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材料及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进账304亿,宁德时代赚疯了
36氪· 2025-08-01 18:1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日均净赚1.7亿元[4][6][10]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5.62%[1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237.85亿元,同比增长42.60%[15][16]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占比73.55%,同比增长16.80%,但毛利率微降1.07%至22.41%[24][2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25.52%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产量全球第一[28]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毛利率26.42%最高,但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29] 市场与产能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稳居第一,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14][26] - 总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近90%,在建产能235GWh,累计装车量超2000万辆[2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占比34.2%,毛利率29.02%显著高于境内[3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港股募资410亿港元,90%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匈牙利/西班牙/印尼项目推进中[18][34] - 国内面临车企"去宁化"压力,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36][37]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持续加码技术壁垒[16]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券商中国· 2025-07-30 2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占总营收73.55% 毛利率22.41% [1]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47% 占总营收15.88% 毛利率25.52%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滑44.97% 毛利率26.42% [1]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1] 市场地位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 同比增长54% [1] 研发与全球化 - 拥有六大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过2.1万名 [2] - 专利及申请专利合计49347项 其中境内29709项 境外19638项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2] - 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263港元/股 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3] 资金管理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 [3] - 拟增加不超过400亿元委托理财额度 年度总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3] 行业观点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商业化 [4] - 固态电池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4]
“宁王”中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23: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 27% [2]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 3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 87亿元 同比增长31 26% [3] - 基本每股收益6 92元 同比增长33 08% [3] - 总资产8671 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 24% [3] - 净资产2949 2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 44% [3] 业务分拆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 73亿元 同比增长16 8% 毛利率22 41% 同比下滑1 07个百分点 [6][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 47% 毛利率25 52% 同比提升1 11个百分点 [6][7]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 87亿元 同比下滑44 97% 毛利率26 42% 同比提升18 21个百分点 [6][7] - 电池矿产资源营收33 61亿元 同比增长27 86% 毛利率9 07% 同比提升1 26个百分点 [7] 技术研发 - 发布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具备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 [8]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支持定制化需求 [8] - 开发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8] - 固态电池研发保持行业领先 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 [4][9] 产能布局 - 国内推进济宁 福鼎 溧阳等基地建设 [8] - 海外推进匈牙利工厂 西班牙合资工厂及印尼项目 [8] - 欧洲市场增速延续 本地化产能将逐步释放 [8] 分红政策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0 07元 合计45 73亿元 [2] - 全年分红总量维持归母净利润15%不变 分两次发放 [5][8] 行业动态 - 碳酸锂价格波动与江西宜春锂矿开采预期相关 [9] - 宁德时代已提交宜春锂矿开采延续申请 [9] - 固态电池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 工程领域仍需突破 [9]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3% 拟10派10.07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21:09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27% [1]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2% [1] - 毛利44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14.45% [1] - 综合毛利率为25.02%,相比2024年同期的23.45%上升1.57个百分点 [1] -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分业务收入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0% [1] - 储能电池收入微降1.5%,至284亿元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78.87亿元,同比下降44.97% [1] 固态电池发展 - 固态电池目前资本热度比产业热度高,商业化时间较长 [1]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1] - 相关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或规模化 [1] 股息分派 - 拟分派中期股息,每10股派10.07元(含税) [2] - H股中期股息以港元分派,每10股H股股份11.04港元(含税) [2] - 股息将于2025年9月15日向2025年8月19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名列股东名册的H股持有人分派 [2] 委托理财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增加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的委托理财额度 [3] - 额度增加后,2025年度委托理财额度为不超过人民币800亿元 [3] - 资金来源为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投资品种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规模达人民币3505.78亿元 [3] 二级市场表现 - 今日A股跌5.05%,成交117.1亿元 [3] - H股跌7.66% [3]
宁德时代,新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22:0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量产交付新一代587Ah电芯,该产品为业内最早大规模量产的大容量储能电芯[1][3] - 587Ah电芯通过精密计算简化系统结构,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集成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1] - 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3] - 通过机械结构、化学体系及极片设计突破,实现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RTE)初始值96.5%,全生命周期RTE缓衰减[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储能行业存在参数膨胀问题,部分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且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3] - 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普适方法与标准,产品可靠性验证依赖长期运营[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储能电芯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4] - 2024年储能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4] - 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57,290,460千元,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8] -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53,041,337千元,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8] - 截至6月10日A股总市值1.11万亿元,股价243.14元/股[8]
营收五连跌、市值被反超!宁德时代需356亿港元“补血”
犀牛财经· 2025-05-31 09:41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356.6亿港元,净募资353.3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及四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 [2] - 从递表到上市仅用时128天,速度较快 [2] - 计划将募资额的90%投向匈牙利工厂建设,显示对海外市场的重视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且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5] - 动力电池销量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销量同比增长34.32% [5] - 综合毛利率24.44%,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5] - 2025年营收规模仍低于2023年同期,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5] 业务结构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2530.41亿元,占比69.9%,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 [7] - 储能电池系统收入572.9亿元,占比15.83%,同比上升0.89个百分点 [7] - 电池材料及回收收入286.99亿元,占比7.93%,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7] - 境内收入占比69.52%,境外收入占比30.48%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股价持续低迷,年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下跌2.29%,市值被比亚迪超越 [4] - 竞争对手比亚迪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达30%,并通过电池业务市场化加剧竞争 [4] - 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高于宁德时代 [4] - 储能业务营收自201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全球市占率连续三年下滑 [6] 国际化战略 - 海外市场市占率首次超越LG新能源,欧洲工厂已建成并启动多个超级工厂项目 [7] - 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覆盖多国 [7] - 面临国内二、三线电池企业出海及地缘因素带来的竞争压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