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装备
搜索文档
精工科技20251118
2025-11-19 09:47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为晶科科技 专注于碳纤维装备制造 是国内唯一实现全流程碳纤维装备国产化的企业[4][12] * 公司在碳纤维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吉林化纤的所有碳化装备均由公司提供[3] 在手订单与增长势头 * 公司在手订单总金额超过50亿元 主要包括吉林化纤 武汉和四川项目[2][3] * 2025年订单增速迅猛 新增14亿元国外订单 7亿元武汉项目和20亿元四川项目[6] * 吉林化纤后续还有超过10亿元订单 兰州也有超过10亿元订单正在洽谈 预计春节前全部落地[2][6] * 订单交付周期约为两年 春节前签订的新订单将在未来两年内确认收入[13] 核心产品与产能价值 * 单条原丝生产线年产能约为5,000吨 价值约2.6亿元[2][5] * 单条碳化生产线年产能约为3,000吨 价值约1.67亿元[2][5] * 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通常需要一条原丝线和一条碳化线配套 总价值约4至5亿元[2][3] 下游需求与行业驱动力 * 风电行业 尤其是海上风电 是碳纤维需求的主要增长点[2][6] * 海上风电叶片对轻量化和防腐蚀材料需求提升 推动碳纤维替代玻璃纤维的趋势[2][7] * 以主要客户吉林化纤为例 其每月存在700-1,000吨的碳纤维缺口[2][7] 主要客户产能规划与订单展望 * 吉林化纤目前碳纤维年产能为6万吨 计划到2027年底达到10万吨 未来五年内增加至12万吨[2][8] * 产能翻番意味着吉林化纤未来每年需新增四到六条碳化生产线[8][9] * 预计未来两年仅吉林化纤的订单总额将接近30亿元[2][9] * 吉林化纤占据国内风电市场95%的份额[10] 成本优势与竞争格局 * 碳纤维成本下降主要归因于设备国产化和运营优化[4][11] * 国产碳化线设备成本已降至1.67亿元以下 相比早期进口设备(四五亿元)大幅降低[4][11] * 公司设备价格比日本东丽便宜至少三分之一[4][12] * 运营优化使单位能耗显著降低 生产一吨碳丝所需电量从三四万度降至16,000度 单线产能从1,000吨提升到3,000吨[4][11] 海外市场与盈利能力 * 海外市场毛利率高达80%-90% 远高于国内的40%[4][16][18] * 公司与沙特客户有重大合作意向 预计合同金额可能达到10亿至20亿美元 将在三年内交付[17] * 海外订单的签订和执行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表现[18] 机器人等新业务发展 * 公司已成立浙江仙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拓展机器人业务[14] * 第二代单关节助力机器人已推向市场 采用碳纤维材料 主要应用于户外运动 已接到小批量订单[14][15] * 户外运动机器人预计今年内落地 明年交付 订单金额约5,000万元 国外售价约12,000元人民币[15] * 多关节康养机器人处于测试阶段 主要用于医疗康复 售价约十多万元人民币[14][15] * 公司规划未来两到三年通过机器人业务实现至少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增长[16]
精工科技(002006)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 盈利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1-03 18:4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3.43亿元,同比增长13.70%,主要驱动因素是主导产品碳纤维装备销售增长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1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97.0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28.5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4.44%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78%,同比提升5.4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达34.21%,同比大幅提升16.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8.39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8.39%,同比上升1.7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上升0.20、1.42、0.3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0.1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期间费用率为30.81%,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2] 业务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碳纤维新材料装备、聚酯循环再生装备、新型建筑节能设备和轻纺设备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拥有较高品牌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 [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完成“装备—材料—应用”全链条布局,碳纤维整线装备实现国产化并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 [3] - 公司拥有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营销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及“一站式”技术服务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亿元、24.55亿元、29.79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78亿元、3.37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3元、0.53元、0.65元,对应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48倍、38倍、32倍 [4]
精工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3.43亿行业排24,净利润1.45亿行业排14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5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10日,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绍兴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碳纤维装备制造商,拥有国内首台JCTX300E型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 [1] - 主营业务涵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专用设备 - 其他专用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传感器、机器人概念、充电桩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43亿元,在行业89家公司中排名第24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2.1亿元和中位数5.9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45亿元,在行业89家公司中排名第14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11亿元和中位数3437.12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碳纤维装备收入6.29亿元,占比59.31%,是核心收入来源 [2] -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轻纺专用设备(1.84亿元,占比17.38%)、建筑建材专用设备(1.07亿元,占比10.11%)、聚酯循环再生装备(6106.19万元,占比5.75%)等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2.47%,低于去年同期的54.65%,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2.8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9.78%,高于去年同期的24.37%,也高于行业平均的28.5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建信(浙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朝阳 [4] - 董事长孙国君2024年薪酬135.65万元,较2023年减少8.8万元 [4] - 总裁李爱军2024年薪酬234.31万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169.8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41万,较上期减少25.8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8万,较上期增加34.7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226.15万股 [5] 业务亮点与增长驱动 - 碳纤维装备业务高速增长,成套生产线收入同比增75.03%,营收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41.01%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59.31% [5][6] - 在碳纤维领域扩大全产业链布局,新承接多家客户订单,原丝生产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复材装备研发取得进展 [6] - 外骨骼机器人研发顺利推进,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第一代机已亮相 [6] - 国内首条具备整线交付能力的万吨级再生聚酯连续生产线即将全面调试 [6] - 智能建机业务加速拓展,新承接15条聚氨酯岩棉生产线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0%,技术壁垒得到巩固 [5] 机构业绩预测 - 国元证券预计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亿元、24.55亿元、29.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78亿元、3.37亿元 [5] - 甬兴证券预计2025至2027年总体营收分别为22.83亿元、29.37亿元、37.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5.06亿元、7.19亿元 [6]
精工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98.18%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3:00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8.53%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129.12万元,同比增长224.44% [1] - 第三季度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3.43亿元,同比增长13.70%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98.18% [1]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 [1] 公司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碳纤维装备销售增长 [1] - 碳纤维装备业务盈利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1]
国元证券给予精工科技增持评级,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利润双增,碳纤维布局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56
公司财务表现 - 营收大幅增长 利润率同步提升 [1] 业务发展 - 碳纤维装备业务驱动成长 [1] - 战略布局加速兑现 [1]
精工科技(002006) - 002006精工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1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总收入10.61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10.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5.55% [2] - 碳纤维装备销售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59.53%,占业绩增长主要动力 [2] 核心业务发展 - 碳纤维核心主业采用"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发展模式 [2] - 碳纤维整线及核心设备订单占多数,同时包含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 [2] - 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正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计划2025年三季度投产 [2][3] 国际化战略 - 积极推进与沙特GIM公司签署的《销售合同》履约进度 [4] - 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加快国外市场开拓 [4] 研发项目进展 - 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争取尽快批量生产 [5] - 持续开展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目标实现产品系列化 [5] - 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计划2025年三季度交付 [7] 产业布局 - 在绍兴、武汉设立复合材料子公司,建成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化研究中心 [6] - 碳纤维复材板块已具备汽车、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等多领域承接能力 [6] - 可实现废旧纺织PET到再生新材料PET的绿色闭合循环 [7]
碳纤维业务驱动 精工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5%
全景网· 2025-08-18 17: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10.31%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5.55% [1][2] - 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3.68%,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 碳纤维业务表现 - 碳纤维装备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59.53%,占总收入比重59.31% [2] - 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累计承接50余条生产线 [1][2] - 完成原丝、碳纤维、复材装备全产业链布局,形成"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发展模式 [1][2] 技术研发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申请专利88件(发明专利28件) [3] - 自主研发"气电混合加热端到端预氧化炉"获2024年度"国内首台(套)装备"称号 [3] - 发布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整线智能化水平提升25%-35%,吨能耗大幅下降 [3] 新兴领域布局 - 全资子公司精工领航科技启动油动力直升机、电动垂起固定翼无人飞行平台研发 [3] - 与亿维特合作推进3D打印eVTOL结构件商业化应用 [3] - 为建信佳人定制国内首条万吨级再生聚酯连续生产线(JPET50),核心设备完成安装 [3] 产业生态建设 - 牵头组建"浙江省高性能碳纤维装备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入选省级创新中心 [3] - 成立"柯桥区碳纤维产业链共同体"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 - 在绍兴、武汉设立复合材料公司,具备材料测试到制品生产全流程能力 [2] 应用领域拓展 - 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无人机机体产品进入试用阶段 [2] - 与龙兴航空电子合作布局航空复材维修业务 [2] - 服务于汽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轻量化需求 [2]
国元证券:给予精工科技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1 14:3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29亿元,同比+12.25%,归母净利1.47亿元,同比-18.53%,扣非归母净利1.29亿元,同比-14.15% [2] - 2024年毛利率29.21%,同比-3.24pct,净利率8.50%,同比-3.42pct,期间费用率17.77%,同比+0.25pct [2] - 2025Q1营收4.04亿元,同比-25.93%,归母净利0.43亿元,同比-24.00%,扣非净利0.37亿元,同比-33.66%,主要因碳纤维装备及资源循环装备销售下降 [2] - 2025Q1毛利率33.14%,同比+9.15pct,净利率10.75%,同比+0.08pct [2] 产品与市场 - 碳纤维装备国内市占率超50%,覆盖T300-T1000等级产线,应用于风电、航空航天等领域,2024年确认吉林国兴、东华能源订单收入2.8亿元 [3] - 聚酯循环再生装备技术突破,2024年确认建信新材料订单收入2.1亿元,年产5万吨再生RPET项目投产,年处理PET原料7万吨 [3] - 建筑节能设备国内市占率超40%,重点推进智能化、大型化成套设备研发 [3] - 轻纺设备HKV系列包覆丝机细分市占率超50%,2024年营收同比+118%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24.55/29.79亿元,归母净利2.25/2.78/3.37亿元,对应EPS 0.43/0.53/0.65元/股 [4] - 2025年PE估值42倍,2026年34倍,2027年28倍 [4] - 其他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分歧较大,中信证券预测3.64亿元,广发证券预测2.45亿元,中信建投预测5.52亿元 [7]
精工科技: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多元产品齐发力,助推公司稳发展-20250521
国元证券· 2025-05-21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精工科技营收增长稳健利润率有所回升,产品矩阵丰富下游应用多元,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17.29亿元同比+12.25%,归母净利1.47亿元同比 - 18.53%,扣非归母净利1.29亿元同比 - 14.15%,毛利率29.21%同比 - 3.24pct,净利率8.50%同比 - 3.42pct,期间费用率17.77%同比 + 0.25pct [1] - 2025Q1营收4.04亿元同比 - 25.93%,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 - 24.00%,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 - 33.66%,毛利率33.14%同比 + 9.15pct,净利率10.75%同比 + 0.08pct [1] 产品情况 - 碳纤维装备:国内市占率超50%,产品覆盖T300 - T1000等级产线,2023年17亿元订单2024年确认收入2.8亿元 [2] - 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化学法聚酯回收技术突破,2023年3.2亿元合同2024年确认收入2.1亿元,年产5万吨再生RPET项目投产 [2] - 建筑节能设备:聚氨酯岩棉复合板生产线等产品国内市占率超40%,推进智能化、大型化成套设备研发 [2] - 轻纺设备:HKV系列包覆丝机细分市场占有率超50%,2024年营收同比 + 118% [2]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24.55/29.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78/3.37亿元,对应EPS为0.43/0.53/0.65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42/34/28倍 [3]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等有相应变化 [9][10] - 利润表: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有相应变化 [9][10]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有相应变化 [9][10]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有相应数据 [9][10]
精工科技(002006):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多元产品齐发力,助推公司稳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5-21 1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精工科技营收增长稳健利润率有所回升,产品矩阵丰富下游应用多元,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17.29亿元同比+12.25%,归母净利1.47亿元同比 - 18.53%,扣非归母净利1.29亿元同比 - 14.15% [1] - 2025Q1营收4.04亿元同比 - 25.93%,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 - 24.00%,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 - 33.66%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0.52/24.55/29.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78/3.37亿元 [3] 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29.21%同比 - 3.24pct,净利率8.50%同比 - 3.42pct [1] - 2025Q1毛利率33.14%同比+9.15pct,净利率10.75%同比+0.08pct [1] 产品情况 - 碳纤维装备国内市占率超50%,产品覆盖T300 - T1000等级产线,2023年17亿元订单2024年确认收入2.8亿元 [2] - 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化学法技术突破,2023年3.2亿元合同2024年确认收入2.1亿元,年产5万吨再生RPET项目投产 [2] - 建筑节能设备国内市占率超40%,推进智能化、大型化成套设备研发 [2] - 轻纺设备HKV系列包覆丝机细分市场占有率超50%,2024年营收同比+118% [2] 财务预测表情况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有不同变化 [9][10]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利润表项目有不同变化 [9][10]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有不同变化 [9][10] 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有不同变化 [9][10] - 获利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有不同变化 [9][10] - 偿债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不同变化 [9][10] - 营运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有不同变化 [9][10] 每股指标与估值比率情况 - 每股指标方面,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有不同变化 [9][10] - 估值比率方面,2023 - 2027年P/E、P/B、EV/EBITDA有不同变化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