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发票
icon
搜索文档
销售方如何在电子税务局开具红字发票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5 23:24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供稿: 丽水市局 青田县局 作者: 朱妙芳 潘思思 张培苗 来源浙江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图谏节 o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 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6号)的规定: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 开具纸质发票后,如发生销售退回、开 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等情形,需要作 废发票的,应当收回原发票全部联次 并注明"作废"字样后作废发票。 ◇ 开具纸质发票后,如发生销售退回、开 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销售折让等情 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应当收回 原发票全部联次并注明"红冲"字样 后开具红字发票。 股票 | 股票 【 | 1 若数电票票种选择"电子发票",点击【提 交】,则提示信息:"尊敬的纳税人,您选择 红字发票票种是'电子发票',确认方确认后 系统将直接生成红字发 ...
一图看懂数电发票如何进行发票额度调整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1 08:46
电子发票开具流程 - 登录电子税务局可通过账号密码或使用电子税务局APP、个人所得税APP扫码完成 [8][9] - 在主页点击【发票业务】进入开票功能模块 [10] - 选择【蓝字发票开具】功能进入填写界面 [11] - 需完整填写购买方信息和商品信息后点击【发票开具】按钮 [12] - 开票时需通过电子税务局APP或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13] 电子发票交付与扩展功能 - 开票成功后提供5种交付方式供选择 [15] - 系统支持复制开票、批量开票、扫码开票等高效开票模式 [16] - 界面显示实时开票数据统计(示例:已开具0张、红字发票0张) [11]
六年“破冰”路!他用生命为渐冻症患者探寻重启密码
华夏时报· 2025-06-09 17:21
商业成就 - 作为京东集团原副总裁,主导推动中国电子发票全面落地,被誉为"电子发票第一人",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洞察力与执行力 [1] - 2011年加入京东后,带领团队在45天内成功研发中国大陆第一张电子发票,为电商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2] - 在京东期间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工作超12小时,精通财税业务并涉足媒体公关、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晋升至副总裁 [2] - 2018年获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改革做贡献的人"称号 [2] 抗病与科研 - 2019年确诊渐冻症后辞去京东副总裁职务,全身心投入攻克渐冻症 [3] - 投入巨资搭建全球最大渐冻症患者大数据平台,整合病例、基因、用药等全方位信息 [3] - 组建涵盖医学、生物学、药学等多领域的顶尖科研团队 [3] - 截至2024年末已成立规模近四千万元的渐冻症公益基金和慈善信托,累计投入数千万元 [6] 商业与公益结合 - 妻子段睿将"蔡磊破冰驿站"直播间打造成公益商业典范,2024年双十一以近4亿元销售额跻身带货榜前十 [5] - 采用"商业造血+科研输血"模式,通过严格选品和低毛利策略持续反哺科研 [5] - 该模式被联合国罕见病委员会列为全球可复制的公益创新样本 [5] 行业影响 - 电子发票项目解决了纸质发票成本高昂问题,与电商便捷性相匹配 [2] - 护理经验被纳入《中国罕见病护理标准》,培养出国内首支渐冻症专业护理团队 [5] - 启动"生命科学遗产计划",将专利、股权及著作权纳入信托确保科研事业永续 [6]
东港股份(002117) - 002117东港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7:0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1] - 参与活动为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上午10:00 - 11:30 [1] - 活动地点在公司展厅、接待大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郑理,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齐利国,证券事务代表阮永城 [1] 公司业务相关问题及回复 数据信息安全 - 公司实施内外网隔离,企业日常数据存于内部服务器与外网物理隔离,客户数据用专线传输;通过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服务体系认证,按客户要求数据加密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1] 业务转型原因 - 公司业务一直围绕信息产业提供配套服务,随AI技术发展进行技术研发,开发大模型平台及机器人等产品 [1][2] AI业务技术团队 - 技术人员来自北京瑞宏开展信息服务业务培养的软件开发人才 [2] - 彩票智能投注机研发项目积累的软硬件技术人才 [2] - 多年开发信息技术产品储备的技术人才 [2] - 聘请国际知名AI高校机器人研究所专家为技术顾问 [2]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出口业务极少,关税政策不对现有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2] 新业务增长情况 - 档案存储、智能卡、AI机器人等新业务保持良好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继续增长 [2] RFID产品芯片 - 公司RFID产品主要使用国产芯片,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信息系统建设 [2] 机器人业务情况 - 机器人业务在总体业务收入中占比较小,不对公司总体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2] - 公司专注机器人在行业细分领域垂直应用,开发轮式机器人可满足政务、教育等行业需求并实现量产;战略是先实现营业收入,从行业应用切入,关注个人领域发展,择机拓展 [2][3] 财务相关问题及回复 应收账款和回款 - 公司主要客户为金融、政府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付款能力强,坏账损失率低,2024年核销应收账款仅4.79万元,无回收账款压力 [3] 毛利率下降原因 - 因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降低,致使毛利率下降 [3] 现金管理方案 - 公司在保证生产经营情况下,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现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东盟—中国自贸区合作升级促进互利共赢(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文章核心观点 东盟和中国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推动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尽快签署实施将引领双方合作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为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也为双方在多领域合作提供便利,创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动能 [2][6] 东盟—中国自贸区发展历程 - 2010年东盟—中国自贸区全面建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 [3] - 2015年双方达成升级协议形成自贸区2.0版,2019年全面实施 [3] - 2021年11月中国提出开启自贸区3.0版建设,2022年11月启动升级谈判,2024年10月升级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有望2025年签署升级协定 [2][3] 贸易数据 -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9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 [3] - 目前东盟已连续5年稳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3] 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亮点 - 数字经济方面,促进数字基础设施联通,增强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等系统互联互通,纳入高水平的个人信息保护、数字贸易标准、无纸贸易、网络安全等规则条款 [4] - 绿色经济方面,以全球发展倡议等为合作基本原则,在绿色贸易、绿色投资和绿色标准等8个优先领域开展经验分享和政策交流,促进可持续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贸易投资合作 [4] - 供应链互联互通方面,强调共同促进关键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协同应对供应链中断等问题 [4] 双方合作领域 -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商务、光伏发电、绿色农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5] - 中国跨境电商与东南亚本土电商对接双方优势产品与消费市场 [5] - 中国与东盟建立多个双边农业合作机制,中国资本、技术助力东盟国家拓展农产品市场 [5] - 双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深化,中国车企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5] 合作意义 - 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释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信号,在制度上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区域供应链稳定保驾护航 [2] - 为双方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提供更多便利,引领双方走在世界经济的创新前沿 [5] - 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创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动能 [6]
天津航空加快实施绿色低碳运行战略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1:10
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通过数字赋能航路优化和飞行操纵节油等措施累计节省燃油4.5万吨,节约碳排放14.18万吨 [1] - 成立至今共开展35个精细化节油管控项目,累计节油26.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2万吨 [1] - 创新性开展飞行操纵节油项目,涵盖地面阶段使用GPU代替APU、小襟翼起飞等10余个子项目 [1]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 - 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指引 [1] -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空中枢纽,在万米高空中实现绿色飞行 [1] 理念转变与标杆建设 - 飞行操纵节油项目实现每年6万吨碳减排量,推动从"要我节油"到"我要节油"的理念转变 [2] - 向"节油先锋"标杆迈进,让绿色运行理念深入人心 [2] 无纸化与数字化 - 自2019年在39座城市开通电子登机牌服务,每年使用量达3.7万人次 [2] - 线上平台购买的行李、餐食可通过官网等渠道自助开具电子发票 [2] 环保材料应用 - 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班使用的便利袋、白色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物品已全部替换为全生物可降解材料 [2] - 积极响应民航局"禁限塑"工作部署,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文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