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 Optimus
icon
搜索文档
前特斯拉中国高管成立了一家机器人公司
第一财经· 2025-11-03 19:25
公司产品与定位 - 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成立,并于2025年11月3日入驻浙江宁波前湾新区 [3] - 公司展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星际1号,其外观与真人高度相似,无裸露电缆和关节,外壳涂装类似特斯拉Optimus V2.5的金色版本 [3] - 公司明确对标北美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如Figure、特斯拉Optimus和1X的产品 [4] - 公司股权结构为宏润建设持股60%,矩阵超智持股40%,双方于2025年9月上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 [3]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创始人强调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是能通过自然语言与人顺畅沟通,而非依赖复杂指令 [4] - 通过自研架构,公司将最核心的控制代码从几十万行压缩到3000行以内,以降低出错概率,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4] - 公司提出“硬件抽象层”概念,实现软件与硬件解耦,使产品系统能兼容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应用方可像选配电脑一样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配机器人部件 [5]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通用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面临着性能与成本平衡的普遍难题 [5] - 规模化量产是行业关键挑战,连特斯拉也尚未完全实现,市场消息称特斯拉将Optimus年产目标从5000台下调至2000台,因机器人手部和前臂设计存在严重技术难题 [4] - 未来机器人企业的竞争关键将取决于体系化的工程能力与产业协同速度 [5]
身高 180cm ,体重 70kg ,机器人界彭于晏上线
36氪· 2025-10-23 11:36
宇树科技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 - 正式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被称为机器人界的全能选手 [1] - 身高180cm,体重70kg,BMI为21.6,拥有接近真人的完美身材比例 [4] - 具备多种才艺,包括跳芭蕾时踮脚旋转丝滑,以及功夫模式下出拳、提膝、踢腿、侧旋、肘击等干脆利落的连招 [4][6] - 首次增加仿生人脸,改变了上一代光秃秃脑袋的设计 [12] - 全身分布31个高精度关节(双臂12个、双腿14个、躯干3个、2个神秘关节),比前代R1灵活度提高19% [13] - 单价将控制在5万美元以内,仅为特斯拉Optimus等国际竞品的三分之一 [15] 宇树科技的历史表现与技术特点 - 公司此前已有产品H1在去年春晚张艺谋导演的《秧BOT》节目中表演扭秧歌、丢手绢 [8] - 今年8月,公司产品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拿下第一,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机器人 [10] - H2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能实时监测姿态,受到干扰时可在毫秒内自动调整姿势 [13] - 70公斤体重与180厘米身高构建的体型框架,使其未来能轻松胜任零部件搬运、流水线组装等体力工种 [12] 首形科技的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 - 公司成立才一年多,主打超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在11个月内完成3轮融资,吸引了招商局创投、深创投、五源资本等机构下注 [17] - 其Elf系列机器人脸上有26个微型电机驱动面部肌肉微表情,并配有三层仿生皮肤,触感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 [19] - 机器人能识别情绪,通过语音、语调、表情及肢体语言判断主人心情,并相应做出讲笑话、调整语气等反应 [21] - 设计上成功避免了恐怖谷效应带来的吓人感,眼神灵动 [19]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与前景 - 宇树与首形代表了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两条路径:宇树延续实用主义路线,首形选择情感交互路线 [23] - 国产供应链在关节电机、情绪算法、传感器等领域的成熟,推动了产业发展 [25] - 行业分析师预测,未来5-10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重构制造业人力成本结构并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27] - 机器人进化的终极目标是延伸人的能力,将人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27] - 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争夺的不仅是工厂车间,还有人类的内心世界 [29]
海外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引领,迈向具身智能新纪元
民生证券· 2025-09-19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技术研发 量产落地及商业应用等多维度迎来跨越式发展 [1] - 特斯拉Optimus研发进展迅速 软件与硬件端同步突破 预计2025年底推出Optimus 3 2026年开始量产 [2] - 海外人形机器人硬件百花齐放 头部厂商产业化进展不断加速 2025年有望成为海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3] - 投资建议重视特斯拉量产确定性主线以及明星初创公司的国内供应链 看好Optimus V3潜在边际变化最大的硬件环节 [4]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以实现基本双足行走功能为主要目标 代表为日本早稻田大学WABOT系列 [14] - 集成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2010年)以感知和智能控制整合为主要特点 代表为本田ASIMO系列 [15] - 高动态发展阶段(2010年至2022年)控制理论技术进步提升机器人认知能力 代表为本田升级版ASIMO和波士顿动力ATLAS [16] - 智能化发展阶段(2022年至今)大型语言模型快速进步加速具身智能出现 电驱动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代表为特斯拉Optimus [17] 技术路线分析 - 日本侧重形态仿生与服务应用 开发复杂逼真仿生机器人 面向家庭和服务应用 [18] - 美国引领功能学习与复杂环境操作产业化 在机器人操作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1] - 欧洲多国展开多元化创新探索 在人类认知和人工智能研究 情感识别等领域有丰富实践 [24] 竞争格局 - 科技巨头通过全栈布局 内生发展及外延拓展三线并进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27] - 美国凭借AI领域强大积累领跑人形机器人赛道 初创公司数量13家与中国持平 过去10年融资总额达13.7亿美元居全球首位 [29] - 头部企业侧重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 通过资本纽带绑定创新主体 多数玩家避免单一路径依赖以降低试错风险 [28] 发展趋势 - 具身大模型持续赋能海外主机厂突破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技术瓶颈 [31] - Figure AI自研VLA模型Helix实现跨场景任务泛化 支持零样本学习到动态包裹处理升级 [31] - 1X Technologies依托OpenAI投资强化具身学习架构 结合世界模型优化家庭场景长周期任务泛化能力 [31] - Physical Intelligence分层交互系统Hi Robot整合高层推理VLM与底层执行VLA模型 开放式指令跟随准确率超越GPT-4o达40% [31] - 应用落地聚焦工业制造 物流仓储及家庭服务三大场景 [33] 特斯拉Optimus进展 - 软件端:2024年已具备上肢重物搬运 动态抓握及下肢复杂地形自主运动能力 2025年将优化崎岖地形步态 速度响应及跌倒恢复功能 [10] - 硬件端:Optimus 3将在2025年底推出 2026年开始量产 搭载22自由度灵巧手 采用轻量化解决方案 [10] - 量产计划:2025年出货量预计5千-1万台 2027年实现百万台级别量产 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 [10] - 售价预估:2-3万美元 关注强降本诉求下高壁垒 高价值量环节国产替代机遇 [10] 其他主机厂产业化进展 - Figure AI:推出首个人形VLA模型Helix 发布BotQ人形机器人工厂 全球融资最多估值最高 与宝马达成合作 [64] - Boston Dynamics:从液压转向电驱 Altas惊艳世界 与英伟达 RAI研究所 本田研究所开展合作 [64] - 1X Technologies:发布NEO Gamma软硬件全面升级 首家实现商业化销售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64] - Sanctuary AI:Phoenix 8采用轮式设计 搭载全新触觉传感器 拥有21自由度液压灵巧手 [64] - Agility Robotics:Digit加速量产 全球首家人形机器人工厂RoboFab已投产 目标年产能1万台 [64] - Apptronik:谷歌参投3.5亿美元A轮融资 与谷歌 奔驰 GXO和捷普合作推动Apollo商业化 [64] 投资建议 - 客户维度:重视特斯拉量产确定性主线以及明星初创公司的国内供应链 [4] - 产品维度:看好Optimus V3潜在边际变化最大的硬件环节包括灵巧手传动方案/触觉传感器构型 PC/ABS机甲外壳 类RV替代髋部/肩部谐波减速器 轻量化以塑代钢 万向节替代关节轴承等 [4] - 推荐标的:拓普集团 均胜电子 新泉股份 银轮股份 旭升集团 北特科技 建议关注浙江荣泰 万向钱潮 [4]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1
国信证券· 2025-07-01 10:06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经济、多个行业及公司研究,指出去美元化下央行购金趋势明显,各行业发展态势不一,如能源电子、电子、房地产等行业有不同表现,建议关注相关行业及公司投资机会[8][10][19] 宏观与策略 宏观专题 - GDP与货币国际地位关联存在例外,中国和美国货币化水平大幅偏离经济地位,金价与美元储备地位中长期高度相关,2022年以来各国央行黄金需求大增,新兴国家央行增持明显[8] - 官方黄金储备数据有局限性,英国对华黄金出口情况可作参考,不同市场间交易情况和价格偏差或反映亚洲官方部门集中购买[9] 行业与公司 能源电子月报 - 新能源汽车主驱功率提升,5月销量和产量增长,主驱IGBT模块头部厂商优势确立,碳化硅渗透率上升,充电桩和光伏逆变器有增长,行业步入稳定阶段,建议关注相关公司[10][11][12] 电子行业周报 - 美股AI算力股价创新高,看好AI产业投资机遇,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需求,美光营收创新高,存储回暖,建议关注相关公司[13][14][15] - 小米发布AI眼镜,关注国产SoC产业链公司,三星下修电视面板采购量,推荐相关LCD及出海竞争力公司[17][18] 房地产行业2025年7月投资策略 - 行业基本面低迷,销售规模跌幅扩大,价格环比跌幅扩大,开发投资和资金降幅扩大,开竣工面积低位,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建议关注相关个股[19][20] 电新行业快评 - 海上风电深远海加速推进,六地发布机制电价新政,华电新能募资投向光伏和风电,国家规划光伏治沙项目,美国储能集成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建议关注相关公司[22] 食品饮料周报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跑输上证指数,白酒飞天茅台价格企稳,基本面或探底,大众品啤酒、饮料进入旺季,安井食品港股上市在即,推荐相关组合[22][23][24] 传媒互联网周报 - 本周传媒板块跑赢沪深300,6月版号数量创新高,字节跳动和小米有新动态,OpenAI将召开开发者大会,建议关注相关板块和个股[25][26][28] 化工行业周报 - 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有行业动态和政府新闻,建议关注不同领域相关公司[28][29][30] 人工智能周报 - 人工智能有产品应用、底层技术和行业政策动态,建议关注业绩稳健、估值较低的防守型标的[32][33][34] 社会服务行业双周报 - AI教育产品密集发布,商业化可见性增强,板块跑赢大盘,行业与公司有动态,港股通持股有变动,建议配置相关公司[34][35][36] 交通运输行业周报 - 航运油运运价回落,集运企业盈利能力承压,航空进入暑运淡季,票价表现值得期待,快递顺丰融资,无人物流车放量,建议关注相关公司[37][38][39] 家电行业2025年7月投资策略 - 618家电各品类增长良好,7月白电排产内稳外降,建议关注相关核心投资组合[41][42][45] 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7月投资策略 - 2025年6月经济数据积极,政策积极,化工产品价格有变动,原油价格波动,建议关注钾肥、制冷剂等领域相关公司[45][46][48] 开发科技财报点评 - 公司深耕智能计量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超90%,全球智能计量市场增长,公司以欧洲为起点扩大新兴市场布局,预计业绩增长,给予评级[52][54][55] 波司登海外公司财报点评 - 2024/25财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库存管理稳健,现金流充裕,多维发力推动增长,下调盈利预测,维持评级[56][57][58]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周报 - 本周证券ETF领涨,涨幅中位数超7%,资金净赎回超50亿元,介绍ETF业绩表现、规模变动、估值情况、融资融券情况及管理人相关信息[4][59][63] 金融工程日报 - 沪指震荡攀升,封板率创近一个月新高,介绍市场表现、情绪、资金流向、折溢价、机构关注与龙虎榜等情况[4][64][66]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展示黄金、白银、原油等商品收盘价及涨跌幅[68] 本月国内重要信息披露 - 展示11月PPI、CPI等数据[69] 近期非流通股解禁明细 - 展示多只股票解禁数量、流通股增加等信息[70][71]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展示道琼斯、德国DAX等指数最新收盘价及涨跌幅等信息[72] 沪深港通资金流入流出Top10 - 展示A股和港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股票相关信息[74][75]
蓝思科技(300433):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消费电子平台型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华鑫证券· 2025-06-18 17: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平台型公司,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成效显著,业绩双增,未来有望受益于下游产品迭代与人形机器人赛道布局,打开新增长空间 [1][2][9]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698.97 亿元,同比增长 28.27%;归母净利润 36.24 亿元,同比增长 19.94%,业绩提升得益于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和组装业务增长 [2] iPhone 17 系列情况 - iPhone 17 系列将推四款机型,Air 主打极致轻薄,厚度 5.5mm - 5.65mm;Pro 注重影像,采用新摄像头模组设计,提升低光拍摄能力;预计 Pro 和 Max 采用玻璃 + 金属拼接设计 [3] - 蓝思科技在外观件等领域领先,能提供多种轻量材料解决方案,玻璃盖板产品有望导入下游大厂新品 [3] 人形机器人产业情况 - 人形机器人向通用化、智能化发展,智元、特斯拉、优必选是代表性企业,分别有不同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 [4] - 灵巧手是核心执行部件,蓝思科技自 2016 年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开发出关键结构件,与智元联合推出“灵犀 X1”,未来有望成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之一 [7] 苹果折叠屏手机情况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发布,采用横向“书本式”设计,内屏 7.76 英寸,外屏 5.49 英寸,用 UTG 超薄玻璃 OLED 面板 [8] - 蓝思科技提前布局折叠屏核心技术,为国内大客户供货,配合客户验证,有望进入苹果折叠屏手机供应链 [8] 盈利预测情况 - 预测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907.89、1443.36、1863.67 亿元,EPS 分别为 0.96、1.52、1.99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1、14.5、11.1 倍 [9]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8.3%、29.9%、59.0%、29.1%;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9.9%、31.4%、58.7%、31.2% [11][16] - 毛利率维持在 16.2%左右,净利率 5.3% - 5.4%,ROE 从 7.4%提升至 15.9% [11][16] - 资产负债率 39.3% - 40.7%,营运能力指标向好,如总资产周转率从 0.9 提升至 1.8 [16] - 每股数据方面,EPS 从 0.73 元提升至 1.99 元,P/E、P/S、P/B 呈下降趋势 [16]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周报: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锂电需求略有好转
东吴证券· 2025-05-26 10:2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2025年为国内外量产元年,与电动车产业早期阶段类似,看好其长期巨大市场空间[3][7] - 锂电需求略有好转,5月排产已小幅恢复,预计6月仍可小幅向上,美国对等关税下降短期或引发储能抢装,需求好于此前悲观预期[3] -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底部区域企稳,硅料有望止跌,供给侧改革或是后续关键[3] - 风电行业招标高增长,2025年国内海风预计翻倍增长,第二季度是行业拐点[3] - 电网投资确定性增长,特高压工程开工规模超预期,AI数据中心需求旺盛[3][51] 行业层面动态总结 人形机器人 - 产业进展活跃:马斯克回归工作聚焦量产,智元再获融资并开启合作伙伴招募,特斯拉Optimus通过观看人类视频学习家务技能[3] - 远期市场空间超15万亿人民币,预计远期销量达1亿台+,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7] - 板块后续催化剂包括特斯拉量产计划更新、国内科技大厂进展、以及第二季度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开始向车企小批量交付[7] 储能 - **美国市场**:3月大储新增装机984MW,同环比-6%/+84%,容量3327MWh;25年1-3月累计装机1734MW,同比+38%;EIA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19-20GW,同比翻倍[9] - **德国市场**:3月大储装机274MWh,同比+2391%,环比+64%;预计2025年德国大储有望翻番增长至1.5GWh;3月户储装机233MWh,同环比-42%/+37%[14] - **澳大利亚市场**:2024年新增大储并网619MW,容量1677MWh,同比+77%;平均配储时长从1.3小时提升至2.7小时;2024年新增在建大储规模11.1GWh,同比+41%[19] - **国内招投标**:2025年4月储能EPC中标规模为2.39GWh,中标均价为0.91元/Wh,环比持平[25] 电动车 - **国内市场**: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3万辆,同环比+44%/-1%;出口20万辆,同环比+75%/+27%;预计2025年国内销量增长25%至1600万辆[27][29] - **欧洲市场**:4月欧洲9国电动车合计销量21.4万辆,同环比+30%/-25%,渗透率25.7%;其中德国销量7万辆,同环比+56%/+1%[31] - **美国市场**:25年4月电动车注册13万辆,同比+1%,环比-17%;其中特斯拉销量4万辆,同比-20%,环比-20%[32] 光伏产业链 - **硅料**:价格有望止跌企稳,本周硅料价格37.00元/kg,环比持平;部分厂家计划在6-8月进行检修减产[35] - **硅片**:价格出现暂时止跌迹象,183N主流成交0.95元/片,210RN为1.1元/片,210N维持在1.3元/片[36] - **电池片**:N型电池片价格微跌,183N均价降至0.255元/W,210N降至0.275元/W;部分厂家在5月底已开始减产[37] - **组件**:TOPCon双玻组件大宗交付价格落于0.67-0.68元/W,低价交付开始收窄;美国市场受关税政策影响,成交价格微幅上扬至0.27-0.30美元/W[39][41] 风电 - 招标活跃:本月招标5.37 GW,同比+125.46%,其中陆上4.87 GW,海上0.5 GW;2025年累计招标43.38 GW,同比+14.47%[42] - 价格信息:本月陆风开标均价1700元/KW,陆风(含塔筒)2050元/KW[42] 工控与电力设备 - 2025年4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45] - 2025年1-4月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7.1%,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8.8%[46] - 自动化数据向好: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同比+34.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16.8%[46] - 电网投资强劲:2025年1-2月电网累计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33.5%[45];国家电网2025年计划开工“6直5交”特高压工程[51] 公司层面动态总结 - **宁德时代**:完成H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增至1.56亿股;参与投资泽远基金,认缴出资7亿元[3] - **三花智控**:H股发行申请获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审议[3]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合同,约定供应132万吨磷酸铁锂[3] - **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买入约10.71百万股,占总股本0.3526%,成交额约39.88亿元[3] - **金风科技**:拟回购22.59-37.65百万股,回购金额3-5亿元[3] 投资策略与建议总结 投资策略 - **机器人**:全面看好人形板块,看好T链确定性供应商和头部核心供应链,包括执行器、减速器、丝杠、灵巧手、整机等环节[3][8] - **电动车**:强烈看好,首推电池龙头、结构件及材料龙头;碳酸锂价格处于底部区间,看好优质资源龙头[3][32] - **储能**:预计全球储能装机2025-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20-40%,看好逆变器/PCS龙头、大储集成和储能电池龙头[3] - **光伏**:看好逆变器环节,以及可能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硅料、玻璃、电池和组件等[3] - **风电**:继续全面看好海风产业链,推荐海缆、海桩、铸件、叶片和整机龙头等[3] - **电网**:推荐AI电气、出海、特高压、柔直等方向龙头公司[3] 重点推荐公司 - 核心推荐包括: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比亚迪、汇川技术、阳光电源、科达利、亿纬锂能等[3][4] - 同时列出超过70家建议关注的公司,覆盖机器人、锂电、储能、光伏、风电、电网等多个细分领域龙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