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酸

搜索文档
元利科技: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30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产量112,198.78吨,总销量109,500.14吨,主营业务收入105,991.06万元 [1]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量60,270.57吨,销量59,656.35吨,收入45,989.03万元 [1] - 增塑剂系列产量26,373.26吨,销量23,891.33吨,收入20,115.03万元 [1] - 脂肪醇系列产量25,554.95吨,销量25,952.46吨,收入39,887.00万元 [1] 主要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均价同比下降1.50%,从7,826.78元/吨降至7,708.99元/吨 [1] - 增塑剂系列产品均价同比下降15.79%,从9,997.66元/吨降至8,419.39元/吨 [1] - 脂肪醇系列产品均价同比下降10.89%,从17,247.54元/吨降至15,369.26元/吨 [1] 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 - 辛醇价格同比下降32.25%,从10,007.83元/吨降至6,780.00元/吨 [1] - 粗仲辛醇价格同比下降32.07%,从6,549.28元/吨降至4,387.78元/吨 [1] - 己二酸价格同比下降22.11%,从8,348.73元/吨降至6,502.84元/吨 [1] - 正丁醇价格同比下降20.23%,从7,544.20元/吨降至6,017.75元/吨 [1] - 苯酐价格同比下降12.88%,从6,643.51元/吨降至5,788.00元/吨 [1] - 二元酸价格同比下降2.16%,从3,706.59元/吨降至3,626.43元/吨 [1] - 甲醇价格同比下降1.36%,从2,186.50元/吨降至2,156.87元/吨 [1]
元利科技(603217) -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7 20:34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半年度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量60,270.57吨、销量59,656.35吨[1] - 2025年半年度增塑剂系列产量26,373.26吨、销量23,891.33吨[1] - 2025年半年度脂肪醇系列产量25,554.95吨、销量25,952.46吨[1] - 2025年半年度产品总产量112,198.78吨、总销量109,500.14吨[1] 主营业务收入 - 2025年半年度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主营业务收入45,989.03万元[1] - 2025年半年度增塑剂系列主营业务收入20,115.03万元[1] - 2025年半年度脂肪醇系列主营业务收入39,887.00万元[1] - 2025年半年度主营业务总收入105,991.06万元[1] 价格情况 - 2025年半年度二元酸二甲酯系列平均售价7,708.99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1.50%[3] - 2025年半年度增塑剂系列平均售价8,419.39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15.79%[3] - 2025年半年度脂肪醇系列平均售价15,369.26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10.89%[3] - 2025年半年度粗仲辛醇平均采购价4,387.78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32.07%[4] - 2025年半年度苯酐平均采购价5,788.00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12.88%[5] - 2025年半年度辛醇平均采购价6,780.00元/吨,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32.25%[5]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节能省下1个亿,新材料拿下半壁江山!华鲁恒升的“进阶之路”
大众日报· 2025-08-25 09: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显著降本增效 年节约蒸汽100多吨带来1.4亿元降本 40余项技改创效超3亿元 [3][5] - 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上半年相关产品营收76亿元占总营收50% 三大锂电材料市占率达30%-70% [7][9] - 持续资本开支与研发投入巩固行业地位 近5年投资260亿元推进12个项目 2020年以来研发投入超40亿元获270项国家专利 [9][13] 节能技改与循环经济 - 实施园区低位能量综合利用改造 将低位余热转化为冷冻水 每小时节约蒸汽超100吨 [3] - 构建"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体系 实现产品系统园区三级联产联动 原料综合利用率和协同效应行业领先 [5] - 搭建三大平台调控中枢与双驱互联动力系统 保障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 [5] 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突破 - 锂电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碳酸二甲酯市占率35% 碳酸甲乙酯30% 二元酸达70% [9] - 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投产在即 总投资8.67亿元 建成后总产能达70万吨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9] - 酰胺原料优化项目年产20万吨饱和脂环醇 副产4.3万吨环己烷 为生物基尼龙布局奠定基础 [11] 研发创新体系 - 新建科技研发园对标国际一流 与10余所院校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转化平台 [11] - 2024年上半年开展47项技术攻关 连同39项延续项目同步推进 成果将提升核心竞争力 [13] - 参与制定3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醋酸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 [13] 资本开支与战略规划 - 近5年累计投资260亿元 在德州荆州同步推进12个高端化工项目 [9] - 德州本部规划10余个重点项目 重点实施气化平台升级改造和老旧设备更新 [13] - 通过产品链条耦合联产开发精细化工品 提高附加值增强行业竞争力 [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403位 较上年提升81位创历史最佳 [7]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营收76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达50% [7]
华鲁恒升: 华鲁恒升关于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18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聚焦主业发展、强化股东回报、加强市场沟通及规范公司治理 [1][2][3][4] 主业发展与运营 - 构建德州本部和荆州基地双利润中心 形成"一体两翼"协同运营模式 [1] - 主导产品实现增量降本 主要运营指标居行业前列 [1] - 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顺利投产 20万吨/年二元酸、BDO及NMP一体化项目如期推进 [1] - 平台体系及主要产品消耗指标优于既定目标 通过节能降耗和挖潜增盈提升效率 [1] - 积极开拓市场 调优行业布局 部分主导产品市场话语权及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完善创新平台 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推动转型升级 [1]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2024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分红总额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达32.63% [2] - 拟实施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 增加现金分红频次 [2] - 拟使用2-3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减资 截至6月末已支付4809.98万元 累计回购230万股 [2]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连续第十年获"A"级 [3] - 通过现场交流会、业绩说明会、策略会及线上问答等多形式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 [3] - 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第二份) ESG评级获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3]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修订《公司章程》并制定《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4] - 根据2024年7月实施的新《公司法》等法规 启动对公司章程及治理制度的修订工作 [4] - 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强化风险防控和规范运作 [4]
从传统煤化工到“两新”赛道
齐鲁晚报· 2025-08-22 07:02
行业转型背景 - 煤化工行业在双碳目标与能源革命驱动下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深刻变革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喜新不厌旧"辩证思维统筹存量优化与增量升级 通过技术深耕与赛道切换实现转型 [1] - 果断淘汰技术落伍 能耗和排放较高的落后产能 加快优化改造升级工艺装置 [1] - 依托现有产业链条优势实施项目 定位行业领先 近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 项目投资260亿元 实施15个高端化工项目 [3] - 形成投产一批 建设一批 启动一批 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4] 业务结构变化 - 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达50% 其中二元酸 碳酸酯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1] - 巩固洁净煤气化 合成气深加工等产业平台 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 [4] - 构建"一体多线 融链成群"协同联产体系 涵盖有机胺 多元醇 聚酰胺 碳酸酯等产业链 [4]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乙二醇联产二元酸 碳酸二甲酯新工艺和新型催化技术 [2] - 建成国内最大3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 改变电池电解液市场格局 [2] - 3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厚势扩能 市场占有率达70% [2] - 通过扩展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和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实现柔性联产 [2] 产品应用拓展 - 二元酸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原料 碳酸酯作为电解液主要原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领域 [2] - 尼龙产品凭借高强度 耐高温特性成为电池包壳体核心材料 并成功进军纺织领域开发功能性面料 [2] 管理体系优势 - 设立技术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中心统筹全流程 实现规划技术化 技术项目化 项目工程化 工程产业化 [3] - 对项目进行多维度论证 资金管理制定严谨战略 坚持提前介入设备监造和员工培训 [4] - 战略决策立足国家政策与企业实际 注重技术含量与市场空间平衡 [3]
华鲁恒升:从传统煤化工到“两新”赛道
齐鲁晚报网· 2025-08-20 19: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喜新不厌旧"的辩证思维推动转型 在传统化肥和基础化学品领域巩固根基的同时强势切入新能源材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赛道 [1]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达到50% 其中二元酸和碳酸酯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1] - 果断淘汰技术落伍 能耗和排放较高的落后产能 加快优化改造升级 各系统均采用业内先进工艺装置 [1] 新能源材料业务突破 - 二元酸是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原料 碳酸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最主要原材料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储能和电子信息领域 [2] - 2020年依托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和产能优势 自主研发乙二醇联产二元酸 碳酸二甲酯新工艺和新型催化技术 [2] - 2021年10月建成投产3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 为国内最大产能 已用于电池电解液市场 [2] - 同期建成3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 目前二元酸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 [2] 化工新材料布局 - 尼龙产品凭借高强度 耐高温特性成为电池包壳体核心材料 并成功进军纺织领域开发速干 抗菌功能性面料 [2] - 通过精己二酸品质提升 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 扩展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和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条 实现优势互补和柔性联产 [2] 研发与投资体系 - 近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 项目投资260亿元 实施15个高端化工项目 [3] - 2024年研发投入12.35亿元 项目投资58亿元 建成投产5个转型升级和延链扩群项目 [3] - 设立技术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中心 统筹规划发展 产品研发全流程 实现规划技术化 技术项目化 项目工程化 工程产业化 [3] 生产运营体系 - 形成"一体多线 融链成群"的协同联产体系 巩固洁净煤气化 合成气深加工 羰基合成等产业平台 [4] - 丰富有机胺 多元醇 聚酰胺 碳酸酯等产业链条 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 [4] - 坚持"把学费花在前面" 项目启动即组织员工培训与生产准备 提前介入设备监造 确保建成即投产 投产即见效 [4] 产业协同效应 - 化肥板块继续保持优势 聚氨酯原料日趋丰富 羰基化衍生产品精耕细作 化工新材料形成集群 [5] - 通过蓄势赋能进入新能源电池相关领域 形成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 [5]
华鲁恒升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鲁恒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 年经营情况良好**:尽管石化行业整体不佳,产能过剩、需求偏弱,主要产品价格下行,但公司营收 342.26 亿元,利润总额 50.15 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 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17%和 36%;荆州公司投产后贡献 75 亿元营收和 12.25 亿元利润[2][3] - **提升业绩措施多样**:推进 11 个续建/新建项目,完成投资 58 亿元,投产多个重大项目;实施在线优化创新,投用 10 余个技改项目消化市场减利 15 亿元;液氨、醋酸等传统产品扩能提质,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外汇收入 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研发投入 12.35 亿元,推进数智化升级和两化融合[2][5] - **环保、安全和质量成就显著**: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环保投诉为零,主要污染物达标率 100%;产品质量合格率达 100%,无质量事故,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全部合格[2][6] - **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化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联产;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型升级,形成基础化工品、新能源材料、新材料集群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推进智能工厂和信息化建设[7] - **2024 年财务状况稳健**:资产总额 466.58 亿元,同比增幅 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10.18 亿元,同比增幅 7.36%;资产负债率 29.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05%,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95%[2][8] - **注重投资者回报**:2024 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年度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3 元(含税),全年分红总额预计达 12.74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32.64%[4][9][10]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有挑战**:市场供应端大体持稳,能源价格下滑,下游需求恢复迟缓;营收 77.72 亿元,利润总额 9.44 亿元,净利润 7.73 亿元,经营现金净流量 16.45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59%、31.17%、32%和 4%[11] - **市场运营表现良好**:一季度电池级 DMC、二元酸市场占有率分别达 60%和 69%,其他产品市场占有率也提高;完成化肥保供任务,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 DMF 市场价格,维护公司效益;醋酸产能跃居国内第二位,新材料板块碳酸酯行业影响力提升,新能源电解液行业实现下游全覆盖[12] - **应对挑战措施有效**:稳生产整合优化扩量增盈;抓好挖潜降耗;拓展市场以销带产;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应对周期波动能力[13] - **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合理**: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为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和提升公司价值,优化资本结构及提升股东价值[14] - **利润分配预案合理**:2024 年中期已实施每 10 股派发 0.3 元含税现金红利,全年累计每 10 股派发 0.6 元与去年持平,若年度预案实施,总计 12 亿多,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2%以上[15] - **美国关税影响有限**:2024 年出口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 4.94%,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收入很少,对公司业绩直接影响非常有限[17] - **未来发展思路清晰**:坚持效益优先,稳中求进,专注主业;优化存量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关注战略方向和竞争力建设;通过科改企业行动强化自主创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开展,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将采取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比例、落实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制定并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回购股份等措施[16]
华鲁恒升拟最高3亿回购提振信心 五年研发投入超48亿加码创新
长江商报· 2025-05-13 07:33
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3亿元,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1][2] - 回购价格上限为32 38元/股,按上限测算预计回购926 50万股占总股本0 44%,按下限测算预计回购617 67万股占总股本0 29%[3] -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中国银行德州分行提供的2 7亿元专项贷款,贷款期限3年[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2 26亿元同比增长25 55%,净利润39 03亿元同比增长9 14%[5] - 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收入164 33亿元同比增长6 19%,占总营收比重达48 02%[5] - 化学肥料板块收入72 97亿元同比增长28 55%,尿素市占率行业前列且毛利率达29 9%[5] - 醋酸及衍生品收入40 70亿元同比增幅98 34%,毛利率提升至27 62%[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7 72亿元同比下滑2 59%,净利润7 07亿元同比下滑33 65%,但产品销量258 97万吨同比增加22 92%[7] 业务发展 - 新能源新材料板块通过技术创新将尼龙6膜级切片打入高端包装膜市场[5] - 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已投产[5] - 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等技改项目稳步推进[5]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达48 02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12 35亿元[1][7] -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2020-2024年分别为5 69亿元、8 95亿元、9 92亿元、11 11亿元、12 35亿元[7]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化学肥料、化工产品及新能源新材料[4] - 公司是国内煤头尿素行业的龙头企业[4]
元利科技(603217) - 2024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4 20:56
产量销量 - 2024年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量111,304.42吨、销量111,717.93吨[1] - 2024年增塑剂系列产量50,436.09吨、销量52,570.37吨[1] - 2024年脂肪醇系列产量46,864.54吨、销量45,914.44吨[1] - 2024年公司产品总产量208,605.05吨、总销量210,202.74吨[5] 收入售价 - 2024年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主营业务收入87,529.81万元[1] - 2024年增塑剂系列主营业务收入50,284.36万元[1] - 2024年脂肪醇系列主营业务收入78,726.13万元[1]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216,540.29万元[5] - 2024年二元酸二甲酯系列平均售价7,834.89元/吨,较2023年下降4.63%[3] - 2024年增塑剂系列平均售价9,565.15元/吨,较2023年下降2.85%[3] - 2024年脂肪醇系列平均售价17,146.27元/吨,较2023年下降7.68%[3] 采购价格 - 2024年粗仲辛醇平均采购价5,939.68元/吨,较2023年下降4.71%[4] - 2024年苯酐平均采购价6,353.79元/吨,较2023年下降6.02%[6] - 2024年甲醇平均采购价2,146.99元/吨,较2023年上涨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