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减排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福建省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 同比增长15.30%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6:4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措施推动专项行动 包括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科创兴闽'银'领开篇"等 [1] - 6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全国第三 贷款签约金额1184亿元 发放贷款380亿元 [1] - 科技贷款余额1.2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6.24个百分点 获贷企业超3万户 同比增加3114户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55.89亿元 同比增长24% [1] 绿色金融发展 - 福建省金融系统创新推出标准化"福林票" 6月末涉林贷款余额1662.32亿元 同比增长15.30% 惠及林业经营主体44.4万户 [1]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372亿元 支持750个绿色项目 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99%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0.18个百分点 [2] 普惠金融推进 - 6月末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336.89亿元 新增560.71亿元 惠及链上企业3.41万家 [2] - 乡村振兴贷累计投放124.35亿元 加权平均利率3.89% [2] - 普惠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53%和5.66% 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3.77和0.9个百分点 [2] 养老金融探索 - 6月末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7.14亿元 同比增长49.07% 增速显著但规模较小 [2] 数字金融拓展 - 数字人民币场景全覆盖 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30.51万个 交易金额5594.44亿元 [3] - "金服云"平台收录76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超亿条 为48万家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需求67万笔 金额1.05万亿元 [3] -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2173.05亿元 同比增长12.8% [3]
央行深圳市分行:上半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信贷总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2]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规模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3] 融资成本与利率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2]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利率环境 [2]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3]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3]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辖内25家银行已实现政策支持行业领域贷款全覆盖 [3] 金融创新与专项支持 - 推动深圳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07.5亿元 [4]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4]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前海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4]
绿色金融的价值锚点:碳减排支持工具与商业银行市场价值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2 19:41
双碳目标下碳减排支持工具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 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信号传递—声誉积累—风险治理"三维机制提升商业银行市场价值 [2][4][5] - 央行2021年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低息再贷款与绿色贷款绩效挂钩 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2] - 研究基于42家A股上市银行2020-2023Q1数据 证实碳减排贷款显著提升银行市场价值 [6] 三维作用机制分析 信号传递效应 - 银行定期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降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 股票流动性指标(换手率/非流动性/Roll指标)显著改善 [5][7] - 节能环保与清洁能源领域贷款对市场价值提升效果最显著 [7] 市场声誉效应 - 参与碳减排贷款的银行在社交媒体讨论量增加23% 积极评价比例提升15个百分点 [5][7] - 绿色金融实践吸引环境意识客户 推动产品创新与品牌形象提升 [5] 风险治理效应 - 参与银行央行再贷款/总资产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提升0.5个百分点 [7] - 低成本资金降低绿色信贷业务成本 环境风险纳入整体风控体系使股价崩盘风险下降12% [5][7] 实证研究关键发现 - 双重差分模型显示碳减排贷款使银行Tobin's Q值提升0.21 经内生性检验确认可靠性 [6] - 碳减排贷款对市场价值的提升效果比普通绿色贷款高37% 因央行低息资金支持 [7] - 政策建议扩大碳减排工具应用范围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与清洁能源领域 [7]
上饶银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披露
金投网· 2025-05-28 11:11
碳减排贷款发放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向3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0000万元 [2] -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0% [2] - 带动年度碳减排量36688.76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重点项目包括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屋顶光伏一期建设项目、金溪县乡村振兴34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和江西鑫铂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MW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 [2] 累计碳减排贷款数据 - 累计向2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08783.92万元 [2] - 累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3% [2] - 累计带动碳减排量450182.89吨二氧化碳当量 [2] 贷款用途与政策支持 - 碳减排贷款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 [2] - 贷款发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支持下进行 [1][2] - 公司将持续定期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信息 [2]
信贷投放持续加码 金融服务“含绿量”不断提升
金融时报· 2025-04-29 11:16
国家战略与政策背景 - "双碳"目标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 [1] - 国务院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并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至2027年末 [5]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强化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并优化政策工具箱 [6] 绿色贷款整体发展 - 截至2023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全年新增6.52万亿元 [2] - 六大行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超20万亿元增幅均达两位数 [2] -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679.31亿元光大银行余额4424.43亿元增速超40% [3] 主要银行绿色信贷表现 -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1万亿元 [2]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分别为4.97万亿元、4.70万亿元、4.07万亿元其中国银行增速31.03% [2] - 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8926.08亿元同比增705.66亿元邮储银行余额7817.32亿元同比增长22.55% [2] 重点信贷投向领域 - 商业银行加大对绿色建筑、新能源领域支持招商银行绿色建筑按揭贷款余额549.01亿元新增216.83亿元 [4] - 中信银行在绿色建筑、太阳能设施、绿色农业领域贷款增长均超100亿元 [4] - 中国银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授信超2000亿元浦发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占比达33%较年初提升11.2%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工商银行运用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创新担保方式并累计发行1100亿元境内绿色金融债 [6] - 兴业银行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832.07亿元浦发银行发放257亿元碳减排贷款带动减排6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6] - 农业银行发行首单"两新"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绿色债券1206亿元中国银行承销2618.37亿元绿色债券 [7] 绿色投资与理财 - 工银理财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超50%兴银理财ESG及绿色理财产品累计发行2203亿元 [8] - 光大银行创新发行ESG、"双碳"主题理财产品 [8] - 邮储银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499.10亿元同比增长35.7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