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
搜索文档
澄星股份(600078) - 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7 18:01
产品产销与销售金额 - 2025年1 - 9月黄磷产量11.25万吨,销量6.39万吨,销售金额130847.55万元[1] - 2025年1 - 9月磷酸产量19.16万吨,销量18.41万吨,销售金额112840.18万元[1] - 2025年1 - 9月磷酸盐产量1.07万吨,销量0.81万吨,销售金额7396.66万元[1] 产品平均售价 - 2025年1 - 9月黄磷平均售价20485.95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1.53%[2] - 2025年1 - 9月磷酸平均售价6129.44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0.65%[2] - 2025年1 - 9月磷酸盐平均售价9077.94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4.14%[2] 原材料平均进价 - 2025年1 - 9月磷矿平均进价713.74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6.85%[3] - 2025年1 - 9月焦丁平均进价1517.06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0.23%[3] - 2025年1 - 9月电极平均进价12543.67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5.01%[3] - 2025年1 - 9月电煤平均进价624.77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4.96%[3]
有色金属周报:工业硅、多晶硅关注供给端政策-20251015
宏源期货· 2025-10-15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工业硅基本面暂无改善,维持供强需弱的过剩格局,预计短期维持区间整理,运行区间8300 - 9000元/吨;多晶硅价格在政策利好预期及基本面弱势的博弈中高位区间震荡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回顾 - 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685元/吨,较9月30日上涨0.52%;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48965元/吨,较9月30日下跌4.66% [12] - 多种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有机硅、硅铝合金等产品价格在统计期内大部分持平,部分有小幅度变动 [12] 开炉增加,供给持续增量 - 10月10日当周,硅企开炉数环比增加3台,合计796台总炉数中313台开炉,主要因新疆开炉增加11台,虽四川、云南等地开炉有减少 [43] - 新疆产量37210吨,环比增加3600吨,开工率从69.36%提升至76.79%,厂库增加2200吨 [43] 光伏产业运行平稳,关注终端需求 - 上周多晶硅产量31000吨,环比减少100吨;截至10月9日,库存24万吨,增加1.4万吨;9月与8月产量基本持平,预计10月有小幅增量 [74] - 假期期间硅片市场清淡,成交少;截至10月9日,硅片库存16.78GW [3][83] - 电池片价格平稳,组件装机不及预期,价格承压 [87][91] 供给收紧,有机硅价格探涨 - 9月中国DMC开工率71.25%,环比下降4.38个百分点,产量21.02万吨,环比减少1.29万吨;某单体厂检修或使开工下滑 [108] - 截至10月10日,DMC平均价11050元/吨环比持平,107胶平均价11500元/吨环比上涨3.14%,硅油平均价12850元/吨环比持平 [114] 铝合金开工回升 - 10月9日当周,原生铝合金开工率58%,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再生铝合金开工率58.9%,环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22] - 截至10月10日,ADC12均价21100元/吨,环比上涨0.96%;A356均价21450元/吨,环比上涨1.42% [125] 库存维持高位 - 截至10月9日,工业硅社会库存54.5万吨,环比增加0.2万吨;新疆、云南、四川三地厂库合计16.79万吨,环比增加0.54万吨 [139] - 截至10月10日,交易所注册仓单50281手,折现货25.14万吨 [139]
9企助力电解槽可靠性提升
势银能链· 2025-08-22 11:16
电解槽高可靠性核心部件分析 - 电解槽高可靠性由制氢电源、隔膜、电极三大核心部件协同保障 直接决定制氢系统稳定性、经济性与安全性[3] - 高可靠性体现为长周期运行中持续稳定输出氢气 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停机 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能源转化效率[3] 制氢电源技术特性 - 制氢电源作为电解槽的"稳定心脏" 需将电网交流电转化为符合电解槽要求的直流电 在直流电网下直接承接高压直流电并降压调压[3] - 面临可再生能源制氢功率大、电力周期性波动的技术挑战 需同时迎合电力供应波动和电解槽稳定运行要求[4] - 需匹配电解槽不断突破的功率需求 符合低谐波等电网安全规范 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下高整流效率以节约电耗[8] 隔膜核心功能与要求 - 隔膜作为电解槽的"精准屏障" 核心作用是隔离气体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 同时传导离子保障电化学反应电荷传递[5] - 性能衰减会导致气体交叉渗透增加爆炸风险 离子传导率下降使槽压升高能耗飙升 机械强度不足可能引发电解槽失效[5] - 必须满足三大要求:优异化学稳定性抵抗腐蚀降解 精准选择性透过能力平衡离子传导与气体阻隔 足够机械强度承受压紧力和运行应力[9] 电极关键特性与挑战 - 电极作为电解反应的"催化核心" 其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直接决定电解槽效率与寿命 面临催化活性衰减和电极结构损坏两大挑战[8][10] - 长期运行中催化剂可能因中毒、团聚、脱落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强氧化性或还原性环境可能导致基底腐蚀或产生"热点"[10] - 需具备高活性降低反应活化能 高稳定性通过优化涂覆工艺避免催化剂脱落 耐腐蚀性选用抗腐蚀材料并通过表面改性提升能力[10] 产业大会专题设置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设电解槽材料专场与制氢电源专场 聚焦核心部件协同匹配对整体可靠性的保障[12] - 福瑞电气、擎动科技、通微新能源、志青博材、云帆氢能、台达电子、嘉菲立新材料、保时来、氢舟能源等企业将做主题分享[12] - 大会包含力源科技PPS复合隔膜+方形电解槽新品发布会 阳光氢能、翌晶能源、三一氢能等企业分享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14][15]
“软硬兼施”培育脑机接口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6
作为未来产业的热门赛道之一,脑机接口迎来发展路线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 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脑机接口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通俗点说,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通道,收集大 脑信号,并让机器读懂,从而让两者之间实现协同交流与互动。一方面,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 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可带动多领域技术突破,助力我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另一方面,脑机接口 在医疗健康领域可辅助治疗脑部疾病,助力康复,契合民生需求;在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能开拓 新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从技术看,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等领域,我国居于领先地位。从 产业基础看,我国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终端应用的初步链条,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从市场需求 看,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及工业智能化升级等场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 我国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45
政策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目标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 建立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1] - 目标到2030年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 培育2至3家全球领军企业[1] 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通过建立脑与机器信息通道 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1] - 当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产业加速壮大 孕育颠覆性突破[1] -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目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产业应用 - 产品将加快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1] -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开拓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1] - 部署5大重点任务和3个重点工程 细化为17项具体措施[1] 市场规模 - 产业规模将不断壮大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1] -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06:54
政策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 [1] - 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场景加快拓展 [2] - 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2] - 明确五大重点任务和17项具体举措,包括基础软硬件攻关、高性能产品打造、技术成果应用等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32亿元,增长率18.8% [3] -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61.4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7.7% [3] - 产业链分为上游基础硬件、中游系统、下游应用三大环节 [1] 技术发展 - 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发展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强化模数转换/通道管理/噪声抑制 [2] - 植入式设备研发:高精度手术机器人需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 [3] - 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发展辅助设备 [3] 应用场景 - 重点拓展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三大领域 [2] -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消费/工业/教育等新场景不断拓展 [3] - 实施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三大重点工程 [3] 投融资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超1000笔,300余家企业获投资 [4] - 2022-2024年中国市场发生30起投融资,总金额13.4亿元 [4] - 非植入式领域融资7.8亿元占比最高,植入式领域融资5.6亿元 [4] - 天使轮融资活跃,慧创医疗/脑虎科技三年内各获三次融资 [4]
七部门发文 加强脑机接口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央广网· 2025-08-11 16:08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冯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 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此外,还要优化人才培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化产业学院 等特色学院。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工程型人才,增 强高水平人才供给。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应用型技能型 人才。加强海外人才交流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 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 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 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
七部委发文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6:16
经济观察网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 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 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 见》,首次在国家层面系统部署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战略,旨在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 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