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砂瓜

搜索文档
宁夏中卫硒砂瓜首次亮相中东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5:47
公司业务动态 - 中卫市小台丰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首批出口硒砂瓜1163箱约24吨运往阿联酋迪拜 [1] - 货物预计海上运输20余天后抵达目的地市场 [1] - 公司获得海关一对一指导完成种植基地和包装厂的注册登记 [1] 产品与品牌价值 - 硒砂瓜品牌"中卫硒砂瓜"在2024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达35.98亿元 [1] - 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 - 硒砂瓜具有脆爽香甜、果肉细腻的独特口感 源于中卫香山乡年均降雨不足200毫米、蒸发量2400毫米及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条件 [1] 行业监管与支持 - 中卫海关建立专员服务机制 提供政策宣讲和田间地头指导 [1] - 海关统筹安排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年度核查任务 帮助企业掌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 - 多部门联动实施全链条监管服务 覆盖基地备案、种植、加工和出口销售环节 [2] 行业发展成果 - 2024年中卫、固原等地10余家企业完成出境新鲜水果果园/包装厂注册登记 [2] - 其中5家出境果园和2家包装厂通过审核 涵盖苹果、西瓜、香瓜等品类 [2] - 打破地区长期无注册果园及包装厂的局面 为水果国际化奠定基础 [2]
宁夏中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8-17 09:24
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硒砂瓜种植面积达42.7万亩 总产量110万吨 总产值18.37亿元[1] - 品牌价值达35.98亿元 十年间瓜农户均收入从万元增至10万元[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9%[2] 产业发展模式 - 构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2] - 建成全国首个硒砂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培育10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1] - 通过规模化建设与集约化生产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建设精品农产品展销店[1] - 从提篮小卖转向品牌强农 精准把握市场趋势[1] - 枸杞与肉牛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全产业链增值效应[1] 战略规划方向 - 围绕"大规划 大基地 大融合 大发展"工作思路[1]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2] - 通过延链条 优品质 拓市场实现产业振兴[2]
建体系 优品质 拓市场 宁夏中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5
中卫市硒砂瓜产业发展 - 硒砂瓜产业实现10年10倍增长 2014年瓜农户均收入突破万元 2024年户均收入突破10万元 [1] - 中卫市建成全国首个硒砂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培育10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 [1] - 2024年种植面积达42.7万亩 总产量110万吨 总产值18.37亿元 品牌价值35.98亿元 [1] 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 - 产业模式从"靠天种地"转向"科技兴瓜" 从"提篮小卖"升级为品牌强农 [1]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建设精品农产品展销店提升产品认知度 [1] - 构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 特色农业综合发展 - 中宁县枸杞畅销海内外 海原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形成多品类协同发展格局 [1] -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 通过延链条优品质打品牌拓市场提升效益 [2] - 采用"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思路 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全产业链增值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点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 - 通过产销对接活动打造优质农产品销售体系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1]
携“养鲜”魔法赴中卫,容声冰箱让石头缝里的鲜甜走得更远
格隆汇· 2025-07-23 03:35
公司动态 - 容声冰箱在中卫启动"寻鲜之旅"公益助农活动 通过"养鲜"技术与硒砂瓜 枸杞等地标农产品联动 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保鲜链路 [2] - 公司展示515WILL养鲜冰箱 搭载SUPL四季多频光照养鲜 智慧水雾动态保湿 AI负离子高能除菌三大核心技术 为农产品保鲜提供解决方案 [2] - W60系列冰箱通过多频光照模拟自然光谱 动态水雾系统维持70%黄金湿度 3000万/立方厘米负离子群实现高效除菌除农残 [3] 技术应用 - 光照养鲜技术使枸杞多糖持续留存 硒砂瓜糖分转化延缓 叶黄素保有率提升70.3% 维生素C留存增加36.3% [3] - 保湿系统锁住硒砂瓜90%以上水分 失重率较普通冰箱降低50% 切开存放多日仍保持沙甜多汁 [3] 产品特性 - 容声冰箱模拟果蔬生长最佳环境 实现"光养鲜 水润养 离子净"效果 促进营养物质持续生成 [2] - 产品技术覆盖从昌平草莓 云南陆良蔬菜到中卫双鲜等地域特色农产品 形成完整保鲜技术链 [5] 行业影响 - 活动体现企业ESG担当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农户收益与家庭餐桌价值 实现土地资源与社会效益联动 [2][5] - 中卫枸杞形成干果 原浆 赛鲜三大品类 其中赛鲜品类成为新增长点 硒砂瓜凭借富硒特性成为特色农产品 [2]
宁夏中卫:戈壁“绿宝石” 甜蜜上市
人民网· 2025-07-21 23:42
硒砂瓜产业概况 -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数十万亩硒砂瓜正式开园上市,农户抢抓农时采摘 [2][4][6][8][10][12][14][16] - 硒砂瓜主产区为环香山核心产区,戈壁滩产出,以"个大、瓤沙、汁多、甜度高"著称,被誉为戈壁"绿宝石" [2][4][6][8][10][12][14][16] - 当地干旱气候和富硒砂壤是硒砂瓜优质特性的关键自然条件 [2][4][6][8][10][12][14][16] 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 - 2023年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达46.95万亩,预计产量115万吨 [2][4][6][8][10][12][14][16] - 硒砂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4][6][8][10][12][14][16] 产业链动态 - 客商在兴仁镇集中进行硒砂瓜装车运输,显示流通环节活跃 [10] - 农户在香山乡、兴仁镇等多地同步开展采摘、转运等作业 [2][4][6][8][12][14][16]
山姆会员店背叛了中产?
36氪· 2025-07-21 21:20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因选品策略调整引发会员强烈不满,反映中产消费心理与国货身份认同的激烈碰撞[10] - 中国消费品供应链正经历集群性产业升级,但品牌价值认同仍落后于产品技术实力[7][37] - 零售行业品质标准普世化稀释了山姆"严选"标签的稀缺性,胖东来等本土企业重塑消费者信任关系[24][25] - 中国消费品牌需将技术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权力,才能彻底扭转"国产=低质"的集体潜意识[44] 山姆会员店商业模式 - 会员费本质是购买"人无我有"的稀缺性特权,普通卡260元/年,卓越卡680元/年[13] - 中国区会员数突破500万,年会员费收入至少13亿元人民币[6] - 烘焙区、熟食区成为代购重灾区,反映消费者对"稀缺性"的追捧[15] - 部分家庭用户通过精算生活成本选择会员,如鸡蛋每斤比菜市场便宜10%,猪蹄每斤便宜3元[16] 选品风波事件 - 7月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网红单品,替换为好丽友、溜溜梅等大众品牌[4][6] - 好丽友因使用代可可脂和中外双标问题成为舆论焦点[20] - 会员认为"换皮定制"损害价值,如PANPAN面包干与超市款配料表几乎相同[28] - 2025年新CEO面临增长压力,试图通过大众品牌试探下沉市场[29] 中国消费产业升级 - 卫龙拥有2个研发中心、5项省级和3项市级科研平台,参与全流程自研升级[7] - 溜溜梅2025年从智利直采1.5万吨西梅,合作Top20+农场[7] - 一线食品供应商采用机器视觉和AI监测技术提升品控[7] - 胖东来通过全链路透明溯源和超预期售后(如无理由退换+高价赔偿)重塑行业标准[24] 消费者认知变迁 - 40%消费者在同等品质下优先选择进口商品,保健品领域仅9.49%认为"国产更好"[38] - 年轻一代对国产品牌信任度显著提升,瑞幸等本土品牌已实现国际品牌逆袭[39][40] - 三鹿奶粉事件等历史信任赤字仍影响中年群体消费决策[38] - 国产车技术反超后仍面临"开不出面子"的情感障碍[38] 行业竞争格局 - 胖东来员工薪资比当地高30%,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服务稳定性[24] - 胖东来95%顾客满意度冲击山姆"付费享尊贵"的底层逻辑[25]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正被瑞幸、茶姬、蜜雪冰城等本土品牌挤压[40] - 中国零售业态正经历从西方定义到本土创新的范式转变[23] 品牌建设挑战 - 国货需要如茅台证明"中国标准可定义全球顶级"[44] - 品牌认知滞后于产品技术,需重构集体潜意识[37][44] - 本土化应追求价值共振而非廉价化或包装游戏[43] - 会员制商店未来在于推动品质平权化和普惠化[42]
家电、快消两大“赛道”龙头入局,宁夏枸杞要破解“优质不优价”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21:23
宁夏枸杞产业现状 - 宁夏是全国枸杞主产区之一,贡献全国25%的枸杞干果产量和90%的枸杞种苗繁育,拥有"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两大品牌 [1][2] - 中宁枸杞因碱性土壤等自然条件,枸杞多糖、氨基酸等成分优于同类产品,树龄普遍十年以上甚至存在百年古树 [3] - 当地龙头企业沃福百瑞2020年营收达2.82亿元,净利润1.09亿元,曾于2021年冲刺IPO但终止 [2] "优质不优价"困境 - 宁夏枸杞面临低价冲击(外地枸杞成本11元/公斤 vs 本地17元/公斤)、假冒品牌泛滥及人工成本占比超40%等问题 [3][5] - 人工成本高企主因枸杞皮薄导致机械化采摘困难,需高频人工采摘 [5] - 鲜果枸杞常温运输损耗率达30%-50%,因含水量85%且易霉变,冷储技术待突破 [7] 产业链升级举措 - 伊利集团、容声冰箱等跨行业龙头切入枸杞中上游,通过技术赋能(如冷链)和产业链整合提升附加值 [1][2][6] - 容声冰箱通过"寻鲜之旅"公益助农活动联动品牌资源,拓展销售渠道 [8] - 部分深加工企业就地建厂实现现代化生产,部分环节已无人化,但初期投入较大(如2013年建厂时需从零搭建) [7] 新兴市场与模式 - 2024年宁夏枸杞电商零售额超1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61% [10] - "企业+农户"模式延伸至硒砂瓜产业,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按重量分级,销售区域扩展至江浙沪、广州及潜在马来西亚/韩国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