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午香囊
icon
搜索文档
让传统节日释放消费新动能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1:03
传统节日消费创新 - 端午节消费空间被低估 传统观念局限于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 但实际存在大量待开发细分市场[1] - 艾草制品形成特色产业 贵州省务川县开发出艾条、艾茶、艾浴包、艾草精油等40余种产品[1] - 手工艺品市场活跃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工坊制作端午香囊等手工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1] 文旅融合消费场景 - 龙舟赛事带动多元消费 广州组织超20场龙舟民俗活动 推出"观赛+旅游+购物+美食"定制产品[1] - "节日+非遗+民俗+演艺"模式兴起 多地通过创新形式激发非遗产品消费活力[1] - 亲子游需求旺盛 端午节恰逢儿童节 亲子游和家庭游成为出行主力军[2] 旅游及娱乐消费 - 周边游热度飙升 马蜂窝数据显示各地"周边游"热度平均涨幅超过50%[2] - 影院票房表现亮眼 2025年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含点映)突破1000万元[2] - 传统食品消费增长 粽子、咸鸭蛋等节日美食及餐饮、礼品市场迎来消费热潮[2] 消费模式创新 - 打破传统思维限制 通过创新形式开发端午节消费市场潜力[1][2] - 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将传统节日与旅游、购物、美食等元素相结合[1][2] - 特色主题产品受追捧 本地民俗游等特色产品预订热度高涨[2]
江苏南京:“仲夏消费季”开启,“发展热力图”飘红
搜狐财经· 2025-06-01 21:07
消费促进活动 - 南京启动"四季有约·仲夏不眠夜"系列活动 计划举办近500场多元消费促进活动 涵盖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元素 [1] - 活动围绕"阳春焕新季 仲夏不眠夜 金秋潮荟节 暖冬跨年庆"四大主题展开 形成"金陵十二时 时时皆好逛"的全城消费氛围 [17] - 重点打造1场主题盛会"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 联动12个板块推出6大主题(首发首秀/夏夜生活/文商旅体融合/以旧换新/服务消费/内外贸一体化)活动 [12] 消费数据表现 - 1-4月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44.6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2.5和1.6个百分点 [19] - 细分品类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9%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1% 通讯器材类增长37.8% 汽车类增长10.3% [19] 业态创新与场景融合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如外商投资企业龙舟邀请赛与消费活动嫁接 1912国际街区设置老字号展示区(金陵金箔/南京工美/南京肥皂)和汽车互动体验区 [6][10] - 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高考主题金箔手机贴/端午香囊等时令商品 南京工美非遗保护中心定期更新产品线吸引年轻客群 [8] - 夜间经济形成"1+6+12+N"矩阵 包括德基艺术博物馆(全国首个365天夜间开放至凌晨的博物馆)/金陵中环"空中花园"/熙南里街唱路演等多元场景 [11][16] 商业基础设施 - 2023年新增金陵中环/紫金·钟爱里/玄武花园城等多个商业综合体 为夜间消费提供新载体 [16] - 政府规划打造夜食/夜购/夜游/夜健/夜娱/夜宿等夜间消费集聚区 强化业态协同效应 [16] 重大活动规划 - 6月3日将举办2025全国"服务消费季"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活动 配套市集设置五大互动体验区 [19]
重庆消费市场掀起“国潮风”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40
国潮消费新模式 - 艾草花束融合鲜花等新元素 价格达20元左右 较传统几元一把的艾草显著溢价 [2][3] - 盒马推出龙舟/葫芦挂饰花束 以"福禄安康"为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三峡博物馆联合九龙沉香博物馆推出端午礼盒 包含非遗线香等产品 设计灵感源自馆藏文物 [3] 国潮餐饮创新 - 粤菜馆创新推出乌米蛋黄粽、十三香牛腩粽等新式粽子 午市后仍现排队现象 [4][5] - 宴会餐厅结合汉服妆造与传统舞蹈表演 打造沉浸式用餐场景 [5] - 餐饮行业将传统饮食文化符号化 通过载体创新形成消费风尚 [5] 国潮文旅体验 - 手工体验店香囊制作项目加入白芷等中药材 端午假期预约爆满 [6] - 美团数据显示"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 "龙舟文化园"上涨147% [6] - 重庆多地举办赛龙舟活动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6]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现代元素重构 形成"国潮"消费新场景 [2][3][6]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节日仪式感消费 文博机构与商业实体加速跨界融合 [3][5] - 深度文化体验正逐步替代快餐式旅游 成为文旅消费新方向 [6]
“乐趣端午”文娱盛宴聚客来 “龙舟+”花样上新打造新顶流燃动消费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5-31 11:07
佛山叠滘龙舟漂移大赛 - 2024年端午假期佛山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7% 酒店和机票订单量同比均增长一倍多 [1] - 当地创新推出"游龙汇百家米 齐吃龙舟饭"文旅活动 将传统游旱龙民俗与游客互动结合 [3] - 开发沉浸式"龙舟+"体验项目 包括划龙舟 打龙舟鼓 手工制作龙舟鼓等环节 [5] - 推出新式龙舟主题手办 如萌趣醒狮龙舟摆件 成为端午爆款产品 [8] - 顺德容桂新建岭南文化综合体 定位为龙舟文化传承与运动推广的"一站式"文旅目的地 [10] 龙舟赛事经济效应 - 赛事带动周边饮料店 民宿等业态 部分商家2025年2月已收到预订咨询 [10] - 各地打造"龙舟+"消费新场景 如"龙舟上河图"市集 龙舟主题集市等 [11][14][21] - 上海苏州河市集设置60余个摊点 融合漕运文化与现代商业 形成古今交融的消费场景 [14] - 四川南充嘉陵江活动展示蜀绘 竹编等非遗文化 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 [18] - 湖南株洲端午农产品集市日均吸引超3万人次 汇集22个特色产业村产品 [22] 跨区域龙舟文旅联动 - 上海苏州河活动包含58支海内外龙舟队竞赛 配套投壶 江南丝竹 汉服表演等传统文化体验 [14][16] - 江西临川等地推出龙舟模型DIY 香囊制作等体验活动 同步举办厨王争霸赛引流 [21] - 夜间经济被激活 苏州河两岸灯光工程与民俗市集形成景观联动 提升游客停留时长 [19]
品类即主角,内容即主场:抖音电商的618新剧本
36氪· 2025-05-26 21:23
如何让一个品类"出圈"? 晚上八点,刚吃完饭的李薇躺在沙发看抖音时被一条"榴莲保交房现场"视频逗笑了——镜头里,主播正用游标卡尺测量榴莲果肉厚度,并戏称自己开出的 每一颗榴莲都有"四室一厅",偶尔还能开出"泰式大别墅"。 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这榴莲比我家装修还靠谱!"、"已下单,坐等收房!"——这条播放量超百万的内容,不仅吸引李薇当场下单了一颗金枕榴莲,更 让她记住了抖音商城"榴莲节保交房"的趣味玩法。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当消费节日越来越密集,消费选择越来越多,618年中大促早已不是"价格战"的修罗场。 当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切割成碎片,电商平台的竞争已经从"谁更便宜",逐步演化转向到"谁更有意思,谁更懂我"。当消费者为"好内容"、"好故事"买单 时,商业的底层逻辑已被悄然改写:内容,才是撬动消费者需求的终极杠杆。 用内容重塑品类DNA 必须承认的是,市面上的商品们越来越像了。 当商家们纷纷强调"某某工艺"或"某某技术"时,消费者听到的却只是类似的口号和承诺。功能趋同和信息同质化,不仅让品牌竞争加剧,也让用户陷入选 择疲劳。 而内容的价值,正是在于打破这种困境。真正好的内容,不是堆砌信息,而是搭建商品 ...
国潮风劲吹赋能“端午经济” 传统民俗激活消费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5-23 15:48
端午特色产品制作销售高峰 - 端午将至 粽子及各类特色手工艺品进入制作销售高峰 [1] - 太原食品车间工人正淘洗江米 包制晋祠米粽 蒸煮后实现米香、枣香、粽叶香交融 [3][4] - 长治黎城棉织品工坊赶制端午香囊订单 流程包括裁绣样、缝外壳、填香料 [6] 香囊市场需求与创新 - 2025年香囊订单量较往年同期增长55% [9] - 香囊填充物除传统艾叶、薄荷外 新增当归、白芷、决明子等中药材 [9] - 南宁中草药店薄荷、香茅草、藿香等香囊材料销量大涨 [17] 艾草产业规模与加工 - 贵州务川县艾草基地村民收割艾草 2025年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 [12][13] - 加工厂计划2025年收购艾草2000吨 加工精油2吨 预计收入600万元 [13] - 务川县产出艾条、艾茶、艾浴包、精油等40余种产品 [13] - 广西南宁市场艾草销量攀升 悬挂艾草为端午习俗 [15]