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酸甲乙酯
icon
搜索文档
华鲁恒升,年产20万吨二元酸项目投产
DT新材料· 2025-09-11 00:05
公司项目进展 -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已打通全部流程并进入试生产阶段 预计总投资8.67亿元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4亿元(同比下降7.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9亿元(同比下降29.47%) [2] 公司产品产能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包括尼龙6(设计产能20万吨)、己内酰胺(30万吨)、己二酸(52.66万吨)、异辛醇(20万吨)、碳酸二甲酯(60万吨) [3] - 其他主要产品产能包括尿素(307万吨)、DMF(48万吨)、醋酸(150万吨) [3] 行业论坛活动 - 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为主题论坛之一 [5] - 非粮生物质能源论坛包含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场 [6] - 生物基产业活动涵盖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及非粮生物基材料专场 [8] 行业生态建设 - 生物基产业社群提供100+科技成果展示与供需对接服务 [9][10] - 行业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及投资孵化等一站式服务 [11]
石大胜华构建全球多基地多渠道一体化产业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3:20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业布局 - 公司自2002年建设首套碳酸二甲酯装置 已在碳酸酯类产品领域深耕23年 [3] - 先后布局五种碳酸酯溶剂(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 成为全球首家同时提供五种溶剂的生产厂家 [3] - 2016年布局六氟磷酸锂产品 2021年布局电解液添加剂和电解液 2022年布局硅基负极产品 [3] - 2023年电解液产品进入宁德时代供应体系 完成从电解液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到电解液+材料一体化服务商的战略转变 [3] 生产基地与全球网络 - 以东营本部为起点 在济宁、泉州、武汉、眉山建立生产基地 完成全国产业基地布局 [3] - 海外在日本、欧洲、美国成立子公司 在韩国建立办事处 完成海外销售网络建设 [3]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协同 - 同时掌握PO路线和EO路线碳酸酯生产技术 [3] - 在东营基地通过自有PO装置实现PO—PC—DMC—EMC/EC产业链布局 实现上下游产品互为原材料 [3] - 在济宁、武汉、泉州通过合作单位实现主要原料管道输送 实现产业经济利润最大化 [3]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建立多品类核心产品、全国多生产基地、全球多销售渠道、多层级高端客户、多工艺路线、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4] - 产品市场份额、产品品质、公司综合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 [4] - 下游客户覆盖全球范围内电解液龙头厂商 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碳酸酯溶剂采购服务 [3]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节能省下1个亿,新材料拿下半壁江山!华鲁恒升的“进阶之路”
大众日报· 2025-08-25 09: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显著降本增效 年节约蒸汽100多吨带来1.4亿元降本 40余项技改创效超3亿元 [3][5] - 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上半年相关产品营收76亿元占总营收50% 三大锂电材料市占率达30%-70% [7][9] - 持续资本开支与研发投入巩固行业地位 近5年投资260亿元推进12个项目 2020年以来研发投入超40亿元获270项国家专利 [9][13] 节能技改与循环经济 - 实施园区低位能量综合利用改造 将低位余热转化为冷冻水 每小时节约蒸汽超100吨 [3] - 构建"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体系 实现产品系统园区三级联产联动 原料综合利用率和协同效应行业领先 [5] - 搭建三大平台调控中枢与双驱互联动力系统 保障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 [5] 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突破 - 锂电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碳酸二甲酯市占率35% 碳酸甲乙酯30% 二元酸达70% [9] - 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投产在即 总投资8.67亿元 建成后总产能达70万吨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9] - 酰胺原料优化项目年产20万吨饱和脂环醇 副产4.3万吨环己烷 为生物基尼龙布局奠定基础 [11] 研发创新体系 - 新建科技研发园对标国际一流 与10余所院校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转化平台 [11] - 2024年上半年开展47项技术攻关 连同39项延续项目同步推进 成果将提升核心竞争力 [13] - 参与制定3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醋酸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 [13] 资本开支与战略规划 - 近5年累计投资260亿元 在德州荆州同步推进12个高端化工项目 [9] - 德州本部规划10余个重点项目 重点实施气化平台升级改造和老旧设备更新 [13] - 通过产品链条耦合联产开发精细化工品 提高附加值增强行业竞争力 [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403位 较上年提升81位创历史最佳 [7]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营收76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达50% [7]
德州高端化工企业用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8-12 22:28
高端化工产业概况 - 高端化工产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板块,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1]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 - 坚持"喜新不厌旧"辩证思维,既拥抱新技术又深挖传统产业升级潜力 [2] - 实施精强主业、相关多元策略,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项目投资260亿元,构建"一体多线、融链成群"协同联产体系 [2] 产品布局 - 四大产品板块:化肥板块专注农业用肥,基础化学品打造DMF/醋酸等拳头产品,化工新材料开发酰胺/尼龙类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配套锂电化学品 [3] - 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2024年达50%,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产能国内首位 [3] 技术优化 - 淘汰2000年前老旧设备,实施气化平台升级,每年立项数十项节能改造项目,5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2%(年减标煤16万吨) [4] - 煤制合成氨/甲醇/醋酸连续12年获全国能效领跑者,2024年31项新专利中1/3聚焦绿色节能技术 [4] 恒源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创新 - 与高校合作攻关针状焦/硅碳负极等前沿领域,累计获20余项专利 [5] - "戊烷脱沥青"技术全球首创,沥青收率从25%降至10%以下 [5][6] 节能技改 - 优化余压余热系统年节约蒸汽43.8万吨(降本1.05亿元/减碳4万吨) [5] - 超临界萃取装置技改使加工成本从500元/吨降至200元/吨(年省1亿元) [5] 绿电应用 - 投建6兆瓦光伏系统(覆盖5万㎡),年发电800万千瓦时(节电费210万元/减碳5474吨) [6] 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 管理架构 - 通过CDP环保数据披露(连续四年B级评级)及SBTi科学碳目标验证 [7] 减排措施 - 月购绿电超40万度(年减碳4000吨),生物质锅炉项目预计年减碳2.76万吨 [7] - 50项技改项目落地(如焚烧设施改造等),年减碳0.5万吨 [8] 工艺革新 - 微反应器/连续流技术替代间歇式生产,MOAT项目能耗降20%、溶剂省30%、碳排强度降20% [8] - 数字碳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能耗,2023年减少无效能耗10% [8]
钢铁丛林绽放绿色奇迹 ——探访华鲁恒升的低碳发展密码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9
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煤化工龙头转型为绿色高端化工标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1] - 2024年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2] - 确立"绿色化工、生态恒升"环保理念和"固碳增值、降碳提效"低碳发展理念[2] - 提出"内涵式发展"理念,坚持资源集约与绿色战略并重[2] 业务布局 - 形成化学肥料、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四大产业集群[3] - 高端溶剂项目投产后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产能跃居国内首位[3] - DMF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超50%,高端化工产品利润贡献率突破60%[3] 技术创新 - 开发"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工艺,形成大型化工装置园区化精益运行模式[7] -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20%以上[8] - 2024年回收己二酸副产物氧化亚氮近2万吨,创造近亿元收益[8] - 与华能德州电厂合作"蒸汽热源项目",年减少燃煤约8万吨[8] 节能降碳 -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较五年前下降42%,相当于年减少标准煤16万吨[12] - 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醋酸3个产品连续12年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者[12] - 2024年完成8类产品碳足迹认证,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33%[13][14] - 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43.5%[14] 研发投入 - "十四五"以来研发投入超40亿元,新增专利160余项[13] - 2024年新获专利授权31项,其中1/3聚焦绿色节能与提质增效技术[13] - 投资2.8亿元建设科技研发园,打造绿色技术孵化核心引擎[13] 循环经济 - 将炉渣加工为建材产品,2024年生产外售8600万块砖[14] - 建有10套污水处理设施和高效环保治理设施[14] - 安装10台环境空气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污染物实时监控[19] 数字化转型 - 建设园区安全环保应急管控平台和生产管控一体化智能平台[15] - 实现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管控,提升运营效率[15] - 运用安全生产大数据智能分析、全场景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