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产品
搜索文档
广和通(300638):2025年三季报点评报告:业务稳步推进,AI与机器人动能强劲
浙商证券· 2025-11-04 15: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广和通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随着高毛利的解决方案业务占比提高,公司毛利率未来预计呈增长趋势 [1] - 公司积极培育在端侧AI及机器人领域的全新增长极,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2] - 公司卡位优势显著,为成为未来主流AI机器人核心硬件供应商奠定基础,有望受益于机器人行业广阔空间 [3] - FWA业务海外空间广阔,国内车载业务客户持续扩容,为整体业务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51.5% [1] - 剔除锐凌无线业务影响后,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同比+7.3%,归母净利润同比-2.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22.6%,环比-10.4%;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69.1%,环比-1.8% [1] -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7.14%,同比-3.5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5.88%,同比-4.68个百分点 [1] - Q3单季度盈利能力环比向上,毛利率18.73%,环比+2.90个百分点,净利率5.84%,环比+0.55个百分点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6.1亿元、7.9亿元 [5] - 对应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55倍、41倍、32倍 [5] 业务进展与前景 AI与机器人业务 - 未来H股募集资金55%将投入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 [2] - AI玩具方面,公司具备成熟解决方案,Cat1+SDK云端调用的模组方案在上半年已实现量产出货,MagiCore机芯盒方案已迭代升级到第二代 [2] - AR眼镜方面,公司与行业头部AR眼镜科技公司XREAL达成战略合作,作为ODM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AR+AI消费生态创新突破与规模化落地 [2] - 割草机器人产品已实现量产,预计明年会有较大增长 [3] - 具身智能方面,公司发布了新一代Fibot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并已成功应用于PI公司最新通用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数据采集工作 [3] - 公司与禾赛科技联合发布的机器人激光雷达方案,已落地头部具身智能公司 [3] FWA与车载业务 - FWA业务增长主要由海外市场驱动,北美市场5G渗透率较低,替代空间广阔 [4] - 公司成功开拓印度等新兴市场,预期今年也会有较大增长 [4] - 车载模组5G替换4G趋势清晰,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4] - 公司智能模组方案在新能源车领域有较大优势,已积累一批优质客户,同时今年也在陆续拓展新客户 [4]
拓邦股份:目前公司积极进行市场优化,部分整机产品已成功进入北美、欧洲、南亚及东南亚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14
公司战略与业务调整 - 公司持续看好新能源领域应用机会 上半年主动优化产品结构 收缩低毛利同质化品类 聚焦高附加值领域[2] - 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构建行业差异化优势 加紧产品认证及客户拓展[2] - 储能业务有望在行业新一轮增长中恢复动能 成为中长期核心增量板块[2] 市场拓展与产品进展 - 部分整机产品成功进入北美 欧洲 南亚及东南亚市场[2] - 逆变器实现从架构到控制全面升级 覆盖多电压等级 支持客户个性化定制[2] - 凭借全球化运营能力与技术积累推进客户认证[2] 研发与投资方向 - 重视数字能源 机器人及AI方向投入 相关研发项目数量及投入规模居前[2] - 积极关注与公司具有上下游协同的产业投资机会 将适时开展并购[2] - 研发投入具体情况需参考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内容[2]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质疑新能源业务投入成效 储能行业地位及机器人业务竞争力[1] - 投资者建议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整机厂及重要部件以开拓客户[1] - 投资者认为公司研发投入集中于低毛利率控制器领域影响竞争力[1]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45
政策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目标到2027年突破关键技术 建立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1] - 目标到2030年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 培育2至3家全球领军企业[1] 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通过建立脑与机器信息通道 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1] - 当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产业加速壮大 孕育颠覆性突破[1] -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目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产业应用 - 产品将加快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1] -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开拓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1] - 部署5大重点任务和3个重点工程 细化为17项具体措施[1] 市场规模 - 产业规模将不断壮大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1] -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06:54
政策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 [1] - 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场景加快拓展 [2] - 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2] - 明确五大重点任务和17项具体举措,包括基础软硬件攻关、高性能产品打造、技术成果应用等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32亿元,增长率18.8% [3] -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61.4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7.7% [3] - 产业链分为上游基础硬件、中游系统、下游应用三大环节 [1] 技术发展 - 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发展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强化模数转换/通道管理/噪声抑制 [2] - 植入式设备研发:高精度手术机器人需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 [3] - 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发展辅助设备 [3] 应用场景 - 重点拓展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三大领域 [2] -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消费/工业/教育等新场景不断拓展 [3] - 实施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整机精品工程、应用拓展工程三大重点工程 [3] 投融资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超1000笔,300余家企业获投资 [4] - 2022-2024年中国市场发生30起投融资,总金额13.4亿元 [4] - 非植入式领域融资7.8亿元占比最高,植入式领域融资5.6亿元 [4] - 天使轮融资活跃,慧创医疗/脑虎科技三年内各获三次融资 [4]
七部门发文 加强脑机接口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央广网· 2025-08-11 16:08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冯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 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此外,还要优化人才培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化产业学院 等特色学院。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作,共同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工程型人才,增 强高水平人才供给。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应用型技能型 人才。加强海外人才交流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 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 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 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
七部委发文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6:16
经济观察网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 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 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 见》,首次在国家层面系统部署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战略,旨在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 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
机构:脑机接口行业市场广阔 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5:23
政策规划 - 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先进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 [1] - 计划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1] -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目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技术路径丰富,可分为侵入、半侵入、非侵入三类,多模态联合应用成为发展趋势 [1] - 核心技术壁垒集中于产业链中上游,包括硬件(电极、芯片)、脑机接口手术、脑电采集处理与分析 [1] - 技术主要功能包括监测、替代、改善恢复、增强、补充 [1] 市场应用 - 2023年中国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应用占比达到56% [1] - 应用场景以医疗方向为主,将向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 [1] - 后续应用将从医疗场景向大众消费拓展 [2] 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脑机接口产业累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超2000项 [2] - 行业正处于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重要阶段 [2] - 标杆企业技术落地预期明确,行业有望从早期阶段步入高速成长期 [2]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5:03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 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1] -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 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到2027年电极 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脑机接口产品将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 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 [1] 产业生态与规模 - 到2027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开拓一批新场景 新模式 新业态 [1] - 到2030年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