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一体化

搜索文档
华友钴业中报预喜最高盈利28亿 三年投44.5亿研发一体化优势释放
长江商报· 2025-07-09 06:56
业绩预增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55.62%到67.59% [1][3] - 归母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增长,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翻倍增长 [1][3]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3.48亿元至15.48亿元,同比增长17.42%至34.84% [3] 业绩驱动因素 - 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钴价回升,管理变革和降本增效深入推进 [1][3] - 上游印尼华飞项目达产超产,华越项目稳产高产,MHP原料自给率提高 [4] - 下游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领先、成本领先"战略成效凸显 [4] 产业链布局 - 已完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上游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逐步释放,2024年镍中间品出货量近2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近50% [6] - 下游与LG新能源、三星SDI、松下、亿纬、宝马等国际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6] 研发投入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71亿元、8.16亿元、17.09亿元、14.41亿元、13.00亿元,近三年累计投入44.5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27亿元 [5] 市场表现 - 业绩预告发布后,股价涨4.18%,收盘报38.89元/股,市值约662亿元 [1] - 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32.91% [4]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361.8亿元,营收占比59.36% [6]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和储能行业快速渗透推动锂电材料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5] -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巩固主流市场行业地位 [6]
上海洗霸拟参与竞拍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华友钴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07:22
上海洗霸竞拍硫化锂资产 - 公司计划参与竞拍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标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两部分 [1] - 无形资产包括固态电解质用硫化锂生产技术,为有研稀土自行研发、单独所有 [1] - 此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竞拍结果及交易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1] - 若竞得该资产,将增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1] 华友钴业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加55.62%到67.59% [2] - 业绩预增主要受益于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钴价回升、管理变革和降本增效 [2] - 第二季度净利预计13.48亿元至15.48亿元,较第一季度12.52亿元实现环比增长 [2] 锂电池回收工厂火灾 - 西班牙马德里附近一家锂电池回收工厂发生火灾,大火持续3日仍未扑灭,导致两人受伤 [3] - 火灾暴露行业安全隐患,可能影响相关企业运营稳定性 [3] - 事件或促使行业加强安全标准,长期利好合规企业 [3]
赛托生物(30058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58
公司基本信息 - 参与 2025 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15:00 - 16:30,地点在“全景路演”平台 [1] - 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米奇、董事及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李璐、财务总监李福文 [1]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赛托本部有在职员工 424 人,涵盖子公司的全部员工数为 959 人 [7] 产品与业务布局 - 中间体产品线覆盖雄烯二酮等五大母核系列产品,用于开发甾体药物,甾体药物应用广泛 [1][2] - 2025 年重点推动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原料药新申报,完成和诺倍康相关制剂 BE 备案,推动多款原料药在美国 DMF 和欧盟 CEP 注册 [3] - 子公司迪森生物能提供植物甾醇,赛托生物用中间体生产原料药,供给子公司斯瑞药业和和诺倍康,实现中间体、原料药与制剂联动 [7] 质量管控与政策影响 - 日常生产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原料药车间推行 GMP 管理体系,各部门建立跟踪机制,召开质量分析会 [2] - 《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公司有积极促进作用,公司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将深化技术体系 [2]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2 - 2024 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 5021 万元、5508 万元、5838 万元 [4] - 采用合成生物法与基因工程技术,对菌种改造,工艺有环保提升,与传统技术比有“两高两低一稳定”优点 [2][4] - 拥有专业研发队伍,累计研发投入近 4 亿元,有专利及软著 90 余项,含发明专利 25 项、实用新型专利 59 项,获多项荣誉称号 [6] 财务与供应链情况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94,459,589.28 元,较上年上升 309.44%,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收到货款增加 [4]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 1.19 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金额比例 26.53%,采购分布合理,供应链稳定 [4]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4 年医药行业政策体系升级,医保支付、集采、价格治理等政策变化,AI 辅助诊断纳入价格体系,监管加强,行业分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7] - 全球甾体激素药物销售额年增速超 10%,甾体药物超 400 种,是第二大类化学药,中国甾体激素原料药年产量占世界 1/3 左右 [9] 发展战略与措施 - 中长期战略是打造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成品制剂为一体的生物技术企业 [10] -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要素质变与重组,如 AI 助力研发,推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4] - 中间体板块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结合按订单和按库存生产,确保产销衔接 [8] - 做好主业,精化管理,持续研发,回馈投资者 [10] - 过去几年围绕战略进行产业升级,2025 年新增多款原料药生产许可、注册及证书 [11] - 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 18.55%,美国市场营收占比不到 3%,2025 年推动原料药注册,拓展海外市场 [11] - 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劳动管理制度,将员工与公司利益结合,调动员工积极性 [11] 节能与碳排放措施 - 在工艺设计等方面采用节能措施,降低物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建筑耗能采取相应措施 [5]
产业链协同培育发展新动能 正泰电器2024年实现净利润约3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5.19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母净利润38.74亿元,同比增长5.10%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7.65% [1] - 智慧电器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217.04亿元,同比增长2.79% [2] - 户用光伏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318.26亿元,净利润28.61亿元 [4] 业务发展 智慧电器 - 持续深耕高价值高潜质行业和核心区域市场,深化产业全链条协作,提升交付及服务能力 [2] - 国内市场聚焦电网、新能源场站、OEM等专业行业市场,以及算力中心与智慧城市重点项目 [2] - 数字化驱动提升要素资源运营效率,实现产业效能与竞争力综合提升 [2] 海外业务 - 重点聚焦欧洲、中东、北非、亚太等高潜力区域,深化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 [3] - 欧洲市场保持传统元器件渠道业务稳定增长,构建德法国家新增长曲线 [3] - 亚太市场以新加坡为辐射中心,利用区域工厂产能优势打造新业务 [3] - 西亚非新兴市场探索沙特和迪拜双总部驱动新模式 [3] 绿色能源 - 户用光伏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超13GW,电站交易规模超8GW,持有电站装机容量突破19GW [4] - 正泰安能招募代理商近3700家,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市占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4] - 建成温州乐清湾共享储能项目,开创沿海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 [5] - 推进肃北马鬃山300MW风电建设,与蔚来能源合作开拓"储能+换电"综合能源市场 [5] 逆变器与储能 - 正泰电源发力北美及韩国市场,加快欧洲订单突破,签约两单大型储能项目 [6] - 与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渠道商建立合作,在波兰、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实现光储项目突破 [6]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7%至12.67亿元,各产品系列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3%—12% [6] - 新产品上市率达90%以上,拥有近百项核心和专利技术 [6] - 通过UL、VDE、KS等发达国家电网认证,获"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PCS供应商奖等多项荣誉 [6] 战略规划 - 2025年战略聚焦产业一体化与全球区域本土化发展,构建数字正泰3.0及中台战略体系 [6] - 培育新动能与新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
腾远钴业(301219):业绩提升明显,打造产业一体化
华安证券· 2025-04-28 0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42亿元,同比增长18.02%,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大增81.24%;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同比下降3.59%,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14.27% [4] - 公司加快新技术研发,腾驰新能源具备20,000吨三元前驱体和10,000吨四氧化三钴产能,开发四种离子深度净化技术,产业链一体化稳步推进 [5] - 考虑公司产能扩张、出货量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75、10.82、13.26亿元,对应PE 15、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6]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44.78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64.80/33.90元,总股本295百万股,流通股本172百万股,流通股比例58.34%,总市值132亿元,流通市值77亿元 [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542|7461|8394|9044| |收入同比(%)|18.0|14.0|12.5|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85|875|1082|1326| |净利润同比(%)|81.2|27.7|23.6|22.6| |毛利率(%)|22.1|23.9|24.8|24.6| |ROE(%)|7.8|9.0|10.0|10.9| |每股收益(元)|2.33|2.97|3.67|4.50| |P/E|19.40|15.23|12.32|10.05| |P/B|1.51|1.37|1.23|1.10| |EV/EBITDA|9.32|6.53|5.06|3.83| [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7021|7949|9328|10964| |非流动资产|3684|3655|3585|3475| |资产总计|10705|11604|12913|14439| |流动负债|1606|1603|1799|1966| |非流动负债|299|301|303|305| |负债合计|1905|1904|2101|227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8800|9700|10812|12168| |负债和股东权益|10705|11604|12913|14439| [10]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542|7461|8394|9044| |营业成本|5097|5681|6311|6820| |营业利润|851|1166|1440|1766| |利润总额|853|1167|1442|1768| |所得税|167|292|361|442| |净利润|685|875|1082|132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85|875|1082|1326| [10]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98|195|1295|1675| |投资活动现金流|-318|-500|-510|-510| |筹资活动现金流|-293|91|37|35| |现金净增加额|-199|838|1215|-404| [10]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18.0|14.0|12.5|7.7|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82.6|37.0|23.5|22.7|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81.2|27.7|23.6|22.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1|23.9|24.8|24.6|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0.5|11.7|12.9|14.7| |获利能力 - ROE(%)|7.8|9.0|10.0|10.9| |获利能力 - ROIC(%)|7.1|8.8|9.7|10.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7.8|16.4|16.3|15.7|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21.6|19.6|19.4|18.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4.37|4.96|5.19|5.5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2.65|3.19|3.44|3.8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1|0.64|0.65|0.63|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8.74|5.21|5.62|6.08|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7.22|7.30|7.30|7.3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2.33|2.97|3.67|4.50|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67|0.66|4.39|5.6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29.86|32.91|36.69|41.29| |估值比率 - P/E|19.40|15.23|12.32|10.05| |估值比率 - P/B|1.51|1.37|1.23|1.10| |估值比率 - EV/EBITDA|9.32|6.53|5.06|3.83| [10]
南都电源:2025年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锂电储能业务业绩触底反弹
证券时报网· 2025-04-26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都电源2025年一季度业绩看似不佳但已触底反弹 源于多年战略转型与结构调整成果显现 未来经营质量有望改善 公司将以“三化一融合”为指引推动业务发展 [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主要受再生铅板块减产影响 较同期减少约10亿元 [2] - 2025年初公司主动减产再生铅业务 预计全年回收板块营业收入占比将从50%降至20% [2] - 公司一季度有约9亿元发出商品未确认收入 经业务还原实际已实现扭亏为盈 [2] 公司转型情况 - 自2020年起公司开启战略转型 从铅电为主转型为锂电为主的储能企业 [2] - 再生铅板块因行业“铅电改锂电”趋势及公司产能结构变化 面临产能过剩、成本攀升困境 业绩由盈转亏 [2] 公司业务领域情况 新型电力储能领域 - 公司自2008年销售储能产品 2010年批量上市 2014年开拓海外市场 参与近500个储能电站建设 还参与全球行业标准起草 [3] - 2025年公司已签未发订单国内、海外均达13亿元 [3]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 - 公司凭借三十年技术与生产积淀 自主研发的后备电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受市场认可 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外前列 [3] - 伴随智算中心、超算中心建设加速 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3] - 公司研发的IDC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已与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合作 已签未发订单约38亿元 [3] 民用锂电业务 - 2024年公司积极布局民用锂电业务 为电动三轮车、低速四轮车提供锂电池产品 已与国内外多个知名电动车品牌建立合作 [3] - 公司认为该业务将改善现金流 提高锂电产能利用率 [3] 公司未来战略 - 2025年公司将以“三化一融合”为战略指引 推动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品业务发展 实现业务协同 提升经营质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