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流电源
icon
搜索文档
这些芯片,爆火
半导体芯闻· 2025-08-18 18:48
数据中心半导体市场变革 - 数据中心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驱动半导体产业进入新纪元,需求从简单处理器演变为涵盖计算、存储、互连和供电的复杂生态系统[1] - 数据中心半导体市场正迈向万亿美元规模,预计2030年占整个半导体市场的50%以上,细分市场复合年增长率是行业两倍[3] AI驱动的数据中心军备竞赛 - AI相关资本支出占数据中心投资的75%,预计2025年超过4500亿美元[3] - AI服务器占比从2020年几个百分点升至2024年10%以上,科技巨头每年投入数百亿美元进行算力竞赛[3] - 数据中心半导体加速市场预计2030年达4930亿美元[3] GPU与ASIC竞争格局 - GPU因AI工作负载复杂性将继续主导市场,NVIDIA凭借Blackwell GPU保持领先[5] - 云服务商如AWS、Google研发自有AI加速芯片(如Graviton),推动推理和训练环节的性能差异化竞争[5] HBM市场爆发 - HBM市场预计2025年达38.16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增长率68.2%[6] - 单栈超过8GB模块成趋势,低功耗设计、集成加速器和标准化接口是关键技术方向[6] - SK海力士和三星占据全球HBM供应90%以上,美光量产HBM3E应用于英伟达H200 GPU[7] 颠覆性技术创新 - 硅光子学与CPO技术解决高速互连挑战,预计2030年创造数十亿美元营收[8] - 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实现200Gbps传输,突破"电墙"限制[9] - 先进封装技术如3D堆叠和Chiplet突破摩尔定律限制[9] 数据中心能效革命 - AI机架功率需求从20千瓦跃升至2027年预计50千瓦,英伟达提出600千瓦架构[11] - 直流电源和宽带隙半导体(GaN/SiC)提升能效,解决"能源墙"挑战[11][12] - 液冷技术市场预计2029年超61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4%,可降低冷却能耗90%[12] 液冷技术发展 - 直接芯片液冷(DTC)、背板热交换器和浸没式冷却成为主流解决方案[13][14] - 温度、压力、流量和冷却液质量传感器确保系统最佳运行[14] - 液冷使数据中心PUE接近1,占地面积减少60%,成为高密度AI工作负载的强制选择[12][15] 未来数据中心趋势 - 芯片设计向专用处理器发展,先进封装技术成为性能关键[15] - 异构化、专业化和能源高效成为主要特征,需全产业链创新合作[15]
TDK宣布,收购射频公司
半导体芯闻· 2025-06-24 18:03
公司收购与业务整合 - TDK株式会社收购QEI株式会社电源业务相关资产,QEI专注于半导体生产中关键等离子体处理的先进射频功率发生器和阻抗匹配网络[1] - 此次收购巩固TDK在快速增长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并增强其对AI生态系统的贡献[1] - TDK凭借直流电源已在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通过QEI的射频电源解决方案形成互补产品组合[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等技术发展推动半导体器件需求激增,进而带动先进制造设备需求增长[1] - 射频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TDK通过整合QEI技术有望打开该市场[2] 公司战略与高管表态 - TDK-Lambda美洲区总裁Jeff Boylan表示,QEI的射频技术与TDK的直流产品结合将提供先进、高质量的电源解决方案[2] - TDK全球销售、支持和服务网络将加速扩展产品线的增长[2] - QEI总裁Alex Nazarenko对TDK领导下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2] 推荐阅读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半导体行业投资、芯片公司市值变化及技术趋势[4][5]
九洲集团:围绕新能源发电拓展相关轻资产业务 未来不再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23:4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形成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和综合智慧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打造风光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的双引擎业务格局 [1] - 公司在智能配电网设备行业积累超过30年经验,核心产品包括直流电源、相电环网柜、开关柜等配电设备,以自主品牌为主代工品牌为辅 [1] - 公司业务量网内客户占比1/3,网外客户主要面向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 [1] 智能配电网业务发展 - 公司将提高智能装配制造板块业绩作为未来发展重点,着力提高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 [2] - 2023年末在北京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2024年三季度建立海外销售团队,2023年底在江苏扬中建立新研发中心 [2] - 2024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30%,2025年一季度中标金额超2.6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自主品牌毛利率较高,设备整体毛利率约20%,净利率约3% [2] 新能源发电业务规划 - 公司在建和已获指标容量超1GW,开发阶段项目容量约2GW-3GW,可支撑未来3-5年增长 [3] - 一季度完成华电巴彦二期100MW风电项目并网,多个在建/储备项目有序推进 [3] - 计划将权益容量规模控制在1.5GW-2GW之间,新建项目长期持有为主,逐步出售老项目 [3] - 将与央国企开展风光项目股权合作,采用100%股权出售模式实现资源溢价,保留电站运维拓展轻资产业务 [3] 生物质发电业务调整 - 2024年生物质电站因燃料问题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权益投资收益损失0.68亿元 [4] - 受行业共性问题影响,同行业公司也对生物质发电资产提供减值 [5] - 未来不再新建生物质项目,对现有项目将通过优化原料供应、开发工业蒸汽等附加值产品提升盈利 [5] - 在稳定运营基础上寻找收购方实现共赢 [5]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6-16 15:50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1993年,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超40家子公司分布国内多地,构建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 [1] - 是国家电网多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多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获多项荣誉称号 [1] - 2015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有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2] 各业务板块成果 智能配电网 - 深耕30年,研发水平领先,有超200项专利,产品覆盖70余国家及地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优势明显 [2] - 2024年业务订单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超30%,2025年1季度中标金额超2.6亿元创同期新高 [2] - 业务以自主品牌为主、代工为辅,网内客户占比1/3,设备毛利率约20%,净利率约3% [2] 新能源发电 - 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和已拿指标项目容量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2GW [2] - 目前在建和已拿到指标容量超1GW,开发阶段项目容量约2GW - 3GW,足够未来3至5年业务增长,一季度末巴彦二期100MW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4] 综合智慧能源 - 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风电下乡、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布局源网荷储类项目 [2] 生物质板块 - 2024年受燃料、现金流等因素影响,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权益持有公司投资收益损失0.68亿元,同行业公司也有减值情况 [5] - 未来不再新建项目,对在手项目调整经营战略,稳定运营基础上寻找收购方 [5] 公司发展策略 智能配电网业务 - 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2023年末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2024年三季度建立海外销售团队和海外直销能力 [2] - 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2023年底在江苏扬中建立新研发中心,持续投入产品研发 [2] - 整合集团资源,利用新能源业务合作伙伴关系,与能源行业国央企深度合作拓展设备销售市场 [2] 新能源发电业务 - 控制总持有权益容量规模在1.5GW - 2GW之间,新建项目长期持有,逐步出售老项目,与央国企开展股权合作,未来主要采用100%股权出售模式,力争保留已售电站运维业务 [3] 其他情况 新能源国补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拖欠周期2 - 3年,公司账上约10亿国补应收款,风光项目已通过合规检查进入“双目录”,主要是回款周期长问题 [6] 可转债 - 目前溢价率不高,根据二级市场波动及余额变动综合考虑是否赎回 [8] 融资成本 - 新能源风光项目融资成本最低2.8%,最高不超过3.5%,流动资金贷款在3.0% - 3.5%之间 [8] 减持进展 - 2025年6月5日公告显示,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减持大部分完成,剩余额度以大宗交易形式完成,对二级市场影响不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