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铁联运
搜索文档
 东航前三季度盈利显著改善,旅客运输量及客座率全面提升
 华夏时报· 2025-10-31 08:13
10月30日晚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600115.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14亿元,同比增长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积极抢抓暑运机遇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火爆,带动民航运输稳步增长。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 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8月15日旅客运输量达256.53万人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国内航空运输方面,旅客运输稳步增长。国际航空运输方面,市场快速拓展。东航抢抓机遇,国内、国际迎来双丰收。 7月1日至8月31日暑运期间,东航及旗下航司累计执行航班19.4万班次,服务2806万人次旅客出行,日均飞行小时8168小时,环比暑运前增幅13.3%。其 中,东航出入境航班创新高,暑运期间共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2.7万班次、运输旅客449.2万人次,分别比2024年同期增长9.8%、13.6%。 国际航线持续领跑 东航已成为中国境内国际通航点第一的航空公司。2024年以来,东航新 ...
 国际航网拓展,多式联运升级 东航举办冬春航季推介会
 中国民航网· 2025-10-28 21:29
会上的信息还显示,着眼出行服务和联运产品,东航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东航在上海 虹桥站设立了"东航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助力旅客实现高效中转;同时,推出涵盖空巴联运、空铁 联运、空空联运、空水联运在内的多式联运产品,支持旅客一站购票、便捷出行。后续,东航还将推 出"长三角畅行专区",提供行李"门到门"、泊车等增值服务,为旅客打造"解放双手、便捷出行"的无感 中转新体验。 活动中,东航的渠道商、旅行社及客户代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阿根廷驻沪领事馆、新西兰旅游局、阿 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也分别作了专题推介。(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10月28日,东航举办冬春航季推介会,邀请阿根廷驻上 海领事馆、新西兰旅游局、阿布扎比文化和旅游部,及上海、苏州、南通、嘉兴地区核心渠道商、旅行 社和重要集团客户代表近百人到场交流,共话东航国际航网拓展与服务产品升级能为新航季带来的市场 新机遇。 会上,东航介绍了2025/2026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重点解读了新开航线、渠道政策及客户产品政策。 在新航季中,东航将陆续开通多条国际航线:11月9日,上海—印度德里航线 ...
 240小时免签下北京入境游|国航市场营销部高级副经理常青:积极与多地文旅部门探索“票根经济”合作模式
 北京商报· 2025-10-26 19:24
 公司航线网络与运力 - 公司拥有127条国际和地区航线,通达全球六大洲71个目的地城市,日均254个航班往返中国和全球各大城市 [2] - 依托星空联盟,公司航线网络覆盖195个国家、1200余个目的地 [3] - 2025年新开和恢复国际地区航线8条,涉及北京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多伦多、开罗、塔什干、阿拉木图 [3] - 公司积极推进北京大兴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班运行,新开北京大兴至韩国首尔和北京大兴至中国香港的航线 [3] - 公司加密了北京至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多条国际航线,国际航班班次投放量已超过2019年水平 [3]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一带一路"相关航点推进国际新开航线,包括中亚、中东、欧洲部分市场 [3] - 公司将持续联动国内航线,打造更多连乘组合服务产品,加强空铁联运、空轨联运产品服务 [3]   公司产品与服务优化 - 公司在官方App和29个境外网站设立签证政策专区和配套票务产品,方便旅客查询和购买机票 [4] - 公司持续优化国际航线餐食配置,在常规餐食外提供保健餐、儿童餐等多类特殊选择 [4] - 公司正积极与多地文旅部门探索"票根经济"合作模式,将登机牌功能延伸至"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场景 [4]
 中国最大航空枢纽背后:吸引中转旅客靠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20 14:25
 上海航空枢纽运营表现 - 2024年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420.6万吨,全球排名第2位,旅客吞吐量1.25亿人次,全球排名第3位,旅客中转率15.7%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浦东机场国际中转旅客4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占机场国际中转总量的80.9% [3] - 2025年上半年日韩经中国中转至他国人数与中国经日韩中转人数之比从2023年4月的1:9变为1:0.36,其中经上海中转比例为49.5%,较2023年4月的34.9%显著提升 [3] -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328万吨,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8%和8.1% [4]   航线网络拓展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上海新增意大利威尼斯、法国马赛、俄罗斯喀山等全国首飞航线,国际航空枢纽网络覆盖全球48个国家的291个航点 [2] - 中国东航上半年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上海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的110%以上,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 [2] - 中国东航是中日、中韩、中国至澳新、中国至新马泰市场最大承运人,也是中国到日韩地区通航点最多的承运人 [2]   基础设施扩建与能力提升 -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将拥有3座航站楼、4条跑道,年客货保障能力提升到1.3亿人次和590万吨 [4] - 浦东机场是全球唯一客、货排名均跻身前十的机场 [4] -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建成后杭州市民可乘高铁直达上海浦东机场 [4]   空铁联运服务发展 - 空铁联运服务已覆盖97个城市、193个换乘车站,6000多条通达线路,初步构建综合性一站式一体化平台 [6] - 2024年铁路12306销售的机票和直接联运产品同比增长154%,热门联运产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昆明地区 [6] - 正在探索创新铁路票制,优化空铁联运服务,包括与航司联合设计"一张票"产品,并在高铁上设置行李车厢实现行李直挂 [6] - 中国东航通过设立虹桥枢纽空铁联运中心、异地城市航站楼等方式吸引长三角旅客 [6]
 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9-29 12:27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状况 - 1至8月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2.6%/3.9%/3.8%/14.5% [2] - 同期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 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5.2%/2.7% 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增长6.3% [2] - 前8月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增长3.6% 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5.3% 公路人员流动量增长3.4% [2]   假期出行特征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预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日均2.95亿人次同比增长3.2% [4] - 自驾出行占比近80%达18.7亿人次 中长距离出行需求集中释放 [4]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日均开行列车1.3万列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192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快递物流运行情况 - 9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达5.57亿件 单日高峰值超6亿件 假期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特征 [5] - 全国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 开通合作线路1.3万余条 年均运送邮件快件超10亿件 [7] -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存在覆盖广度深度不足等问题 将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建设 [7]   行业发展规划 - "十四五"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 [2] - 下一步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规划实施 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
 经济日报· 2025-09-29 08:56
预计"双节"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将超过2.19亿人次,将创历史新高,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 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表示,铁路部门将统筹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实 时分析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及时安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 等在途服务,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努力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民航市场的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单日客流可能会达到或者超过暑运的历史最高峰值256万 人次。民航局指导航空公司科学做好航班计划,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运力供给,假期期间全国日 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同比增长3.3%。鼓励航空公司开发通程航班、航空快线、空铁联运等产品, 丰富旅客出行选择。 在确保航空安全方面,民航局指导相关生产运行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排查安全隐患,严格执行 工作标准,确保运输飞行的绝对安全。同时,假期空中游览等航空娱乐飞行活动也会增多,民航局将强 化"行业+地方"联合监管,从严查 ...
 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28
今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路网运行呈现哪些特点?在9月28日 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目前"十四五"规划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国家综合立体 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今年以来,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多项主要指标保持增长,为有效衔接 生产消费、促进区域要素流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李扬说。 营业性货运量平稳增长。1至8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分方式看,铁路、公 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3.9%、3.8%和14.5%。完成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 17.8%。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1至8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内、外贸 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2.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同比增长6.3%,其中内、外贸集装箱 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8.4%。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同比增长3.6% ...
 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 交通运输行业全力保障公众出行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0
 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日均约2.95亿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   自驾出行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 预计规模达18.7亿人次 占出行总量约八成 [1]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或达1400万辆 [1] - 针对拥堵和充电排队问题 采取"一段一策"疏堵保畅和"一区一策"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1]   铁路运输 -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超2.19亿人次 将创历史新高 [1] - 铁路部门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1] - 将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 加强重点旅客服务 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2]   航空运输 - 民航市场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 - 单日客流可能达到或超过暑运历史峰值256万人次 [2] - 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 同比增长3.3% 鼓励开发空铁联运等产品 [2]
 中秋国庆假期8天免收通行费,自驾出行或达18.7亿人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5:14
记者丨周潇枭 编辑丨王峰 视频丨 杨浩凯 9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廖进荣、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熊 杰介绍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中秋、国庆假期将至,8天的假期,大家无论是旅游还是探亲,出行需求非常旺盛。预计这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 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预计今年假期出行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自驾仍然是这次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预计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 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有可能会达到1400万辆。特别是长距离出行的朋友们,加油充电需求会比较大,建议大家通过"e路 畅通"等小程序提前查询沿途充电加油的站点情况,确保行程顺利。 第二,预计在假期首末两端出现高峰,假期本身出行在高位运行。 预计第一个高峰会出现在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会超3.4亿人次,再次出 现历史峰值。第二个高峰会出现在中秋节后,也就是7日、8日这两天,建议自驾的朋 ...
 民航局:假期日均计划航班1.89万,部分中小机场客流增长迅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3:18
其次,假期的后半程客流更加集中。假期前半程部分旅客错峰出行,运输增长趋势相对平缓。中秋节在 假期的第6天,探亲和旅游的游客节后集中返程,预计假期最后两天会迎来客流的最高峰,单日的客流 可能会达到或者超过暑运的历史最高峰值256万人次。 再者,国内传统的热门航线仍然保持较高的热度,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的客流量增长迅速。京津 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间的骨干航线热度最高,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 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700万人次。航文旅融 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出行,例如武夷山、湘西、吐鲁番、大理、嘉峪关等旅游城市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可能 会同比增长超过30%。 最后,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7月1日-8月31日暑运期间,全国民航共保障中外航空公 司的国际客运航班达到12.3万班,每日在2000班左右。8月上旬达到峰值,每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2100 班。随着我国入境免签、离境退税、支付和出行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以及国际口岸机场的出入境 和中转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国际市场将再次迎来旅游高峰,出行热点主要为东 亚和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