市盈率6.42倍 [9] - A股上证红利股息率6.77%,中证红利6.39%,均低于港股主流红利指数 [9] 港股红利资产特性 - 港股红利在市场大涨、小涨、小跌、大跌时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逐级递增 [10] - 75%情形下持有港股红利获得正超额收益概率更高 [10] - 2019-2024年港股红利资产相对于宽基指数超额收益表现更优,近6年有5年取得超额收益 [12]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自2024年7月以来连续10个月分红,每10份累计分红0.29元 [13]
详细分析版来了!“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59
一、继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 央行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2] - 2015年以来降准次日沪指平均涨幅0.17%,最近两次降准次日涨幅分别达3.03%和8.06%,证券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戴维斯双击,证券ETF龙头(560090)值得关注 [2] - 拟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同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钱长投"机制 [3] 二、中长期资金入市与红利资产配置 - 2025年六部门联合推动五类资金入市,目标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测算显示权益投资比例每提升1%可带来0.73万亿元增量资金 [4]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配置价值突出,港股红利ETF(513820)股息率超8%,银行ETF(512820)受益于高分红、低估值特征 [4] - 2025年险资举牌案例显示保险公司重点配置金融、能源等板块,包括邮储银行(01658 HK)、中国神华(01088 HK)等 [4] 三、提振内需政策导向 - 房地产政策方面,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房五年期利率从2.85%降至2.6%,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消费ETF(159928)近60日净流入22亿元,规模超150亿元 [6][7]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信贷数据改善显示稳楼市对畅通内需循环具有支撑作用 [6] 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科创债发行流程 [8] - 科创50ETF(588870)聚焦科创板50只龙头股,科创综合ETF(589080)覆盖面更广且成长潜力更强 [9] - 2024年以来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包括创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 [9] 五、政策文件梳理 - 2024-2025年各部门密集发布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涉及未来产业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担保计划等,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 [8][11] - 重点政策包括《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等,强化对科技创新全周期服务 [11]
降准又降息!险资又添600亿“新弹药”,路线图详解!数据说话,节后投资主线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5-07 16:28
港股红利ETF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5月7日收涨0.82%,实现两连阳,资金连续5日增仓超9500万元 [1] - 该基金标的指数最新股息率达8.88%,领先市场主流红利指数 [1] - 港股红利资产相较A股具备三重优势:分红比例更高(2023年港股整体现金分红比例48.9% vs A股41.8%)、股息率更高、估值折价优势 [8]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ETF龙头(512820)5月7日收涨1.42%,终结三连阴,成交额超5400万元,环比激增39%,资金连续2日增仓 [3] - 银行ETF标的指数最新股息率为6.71%,高居全市场二级行业第一,高于中证红利指数(6.53%) [9] - 银行业具有高分红、低估值的行业特征,2024年上市银行分红动力和分红频率显著提升 [9] 险资举牌动向 - 2023年共有8家险企合计举牌20次,被举牌公司具有明显红利资产特征,如工商银行H股 [5] - 被举牌个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中位数为9倍左右,股息率中位数为3.7% [5]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高达12次,涉及11只个股,延续偏好银行等港股红利资产的风格 [6] 险资配置逻辑 - 险资权益资产配置需求提升,受新会计准则实施和负债端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转型影响 [7] - 政策大力支持险资入市,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 [7]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对险资具有吸引力,有助于稳定净投资收益率并降低波动 [7] 红利资产比较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8.88%,市盈率6.36倍,历史股息分位数81.14% [9] - A股红利指数中,上证红利股息率6.91%,中证红利6.53%,均低于港股主流红利指数 [9] - 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1.63%,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4.3%,凸显高股息资产相对吸引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