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特电马
icon
搜索文档
跌了5年,合资车企迎来拐点时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3 22:40
合资车企市场格局变化 - 广汽菲克于2025年7月8日正式破产,国产Jeep品牌彻底退出中国 [2] - 三菱汽车于2025年7月22日宣布终止在华合资合作,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生产业务 [3] - 2020-2024年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60%暴跌至34.8%,但2024年11月起开始止跌回升,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36% [4][5][6] 头部合资车企表现 - 上汽大众2025年上半年销量52.3万辆(+2.3%),6月单月9.6万辆(+15.1%) [7][13] - 一汽-大众上半年销量43.61万辆(+3.5%),6月单月8.7万辆(+12.5%) [7][13]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8万辆(+16%),6月单月7.2万辆(+14%) [7] - 广汽丰田铂智3X累计订单破3万台,连续多月蝉联合资纯电SUV销量冠军 [14][17] 合资车企成功要素 - "外方战略+中方能力"双轮驱动模式成为破局关键 [9][10] - 本土化研发体制创新(如广汽丰田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 [17] - 营销创新:上汽大众"油电同进"、一汽丰田"时光焕新计划"等 [13][18] - 守住燃油车基本盘(大众系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 [13] 日系车企分化明显 - 本田在华遭遇滑铁卢:2025年上半年销量31.5万辆(-24.2%),东风本田暴跌37.4% [20][23] - 日产相对乐观:东风日产N7累计交付破万台,斩获合资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26] - 本田失利原因:燃油车基盘失守、新能源定价失误、本土化研发滞后 [23][24] 边缘化合资车企现状 - 神龙汽车2025年6月销量仅3077辆(-10.7%) [33] - 长安福特1-5月累计销量7.6万辆(-16.43%) [34] - 长安马自达推出首款纯电车型EZ-6但市场表现波动(首月2445辆→两个月后498辆) [37] - 边缘化车企尝试转型:长安马自达启动"双百翻番"战略,神龙汽车推出新品牌"示界" [40] 市场回暖案例 - 北京现代2025上半年销量10万辆,6月单月21713辆(环比+66%) [28] -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124027辆(+13.2%),6月单月23245辆(+12.5%) [29]
中国CEO入职不到一年离职,捷尼赛思在华“三进宫”陷入僵局
观察者网· 2025-07-16 20:17
高管变动 - 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CEO朱江于2024年6月底离职,距其2023年8月加入仅10个月 [1] - 朱江是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曾任职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集度汽车和Lucid等多家车企高管职位 [3] - 捷尼赛思中国在不到5年时间内已更换三任掌门人,首任CEO何睿思2019-2023年在任,第二任CEO李哲任期不详 [6] 品牌发展历程 - 捷尼赛思是现代起亚集团旗下高端品牌,2015年独立运营,曾以"劳恩斯"和"捷恩斯"名称两次进入中国市场但均失败退出 [4] - 2021年以"捷尼赛思"品牌第三次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直营模式,两年内引入8款进口车型 [4] - 2024年3月启动品牌2.0战略,计划3-5年内实现新能源车国产化,改变全进口模式 [7] 市场表现 - 2021-2024年捷尼赛思在华销量分别为367、1457、1558和1328辆,仅为对标品牌雷克萨斯同期销量的不到1% [6] - 2023年前10个月亏损12亿元,入华三年总亏损达30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 [6] - 相比2023年退出中国市场的讴歌品牌(年销超2000辆),捷尼赛思销量更低迷 [6] 战略调整 - 计划整合韩国南阳研发中心、烟台中国研发中心和上海数字化研发中心资源 [10] - 将借鉴小米汽车经验,依托现代集团在华现有生产能力实现本地化生产 [10] - 关闭成都和北京捷尼赛思之家,仅保留上海展厅,计划加速轻资产布局以降低60%经营成本 [11] 管理层表态 - 朱江在2024年10月明确表示"捷尼赛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7] - 2024年3月朱江再次强调长期承诺,但承认过去亏损严重,需灵活调整策略 [11]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数上涨 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行 国际油价大跌超7%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6:31
地缘政治与市场反应 - 国际油价大跌超7%,WTI原油期货8月合约收跌7.22%至68.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8月合约收跌7.18%至71.48美元/桶,为2022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4] - 伊朗对美军基地的导弹袭击反应克制,发射14枚导弹中13枚被击落,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特朗普称局势缓和可能推动中东和平 [1][8] - 现货黄金呈现V形走势,日内波动区间3347.21-3395.07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微涨0.11%至3387.80美元/盎司 [4]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89%至42581.78点,纳指涨0.94%至19630.97点,标普500指数涨0.96%至6025.17点;特斯拉大涨8.2%,Circle涨9.6% [1] - 欧股普遍下跌:德国DAX30跌0.23%,法国CAC40跌0.69%,意大利富时MIB跌0.96% [2] - 亚太股市小幅走低:日经225跌0.13%,韩国KOSPI跌0.24%,印尼综合指数跌1.74% [3] 外汇与债券市场 - 美元指数下跌0.16%至98.707,欧元兑美元升至1.1529,英镑兑美元升至1.3465 [3]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76个基点至4.3475%,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44个基点至3.8633% [5] - 比特币突破104000美元/枚,日内涨3.01%;以太坊涨超5%至2343.03美元 [5]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制造业PMI持稳于52,为2月以来最高,但原料支付价格指数飙升5.4点至70,创四年最大升幅 [6][7] - 美联储理事鲍曼暗示可能支持7月降息,称若通胀受控将推动利率接近中性水平 [7] - 美联储古尔斯比认为若无明显通胀压力,可能恢复降息,将关税影响比作"空气中的灰尘" [8] 重点公司动态 - 福特汽车召回近20万辆Mustang Mach-E电动车,因门锁故障可能导致乘客被困,预计9月底通过软件更新解决 [9] - 特斯拉推出Robotaxi服务后股价一度大涨10%,马斯克称赞其AI芯片和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市场关注该技术潜在数万亿美元价值 [10]
美军驻伊拉克、卡塔尔基地遭袭击;国际油价大跌8%,特斯拉涨超8%;《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雷军回应小米YU7销量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06:0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即将公布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众议院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 [3] -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 厄瓜多尔总统等多国领导人将出席 [4][8] -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将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 [5] - 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 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 [11]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湖南等7省市 [12] -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 强调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目标 [12]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标普500涨0.96% 纳指涨0.94% 道指涨0.89% [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大涨8.24% Meta涨2.37% 微软涨1.8% [4][31] - 中概股多数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85% 理想汽车涨7.96% 小鹏汽车涨4.7% [4][32] - 国际油价大幅走低 WTI原油跌8.95%至67.23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8.37%至69.16美元/桶 [5]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下跌 德国DAX跌0.35% 法国CAC40跌0.69% 英国富时100跌0.19% [7] 行业动态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厂家优化返利政策 缩短返利兑现账期 [13] - 重庆发布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要求实时展示食品加工过程 [14] - 阿里巴巴调整组织架构 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19]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同时关闭"美团优选"在多数区域业务 [19] - 京东以"0佣金"策略进入在线酒旅市场 [19] 公司动态 - 比亚迪向全国经销商提供单车666元返利补贴 [20] -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21] - 小米汽车雷军称YU7将挑战特斯拉Model Y销量 [22] - 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23] - 胖东来澄清"关闭多家门店"传闻 称将进行门店品质升级 [24] - 泡泡玛特LABUBU联名款拍卖创75.9万元纪录 部分产品溢价超200% [25][26] - 福特召回19.7万辆Mustang Mach-E电动车 因门锁故障问题 [27] - 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收费4.2美元/次 [27] - 高瓴资本被传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29] 国际局势 -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提案大纲 [16] - 伊拉克宣布关闭全境领空 此前美军基地遭导弹袭击 [16] - 北约秘书长宣布成员国同意将GDP的5%用于军费开支 [17] - 中国外交部就伊朗拟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表态 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冲突降级 [10] -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谴责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 [10]
辟谣江铃福特被合并传言 福特中国回应:没有相关重组整合计划
中国经营报· 2025-06-23 17:45
合资车企战略收缩 - 合资车企近年面临挑战 战略性收缩成为主旋律 [2] - 江铃汽车否认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强调无资产重组计划 [2][3] - 福特中国表示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销售网络是长期战略核心 [2][3] 江铃福特合作历史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自1995年开始合作生产轻型客车全顺 [4] - 福特汽车目前持有江铃汽车32%股份 是第二大股东 [4] - 双方合作持续深化 2021年成立江铃福特科技公司 分别持股51%和49% [5] 福特在华业务表现 - 福特中国2024年实现6亿美元净利润 为7年来首次在华盈利 [2][7] - 2024年江铃福特销量近5万辆 长安福特销量回升至24.7万辆 [7] - 2024年福特中国出口销量达16.8万辆 成为新增长点 [6][7] 福特品牌重塑战略 - 福特中国将品牌定位为硬派与性能代表 林肯主打豪华市场 [6] - 采取"重利润 轻销量"策略 砍掉低利润小型车 专注高毛利大型车 [6] - 电气化转型步伐较慢 目前仅有少量新能源车型 [7] 产品布局差异 - 长安福特以轿车与城市SUV为主 江铃福特专注硬派越野SUV与皮卡市场 [5] - 江铃福特领睿已出口至56个国家 在中东等市场表现良好 [7]
渠道整合几度失败,福特在华缘何又起重组之心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21:58
福特中国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否认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但强调渠道优化是长期战略核心[3][4] - 公司声明称正与合资伙伴及经销商合作提升运营效率和协同效应[4] - 外界解读显示渠道调整可能已在酝酿中[4] 合资企业历史与结构 - 长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各持股50%[5] - 江铃福特成立于2021年,江铃持股51%,福特持股49%[5] - 长安汽车间接持有江铃汽车20.1%股份,股权结构复杂[5] - 专家认为三方协同难度高于2021年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合并案例[5] 渠道整合历史 - 2018年尝试建立全国分销服务机构(NDSD)统一销售网络[6] - 整合计划引发江铃福特经销商抵制,认为利益受损[6] - 2019年福特中国CEO透露已取消统一销售公司计划[6] - 2021年江铃福特自建渠道FamilySpace家空间和福特纵横[7] 电动车渠道问题 - 福特电马最初由蓝色马赫直营渠道销售[7] - 2023年因销量不佳转由长安福特运营[7] - 新能源车型与渠道定位不匹配:领睿PHEV等家用SUV在越野定位的福特纵横渠道销售[10] 市场表现与整合需求 - 长安福特销量从2016年95.74万辆峰值跌至2019年18.4万辆[9] - 2024年实现七年来首次全年盈利[9] - 2024年销量24.7万辆(同比+5.97%),其中出口16.8万辆(同比+50%)[9] - 林肯中国2025年起财务并入福特中国,渠道从150家缩减至115家[9][10] 当前挑战 - 暂停进口F-150猛禽等车型影响福特纵横渠道[10] - 电动化转型滞后,电动车型数量有限且渠道错配[10] - 专家指出渠道内耗与销量萎缩互为因果[11] 行业背景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品牌重组潮[8] - 多家车企进行品牌和渠道整合[8]
紧急辟谣合体传言,“两个”福特还能撑多久
北京商报· 2025-06-19 16:28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 江铃汽车发布声明否认与长安福特合并计划 称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 [2] - 此前有消息称福特在华两大合资品牌正考虑全面整合 包括渠道和公司层面 但细节未敲定 [2] - 江铃福特表示正与合资伙伴及经销商共同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和跨网络协同作用 [2]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合作历史与产品布局 - 江铃汽车与福特1995年开始合作生产轻型客车全顺 2006年酝酿转型乘用车 2015年引入福特品牌乘用车 [2] - 2021年江铃福特合资公司成立 主要导入福特品牌乘用车进行生产和销售 [2] - 长安福特布局轿车及SUV车型 江铃福特专注SUV及皮卡市场 两家合资企业产品形成互补 [3] 福特在华销量表现与战略调整 - 福特在华销量从2016年127万辆下滑至2023年46.7万辆 降幅达63% [3] - 福特中国实施新战略 包括聚焦核心业务 加速电气化转型 推进整车出口 [3] - 长安福特持续精简产品线 江铃福特发布面向户外越野爱好者的"福特纵横"渠道品牌 [3] 福特在华业绩改善与挑战 - 2023年福特在中国市场实现约6亿美元利润 为七年来首次盈利 [4] - 长安福特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5.97% 但福特中国总裁称"刚出急救室 还没有走出ICU" [4] - 2024年前5个月长安福特销量同比下滑16.43%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5] 市场竞争与电动化困境 - 江铃福特在细分市场面临长城炮 坦克等自主品牌竞争 [5] - 长安福特跌出主流合资品牌队列 面临电动化转型自主品牌的挑战 [5] - 福特电马车型在华表现低迷 未能打开电动化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