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矿产资源

搜索文档
半年进账304亿,宁德时代赚疯了
36氪· 2025-08-01 18:1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日均净赚1.7亿元[4][6][10]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5.62%[1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237.85亿元,同比增长42.60%[15][16]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占比73.55%,同比增长16.80%,但毛利率微降1.07%至22.41%[24][2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25.52%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产量全球第一[28]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毛利率26.42%最高,但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29] 市场与产能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稳居第一,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14][26] - 总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近90%,在建产能235GWh,累计装车量超2000万辆[2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占比34.2%,毛利率29.02%显著高于境内[3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港股募资410亿港元,90%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匈牙利/西班牙/印尼项目推进中[18][34] - 国内面临车企"去宁化"压力,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36][37]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持续加码技术壁垒[16]
宁德时代日赚1.7亿,半年利润超国内99%车企全年
36氪· 2025-08-01 09: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1][2][5] - 归母净利润达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1][2][5] - 扣非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5.62% [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2][8]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 [9] - 销售净利率超过18%,创历史新高 [20]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73.55%,毛利率22.41% [12]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占总营收15.88%,毛利率25.52% [12][13]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毛利率26.42% [12][1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占营收34.22%,同比提升3.74个百分点 [9]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1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3][8][9] - 累计申请及在途专利达49347项(境内29709项,境外19638项) [9] - 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解决,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规模化应用 [16][17] - 推出神行二代、纳新电池及骁遥双核等新产品 [19] - 推进500AH大容量电芯研发,587大电芯为当前最优解决方案 [25] 产能与资本支出 - 产能利用率超过90%,处于高位饱和状态 [21] - 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0% [22] - 计划2025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目前已完成400座 [28] - 重卡换电站已建成40座,全年目标300座 [28] 市场动态与挑战 - 储能电池产量保持全球第一,但面临LG与特斯拉300亿订单竞争 [3][13] - 坏账规模从期初8.41亿元增至8.5亿元 [11] - AI数据中心锂电池需求成为长期趋势,多个配储项目在洽谈中 [24] - 海外动力电池出货增速快于国内,欧洲电动化率提升显著 [23] 资金与分红安排 - 总资产8671.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4% [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949.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4% [2][9] - 中期分红计划将于2026年3-4月决定,比例为当期利润的15% [22] - H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7.47% [8]
宁德时代上半年业绩:营收利润双增,动力电池毛利率继续走低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2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比例73.55%,较2024年上升3.65个百分点 [2] - 动力电池装机量128.6GWh,同比增长37.8%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占营业收入34.22% [4] 业务结构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毛利率25.52% [4]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毛利率26.42% [4]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同比增长27.86%,毛利率9.07% [4] 竞争态势 - 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2.41%,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4.49个百分点,十年间从43.7%近乎腰斩 [2] - 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6.3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5%,较2021年52.1%的高点持续下滑 [3] - 2025年4月装车量市占率18个月来首次跌破40% [3] - 行业装机量平均增速51.6%,公司37.8%的增速低于行业水平 [3] 战略布局 - 发展换电业务,上半年与蔚来、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 [4] - 滑板底盘业务通过时代智能公司首次开启对外融资 [4] -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263港元/股,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4] - 推出二代神行超充电池(800公里续航/12C超充)、骁遥双核电池(体积能量密度+60%)及钠新乘用车电池(175Wh/kg能量密度) [5] 行业动态 - 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持续追赶,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中部尾部企业份额增长 [3] - 车企自建电池厂趋势加剧行业竞争 [2] - 全球车企、电池企业及研究机构加大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 [5]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1789亿:净利305亿,现金分红46亿,拟斥资800亿理财
36氪· 2025-07-31 09: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2] -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2] - 扣非净利润271.97亿元 同比增长35.6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2]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股 同比增长33.08% [2] 业务构成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 [5][7] - 储能电池系统收入284亿元 同比下降1.47% 毛利率25.52% [5][7] - 电池材料及回收收入78.87亿元 同比下降44.97% 毛利率26.42% [5][7] - 电池矿产资源收入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5][7]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总营收34.22% [3][7][8] 资本运作 - 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10] - 新增委托理财额度400亿元 年度总额度800亿元 [10] - 拟现金分红45.68亿元 每10股派10.07元 [8][9] - 港股IPO募资356.57亿港元 净额353.31亿港元 [11][12] - 基石投资者认购26.28亿美元(约203.71亿港元) [13][15] 股权结构 - 厦门瑞庭投资持股22.47% [15][16]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31% [15][16] - 黄世霖持股10.22% [16][17] - 宁波联合创新新能源持股6.23% [16][17] - 李平持股4.42% 其中质押151.13亿股 [16][17] - H股较A股溢价40.82% 主要因机构持股集中 [17]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券商中国· 2025-07-30 2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占总营收73.55% 毛利率22.41% [1]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47% 占总营收15.88% 毛利率25.52%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滑44.97% 毛利率26.42% [1]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1] 市场地位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 同比增长54% [1] 研发与全球化 - 拥有六大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过2.1万名 [2] - 专利及申请专利合计49347项 其中境内29709项 境外19638项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2] - 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263港元/股 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3] 资金管理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 [3] - 拟增加不超过400亿元委托理财额度 年度总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3] 行业观点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商业化 [4] - 固态电池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4]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现10.07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23: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 占总营收73.55% [2][3]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降1.47% 毛利率25.52% 占总营收15.88% [2][3]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降44.97% 毛利率26.42% [2][3] - 电池矿产资源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2][3] 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8.1% 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3] -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3]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 同比增长54%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3] - 拥有研发人员超2.1万名 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合计49347项 [3] - 境内专利29709项 境外专利19638项 [3] 资本运作 -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发行价263港元/股 [4]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0.07元 [4] - 委托理财额度增加至800亿元 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4] 国际化进展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4] - 主要销售电池系统产品 境外客户回款情况正常 [4] - 通过H股上市搭建海外资本运作平台 [4] 行业技术展望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5] - 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2030年前后实现真正商业化 [5] - 当前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 [5]
宁德时代,新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22:0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量产交付新一代587Ah电芯,该产品为业内最早大规模量产的大容量储能电芯[1][3] - 587Ah电芯通过精密计算简化系统结构,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集成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1] - 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3] - 通过机械结构、化学体系及极片设计突破,实现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RTE)初始值96.5%,全生命周期RTE缓衰减[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储能行业存在参数膨胀问题,部分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且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3] - 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普适方法与标准,产品可靠性验证依赖长期运营[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储能电芯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4] - 2024年储能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4] - 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57,290,460千元,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8] -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53,041,337千元,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8] - 截至6月10日A股总市值1.11万亿元,股价243.14元/股[8]
宁德时代“增利减收”背后:布局第二曲线,港股上市谋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3-27 13:54
文章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2024年财报呈现“增利减收”复杂局面,虽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增长,公司正布局换电、储能和海外市场等第二曲线,并计划港股上市谋新局 [1][6][7]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为公司历史上首次年度营收负增长 [1] - 2024年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01%,日均盈利约1.4亿元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970亿元,货币资金储备超3000亿元,年度分红总额近200亿元 [1] 营收结构 分行业 - 2024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营收3565.2亿元,占比98.48%;采选冶炼行业营收54.93亿元,占比1.52% [2] 分产品 - 2024年动力电池系统营收2530.4亿元,占比69.90%;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2.9亿元,占比15.83%;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287亿元,占比7.93%;电池矿产资源营收54.93亿元,占比1.52%;其他业务营收174.88亿元,占比4.83% [2] 分地区 - 2024年境内营收2516.8亿元,占比69.52%;境外营收1103.4亿元,占比30.48% [2] 行业地位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37.9%,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36.5%,连续四年蝉联榜首 [2] 营收下滑原因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致动力电池产品价格同步下调,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约10万元/吨降至7.5万元/吨,动力电池系统平均售价降幅达25.26%,虽销量增长18.85%但单价下降抵消销量增长,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1.29% [3] - 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崛起和车企“多供应商策略”抢走部分市场份额,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影响出货量及营收 [3] 净利润增长原因 - 公司通过控股上游企业将原材料成本下降红利转化为利润,调整原材料库存周期规避存货减值风险 [4] - 推出神行、麒麟、骁遥等系列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 研发项目 - 麒麟、神行、骁遥、天行、凝聚态、钠离子电池及一体化底盘等产品已发布并与客户推进落地中 [5] - 乘用车领域发布神行Plus、新一代麒麟高功率、骁遥增混电池;商用车领域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天行系列电池 [5]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换电业务 - 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2030年达3万 - 4万座 [6] 储能电池业务 - 2024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营收572.9亿元,同比增长34.32%,占总营收15.83%,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利润贡献第一极 [6] - 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和PU100储能产品,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和能源管理效率 [6] 海外市场 - 已在全球设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德国埃尔福特工厂投产,匈牙利、西班牙工厂及印尼项目积极推进 [7] 资本市场举措 - 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拟募资50亿美元(约365亿元人民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